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总统奥巴马--无畏的征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人总统奥巴马--无畏的征程-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这一招可能是麦凯恩后来支持率回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着主持人问,保尔森不再想担任下届政府的财长,而两位中意的财长又是何人?
  麦凯恩提到了一直支持奥巴马的巴菲特,他还提到了eBay的前CEO惠特曼。
  奥巴马说,能够得到巴菲特的支持非常荣幸,当然还有其他人选可以考虑。作为财政部长,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帮助中产阶级。帮助95%的中产阶级稳定房价,遏制收入下滑,保住工作。
  紧接着,双方展开了攻击。麦凯恩攻击奥巴马是住房融资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历史上第二大捐款接受人。奥巴马立即声明没有为“两房”说过任何好话,相反,麦凯恩的竞选经理人里克·戴维斯拥有华盛顿一家游说公司的股票,而房地美每个月付给这家公司上万美元的劳务费。
  通观这场辩论,麦凯恩显然志在一搏,奥巴马则继续保持谦卑平和的心态。这一次辩论,再一次暴露了麦凯恩轻视奥巴马的做派。
  无意走上前台:巴菲特究竟惹了谁
  在这场辩论中,双方都推出巴菲特作为自己的财政部长人选,而麦凯恩明知道巴菲特支持奥巴马,也不惜表示出一副惜才如金的姿态。巴菲特实乃华尔街一大“财主”,何以就会成为财政部长人选?
  华伦·艾德华·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是美国著名的投资家、企业家和慈善家。
  按照麦凯恩与共和党的政治哲学和政策,富人巴菲特应当支持麦凯恩才对,为什么会支持奥巴马呢?这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奥巴马推出巴菲特,无非是要说明,共和党的政策明显是“劫贫济富”,但却两面不讨好,富人不喜欢他们,穷人更要造反。造反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选择民主党和奥巴马。
  麦凯恩提出巴菲特,实际上是无奈之举。
  “股神”巴菲特成了总统大选互相较量的一个筹码,这也算天下奇观。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的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拔机制确实值得许多发展中国家学习。
  最后一辩:那个叫做“乔”的水管工
  每一场辩论,都难免空洞乏味,而每一场辩论,也都不乏出彩之处。“那个人”曲终人散,这边就来个了叫做“乔”的水管工。
  2008年10月15日,纽约长岛霍夫斯特拉大学,辩论双方:奥巴马对麦凯恩,主持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主播鲍勃·西弗。
  这一场辩论无非是进一步强化双方在前几场辩论中的主题。
  在谈到“3000亿美元收购不良房贷”话题时,麦凯恩提到了一个叫“乔”的水管工。
  ······
  麦凯恩于是在这次辩论中利用“乔”的美国梦一说攻击奥巴马。显然,“乔”立即引起了美国新闻界和选民的轰动。
  不过,美国国家水管工联盟表示支持奥巴马当选,声称奥巴马一直为工人阶级而战,对于水管工“乔”“不服从组织行为”,他们只能表示非常遗憾和愤慨。
  

3。抹黑与反抹黑

  奥巴马是个花花公子?
  在大选最后时刻,各政党历来都会突施冷枪,或者挖掘、编造各类负面消息。
  就政党历史来看,共和党要比民主党厉害得多。
  就个人历史来看,麦凯恩属于比较温和的,但是他碰到了一个更温和的奥巴马,所以他和共和党阵营决定不放过一切攻击奥巴马的机会。
  奥巴马绯闻就是典型的捕风捉影。
  ······
  奥巴马是个恐怖分子?
  奥巴马被人叫过“奥萨马”,在电视上的头像被人换成本·拉登,甚至纽约州的选票上都被印成“奥萨马”,他更是因为在肯尼亚期间穿过穆斯林部族服装而被人公开质疑。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人们认为受害者是奥巴马,尽管客观上在一些美国民众心中造成了阴影。
  但是,到了大选的最后时刻,共和党明目张胆地放话,奥巴马与恐怖分子有关系!
  首先由麦凯恩的副手佩林在竞选演说中当众宣称,然后麦凯恩在辩论和其他场合也予以确认。
  事实并不完全是捏造,但却是不折不扣的移花接木。
  ······
  奥巴马选举舞弊?
  民主党是一个代表中低等收入群体的政党,支持者数量远远高于共和党。但是这部分人为生计所迫,投票热情不高。在此情况下,为民主党竞选服务的机构应运而生。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个叫ACORN(Association of munity Organizations for Reform Now)的社区工作组织。该组织是一个非党派和非营利性的机构,遍布全美各大城市,专门为中低收入阶层争取权益。同时,他们也接受民主党的委托动员选民参选。据说,奥巴马阵营向ACORN支付了8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协助动员选民参选。
  ACORN的专长是基层民众,其职员和志愿者的素质均难以保证。对于他们而言,动员群众注册登记和投票是第一目标,至于是否合规合法,就成了次要考虑。由于组织上的不严谨和目标群体身份辨识的复杂性,这就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议。
  实际上,如果要说是有意舞弊,共和党丝毫不落下风。2004年大选期间,共和党在俄亥俄主导的选票舞弊事件一直闹到参议院讨论,麦凯恩完全是五十步笑百步。
  奥巴马是外星人?
  奥巴马可以是花花公子,可以与前恐怖分子关系暧昧,可以被指控选举舞弊,但是他绝对不可以不是一个美国人。否则,他连竞选美国总统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奥巴马竞选总统的资格,曾经早就有人质疑,因为他们认为夏威夷曾经是一个独立王国。但是,奥巴马出生于1961年,而当时夏威夷已经加入联邦,所以这一疑问被排除在外。
  可是,奥巴马竞选后,竟然有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奥巴马拿出他的出生证。因为有人认为他现在公布的出生证副本是假的。法院已要求奥巴马和民主党提供法律服务。
  就在为奥巴马是否是“外星人”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人又认为奥巴马可能是一个“包庇犯”,因为他的姑妈被发现是非法移民。
  奥巴马看来逃不脱“包庇”非法移民的干系。
  抹黑绝不是战斗
  按照麦凯恩阵营前前后后的描述,奥巴马已经从一个正派人,变成了马克·吐温笔下的:
  通奸犯:与加勒比海岛上一女性有不正当关系;
  恐怖分子:与两位芝加哥大学教授、曾经的恐怖分子有交往;
  舞弊犯:资助ACORN选举舞弊;
  偷渡犯:可能从印尼或肯尼亚偷渡到美国,也可能是“外星人”;
  包庇犯:包庇非法移民的姑妈;
  受贿犯:接受石油公司的分散捐款;
  不爱国:其精神导师牧师是一个“种族分裂分子”。
  基廷五人组:麦凯恩一生中最严重的错误
  中国有句谚语说到,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麦凯恩上世纪八十年代所犯的错误差点断绝了他的政治前途,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基廷五人组”事件。
  1984年,为了给亚利桑那州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注入资金,查尔斯·基廷(Charles H。 Keating Jr。)决定收购林肯储蓄信贷银行。得手后,他用各种方法逃脱金融监管,掏空银行的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投资。为了掩人耳目和逃避法律制裁,他对至少五名国会议员行贿,亚利桑那州国会参议员麦凯恩就是其中一位。
  基廷案件东窗事发后,麦凯恩错上加错,他和其他几名接受了好处的议员同联邦住房贷款委员会主席见面,商讨如何阻挠政府接管林肯储蓄信贷银行。为此,麦凯恩受到了参议院风纪委员会的谴责。麦凯恩后来在其自传中承认,卷入基廷事件,是他一生中最严重的错误。
  针对麦凯恩阵营将奥巴马比成恐怖分子的抹黑手段,奥巴马阵营发出还击,艾尔斯做恐怖分子时,奥巴马仅有8岁,而“基廷五人组”事件发生时,麦凯恩已经58岁,究竟孰是孰非,公众自有判断力。
  “州警门事件”:佩林滥用职权
  佩林不断宣扬奥巴马与“恐怖分子”的关系时,她的后院终于起火。而点起这把火的是阿拉斯加的民主党人。
  阿拉斯加州议会调查委员会10月10日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称,佩林州长为了达到一些私人目的,不合理地向下属施压。佩林还允许其丈夫托德运用资源,就开除伍滕问题向多位州高级官员施加压力。报告称,佩林的行为违反了阿拉斯加州行政道德条例,该条例禁止公职人员通过公职谋求私人利益。
  “州警门”事件并非抹黑,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涉嫌滥用职权事件,最多也算是民主党打的一个擦边球。
  佩林有权免去莫尼根的职务,她不可能因为曾经就亲属问题给莫尼根施加过压力就永远不能行使解职权。但是,问题恰恰不是出在解职的必要性上,而是出在美国人一直奉守的职务独立的理念。
  西方政治文化骨子里认为一个人履行职务应当是独立的。所以,司法独立、立法权独立、行政权独立。这样一种理念催生了繁荣的职业自由和对职业目标无止境的追求,这就是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或者说是美国梦得以实现的内在文化动力。同时,对职业伦理的操持也被封为圭臬。
  当然,在州长的权限和不当权限之间的真空地带,不需要交给法律去裁判,公道自在人心。
  

4。“十月惊奇”戏剧收尾
反水:鲍威尔支持奥巴马
  就在麦凯恩阵营不断对奥巴马发起抹黑行动时,有一位共和党“壮士”终于慨然而起,他就是克林·鲍威尔。10月19日,他在未与两党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现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宣布支持奥巴马。鲍威尔谴责麦凯恩阵营的人身攻击,认为他们抓住奥巴马与艾尔斯的关系不放实在太过火。至于佩林,他说已经观察了她7个星期。但是遗憾的是,副总统要有担任总统一职的能力,而佩林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
  对于鲍威尔的突然反水,麦凯恩似乎早有预料,奥巴马则对鲍威尔的加盟表示欢迎。他表示,一旦当选,将邀请鲍威尔担任顾问。
  鲍威尔在美国德高望重,是美国黑人的骄傲,现在临阵反水,对麦凯恩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况且,鲍威尔本人与麦凯恩的私交相当不错,麦凯恩有苦说不出。
  鲍威尔的反水也令人产生一丝担忧。那就是,鲍威尔是个黑人领袖。虽然他的态度会让更多的黑人投票给奥巴马,但也可能触动白人的神经。
  社论:多家大报力挺奥巴马
  就在鲍威尔表态支持奥巴马的同时,多家大报纷纷发表社论表态支持奥巴马。
  美国国内排名第七位的《华盛顿邮报》在社论中说,奥巴马展现出了让美国继续维持世界领导地位的决心。麦凯恩当选虽然并不表示布什政策会再延续四年,不过国家必将继续被既得利益者把持。
  排名第八位的《芝加哥论坛报》自1847年创办以来第一次表态支持民主党人。该报认为奥巴马是最强的候选人,已经做好了担当总统重任的准备。
  排名第四位的《洛杉矶时报》认为,奥巴马是一位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领袖,而现在,他越来越显成熟稳重,堪当美国总统大任。
  随后,排在第三位的《纽约时报》也发表社论,公开支持奥巴马。
  在发行量前十大报纸中,只有排名第六位的《纽约邮报》支持麦凯恩。据统计,美国发行量前100名报纸中,支持奥巴马的报纸是支持麦凯恩的报纸的三倍多。
  刺杀:奥巴马临危不惧
  兵法云,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牧师风波”还在折磨着奥巴马,地狱之门却已悄然向他打开。
  美国总统是风险很高的职业,历史上总统遇刺比例冠各国元首之首。一百年内,四位总统遇刺身亡,平均每二十五年遇刺一位总统。
  就在奥巴马竞选如火如荼的时候,一张暗杀大网向他兜头罩下。
  先是舆论的“担心”。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2008年2月9日预言,如果奥巴马最终当选总统,成为历史上首位美国黑人总统,他极有可能遭到暗杀。
  然后是对手的诋毁。5月23日,希拉里在南达科他州与当地媒体《守卫领袖报》编辑委员会座谈时,谈到自己不退出竞选的原因,她坚持认为,她还没有输,也没有任何理由让她退选。她说“我们还都记得,博比·肯尼迪(罗伯特·肯尼迪的昵称)6月在加利福尼亚遇刺。”
  事情还没有结束。美国联邦调查局(FBI)8月25日证实,联邦特工逮捕了3名涉嫌将在8月28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暗杀奥巴马的男子,搜出步枪和防弹背心等装备。这条消息让全美国和奥巴马吓出一身冷汗。
  10月22日,又有两名新纳粹分子策划暗杀奥巴马。美国警方10月22日在田纳西州逮捕了两名白人青年,他们通过网络联系认识,计划尚未实施就被警方抓获。
  奥巴马竞选期间,至少收到了500次死亡威胁。
  奥巴马是继马丁·路德·金(1968年4月4日遇刺身亡)以后又一位黑人血统的杰出政治领袖,其特殊身份使他成为暗杀的重点目标。所以从2007年他宣布竞选总统时,美国特勤局就开始对他实施24小时全天候保护。
  化干戈为玉帛
  金融危机是最大的“十月惊奇”,麦凯恩和奥巴马挺过来了,只是奥巴马占据了主动。基地组织和拉登没能掀起大的波澜,麦凯恩未能“如愿”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只有奥麦双方互相攻击的火药味仍然弥漫在美国上空。
  随着大选接近尾声,“十月惊奇”也渐渐落下帷幕,双方还要继续合作。而一次慈善会,预示了大选将是一个戏剧性的结尾,这一老一少会和谐地走向白宫或返回国会山。
  ······
  合作、协商,而不是分裂和抹黑,是民主政治走向良性的必要前提,也是树立大国形象的机会。如果能够通过争论,各方吸取了对方政策上的合理内容,并在当选后及时调整实施,带领美国人民,挽救美国经济危机,那将造福美国,造福世界。
  正如奥巴马所言,世界是平的,美国能够放慢全球化的步伐,但是阻止不了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应当在处理全球经济危机问题上担负起应有的职责。
   。。

1。光荣和梦想属于奥巴马
世界目光关注美国
  2008年11月4日,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美国聚焦。
  美国四年一次的大选在全世界都会产生影响,但是这一次关注是史无前例的。因为,这是标榜“平等、自由、博爱”的美国总统选举史上第一次黑人与白人的直接对话。
  这一天,奥巴马在芝加哥投下了庄严的一票。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他历经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走遍了千百个城市乡村。
  在奥巴马的家乡肯尼亚,从首都内罗毕到奥巴马父亲出生地基苏木,到处都是欢庆的海洋。
  在欧洲,柏林,年轻人彻夜狂欢,迎接奥巴马的胜利。
  在奥巴马的家乡,芝加哥格兰特公园,万张胜利演说门票被一抢而空,大家翘首以盼,期待着奥巴马宣布胜利的那一刻。
  一直饱受奥巴马批评的布什总统礼节性地向奥巴马打来电话,祝贺这位四年前他尚不认识的非裔年轻人接过他的权杖。
  而昨天还称“明天,我将成为美国总统”的麦凯恩最终遗憾地败走麦城。
  颠覆性的胜利
  在密苏里州的结果尚未出来之前,奥巴马已经赢得了28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