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到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便下令把刚刚抓来的,正用竹篾编织的笼子盛放着的十几只老鼠拿进屋来,放在帮着那两名探子的凳子边上。这时,李恪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据听说老鼠也非常喜欢吃甜食,尤其是蜂蜜!一开始的时候,它们会用舌头去舔,这个时候想必你们一定会飘飘欲仙的。但是,当老鼠们发现蜂蜜没有了的时候,就会变得异常的暴躁,它们会拼命地撕咬周围的一切的。”
说到这里,不只是被绑住的两个倭国人,就连刚刚刚还觉得好笑的那三个他们的同伴,此刻的脸上也变了颜色,双眼圆睁、满目的惊恐。两条腿下意识的紧紧地拧在一起。别说使他们,就连准备施刑的护卫们的额头上,也已经挂满了细密的汗珠。
两名被绑的倭国探子,张开嘴刚要叫喊,两块出自他们身上的衣服碎片便塞住了他们的嘴。他们此时唯一能做的,便是不停地扭动着身体,尽量的是自己离关着老鼠的笼子远一点,再远一点。
在李恪的示意下,护卫将老鼠笼子提在手中,缓缓地向着目标靠近。笼中的老鼠显然已经闻到了蜂蜜的味道,开始在笼中不安的四处跑动,一边跑一边不停的用它们灵敏的鼻子四处嗅。两名倭国的探子眼见着老鼠笼子一点点的靠近自己,想要挣扎但是身体至少被四名膀大腰圆的护卫,死死地按在椅子之上,根本就无法移动。唯一还能做的就是瞪大了双眼,用喉咙发出低沉的呜呜声。
就当李恪觉得给他们施加的压力已经差不多,准备开始询问的时候,却突然间出现了变化。靠近李恪右手方向的那个探子,居然在这个时候泻火了,一下子喷出去至少有两三尺远,而且还不止一股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不只是李恪措手不及,房间中所有的人都傻了眼,任谁都想不到,这个家伙会在这种情况下一泄如注。一个个傻愣愣的看着他在那里无规则的抖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愣了半天,李恪下意识的说了句:“靠!这家伙这么变tai,居然在这种情况下she了!”
原本还想通过这种方法使他们的心理崩溃,从而达到目的。但是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气氛完全变了样,精心设计的局被彻底的破坏掉了。李恪的心情顿时间极度的不爽,挥挥手咬着后槽牙说道:“既然他这么爽,那就让他彻底的爽个痛快吧!”
谁知这个时候,一名负责按住那名探子的护卫报告道:“启禀辽王殿下,这个家伙咽气了。”
“死了?!”李恪瞪大了双眼,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死了。没气儿了。心脏也不跳了。”护卫肯定的说道。
“狗ri的!临死前还让他过了回瘾!不行,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去把他抬到茅房,扔到粪池子里!他不是愿意躲在那里吗?就让他永远呆在那里好了!”李恪咬牙切齿的吼道。
等到将那句尸体抬出去以后,李恪阴沉着脸走到另外三名倭国探子身边,问道:“你们呢?是不是也想像他那样,临死前也舒坦一回?放心,本王至少还有几十种花样让你们享受!”
“殿下?请问您是……”一名倭国的探子瑟瑟发抖的问道。
“本王辽王李恪,听说过本王的名字吗?”
“听……听说过……”
“那你是否准备告诉本王实情?”
“我……”
他还有些犹豫,是否就此交代的时候,李恪已经没有耐心和他们耗下去。对着亲卫队长说道:“去工匠那里找把小锤子来。记住,是小锤子!回来后给本王一点点的敲开他胯下的球,本王倒要看看这蛋里是不是有蛋黄!”
“啊!……不要啊……我说,我全都说……”
李恪冰冷的眼神从另外三个人的眼前扫过,被堵上嘴的那个探子,赶紧不停地点头,其他两个人也不停的答应交代。见到他们都答应坦白,李恪吩咐把他们分别带到一间屋子内,一旦发现有人和其他人的说法不一致,就四个人一起用刑。
时间不长,四份几乎一致的供词送到了李恪的手中。李恪看了看后随手放在桌子上,吩咐叫下一拨人进来。
第二十一章 敲诈
第二十一章敲诈
经过一个时辰的审讯,终于让的所有的探子都交代了问题,并且在供词中画了押。那些护卫们以及几名闻讯赶来的羽林军将领,在见识了李恪没有对任何人动刑,便令他们全部都交代了问题,感到发自肺腑的敬佩。李恪在拿着供词准备进宫前告诉大家,今后这种事情还会发生。而这些探子都是经过训练的人,普通的刑讯对他们不管用,即便是能够令他们开口,也不一定就是真消息。要想让他们交代问题,就要从精神上打击他们,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害怕,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交代问题。说完后在一片崇拜之色下转身离开。
甘露殿内,李世民看完这些个供词之后,脸色阴沉的抬起头来,望着下面站立的一众官员,说道:“你们也看看这些个供词吧。然后说说你们的意见。”
自打得知除了吐蕃的松赞干布以外,还有另外的四家番国国王,也派出求亲的使节团前来长安,李世民便开始为这件事头疼。原本吐蕃的求亲,即便是之前有过和李恪的一番长谈,他都没有最终下定决心。如今又一下子多出来了四家,这不是给他添堵吗。最重要的是,如今公主当中还没有出阁的,年龄最大的也就是晋阳了,先不要说她今年只有十二岁,即便是她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他也舍不得将这个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嫁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去。
这些日子以来,满朝都在为到底嫁不嫁,如果嫁的话由谁来当这个公主,又要嫁给哪一个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自古以来,不管以何等借口将公主嫁与番邦,实际上都是变相的用女人去换取和平。所以在武将们的心中,大唐是不可战胜的,不需要用女人去换取和平。用女人换和平是武将无能的表现,是对他们的最大的侮辱。不管是谁,敢拿这件事来说事,就直接出兵将之剿灭。
相对于武将们的强硬态度来说,文官们的态度则完全的不同。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和亲的手段,达到两国和平共处的目的。年前的平定高句丽和百济的战争,消耗了太多的钱财,前两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被消耗殆尽,两年内国库很难再支持一场同样规模的战争。
那些个脑袋里长满肌肉的家伙,整日里就知道打打杀杀的,完全不顾及征兵有多么的困难,调拨物资有多么的繁琐,尤其是大范围的物资调拨,其中在路途上的消耗,要远远的高于战争中的消耗。他们就没有想过,他们的一场厮杀的后面,需要多少人提前多长时间去为他们筹划。
文武官员的矛盾,最终还是要由李世民这个最高领导来做最后的决断。如果没有其他四家在其中捣乱,李世民还不至于这么难受,如今多了这四家,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到西域地区的和平局势。
这样一来出嫁公主就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事情。可是让谁做这个远嫁的人选,又嫁给谁呢?这正是李恪来之前大家正在谈论的问题,原本还指望他来了能够出点好主意,没想到他不但没有帮着解决问题,反倒提出了新的问题。
当看完这些供词之后,就连那些个文臣也变得义愤填膺。他们虽然有很多时候显得迂腐,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明白事理。尤其是这些个老臣,当初都是跟随着李世民征战过天下的人。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在战争中分量他们还是清楚的。所以当他们看完供词之后,纷纷表示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让他们给出个合理的解释来,不然的话此事绝不能就此罢休。
李世民的想法还和手下们有所不同,他正好想利用这个机会,把出嫁公主这件事往后面拖一拖,给自己留出充裕的时间去筹划。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都只是从他们个人或者所处的职务的角度去考虑,缺乏大局观。他所要考虑的则是,既然公主出嫁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嫁给谁才能令利益最大化,才是他要考虑的。
眼前的这件事该让谁去处理才比较合适呢?文臣们去了充其量也就是,将几国的求婚使团斥责一顿,并不能从中获利。而武将们去的话,则很有可能会因为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最终导致双方发动一场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这样一来,合适的人选便呼之欲出。
“朕决定,江夏王李道宗为此番公主出嫁的大使,全权处理从公主人选的甄选,一直到将公主送抵的所有事物。另外,辽王李恪为副使。江夏王到来之前,所有与此番番邦前来迎娶公主的相关事宜,都暂时由他处理。嗯,工部制造局所抓的藩国探子,也并入到这其中吧。为德,这件事你一定要处理好,不要引起战事才是。”
殿下的文武百官听后不由得一愣:怎么会这么安排?不过再转念一想,这件事处理起来很是麻烦,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引起双方间的冲突,有人去顶这个雷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也就不再去想。
离开皇宫以后,亲卫队长李山问道:“殿下,我们现在去哪里?”
李恪的脸上流露出坏笑,道:“多带上一些人,我们去四方馆敲诈钱财去!”
李山听后一愣,但是还是点齐了五十名亲卫,跟在李恪的身后前往四方馆而去。
四方馆内,吐蕃大相正在房内喝茶。大唐的茶叶要比运到吐蕃的茶砖的味道好得多,来到这里的第二天他便喜欢上了这里的茶水,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坐在桌前沏上一壶茶,一边喝茶一边看书。他所看的书,正是曾经打败过他的大唐辽王殿下所著的《三国演义》。这是他来到长安后,无意中买到的。当初之所以会买,就是想多了解了解这位曾经以几千人马,打得吐蕃十余万大军狼狈不堪的辽王殿下。谁知一看之下,便不由自主的被书中的内容所深深地吸引。
通过这些时日的了解,他已经知道这位辽王殿下,不但在战场之上战无不胜,在文学上面同样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还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创造出巨额的财富。林林总总的这些加到一起,给人的感觉是这位辽王殿下,简直就是无所不能之人。有的时候他就在想,如果将来这个才华横溢,却又充满战斗**的辽王殿下,要是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这天下间还能否有他族容身之地。
下人来报:大唐辽王殿下前来拜访。听到这个消息他不由得为之一愣。自己和他素未谋面,为何会突然间前来登门拜访,莫非有什么事情发生不成?
第二十二章 敲诈的最高境界
第二十二章敲诈的最高境界
禄东赞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这位大唐的王爷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而且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他甚至有心不去见这位王爷,但也仅限于想想罢了。有些事情是躲不开的,既然注定要发生,那就直接去面对好了。换好衣服以后,来到了客厅。
一进门便率先向正坐在客厅中喝茶的李恪施礼说道:“禄东赞见过大唐辽王殿下。殿下能来这里,真是令这里蓬荜生辉。”
李恪站起身来说道:“传言吐蕃大相乃一代不可多得的人才,今日一见方知传言远远不及亲眼目睹啊!大相外表俊朗、目如闪电、器宇轩昂,着实令李恪有些羡慕和妒忌啊。”
“殿下说笑了。承蒙殿下夸奖,在下惶恐之至。”等到两个人按宾主坐下以后,禄东赞问道:“请恕在下冒昧,敢问殿下此番前来,可是大唐皇帝陛下定下了接见的日期?”
李恪摇了摇头后,笑着说道:“本王此番前来是另有要事,需要和大相当面磋商。”
“哦?”禄东赞看到李恪脸上流露出的笑容有些诡异,目光一凝,略作深思后问道:“不知殿下此番前来,有何要事指点在下?”
李恪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双眼此刻已经眯成了两条细缝。“敢问大相可否知道何为敲诈?这敲诈的最高境界为何么?”
禄东赞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明白眼前的这位辽王殿下此番前来,肯定是不怀好意。端起杯轻轻地抿了一小口,借着这个时间仔细的回忆了一番最近的行止,在确定没有做出什么不可靠人的事情后,这才心思略微的平静一些,说道:“所谓敲诈,无非是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对方所做出的不想让别人发现的私密事情,进行要挟从而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罢了。至于敲诈的最高境界,请恕禄东赞愚钝,还请辽王殿下不吝赐教。”
“敲诈这个词,大相解释的非常透彻。敲诈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是要想达到目的却并不容易。比如说敲诈之人的实力和势力,都不及被敲诈人,那么这件事就会有风险,甚至会因此而丢掉性命。但是敲诈人要是从实力到势力都强过被敲诈人,那么敲诈起来就变得简单了很多,根本就不用做很多铺垫,只消明白的告诉对方,想要敲诈于他便可。而对方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却又不得不接受敲诈。这就是敲诈的最高境界——直言不讳。不知大相以为如何?”
听李恪在这里侃侃而谈,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己方一定有什么把柄落到了他的手中,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如此的张狂。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而使得他居然如此明目张胆的来敲诈自己呢?虽然刚刚进入四月,禄东赞的额头已经开始隐隐的显现出汗珠。“殿下,请恕东赞愚钝,可否直接告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确实是东赞有错在先,东赞自当赔礼。”
李恪也没有说话,只是从袖中拿出印有三名吐蕃探子手印的供状,放在桌上并轻轻地推到禄东赞的手边。
禄东赞拿起供状,只是看了几眼便被上面的内容,惊得脸色大变。赶紧翻看后面的签名,签名的三个人他都认识,是此次来长安求亲使团的副使葛东巴的亲卫。
这个副使葛东巴说起来也是吐蕃的王族中人,他的祖父与松赞干布的祖父是亲兄弟,一直以来都掌握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虽说比起松赞干布还差着不少,却是令人无法忽视的存在。尤其是松赞干布在松州兵败以后,实力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的他,已经拥有了与松赞干布一较长短的实力。
这两年来,他总是抓住松赞干布兵败松州这件事大做文章,到处宣扬松赞干布的不是。如果不是松赞干布获得了绝大多数的贵族的支持,他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占据上风,只怕他就要直接发动政变了。
这一次之所以要让他做这个副使,实际上就是要把他远远地支开,松赞干布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地整顿国内的秩序。谁知道他即便是到了这里,也不肯老实下来,居然想通过这一举动,来破坏掉吐蕃与大唐的关系,并以此来打击松赞干布。
整件事并不复杂,深知内幕的禄东赞,又怎么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缘由。别的不说,就只是通过让这三名没有任何本领的亲卫,去潜入到大唐工部制造局去偷东西这一点,禄东赞就可以判断的出,葛东巴根本就没有指望这三人能够获得成功。说白了就是要让他们被抓,然后大唐在一怒之下将使团赶出长安。现在看来,这个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了,不然眼前的这位辽王殿下也就不会来了。
想明白了这一切,禄东赞不由得倍感愤怒。葛东巴这个举动简直是愚蠢到了极顶,难道他就没有想过和大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