振邦同志于1959年担任陕西武术队主教练,1983年荣任总教练,执教30年,为陕西培养了一大批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约15名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和国际大赛中共摘金牌82枚,银牌69枚,铜牌42枚,特别是优秀运动员赵长军,连获十次全国冠军,创下了中国武术史之最。振邦同志先后受国家体委指派出访罗马尼亚、马耳他、新加坡、日本等国进行考察、交流和讲学,代表中国武术队,足迹遍及三十多个国家。他多次被省体委评为“优秀教练员”和“先进工作者”。1985年被国家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国际武术贡献奖”和“体育工作贡献奖”,他发表过《还武术本来面目》、《十路弹腿》、《武术初学二十六讲》、《浅谈拳械套路中的武术意识和神态》等多部武术著文。振邦同志积极参与《武当》、《大刀王五》、《八卦莲花掌》等多部武术影视剧的拍摄工作,担任武打设计和武术指导,其中在《武当》中扮演的南山道长一角成为经典。
振邦同志退休后,对面临着断代危机的陕西地方传统拳分外担忧,深感挖掘和振兴陕西地方传统拳的重大使命,他积极建议并组织红拳专家、传人和爱好者如邵志勇、范长江等商谈启动发展红拳的措施和想法。在他的主持下,省武术院高文院长全力配合举办了首届“‘华祥杯’陕西传统地方拳观摩比赛”,1995年成立了“地方传统拳研究会”,他担任会长并三次举办“陕西地方传统拳观摩比赛”,为保护和发展陕西地方传统拳付出了心血。2005年作为地方传统拳研究会发起人,他参与成立了“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被聘为终生名誉会长。振邦同志耄耋之年仍奋斗不息,经常参加红拳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全身心地支持和投入,为陕西红拳事业的作出了巨大贡献。
读《马振邦武学集》倍感亲切、朴实、感人,振邦同志八十多岁高龄积极奋战在武术事业第一线,深受武林界同道好评,被誉为我国著名武术家和一代武术宗师。
雷志敏
原陕西省体委主任,现任陕西省红拳文化研究会会长
2012年12月
序三
序三永远的恩师
去年得知张力先生在编撰关于恩师马振邦的武学文集,刹那间觉得很惭愧。我习武这么多年来都未曾动笔记录恩师一生对于武术的贡献和教学的宝贵经验。一是我本人文笔有限,难以用如椽大笔做这么一件了不起的事,二是长期繁重的武术教学,让我很少有时间精力去筹划这样一件漫长细致的事。现在张力先生主动承担起来,不辞辛苦地做完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激!
当我提笔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幕幕关于恩师马振邦的情景如同一部电影在我眼前徐徐出现。恩师马振邦既是一个武艺精湛、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也是一位几十年如一日虔诚的穆斯林教徒,更是一位教出很多优秀运动员的杰出教练。╋米╋花╋在╋线╋书╋库╋ ;book。mihua。net
我是9岁开始跟马老师学习武术的,那时我们住在一条街上。我的父亲和马老师彼此很熟悉,那时马老师因受“文革”迫害被下放到农村,我父亲希望马老师能收下我,教我习武。当时马老师家中很艰难,但他知道我非常爱好武术时,就决定带我到农村练。后来我父亲对我说:“长军,你这辈子都要记得马老师的恩德,如果没有马老师,你这棵苗苗就荒废了。”
至今想来,我都很感激马老师这段恩情。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武术生命是马老师给的,如果没有马老师,我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番模样。后来条件好转,我被马老师送到了省武术队开始正式系统的练习武术。之后马老师也被调回省武术队,担任省队主教练。在武术队里,他根据我的身体特长制定适合我的训练计划,使我一步步走上了武术冠军的道路。
记得1978年,我和李连杰都憋足劲争夺全能冠军,当时的情况确实对我很不利,我也很担心自己最终会输给李连杰。但是马老师一直在给我打气,让我放开了展示自己,而他为了我能拿第一,经常几天吃不下饭。当我比赛后才发现,他手心全是汗,这才明白他其实比我还紧张。
现在回想起来,他为了武术队出成绩,为了我们的快速成长,真是把自己全部精力奉献了出来。在运动场上,我们训练时他一丝不苟,总是照管着每一个队员,当我们收队休息时,他常常因精力耗尽而疲劳不堪躺在宿舍里;当我们晚上熄灯睡觉了,他还在制定第二天的训练计划。为了不让所有队员因大运动量而身体受损,他往往需要将已经制定好的计划重新完善。想起这些点点滴滴的往事,让人百感交集。我认为陕西武术队的辉煌,是马老师带领其他教练员一起创造的,马老师是陕西省武术事业的幕后功臣。
马老师的父亲是一位清真寺的理事长,受父亲的影响,他一直遵从他父亲的教诲,认认真真做人,从不跟人吵嘴,谁有了困难,他都伸手相帮。无论在训练队还是外出学习,他都会带着那一方毛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向圣城麦加的地方做礼拜,几十年如一日。对信仰的这种毅力,让人十分敬佩。希望真主安拉赐给恩师更多的福寿,让这样一位善良伟大的武术家能够安享天伦之乐。
1993年,在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洪金宝大哥等很多好友及武术前辈的帮助下,我的孩子——陕西省赵长军武术院正式成立。在武术院成立之初,我就想聘请马老师为副院长主管教学训练任务,但是我犹豫过,我真的不忍心去打扰他老人家退休后的安静生活。但是后来经过多方询问,马老师成为唯一合适的人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召开了家庭会议,家庭成员一致赞同马老师担当。当时,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让我的哥哥去和马老师商谈,结果马老师很干脆,从圣城麦加回来的第二天就来到武术院,并一口应承了这件事情。想到这些事,我不得不再一次真心感激马老师。退休后,他完全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是为了我的事业、为了陕西武术事业,他真是鞠躬尽瘁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而今,在异国他乡大洋彼岸,我开启着自己另一片武术天地。而在我的家乡——西安,恩师马老师已经85岁高龄,还依旧帮我照管着武术院,这样的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知道我的这一生已经与马老师紧密地连在一起,在我的生命中,他是教授我成才的严师,又是教育我成人的慈父。
今天,我已经买好了回西安的机票,这几天的心情难以言表,仿佛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此时此刻,我只想快一些飞到家乡,飞到马老师身边,紧紧握住马老师的手,说一声:马老师,您是我一生永远的恩师!
赵长军
著名武术家、马振邦代表弟子
2013年1月17日于美国
序四(1)
序四武者的对话——耄耋与不惑
一日,驾车路上,忽然接到马振邦老师的电话。他说,好久没有见面了,很想我。此时此刻,西安二环上滚滚车流里,我的内心洋溢着感动。马振邦,这样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武学大师,为陕西武术事业贡献一生的武术家,就住在省体育场的公寓里。我与振邦老师彼此相隔不到1公里,却因为忙于事务,疏于经常去探望、求教。我对老人家充满敬意,同时,还有几许的歉意。几年来,我和老人家相处的每一个片段都历历在目,每次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武术的酷爱和执著。
前些年,克俭恩师(著名武术家、通备武学名家、中国古典武艺专家张克俭)每次来西安,都要去看望他的这位师兄。振邦老师也拜在马颖达先生门下研习通备武学,克俭恩师就以师兄尊之。每次两人见面,都要聊到劈挂拳和翻拳,老人家尤其喜欢看克俭恩师的翻拳,每次他都动情地说:“克俭的拳我看了一辈子,看不够,爱不够,这才是真正的武术啊!”克俭恩师2008年归真之后,老人家很痛心,每次见到我都要聊到翻拳和劈挂,回忆和克俭恩师从20世纪60年代相识到相处的每一个瞬间。他们是一辈子的武学知音,在武术界尤为可贵,令后学者神往不已。l米l花l在l线l书l库l ;Book。MIhUA。NEt
振邦老师一生在艺业上涉猎很广,师从查拳名家马恩臣学习查拳,正是因为早年的查拳训练积累,自己根据专业队训练实际创编了十路弹腿作为陕西省武术队的基本功训练教材。陕西队的队员基本功扎实,功架纯正,遒劲有力,这和振邦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也是得益于他对查拳的精深理解。后来,他又入形意拳名家王青山门下,在形意拳上有着精深而独到的见解,功力深厚精纯。另外他还得到了形意拳名家申子荣传授混元益气功,内外兼修,一生研习不辍。1952年,他在天津看到劈挂拳之后,就迷恋上通备武学,拜入通备武学宗师马凤图子嗣马颖达门下,系统地研习通备武学之拳艺及兵器技法。多年来,他对通备武学中的劈挂拳、翻拳、疯魔棍、绨袍剑和劈挂刀等经典套路喜爱不已,从中提取了许多技术素材融入专业训练之中,也使得当年的陕西武术队成为了闻名全国的“通备武学”大本营,人们一提起翻拳和劈挂拳,自然就想到了陕西队。而动作的大开大合、猛劈硬挂、吞吐开合、拧转起落也成了陕西队的技术风格,在全国受到推崇。老人家身材魁梧伟岸,特别钟爱劈挂拳,每次我去的时候,老人家都要聊到劈挂拳,说起单劈手、开门炮、招风手,还有穿林,兴致很高,不断地体味每一个细节,揣摩其中的劲力。他一生所提倡的“五法一劲”的武学理念也是出自对传统武术的理解、融通后提炼而成。1982年,老人家组建陕西省武术散打队,担任教练,在全国比赛上马志良和郭大祥获得了不俗的成绩,第一批队员之一周润生后来成了享誉全国的散打专家。同时担任套路和散打队的总教练,在那个散打运动成长的时期,老人家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武学探索精神,也是对传统武术“体用具备”的实践。他经常说,他一生的最爱就是劈挂拳,他喜欢看,喜欢练,一辈子没有练够,没有学够。
序四(2)
1958年,振邦老师和高西安、翁积秀、乌树堂入选陕西省武术集训队,成立了陕西历史上第一支专业武术队,次年正式组队,31岁的马振邦出任总教练。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陕西省武术队成为全国闻名的“冠军的摇篮”和浓郁的“陕西风格”,马振邦老师功不可没,他把通备武学引入专业队训练体系。当时,赵长军的刀、棍,楚凤莲的翻拳,成为全国专业队运动员的样板。在那个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融合的相当完美的“蜜月期”,马振邦老师身体力行,挖掘传统武术的优秀技法,从丰厚的传统武学中吸收营养,提炼素材。1964年,他带领陕西省武术队高西安和白文祥、徐毓茹三位队员拜入红拳名家杨杰门下,学习陕西红拳,先后邀请著名武术家马颖达、马贤达、穆子杰等来队里传授技艺,正是这种容纳百家的气度和开放兼容的精神造就了陕西武术在全国的领军地位。。tenluo。
我在省武协担任副秘书长,每年春节都要和武协的领导去看望陕西的老武术家。振邦老师穿着十分整齐,还是那套他喜爱的中山装,脸上总是慈祥可亲的笑容,亲自在家门口迎接,一大早就让老伴铁玉芳准备好腊牛肉,烙好了托托馍,给每人送上一份清真美食。聊到武术,老人家会很激动,十分关心陕西武术的发展,他说陕西现在散打发展得很好,在西安建立了国家队,这是陕西的荣誉,套路这几年发展也很好,出现了吴雅楠这样的优秀运动员,他感到很欣慰。说到技法,老人家在屋子里亲自示范、讲解不同流派的风格,功力精深,形神兼备,让人难以置信眼前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记得有一次在陕西武术健儿的庆功会上,老人家发言时潸然泪下,流露出一位老武术家对陕西武术的孜孜深情,让在场的很多人深受感染。陕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根学曾这样评价振邦老师:马老师对陕西武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陕西武术在全国的领军地位,为陕西武术的发展打下了深厚而扎实的基础,这对于陕西武术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振邦老师是一个十分虔诚的穆斯林。他告诉我,多年来,每天坚持做五次礼拜,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也谨守一个穆斯林信徒的戒律。对弟子和朋友的宽容厚爱,更彰显了老人家的人格魅力,他一生对武者精神的坚守和对传统武学的痴爱感染了很多人,也从而造就了他在陕西武术的泰斗地位。
他晚年一直关心陕西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尤其是红拳的发展,每次有重大活动,不顾年迈,亲临现场,深蓝色的中山装、一副茶色眼镜和一捋白色胡须,还有那眼镜后面炯炯有神、不怒自威的双眼,让老人家看起来气宇非凡,亲切、和蔼、威严而又可敬。每次主持人介绍老人家,现场的观众都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比赛场上众人纷纷与这位可敬老人合影。红拳这几年发展很好,在全国有广泛的声誉,起初的发展和后来的强大和振邦老师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红拳文化研究会的前身陕西地方拳种研究会的首任会长即是振邦老师。他经常说,红拳是陕西土生土长的拳种,在陕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习练人群多,而且遍布城乡,应该在陕西得到保护和传承。在他的号召下,一批热爱红拳的有识之士,用自己对陕西文化的责任和情感多年来默默地传承红拳,发展红拳,让今天的红拳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陕西的红拳人感到自豪。
序四(3)
每年的正月,这支红拳的民间队伍就活跃在陕西的城乡各地,村镇田间,让陕西的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到陕西原汁原味的陕西红拳。每有红拳老拳师作古,研究会的领导就去祭奠,组织红拳表演,场面隆重而肃穆,让隐迹民间的红拳老拳师享受到一个武术人应有的荣誉和尊严。这些传统和振邦老师的影响不无关系。当年作为陕西专业队的“总教头”尚能对民间拳师尊崇有加,力邀来队里授艺,让民间拳师深受感动。今天的红拳人作为民间组织,但发展红拳之雄心毅力也让振邦老师受到感染。凡是红拳的活动老人家几乎每次都出席,和红拳的老拳师见面叙旧,谦逊而热情。一帮老拳师围在老人家周围,他们在一起回忆往事,感叹今天的传统武术很难找到传人,唏嘘不已。
有一次老人家收了一位来自河南的关门弟子黄大鹏,在西安回民坊举行了隆重的收徒仪式,我和长军都到场为老人家祝贺。大鹏一直追随老人家,在形意拳方面有很好的天分,对传统武学有深厚的情感和责任,让老人家在晚年感到很欣慰,一生的拳学和艺业后继有人是一个武术家最大的幸事。振邦老师经常让大鹏来学校找我,说我在艺业上得了克俭老师的传授,请我好好给娃教教劈挂拳和翻拳,还有鞭杆。我每次去看望老人家的时候,他都要和我聊劈挂拳,他说这个拳他爱了一辈子,难以割舍,对劈挂拳的“趟子手”情有独钟,有几次我和老人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