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
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心里都有着这样一种观念:孩子做错事时,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承担责任,作为父母代替孩子说声“对不起”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种传统观念是错误的,它直接导致了孩子责任心严重缺乏,因此,父母不应为孩子做错的事去道歉,而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做错的事道歉!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道歉是需要勇气的,让男孩为由自己的疏忽、失误、错误而给别人造成的不快或伤害真心诚意地说声“对不起”,是对错误的一个弥补,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这不仅是为了取得别人的原谅,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也可以使他从小就对自己的言行切实负起责任来。道歉是人际交往中挽回过错的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办法。当男孩学会真心诚意地道歉时,他就从内心深处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这样可以增强男孩的自律精神,让他们学会谨言慎行,那么在将来独立承担人生的责任和义务时,他们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高桥敷是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当年在秘鲁的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的时候,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的小儿子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把高桥先生家大门上的一块儿玻璃踢碎了。
按照东方人的思维,高桥先生估计那对美国夫妇很快就会登门道歉。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登门道歉的却并不是那对夫妇,而是闯祸的小男孩本人。第二天一大早,男孩在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送来了一块儿用于赔偿的大玻璃。
小家伙见到高桥先生,彬彬有礼地说:“叔叔,对不起。昨天我不小心打碎了您家的玻璃,因为放学之后商店已经关门了,所以没能及时赔偿。今天商店一开门,我就去买了这块儿玻璃来赔偿您。请您收下这块儿玻璃,也请您接受我的道歉。以后我会小心的,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请您相信我。”
高桥先生不仅原谅了这个孩子,而且喜欢上了他。他在家款待孩子吃了早饭,而且还送给他一袋日本糖果。
事情发展到这里,本来可以就此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孩子拿着那袋糖回家之后,那对美国教授夫妇却出面了。他们将那袋还未开封的糖果客气地还给高桥先生,并且解释了不能接受的理由:一个闯了祸的孩子是不能够得到奖励的。
如果说高桥先生在接受小男孩道歉的时候会有疑问:这样小的一个孩子怎么会如此通情达理呢?那么看到孩子的父母后想必他一定会知道答案了:当然,这都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如果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学会道歉的语言,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道歉的重要性会越加深刻地领悟和理解。因此,我们的家长应该向这对美国教授夫妻学习,让男孩从小就学会以道歉的方式来承担责任。当他们真诚地向别人道歉之后,通常都会得到对方的谅解,这不仅有助于团结,更会让孩子体验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男孩学会道歉呢?
方法1:家长首先要勇于向孩子道歉
很多家长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即使做错了事也不愿向孩子认错。要知道,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不能以身作则,那么教育孩子的时候自然也不可能理直气壮。反之,如果能向孩子认错,就可以得到孩子更多的尊重,还可以现身说法地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认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从而让他们养成为自己的错误向人道歉的好习惯。
方法2:教男孩明辨是非,大胆承认错误
孩子年龄还小,有时候会因为分辨不清是非概念而不能及时道歉,这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所以,家长必须有意识地教会他们分辨是非,而不是动辄责备。另外,有时候孩子不敢认错,是害怕被责骂。所以面对做错事的孩子,家长要尽量少一些责骂,多一些理解。
方法3:警惕男孩脱口而出的道歉
有时候,孩子犯错后,为了尽快结束麻烦,可能“对不起”就会脱口而出。但这种道歉的“质量”多数不过关,因为过不了多久,同样的错误他们还会再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则要偏重关注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而不是事后的道歉。同时,还要告诉他:“只有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道歉才是有意义的。”
男孩通常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明白道歉的含义。一旦能够发自肺腑地说出“对不起”时,表明他不仅掌握了一项社会交往技能,也学会了如何去补救自己的过失,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他们的这种品质,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懂得这些,他们在长大以后才能够勇于承担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而富有责任感的人。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做错事,说错话,尤其是孩子,父母要让孩子拥有好人缘,就要教会孩子认错和道歉。当孩子用真诚的态度和宽容的心对待他人时,他才能得到他人的原谅和宽恕,也会切身体会自己的责任,并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让责罚来得理智些:恐惧是孩子逃避责任的诱因1
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
——罗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年幼、顽皮的男孩,他们经常是大错不犯,但小错却不断。当发现男孩做错事时,很多家长会着急、生气,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训斥。他们希望通过严厉的惩罚能够让男孩吸取教训,遏制他们的错误行为,然而却忽略了这种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男孩做错了事,向家长老老实实讲明情况后,非但没得到原谅,反而被狠狠地训斥甚至是痛打了一顿,那么以后他还敢承认错误吗?当然不敢,因为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让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强迫他们产生了防卫心理,以至于在下一次做错事后,会想尽办法编造谎言以躲避严厉的惩罚。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对男孩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
《羊城晚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小孩说谎引起的屠杀》的文章:
1946年7月4日,距离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已经过去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然而有一天,在离华沙170公里的凯尔采市却发生了一起十分恶劣的集体袭击犹太人的事件。当天,几百名群情激愤的市民冲向街头,对犹太人进行猛烈的攻击。许多犹太人被抓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幢房子里被活活打死。这场肆无忌惮的屠杀从早上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最后有42人被残忍杀害,其中还有2人是被误当成犹太人打死的。
事件发生后,许多人都很迷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呢?最后当事实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置信。原来,这次屠杀竟是由于一个小孩的谎言引起的。赫里安——一个波兰鞋匠的儿子,当时他和父母刚从20公里外的乡村搬到凯尔采市,由于对城里的生活很不习惯,所以他总想偷偷溜回乡下去。7月1日,他偷偷搭车回到乡下,疯玩了3天才回到城里。他不知道,自从他失踪之后,父亲便开始焦急地寻找他,可是一直没找到。看见他回来,历经了许多心理折磨的父亲不禁恼恨交加,拿起鞭子就开始揍他,并大声责问:“你这顽皮鬼,这几天跑到哪儿去了?是不是给犹太人拐去了?”其实父亲只是随口一说,但赫里安却由此想到了一个逃脱责罚的办法。于是他顺水推舟地“承认”,这几天确实是被犹太人拐去了,还谎称犹太人把他拐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个地窖里虐待他。
第二天上午,愤怒的父亲带着赫里安到警察局去报案,并向周围的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赫里安如何被犹太人拐去,又如何受尽折磨的情景。当时,虽然二战已经结束了,但德国法西斯的排犹思潮仍然阴云未散。几个路人听信了他们的话,愤怒异常,声言要对犹太人进行报复,于是这个捏造出来的“事实”在几小时内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离谱,传到最后竟然说赫里安被犹太人残忍杀害了。于是,便发生了开始的那一幕屠杀惨剧。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帕兰蒂大街7号这幢房子早已重新修葺,改为纪念馆,让世人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但是,每当赫里安回想起这段历史,心中都充满了深深的负罪感。
一个孩子的谎言竟然致使42人被屠杀,这是怎样的一出人间悲剧?然而,当人们在谴责赫里安的时候是否想过,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谎言?如果离家出走三天后他面对的不是凶神恶煞般的父亲和一顿痛打,那么他是有可能说出真话的。所以,虽然赫里安是谎言的制造者,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父亲对他的态度。
可见,对待做错事的男孩,父母不能武断地否定或责备,而是要积极鼓励他们说实话。当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在让男孩明是非,辨善恶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另外,家长尤其不能在男孩承认过错后对他们加重责罚,而是要对这种行为给予表扬,借以巩固他们诚实的美德,让他们养成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那么为了避免男孩的诚实被责骂吓跑,在生活中,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方法1:家长以身作则,不“教”男孩说谎
在男孩心目中父母有很高的威信,他们一般都认为父母说的或是做的都是对的。如果家长自己“说谎”,男孩会自然而然地模仿。
方法2:不要惩罚做错事后说实话的男孩
当男孩第一次告诉父母他在外面闯了祸,或学习成绩不好时,家长应首先表扬他的诚实和承认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对他的错误进行批评,最后帮助他分析原因,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久而久之,就能够让他养成诚实的习惯,而且愿意承担责任。
方法3:家长要尊重、信任男孩
受到家人尊重,能够发泄牢骚的男孩一般都比较诚实。而过分严格的管教,却让男孩对父母有较多的恐惧感,常常为了逃避责骂而说谎。因此,当发现男孩犯错时,家长要给他们一次改正的机会,切忌不要当众揭发批评他。同时,要向男孩阐明说谎和欺骗的危害性,警告他下不为例。
孩子犯错必然出现惧怕情绪,此时家长应该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以免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负扭,因害怕处罚而推诿责任,变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家长发现男孩有过失行为时,要本着关心爱护的原则,采取细致、耐心的方法,冷静地听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根源,再改正错误。而急躁、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进行打骂、体罚等,只会适得其反,让男孩的诚实和责任心毁于责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为错误负责,为成长负责: 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教育的契机
家长应该学会把孩子的一些失误转变成教育资源。
——赵子墨
没有人会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误,拒绝改正错误。作为男孩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激发男孩内心的责任感,让他们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并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是教育孩子认识过错的最好办法。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每个人都是在犯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不再犯相同错误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当儿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严厉批评,甚至斥骂或是拳脚相加,而是要多一点耐心和宽容,给孩子一个自省和补过的机会,让孩子记住教训,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慢慢成长。
斯蒂文?格伦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医学家,同时他在科学领域的创造力也令世人惊叹。他曾讲过发生在自己两岁时的一件小事,他认为这件事对自己走向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天,格伦试着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谁知瓶子太滑,他的手又太小没抓住,就这样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洒了一地,顷刻间厨房的地板上成了一片牛奶的“海洋”。妈妈来到厨房看到这种情形,没有责备,没有教训,也没有惩罚。只是说:“儿子,你做了多么棒的垃圾!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摊牛奶呢!既然已经这样了,亲爱的,你愿意在我们打扫前先在奶河里玩一会儿吗?”格伦当然非常乐意,玩了大概10分钟之后,妈妈和蔼地对他说:“要知道,不管怎样,你弄了一团糟,得打扫干净。我们可以用海绵、拖把或者是墩布来收拾干净。你喜欢用哪一种方式呢?”格伦选择了海绵,于是妈妈拿来两大块海绵,和格伦一起收拾起地板上的奶。收拾干净后,妈妈又对他说:“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失败的尝试,没能让你的小手抓住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给这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抓得住。”格伦很快就发现,只要他两只手紧握住靠着瓶嘴的那部分,瓶子就不会掉了。
谈到母亲当初的教育,格伦说,也就是在那时他意识到不用害怕犯错误,错误只不过是通向未知的大门,而那些未知又是通向科学新知的必经之路;即使真的不能从错误里发现什么,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格伦有一位聪明的母亲,她巧妙地把孩子的一次失误变成了一种教育资源。原来只要引导得当,错误也可以有价值!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几位母亲能做得像格伦的母亲一样出色呢?
既然犯错误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那么家长该如何有效地使用错误这一教育资源呢?
方法1:家长要让男孩认识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虽然错误可以被巧妙地转化成一种教育资源,但面对男孩的错误家长也不应该简单地一带而过。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让孩子从根本上认识错误,并且做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方法2:家长可以借助错误促进男孩的思维创新
孩子的想像力是异常丰富的,而这种想像力往往是创造力的萌芽。因此,家长在和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时,如果孩子因此产生更加奇妙的想法,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犯过一次错误而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应该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引导孩子。
方法3:利用男孩的错误增进亲子关系
孩子犯了错误,指出错误是有必要的,但是应该注意方式和方法,简单粗暴的方式极不可取,因为这样会破坏亲子关系。相反平心静气的态度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快认识并改正错误,而且会让他们和父母走得更近。
犯了错误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不敢主动承认错误就是最大的悲哀,这就是因为男孩不明白自己能够得到谅解。家长要让男孩知道,只要敢于承认错误,并表示歉意,然后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一定会赢得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家长应该引导男孩把错误当作学习的好机会,让男孩学会在错误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把“出错”的权利还给男孩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还是一种超越。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