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忙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穷忙族-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岭之花,想想也就罢了。”
  

时代变化的速度超出想象
Y先生的公司在3年前倒闭了。经济不景气是一个因素,《大规模零售店立地法》引起的业界变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关东地区的大型零售店和购物中心。公司最开始开展业务的时候,客户大约有200家。我们批发商品给客户时,建议他们怎样销售可以大卖特卖,他们也尊重并接受我们的建议,这时,流通批发商在主动向零售企业提出销售提案。20年间,这些零售商逐渐发展扩大为上市企业,而且最近10年来业界进行了大规模的构造改革。在关东,小型的零售企业都被淘汰掉了,最后只剩下5家大规模的零售集团。这时,我们的客户已经变成了年营业额数千亿的零售巨头,他们自己就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信息,而我们却变成只是为了运输而存在。话很难听,但事实确实如此。”
  这些零售巨头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子公司,对流通批发商的依赖逐渐减弱。
  “我已经预见到了将要发生结构调整,但没有作好转换的准备。那时我想就算客户数量减少了,但如果一个客户的规模增大,那么一个大客户所带来的营业利润也能够与原来多个小规模客户的利润相当了,应该还是不至于倒下的。”
  那个时候,Y先生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将配送部门完全外包出去,突出优势,将公司转型为物流管理专门企业以支撑经营。但是,作为大客户的购物中心的结构调整还是使Y先生公司的营业额急转直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背负4亿日元的债款,最终破产
“速度快得超乎想象。公司渐渐缩小规模,那时要是能软着陆就好了。泡沫经济衰败以后,要进行设备投资就要借款,借款就要有担保,可那时通货紧缩得厉害,所有的东西都在贬值,营业额也一落千丈。真是没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啊。”
  公司倒闭了。Y先生自己也背负了4亿日元的债务,最后Y先生自己选择了破产。经历了15年的社长生涯,年收入1 000万日元的华丽人生从此落下帷幕。
  “去太空走一走是不可能了,但是想干的事情也大多体验过了。品酒、打高尔夫、空闲的时候去海外旅行……想想还是挺幸福的。我觉得人生之中那些所谓的美好也多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像跑车,小排量的就挺好,自己开着,税金也低。那些配有司机的高级车确实让人感觉奢侈华丽,但其实也没什么用。其实人可以活得很简单,我现在的生活将那些浮华的、没用的事全部去除了,出趟门还得算算油钱……”
  公司倒闭以后,Y先生忙于公司资产清算。那时的他再也不想工作了。
  “但是从现在开始还有10年、20年的日子要过,还是要找点事情做的。幸运的是孩子们都已经大学毕业了,房子也保留了,只需要赚够跟老婆两个人生活的收入就可以了。工作起来还能跟社会保持联系,这样想着我就又开始找工作了。”
  于是Y先生开始以销售职位为中心,在报纸的招聘栏和hello work上求职。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投了20份简历,只有1家回复
“电话联络,投递简历,投了20家公司,结果得到雇用答复的只有1家。他们说是不考虑年龄,实际还是喜欢雇用40岁以下的人。我自己也当过经营者,我能体会他们的心情。我也不会雇用没有特殊技能徒有年纪的人。”
  答应聘用Y先生的是一家著名的房地产公司。
  “是在外面跑销售的活。每月工资35万日元,待遇还不错。只是这个工作的难处我也看出来了。早上在公司集合,然后分成5~6个人的小组去一些重点销售区域。找到一些空闲土地,然后确认土地所属,接下来问土地所有者有没有建设公寓房的计划……还是相当辛苦的。这种房地产公司的社员跳槽率很高,所以他们不停地招聘。而我们简直就像一次性的马驹子,因此他们才对年纪没有要求。接到回复时,我公司的清算还没有结束,所以不得不放弃了那个机会,后来那家公司就完全没有回音了。”
  剩下的工作只有付日薪的契约社员和小时工。
  “这样相对轻松些吧。我也有位朋友跟我一样大,重新开始就业,也是做着每个月不足15万日元的小时工。他家附近有一条温泉街,以时薪七八百日元的工作支撑着整个生活。我也一样,我没有欠债,孩子们也都独立了,做这种小时工就能应付得来。但跟学生们一起打工老实说心里确实不是滋味,但是毕竟还要生活嘛,只有忍受了。”
  

再就业极易成为“穷忙族”
找工作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听到我的问话,他说:
  “我已经过了15年的幸福生活,房子也都还保留了,接下来只需忍耐下去就可以了。但是,年轻人会怎么想呢?那些三四十岁重新找工作的人怎么办呢?东京可能情况还好些,在地方上,要重新成为正社员,可能性是不大的。只能找到契约社员、派遣社员、小时工这样没有保障、薪水还低的工作,而且干的还是跟正社员一样的活儿。现在的便利店工作就是这样的,绝对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实际上,便利店的兼职和小时工的工作情况也是很复杂的。
  “要收银、补充货品,有时还要订货、打扫店面。如果有促销活动还要接受客户预约。这里没有交通补助,如果饮料瓶从货架上掉下来摔碎了还必须自己付钱买下来。没有将客人买的盒饭热好,也要从工资里扣除相应的罚金。白天的时薪是750日元,如果需要赔偿一个500日元的盒饭,那这工作就干得没意思了。工作熟练和不熟练的人都是一样的工资,小时工跟派遣社员也都干着一样的工作。这样下去企业的效益是一点一点好起来了,但那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啊。”
  Y先生说到这里长吁了一口气。
  “雇佣者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现在那些老板全不把小时工当人。我们这个年岁的人就算了,还有退休金可以领,让人担心的是我们的孩子。我不知道你这本书究竟要写些什么,我想说的是如果现在的企业这样运行下去,好像拧毛巾一般,营业额终究是上去了,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非正常状态。”
  我们的谈话结束了,我们走向最近的车站。夕阳西下,路上有几辆车驶过,几乎没什么行人。
  “这里的人跟所有人一样,每天从早到晚地工作。在这里你见不到无所事事的闲汉,但即便这样拼命工作还是会成为‘穷忙族’。这些要偿还银行贷款的、遭遇了人生再调整的30多岁的人们,以后可怎么办啊。”
  “不好意思,全是一些沉重的话。再见了。”Y先生一边笑着说,一边走远了。
  “穷忙族”档案②
  原著名百元店店长繁忙工作的最后……
   年龄:32岁(男性)
   职业:无业
   家庭构成:与双亲共同生活
   最终学历:专门学校(情报处理专业)毕业
   居住地:神奈川县
   双亲的职业:父亲——公司职员,母亲——家庭主妇
   支持的政党:无
   崇拜的名人:宇多田光、*AP组合、藤田诚
   喜欢的作品:科幻系列作品
  

现在靠储蓄和失业保险度日
“最近最奢侈的一件事就是买了一辆自行车,赛车手用的,27万日元。现在没有工作就这么花钱有点不合适,自己也犹豫来着,但还是买了。”
  出现在指定地点的U先生一脸健康的肤色,爽朗地笑着。他在情报处理的专门学校毕业以后成为一家公司的正社员,工作了10年之后正式辞职。那是在2006年4月。
  “突然之间一下子闲下来了,于是开始为接下来的工作作准备。我考取了大型机动车驾照、大型特殊机动车驾照、牵引驾照。到现在为止我做的都是跟销售有关的工作,接下来希望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就职杂志我只看关于招聘驾驶员的。所以,要先准备好几个用得上的驾照。应该在今年(2006年)7月份,这几个资格证书就能到手了。然后8月份计划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好好思考一下,9月份开始找工作。计划是这样的,但现在整天就只顾骑这辆新买的赛车。不过我现在还有失业保险,这样的状态还能够坚持一段。”
  他现在可真是舒舒服服。听介绍人说,他是由于之前的工作太忙太累,把身体搞垮了才辞职的……
  “是啊。去年5月份还住院了。那时扁桃体肿得厉害,咽口水都疼,更别说吃饭了。但那个时候正好是新店开张的准备阶段,根本不能休息,所以只能忍着痛,不能吃固体食物就用香蕉和酸奶充饥坚持着。终于到了开业的前一天,在所有的货品开始搬入之前,我将所有的小时工召集在一起召开说明会。当时说话都很痛苦,声音全变了,到了傍晚干脆说不出话来,只能在纸箱上用笔写出指示内容。后来感觉越来越不对劲,当天工作结束时不得不跟总部请假第二天去医院。”
  医生的诊断是,必须马上住院。
  “那个时候,自己反而觉得开心——‘终于能够休息了’,知道的朋友们都说是工作太过繁重所致,我自己却不觉得。在我当时任职的那家公司,新店开张之前不休息是很正常的。那样的忙碌是很普通的现象。”
   。。

新社员过3年,走了一半
U先生当时的公司是处于经济不景气中,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百元连锁店的著名零售企业A社。在通货紧缩当中依然能够快速成长,A社的成绩是员工们不分昼夜地劳动换来的。
  “我毕业以后开始找工作时,正好赶上被喻为就职冰河期的那段时间,境况很不好。我当时面试了5家公司最后A社录用了我。当时A社还是年营业额100亿日元的规模较小的公司。我记得当时家人还说只卖100日元商品的公司肯定会倒闭的。”
  进入公司的前3个月是培训期,我在横滨的店铺里进行收银、补充货品、订货等最基本的业务体验。
  “我跟那些小时工一起工作。当时的社员培训并没有完善,所以那时要做的就是在实践当中学习。7个月后我就被委任为店长。当时心里也在打鼓:‘我这样行吗’,但想想这也符合公司急速发展的作风,于是就铤而走险上任了。”
  U先生刚进入公司就当上店长,接下来又成为了同区域内数家店铺的区域店长。
  “我隶属的关东事务所有正社员20人,全国共有正社员150人。店铺大约300家,每家店铺雇用小时工大约10人。从比率来看,正社员仅占5%,剩下的95%全是小时工。公司的规模在呈倍数递增,人工费却一直严格控制。基本上一个社员要负责数家店铺的经营和管理。店内具体的工作分派给小时工和兼职人员去做,这就是基本的体制。”
  U先生进入公司的时候,这家公司以每月新开10家店铺的速度在扩张。
  “我很快成为管理三四家店铺的区域店长。每天在负责的店铺间巡视,做着招聘小时工、小时工教育、工作表管理等工作,还有自己常驻店铺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且在新店铺开业准备时,正社员还要前去帮忙,因此休息日里出勤也变成了自然不过的事情。由于工作太辛苦,很多社员都辞职不做了。刚进来的社员有30%辞职,3年以后仅剩下当初的一半。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很平常的事。”
  

当时最讨厌的就是接电话
最初到手的月工资是11万日元,少得让人惊讶,第二年达到18万日元。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工资也在逐年递增。
  “基本工资很低,但是有很多补贴。比如说出差补贴是3 000日元,休息日出勤的补贴是15万日元。第二年公司一气儿招聘了60名正社员,公司也由此整顿了各项体制。收到工资条的时候我吓了一跳,项目还真不少。我们前面的一年真是太不正规了。那以后,就再没有工资方面的不满了。忙是依然很忙,但是拿什么样的工资做什么样的事,没什么好抱怨的。”
  从神奈川县出道的U先生后来被调配到关东近县,最多的时候一个人管理11家店铺。而且他负责的店铺占据两个县,从常驻的店铺到最远的店铺巡查,有160公里的行程,往返一次需要1天的时间。如果这个时候再加上新店铺开张,那么每个月只能休息3天。
  “那时因为要管理150名小时工,所以每天都会接到50个电话。因为基本上都是小时工在店内从事具体的经营,所以电话内容多是客人的投诉啊、突然想换班等这些具体的事。当时最讨厌的东西就是手机,手机一响就皱眉头。有一天一个客户投诉100日元的扫帚坏了,为了这件事我特意跑了100公里,对已经被扔进杂物堆的扫帚进行检验,然后赔偿给顾客。”
  繁忙的日子一过就是10年,辞职前,U先生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600万日元。拥有两辆跑车、一辆大型摩托车,存款也达到了杂志上所调查的同年龄层的平均水平。虽然远不至于成为“穷忙族”,但对工作的不安感却在日益加深。
  “最初有辞职的想法是在进入公司1年的时候。工作的内容确实很简单,虽然涉及面很广,但程度很浅,坚持3年就能学会所有的东西,剩下的就是重复。但是繁忙的程度到了四五十岁依然不会改变。我问自己究竟能不能忍受下去,如果不能忍受势必受到公司的谴责,我自己也不想有那么一天。另外,在这里养成的做事习惯在别的地方能适用吗?一想到这个我就觉得恐怖,最终决定辞职。30岁,还可以试试其他的职业,于是跟上司进行了一番长谈,最后圆满地离开了公司。”
  同样的劳动,兼职者的收入仅为正社员的一半
  “回过头来看,在那家公司里最艰难的还是那些兼职店长。”
  公司会从小时工和兼职人员中挑选优秀的人,在征求本人意愿的前提下,经过公司的培训,提升他们为兼职店长。
  “这样并不是说打开了向正社员晋升的道路。兼职店长只是每个月多领取3万日元的补贴,而且,其他的工资都是按照正常的时薪计算。跟其他零售公司相比A社的时薪略高,但即使这样,兼职店长每个月拼命工作,也只能维持20万日元的收入。工作内容却与正社员相同,只是新店铺开业时,没有强制帮忙的义务而已。如果公司在附近新开了店铺,兼职店长还会被委任类似于区域店长职责的工作。”
  在承担相同业务量的情况下,兼职店长的年收入只有正社员的一半。
  “我管辖区域的兼职店长多是三四十岁的女性,有一定社会经验且未婚。老实说,与一些工作不努力的正社员相比,她们更能干。当然她们对收入存在一些不满,但是在地方,做销售的每个月能够达到20万日元收入的工作并不多,所以为了生活,她们也只能将不满吞进肚子里,继续任劳任怨地工作。她们牺牲掉自己休息的时间,全心全力地为公司工作。”
  店铺里还有一些小时工,做的基本都是外场的活。订货、收银、卖场整理、迎客、投诉对应。兼职店长还要调整小时工的工作表。从开店前的9点半一直工作到关店的20点半甚至更晚,付出了全部心力。
  “正社员有奖金,也有各种补贴,就这样还有很多人辞职。而兼职店长每年仅有一次涨薪水的机会,每次只能提升时薪20日元。”
  不管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大到怎样的程度,对待非正社员的严格却始终没有改变。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即使收入下降也要做自己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