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雇佣形式。嘱托社员的起始工资会比一般新人社员高很多,但对公司来讲,他们很愿意这样做。虽然他们付出的工资较高,但比起培养一个同样水平的人所花费的费用要少得多。而且,万一不合适也可以随时解雇。
根据厚生劳动省的“每月勤务统计调查”,兼职劳动者占全体劳动者的比率从1990年开始逐步上升,到了现在,例如规模在5名工作人员以上的事务所,4个人中就有1人是兼职。
在2002年总务省的“就业构造基本调查”中,年收入未满200万日元的人群中,兼职占到了932%,小时工占到了873%,派遣社员占到462%,契约社员、嘱托社员占到424%,可见非正社员中“穷忙族”的比率是很高的。
正社员和非正社员,退休前的总收入可谓天壤之别。根据2005年的“工资构造基本统计调查”,对于大学毕业的男性来说,退休前的总收入(22~60岁)为207亿日元。退休以后还会取得巨额退休金。
但是标准的兼职劳动者退休前的总收入(18~60岁)为46 929 959日元。是大学毕业正社员退休前总收入的227%。而且,这部分人群在退休之后不能取得退休金。
因此可以看出,非正社员的退休前总收入仅为正社员的1/5。因此在越来越多的非正社员人群中,“穷忙族”也在大量地产生。
另外,看似生活稳定的正社员也并非无忧无虑。在一些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中,也有很多正社员的收入跟“穷忙族”无甚差别,而且过着跟“穷忙族”同样水准的生活。2002年的“就业构造基本调查”显示,正社员中的101%,也就是说每10人中就有1人年收入未满200万日元。
即使日本经济在逐步复苏,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也存在巨大的业绩差。在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中,正社员的人工费也必须严格控制,否则将难以保证经营的正常运转。
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疾病、事故等无法预知的情况。一般人们会以防万一,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各种保险之中。
但是,收入处于最底端的“穷忙族”们,却不可能为各种人生的突发事件作好充足的准备。
“穷忙族”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日常生活支出,存款为0,如果家族中有人突发疾病进入医院,将陷入极度贫困的状态。
因此,“穷忙族”的贫困状态与自我意识无关,这就是残酷无情的现实。一旦成为“穷忙族”,就仿佛瞬间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而且凭自己的力量很难挽救自己。
接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在增加
“穷忙族”中,特别是收入水平较低的一部分人群,将会获得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援助。
根据厚生省的“福祉行政报告例”,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时代,接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和个人在逐渐减少,但是进入90年代后,又开始逐步增加。2000年以后,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援助的家庭和个人呈急速上升趋势,截至2006年6月,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援助的家庭达到1066万个,个人达到1501万人。
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日本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
生活保障是日本根据其宪法第25条“所有的国民,都有权利拥有健康的、文明的满足最低标准的生活”,为保障国民的生存权制定的一项制度。
在衣食住方面不能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国民,根据宪法,可以获得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援助。
当然,这项生活保障会消耗掉纳税人上缴的高昂税金,因此并不是谁都可以轻易获得。要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援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接受生活保障援助的家庭的所有收入和资产都处于使用状态。(2)有劳动能力的人,正在从事与能力相应的劳动。在以上条件之下,收入却依然不能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援助。
现在的最低生活保障包括:生活援助、教育援助、住宅援助、医疗援助、护理援助、生产援助、职业援助和祭葬援助。
那么,最低生活援助保障究竟能提供多少援助金呢?
以2004年的标准家庭为例(丈夫33岁,妻子29岁,孩子4岁),东京都区部每月支付给接受保障援助的家庭162 170日元,地方郡部支付125 690日元。如果是老龄单身者的话,东京都区部每月支付80 820日元,地方郡部支付62 640日元,这就是最低生活费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费,是以厚生劳动大臣指定的最低生活费标准为基点,家庭实际收入与之相比较,如果没有达到最低生活费标准的,可以领取。领取数目为最低生活费标准减去收入的差额部分。
日本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回到根本的话题,日本的收入差距确实在扩大吗?
就像“一亿总中流”这个词所表示的,日本社会以前是个平等的社会,但是2006年有不少人开始意识到收入差距在扩大。
根据政府的官方说法,收入差距并不能仅凭统计数据获得最终确认。在一定意义上,收入差距并不是大的社会问题。
确实,根据显示经济整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用来描述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收入完全平等的情况下为0,随着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系数逐渐增大,接近1),日本的收入差距并不像我们所意识到的那么严重。根据总务省的“家计调查”显示,甚至近年来基尼系数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基尼系数就会发现,它在总体上是处在上升的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起日本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老龄化。在日本的工资结构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同一年龄层内收入水平的参差不齐成为主要的特征。在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大家的收入差距还没有拉开,但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晋升和奖励等情况的增加,收入逐渐拉开了差距。在这样的工资结构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水平参差不齐的中老年人群日益扩大的结果,就是社会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收入差距,与美国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随着服务业的发展,高工资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型服务业;以IT业为首的技术革新,带来了社会对专业人士的需求扩大;移民的大量涌入影响了低收入人群的工资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年龄段内的收入参差不齐造成了美国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同时,一些事实并没有从基尼系数的变动中得到显现。近年的日本也同美国一样,开始出现同一年龄段内收入差距拉开的情况。
首先来看看年轻人,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因学历不同而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比如说25~29岁的大学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比较他们的基准工资就会发现,1999年大学毕业生的基准工资是中学毕业生的103倍,2005年则达到了108倍。
在40多岁的中高年龄层中,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学毕业男性的基准工资排行榜,排在前面最高的10%的工资相较于排在后面最低的10%的比率在逐渐上升,可见收入差距在扩大。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同一年龄层内收入水平的参差不齐势必造成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中,大量的“穷忙族”也顺势增加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美国—正在增加中的“穷忙族”
“穷忙族”这个词的诞生地——美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2005年人均GDP达到42 1013美元,可称为全世界最为富庶的美国,但实际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实际上在美国,有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亿万富翁,但更多的人生活在不为人知的贫困之中。2001年11月美国经济跌至谷底,随后处于逐渐上升之中,但是人们并没有真切感受到经济复苏带来的温暖。
原本,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最为彻底,国民间的收入差距也最容易形成。在美国,随着政府不干涉国民个人生活观念的渗透,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都是以国民自我为责任人的理念设计制定的。因此,美国就不存在像日本政府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援助这样的政府援助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根据老龄者、残障人士、儿童等这样的援助人群进行划分的。低收入者,可以享受叫做公共医疗补助制的医疗援助制度的帮助。
但是美国1996年实施了福利改革,检讨了联邦政府一直以来实施的政府援助制度,对于长期接受政府援助的个人,推行了自立促进、削减相关预算等政策。
那么,在美国究竟有多少“穷忙族”呢?
根据美国国情调查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经济处于上升趋势,但“穷忙族”的数字仍在增加。小布什政府确立了尽量缩小政府机能、促进民间合理竞争、活跃经济、使国民富足的政治策略。但是在削减贫困人口上,其依然没能使市场原理得到有效利用。
2005年相较于2003年,美国的“穷忙族”减少了一些,但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数依然保持在3 695万人的较高水平(2004年是3 704万人)。所谓的“贫困线”即是指在衣食住等方面,维持市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收入水准。美国“穷忙族”占到劳动者总数的(2004年是)。
从地域上看贫困率,贫困人口最多的区域是密西西比州(贫困率达到)和路易斯安那州(达到),这两个州在2005年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的打击,贫困阶层进一步扩大。密西西比州由于贫困人口众多,公共医疗补助大量支出,政府财政可说是不堪一击。
另外2005年的“贫困线”界定标准是,3人家庭年收入15 577美元,4人家庭是年收入19 971美元。
“穷忙族”中的大多数都受低收入所累,不可能为无法预知的情况作好完全的准备。实际上,随着贫困阶层的扩大,没有加入医疗保险的人数也在增加。2005年较前一年增加了28%,达到4 6577万人,占劳动者总数的159%。
为了让国民参加医疗保险,美国以州为单位推出了全民加入医疗保险的政策。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在2006年4月,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截至2007年7月,全州居民务必加入全数医疗保险。由于贫困不能加入的,由州政府提供援助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穷忙族”到流浪汉的沦落
“穷忙族”日益增多,有一些则沦落成了流浪汉。
根据厚生劳动省对日本全国流浪汉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1~2月全国流浪人口有25 296人,比上一次调查(2001年9月末)增加了1 206人。
探寻近年来流浪汉激增的原因不难发现,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失业人士沦落为流浪汉的例子不在少数。
流浪汉大多没有固定的住所和职业,虽然他们也想尽早摆脱在公共场所住宿、生活的状态,但是由于被雇用的机会少之又少,没有专业技能,又存在健康以及心理上的问题等各种原因,他们无法顺利脱离流浪的生活状态。
日本政府为了抑制国内流浪汉的增加,应重视改革引起的失业问题,使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充实。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小结
年收入未满200万日元的“穷忙族”在2005年上升到了约546万人。“穷忙族”以男性劳动者为中心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探寻“穷忙族”增加的背景可以看出,面对激烈的竞争,很多企业为了减少人工开支,将正社员换成了非正社员。
“穷忙族”中的一部分人,接收了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援助,还有一部分人沦落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穷忙族”档案①
年营业额14亿日元的会社社长,沦落为时薪900日元的便利店店员
年龄:59岁(男性)
职业:便利店小时工
家庭构成:与妻子共同生活(女儿、儿子已独立)
最终学历:专门学校日本的专门学校,是除了日本大学以外的另一个高等教育主体,主要负责日本国民的专业技能教育,类似于中国国内大专水平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学生在专门学校学习完毕后,通过专业的资格考试,就可获得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水平相当于中国大学专科。——译者注(工业设计专业)毕业
居住地:千叶县
双亲的职业:父亲——经营公司,母亲——家庭主妇
支持的政党:无
崇拜的名人:无
喜欢的作品:《矩阵》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年前拥有超过1 000万日元的高级进口跑车
千叶县。在通往东京都的国道十字路口转弯,驶入与JR支线车站相连的县道。只有路灯的光亮,点缀在黑暗的夜幕中。左右都是宽广的农田,两排机动车道。深夜的车子很少,在与几辆运输的卡车和普通轿车擦身而过后,在这黑暗静寂的夜里,有一间小小的便利店映入眼帘。
两年以前,这里就成为Y先生的工作地点。上23点~5点的夜班,赚900日元的时薪。每月出勤20天左右,收入12万~13万日元。Y先生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我们的会面被安排在平日的白天,地点定在冷清的JR支线车站前。“人生还要继续,真是太郁闷了。如果只活到60岁就好了,但平均寿命又延长了,还得接着活下去,实在是太痛苦了!”
Y先生今年59岁。3年以前,他还是流通领域集团会社的法人代表。最兴盛的时候会社年营业额达到14亿日元,工作人员50人。那时他被称做“社长”,拥有超过1 000万日元的高级进口跑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经济发展时,怀揣梦想
“说起这话来,年轻人可能要说时代不同了,不想听我的话。我年轻时是怀揣着梦想的。每年,随着经济的进步,我们的生活都在变得越来越好。黑白电视换成彩色的了,洗衣机、吸尘器、录像机……这些家用电器都全了。眼里所见的是生活越来越好了。我自己都能感觉到家族、员工都在越来越富裕,那时我们从来不怀疑明天。什么日本列岛改造论啊收入倍增计划什么的。现在怎么样了呢?收入倍增是根本没可能的嘛。还能期待什么呢?”
他笑着一口气说出了对差距社会的切身感受。
“现在和我一起工作的一位女士,她丈夫在仓储公司做管理工作,每月到手的薪水应该有23万日元。她的收入跟我差不多,都是12万~13万日元左右,但我们都是拼命工作的人啊。最近,我跟她开玩笑说‘你零花钱攒不少了吧’,结果她又是生气又是无奈地跟我说‘全用在生活费上了,每个月都没有剩余呢’。我想她说的是真的。”
这对夫妇3年前买了一套二手住宅。
“有银行按揭,还有两个孩子。看起来他们夫妻每天从早到晚干个不停——就像永不停歇的车子,也只是能够维持生活而已啊。车子要时刻保持油箱里装满汽油,但也不能保证装满汽油马力就强劲。总之能运转起来就很好了,但也是勉勉强强向前开。你说年收入200万日元以下就属于“穷忙族”?这是学者们的定义吧。有很多年收入比200万多一倍的家庭也是勉勉强强在维持啊。问题是这样的人多在地方过着平庸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乐趣而言呢?关于生活的全部梦想只不过是高岭之花,想想也就罢了。”
时代变化的速度超出想象
Y先生的公司在3年前倒闭了。经济不景气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