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封疆-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是辈分带来的尴尬,因为霍光与李敢是平辈论交的,而李陵是李敢的侄子,这样一来霍光反而成了李陵的叔叔辈。

    “末将也常听叔叔提起大人!”李陵完全摆正态度,以下属的身份自居。其实这样对李陵来说反而好些,就职位而论霍光是他上司,这无话可说。可真要让自己以晚辈之礼相待,李陵也觉得尴尬。

    “那咱们也就别客气了,先去内史府吧!”霍光笑着说了一句,就招呼几人上马前往内史府了。

    之所以先到内史府而不是直接去县衙,因为长安县是内史府直辖的,照例上任长安令也要先到内史府报道,而后由内史府安排官员陪同上任。霍光前往内史府除了例行公事,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去见义纵,而且霍光估计义纵为自己安排的杜延年此刻应该也在内史府等着自己。

    除了李陵与霍光一起去上任,随行的还有甄有财和老七老八,不过后者就完全是以私人身份跟随的。甄有财没有士族的身份,要做官只有让两千石以上官员举荐,所以霍光暂时也无法给他安排什么正式职务,只能先让他跟着自己从县衙小吏做起。加上甄有财本身能力也还需要锻炼,而且霍光不想假借他人之手让甄有财上位,如果可以霍光希望将来由自己来举荐甄有财。

    内史府官署和长安县衙不在一个地方,而且两者之间还相距颇远。当霍光一行人来到内史府时,他报出身份就有内史府的属官引领霍光进入,而李陵等人则被安排在了门房休息。

    霍光被直接领到了义纵所在的地方,义纵也没有摆出什么架子,一听霍光来了就连忙起身到屋外迎接,而跟着义纵身后的还有一个十二三岁,长得有些清瘦的少年。

    “又来麻烦内史大人了!”霍光老远就客气的和义纵打着招呼。

    “霍县令客气了,都是例行公事,屋里请!”义纵已经改变了对霍光的称呼,开始称他为霍县令。

    “来来来,我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杜周大人的三公子。”走入房内刚一落在,义纵就连忙将杜延年介绍给霍光。

    “延年兄,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真容了!”霍光对杜延年非常上心,不管杜延年现在身份是什么,他首先主动招呼杜延年,而且还极为礼遇。

    “大人客气了,小弟以后自当竭尽全力协助大人。”杜延年也显得颇为恭敬,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官职在身倒不能自称下官,所以便自称小弟。

    霍光一听杜延年自称小弟,心中也很是高兴,这个称呼说明杜延年也是有心交好霍光,让两人无形中距离拉近不少,对此霍光自然是求之不得。

    “既然如此,延年兄叫我一声霍兄便可以了,这大人的称呼实在见外了。”霍光自然乐意见到这样的结果,他也不是那种自持身份就装高贵的人,能与杜延年建立良好的友谊,称兄道弟也没什么。

    “呵呵,蒙大人厚爱,延年感激不尽。不过大人毕竟是一县之长,延年岂可乱了礼数。”杜延年长身一拜,对于霍光他也提前做了一些了解,原本杜延年以为霍光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可现在亲眼见到霍光才发现霍光竟然如此礼贤下士,杜延年原本只想找个地方一展所学,可现在是真心对霍光有了好感。

    “好了,二位以后有的是时间,不如先去县衙上任吧?”义纵看着两人笑着说道。

    “也好,不过延年兄毕竟还年轻,县衙之中丞尉二职也是朝廷任命,眼下我身边尚缺主簿一职,不如延年兄就暂行主簿之职,不知如此可好?”霍光一早就想好了为杜延年安排什么职位,而霍光的打算就是让杜延年做自己的主簿。

    在西汉时期,主簿还只是各级官员自行招募,算不上朝廷机构的定员,但又因为其地位特殊,为主簿者都是心腹中的心腹。所以当霍光提出让杜延年做自己主簿时,不仅杜延年就连义纵都感觉有些意外。

    “我已经命内史丞陪同你去上任了,你直接去找他就可以了。”义纵是两千石的内史令,出于规矩他是不可能陪同霍光去上任的,而安排内史丞陪同前往长安县衙也算是惯例。

    霍光和杜延年辞别了义纵,就找到了内史丞,而后三人连同李陵甄有财等人正是前往长安县衙了。到现在除了尚未谋面的县丞,霍光已经有了县尉李陵,主簿杜延年,还有一个绝对忠心的甄有财,加上一些霍去病早已安排到县衙的刀笔小吏,基本上霍光的县衙班底已经成形,而这个班底从上至下最大的特色就是年轻,除了尚未出现的县丞以外,连一个超过十八岁的人都没有。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县衙诸吏
    或许在外人眼中,霍光这个长安县衙的班底极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儿戏。不过霍光心里清楚,自己身后这些人没一个是等闲之辈,如果谁真觉得这些人年幼好欺,那只能是那人看走了眼。

    因为在霍光那少年的外貌下,其实是一个极其成熟的灵魂!

    霍光带着自己刚刚形成雏形的班底来到长安县衙,此刻县衙外已经站着好几十个人,好在县衙前也有一块挺大的空地,这些人出现在这到不显拥挤。

    “属下长安县丞张济,率县衙属吏恭迎内史丞大人,恭迎县令大人!”长安县下属的吏员衙役中有一个年纪四十来岁的人越众而出,向着内史丞和霍光躬身施礼。

    张济这个名字霍光从未听说过,史书上这个时期也没有这样一号人物,霍光估计这张济应该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官吏。只是现在还不知道,这张济以后会不会和霍光一条心,不过对此霍光也不怎么担心,他一个堂堂长安令难不成还收拾不了一个县丞?

    “免礼吧,本官奉内史大人之命,来送霍光霍大人上任长安令,尔等以后要尽心辅佐霍大人,为我大汉繁荣尽心竭力!本官还要回去复命,就不进去了。霍县令我就先告辞了!”内史丞将霍光送到长安县衙门口就直接打算回去了,他本来也只是例行公事,现在当着县衙属吏将霍光的任命一宣布,也就交差了事了。

    “大人慢走,改日下官再去府上拜访!”霍光客气的说道,倒不是他真要去拜访这内史丞,不过官场客套话还是要说一说的。

    “长安令客气了,如有什么需要,尽可来找我。在下就先告辞了!”内史丞的级别和长安令都一样,加上他也知道霍光的身份,因此这个内史丞对霍光很是客气。

    待内史丞走后,霍光便在县丞和一众属吏的簇拥下走进了长安县衙。长安县衙是一处很老的宅子,修建于高祖年间,因为县衙的大小也有严格规定,所以长安县衙并不算大,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多间房屋,其中有正堂一处,而后两侧有户曹、法曹、兵曹、吏曹、仓曹共计五曹分管长安县各类事务的下属机构。剩下的还有存放刑具,兵器,文书的几间库房。

    霍光走入正堂,他发现西汉的县衙正堂和后世电视里明清时期的县衙完全不同。在这正堂中并没有什么高悬的匾额,两侧也没有用来开道的木牌旌旗。不过正堂中间倒是有一张几案,但这几案也不是后世那种很高的长桌,而是跪坐所用的几案,看样子县令办公也还是跪坐在地上的。

    “大人,这是长安令的官印和县衙属吏名册,请大人过目。”霍光走入正堂,县丞张济就命两人捧出一个木盒和一册竹简。

    “延年,将东西收起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杜延年,以后就是本官的主簿。还有这位是朝廷任命的县尉李陵,希望诸位以后同心协力办好差事。”霍光在正堂中东瞅瞅西瞧瞧,让杜延年将官印和名册收了起来。

    长安令的官印不像霍光诸曹侍中的官印是可以随时携带的,县令的官印有着行政权限,几乎每一件县衙公文都要用到,所以这个官印是不随着官员的任免而改变的。

    “好了,诸位都各自回去办公吧。李都尉也去熟悉下你的职责范围,张济你随本官四处转转。”霍光吩咐众人各自回到岗位去工作,而李陵也是新上任的,县衙都尉负责缉拿盗贼,维护治安,事情也比较多,霍光就让李陵先去熟悉一下。

    在来之前霍光已经多方了解过了,其实做一个县令也不算辛苦。因为西汉时期的邢狱断案这一块其实是县丞在处理的,而一般琐事又有五曹分别管理,加上一个县尉统领衙役,掌治安捕盗之事,这样一来县令其实也就没什么事做了。

    在张济的陪同下,霍光先在县衙内熟悉了一下环境,至少要知道这县衙中每一处地方是干什么用的。在交谈之中,霍光也渐渐的对张济有了些了解。此人祖籍是河内郡人,而且原本还是河内郡轵县县长,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新任河内郡太守王温舒上任后,张济就被调走任命为长安县丞。

    说起来这张济还算升官了,因为汉制大县为令,小县为长。而这个轵县只有两千余户人,是最小的县,轵县县长也是最低的三百石县长,而长安县丞是四百石官员。

    不过霍光发现,张济在谈及河内郡时有些言语不祥,尤其提到王温舒时更是异常。对于河内太守王温舒,霍光也有所耳闻。说起来这位同样也是张汤一手提拔起来的酷吏,不过这王温舒却是一个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人。现在虽然表面上他治理的河内郡一片升平,可私底下已经怨声载道。不过因为这王温舒面子功夫做得足够,连汉武帝都对他多有赞赏,所以现在许多太守都尉都效仿他的行为,在境内大开杀戒,以杀立威,而这种举动隐隐成为威胁大汉稳定的根源,只不过问题还没有暴露罢了。

    霍光知道归知道,他一个长安令肯定还管不到各郡的事情,眼下先把长安治理好了才是正道。

    从霍光的观察来看,张济应该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人,看得出来他不是那种争权夺利,爱耍阴谋诡计的人,这样的人霍光就不用再去换了,可以让他继续做县丞。

    “你也先去忙吧,有什么事本官再找你!”霍光初任长安令,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霍光就不用这一招了,因为他虽然是初上任,不过长安县衙已经换成了他的亲信班底,到不用再去立什么威,而一开始霍光也没想过要干些什么大事,一切还是等熟悉了长安事物再说。

    “把名册拿来我看看!”待县丞张济走后,长安令的办公室内就只留下霍光、杜延年和甄有财三人。这个时期所谓的办公室其实也就是一个简单的房间,而后摆设了几张几案。

    县衙名册也是一卷竹简,这个时期纸张还没有广泛使用,而布帛等物也太过奢侈,而且没有竹简保存的时间长,所以一般记录还是以竹简为主。

    霍光打开竹简从头扫过,他发现这册竹简前半部明显刻的有些时间了,而后半部竟然还有几片竹简是新的,而中间还有几片竹简上的名字被刀笔划去。霍光估计被划去的名字应该就是随尹齐而去的原长安县吏,至于后面几片新竹简上的名字应该就是霍去病为自己安排的那批刀笔吏。

    对于竹简上的名字霍光只是一扫而过,而且这些名字大多普普通通,不过就在霍光看到最后那几片新竹简上时,目光落在一个名字上,不由的让他深吸了一口气。

    “田千秋……怎么这么巧?他竟然做了长安县吏!”对于田千秋这个名字霍光并不陌生,说起来如果一切按原本的历史发展,自己和他将来还会有许多交集。

    不过对于田千秋这个人霍光原本就没怎么上心,因为这个人能力其实并不出众,虽然田千秋是汉武帝最后一任丞相,而且到汉武帝死后他还做了十来年的丞相。不过后世史学的评价通常将此人比作霍光的应声虫,可以说他这丞相完全就是一个摆设。

    而且霍光清楚,田千秋的历史作用其实并不大,他只不过是在恰当的时候为太子刘据鸣了一下冤,算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而后便被汉武帝一路提拔,成为了古今升官最快的人之一。

    霍光并没有重用田千秋的心思,因为一旦没有太子刘据的巫蛊案,那么田千秋就只能做一辈子小吏,对于一个并无能力的人,霍光也不打算去耗费精力栽培,目前就让田千秋安安心心的做一个佐吏。

    “延年兄,看来咱们的家底也不大嘛!这全衙上下加起来也就一百三十四人,其中衙役八十五人。算起来比起一般的郡县县衙还不如啊!”霍光合上名册笑着对杜延年说道,在整卷名册中霍光除了发现田千秋,便没有其他的发现了。

    “大人,长安县位置特殊,其实我们也多处置一些民讼纠纷,拱卫京师有中尉府和卫尉府,长安巡逻和治安也由中尉府负责,咱们县衙倒是没什么事,这样一来县衙就多是文吏了!”杜延年以为霍光还不知道,就略微解释道。

    因为此时汉武帝还没有正式设置羽林军和八校尉,所以拱卫长安的任务还是由南北二军轮流执行,一般一年轮换一次。中尉府就是指北军,卫尉府就是指南军,这两支军队也是汉武帝中前期最强大的中央武装部队。因为有了这两支军队,所以长安县衙除了几个衙役装模作样的巡巡街,其实整个长安城根本不需要县衙去维护治安,而且在长安县衙上面还有一个权力更大的内史府。

    “那这么一说咱们县衙岂不是不用干什么事了?”此时甄有财在一旁疑惑的问道,杜延年不知道,其实霍光刚才那话里的意思和甄有财的问题差不多,那就是他们这个长安县衙究竟需要做什么,或者说对于这个县衙最难办的是什么?

    无论古今一个行政机构最主要的压力应该就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治所的稳定,任何行政机构都害怕出现暴乱起义这些事。而另一个就是来自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或者说对中央政策的执行。

    长安县应该不存在第一个问题,因为如果长安都出现这种情况了,那么大汉就彻底完了。而第二个问题对于长安来说,就比其它郡县要严峻的多了,因为这里就是天子脚下,任何法令肯定会先从这里实施,相应的考核也更加严格!

    霍光知道,汉武帝时期也出现过不少荒唐或者错误的政策,而许多官员因为反对这些政策,或者领会错了政策精神而因此送命,其中包括义纵就是死在这上面。霍光现在担心的就是刚刚开始实施的‘缗钱令’会不会成为自己政治生涯上的一个陷阱?
正文 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后
    “当然没问题,不过东西是妍儿找回来的,不知道她愿不愿意?”霍光笑着说道,他倒是无所谓,只是看李妍那么喜欢,不知道李妍舍不舍得。

    “妍儿小姑!”东方朔转而向李妍躬身一礼。

    “东方先生你别这样,你喜欢就拿去吧!”李妍倒不是吝啬之人,东方朔因为帮助司马相如下葬,在李妍心目中形象也不错,她就伸手将孔明灯交给了东方朔。

    “多谢,这下我东方朔可就欠你个人情了!”东方朔结果孔明灯,又有些滑稽的对着李妍说道。古人都深知君子不夺人所好,虽然东方朔不一定算得上君子,但从李妍手中要来孔明灯,确实是欠了一个人情。

    “既然妍儿来了,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二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