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最棒的男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培养最棒的男孩-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培养劳动能力应该从适合男孩年龄的劳动开始。也就是说,不要让年龄太小的男孩去做一些他做不好的事情,比如洗衣服、刷碗等。由于做不好,很可能会让他对劳动失去兴趣。
  方法3:和男孩一起做家务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男孩学会如何与人合作。而且,从心理学上讲,对他的成长也大有帮助,要知道,通过做一些家务得到家长赏识的过程,是一种男孩在心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重要契机。
  方法4:让男孩适度参加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劳动,是对男孩进行劳动能力培养的有力手段。如修补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等等。通过这类劳动,可以培养出男孩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具有其他劳动难以取代的特殊意义。
  通过劳动,让男孩知道了付出者的辛苦,所以他们才会更加爱惜、尊重别人的劳动。通过劳动,让男孩在动脑筋思考如何提高做事效率的过程中,增强了逻辑思考能力与判断力。通过劳动,还可以提高男孩的动手能力,而灵活的双手可以让他们的小脑神经得到多次刺激,使大脑更灵活。
  因此,那些经常用怕孩子耽误学习、怕他们吃苦受累这些原因而不让男孩参加劳动的家长们要改变一下想法了,应该赶快让自己的男孩投入到劳动的快乐当中去。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从小就让男孩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在劳动和生活中成长,这样才能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为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家长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劳动对于男孩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
  

拒绝溺爱:“穷”养是“灵丹”,溺爱是“毒害”
我们似乎对孩子有一种天生的溺爱,但你可知道,现在给孩子幸福,将来就是给他痛苦;现在给他天堂,将来就是给他坟墓。
  ——卢梭
  天下父母都有一颗爱子之心,加之现代家庭中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这种爱更被放大了许多倍。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本是世界上最可贵的一种情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种爱过了头,变为溺爱,便往往会适得其反。在父母的溺爱下,孩子会变得任性、骄傲、自私自利、事事依赖,智力也无法得到最佳发展。
  而教育男孩,最怕的就是溺爱。一个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男孩,会出现很多问题:丧失远大的理想、是非观念缺失、养成诸多不良习惯、经受不了任何挫折等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他们人格上的不健全。这样的男孩,你还指望他能有什么大出息呢?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这样说过:“如果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他就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而当你在最后不得不拒绝他的时候,他就会把你的拒绝看作是一种反叛……当他踏入社会后,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反抗他,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极大失败。”
  那么家长的哪些做法,已经造成了对孩子的“溺爱”了呢?
  做法之一,男孩在家庭中往往享有“特殊待遇”。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仍持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因此男孩在家庭中的地位总是高人一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这个“小皇帝”转,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但孙子过生日一定要大摆筵席。久而久之,便会让男孩变得自私、跋扈、缺乏同情心。
  做法之二,男孩的要求总是能轻易得到满足。有的家长对儿子的要求无原则地满足,有求必应,宁可自己省吃俭用。这样就会养成男孩追求物质享受、浪费金钱以及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
  做法之三,男孩独立的权利往往被父母“剥夺”。男孩要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强烈的独立精神是必须具备的。但是有的家长保护意识太强,不让儿子离开视线一步,就连睡觉也要抱着、搂着。这样的男孩会变得胆小无能,依赖心理重,严重的还会丧失自信,甚至形成性格缺陷,结果便会变成名副其实的“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
  做法之四,父母总是“大惊小怪”。男孩天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顽皮淘气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不怕黑,不怕病痛,不怕摔跤,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可是,有的家长却忽略了这些,儿子稍微有点闪失,就惊慌失措,大呼小叫,这样很容易给男孩的性格打下懦弱的烙印。
  做法之五,父母角色扮演反差太大,一个“红脸”,一个“黑脸”。有的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儿子还小呢。”有的父母管教孩子,奶奶、爷爷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男孩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是性格变得扭曲。
  这五种溺爱方式哪怕在家庭里只出现了一种,都要引起家长的高度警惕,一定要及时扑灭“溺爱”的火苗,防患于未然。
  所以,为了儿子的成长,家长们要理性地付出爱心。那么,家长又该怎样防止溺爱的发生呢?
  方法1:不要凡事以孩子为中心
  家长不要把业余的一切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不要过分关注孩子,最好留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一些有意义的兴趣和爱好。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做出一个好榜样,还会渐渐消除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方法2:平时对儿子的爱要藏而不露
  家长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应该埋在心底,不要处处呵护,处处保护,以免造成溺爱。把这种内在的爱变为对孩子的指导,坚持正面教育。当儿子有优点时要及时表扬,犯了错误更要及时纠正。
  方法3:要让男孩懂得付出
  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就会让男孩变得冷漠无情。所以,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或者换一种方式满足他。比如,孩子缠着你想要买玩具,可以答应给他买,但买玩具的钱需要他做家务来偿还。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他的劳动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他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方法4:不搞特殊的待遇
  不要时时处处给男孩特殊的照顾,比如,不要吃的、喝的、玩的都留给他,而应该大家共享,这样就会避免男孩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让他们学会分享,具备爱心。
  方法5:教育男孩时家长态度要一致
  家长教育男孩时,千万不能一个唱黑脸,另一个唱红脸,全家人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一定要一致。最好的方法是采取*的态度,有事和男孩平等讨论,让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方法6:应制定“家规”
  制定“家规”的目的是为了让男孩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坚决不可以做的。不过,这些规定一定要跟他们说清楚、讲明白。这样会让男孩形成一定的是非观念,有利于他们日后对事物进行准确判断。但值得注意的是,“家规”一定要坚决地执行,绝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孩子出现任何问题,其实大多数都源于家长教育的不得当。因为孩子还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根据父母的态度来判断,所以,如果父母能够按照以上几点原则来教育男孩,那么就会让他们远离溺爱的漩涡,健康地成长。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理性、科学的爱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但溺爱却会阻止孩子的成长。因此,为了男孩的未来,家长不能用溺爱代替对男孩的理性教育,不能处处庇护男孩,忽视男孩身上存在的缺点,把男孩的胡闹当作是聪明的表现。爱孩子一定要做到爱得深、教得严。
   。 想看书来

选择权: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蠢材就是选择了自己不合适的路。
  ——孙云晓
  由于成长的环境和一些先天遗传因素的不同,每个男孩总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家长硬要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往往是“强扭的瓜不甜”,效果适得其反。
  然而,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然我行我素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去发展,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结果可想而知。要知道,想要获得成功,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存在着许多机缘和变数,这些都不是人可以左右的。所以,人为地去控制或强行塑造孩子,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还会带给孩子巨大的伤害。
  一位学者曾对一所中学的150名中学生的自主性状况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很让人担忧。学者的问题是: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时,怎么办?被调查的150名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困难当然是找父母解决;而对于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90%的学生说要问过父母后才能回答。试想一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男孩怎么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呢?因此,要想让男孩将来能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家长就要从即刻做起,把选择的权利还给男孩。
  朱启南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十米气步枪的冠军,他的成功完全得益于自己的选择。朱启南的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因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朱启南好好读书,走出“农门”。可是,后来朱启南却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之路——学习射击。父母经过慎重的考虑,尊重了朱启南的选择。他们认为,孩子今后要走的路应该由他自己去选择。
  朱启南的父母之所以尊重了他的决定,是因为他们从儿子的角度考虑了他本身的素质、兴趣,把选择的权利留给了儿子,这才培养出了今日的奥运冠军。让男孩自己选择,他就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然后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努力奋发,克服一切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男孩终归要离开父母,开拓比父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他们从小没有选择的权利,从未体验过选择的滋味,长大后就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难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因此,当男孩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且表示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即使最后失败了,对男孩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的积累。而当这种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何愁成功不会到来呢?
  那么,怎样做才能把选择的权力还给男孩呢?
  方法1:培养男孩的选择意识
  男孩并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选择的,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教育和培养。家长可以经常给男孩制造一些选择的机会,比如选择哪一门兴趣课,暑假到哪儿去旅游,这样就会让男孩渐渐形成自己做主的意识。
  方法2:不要对男孩管得过细
  父母不应该包办男孩的一切事务,不应该认为只要是儿子的事情就是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男孩的路是需要靠自己去走的,父母不可能伴随他们一辈子,所以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方法3:让男孩在体验中成长
  当男孩面对难题的时候,父母可以不给男孩太多的建议,而是让男孩自己去体验、比较,在几种结果中确定自己的选择。
  当然,男孩在自主选择时,因为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这时候切忌“因噎废食”,就此剥夺他们选择的权利。家长们应该明白这样两个道理:第一,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才能提高判断力和选择能力。第二,选择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责任感是在自我选择中形成的。如果家长不给男孩选择的权利,只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那么他们也就不会产生任何的责任感。而缺乏责任感的男孩将来会有出息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因此,家长应该尊重男孩,还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选择中不断磨练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和遇事冷静、有主见的良好心理素质。这样,男孩才能成为有出息的男子汉。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给男孩选择的权利,说起来容易,但要父母们心服口服地去做,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如果你希望儿子的未来有一个蔚蓝的、可以展翅翱翔的天空,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就应该从现在开始给男孩选择的权利,让男孩早日学会独立。
  

独立思考:依赖、盲从的男孩不会有出息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
  ——罗伯特?M.赫钦斯
  思想指挥行动,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男孩走向独立的基础。因此,家长在培养男孩独立性的时候,首先要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尽量做到凡是他们自己能够想的,就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现在有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都能做到耐心细致地解答,但却往往忽略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只是一页页、一本本地讲下去,孩子也只是静静地听。这样,既不利于孩子记住故事的内容,故事对孩子的启发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这时候家长能够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参与进来,那么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个实例:
  有一天,一个九岁的男孩问他:“竹管里有空气吗?”陈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了一根两头有节的竹管,在竹管上钻了一个洞,然后把竹管放在了水盆里。这时候,一个个小泡从洞里冒出,孩子们欢呼道:“空气!是空气!”他们自己得出了答案,显得格外高兴。
  陈先生的这种教育方法值得所有家长借鉴学习。
  男孩天生自信、生机勃勃,他们喜欢思考、喜欢竞争,竞争让他们兴奋,也让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如果这种品质能够得到家长的充分肯定和支持,那么他们会更早地走向独立。科学实践表明,当男孩六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了,而不是像女孩那样借助哭泣等手段。而且男孩更擅长抽象思维,具有很强的立体空间认知能力。因此,家长在培养男孩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首先要保护好他们这种天生的“能力”,然后再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这样将更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形成。
  另外,有的家长会把男孩的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当成他们独立的开始,这是错误的。培养男孩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为了让他们在面临选择时,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如果发现男孩出现这种倾向,一定要及时纠正,以免他们“误入歧途”。一般来说,家长在培养男孩的独立思考能力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方法1:要让男孩明白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让许多孩子只学会了死记硬背,当然这也能让孩子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孩子看来,独立思考是卖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家长就要让他们明白独立思考的意义,并积极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方法2:要让男孩多进行独立思考的活动
  “自古成功在尝试”,只要孩子敢于独立思考,就说明他不拘泥于现有的东西,这是十分可贵的一种品质,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并尽力使之发挥更大的功效。
  方法3:告诉男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