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二奶不嫁80后(2)
受此帖影响,网上还出现了一个升级版的帖子,宣称80后女孩最适合做二奶,一时间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内容入下:
一、80后姑娘年轻貌美,属于物种优化,具备二奶天生的素质,也是必备的素质。
二、80后姑娘贪图享受,成功成熟的男人恰好可以提供这些物质上的支持,二奶恰是这种天性的追求物质的纯文本。
三、80后姑娘天性独立,二奶的生活恰没有老公的种种看管,于是一拍即合。
四、80后姑娘喜欢坐享其成,而成功至少需要10年的打拼,这是他们同龄人所不能具备的,所以只能寻找70年代甚至更早的,这些70年代甚至更早的男人,早已结婚成家,在养小蜜、包二奶盛行的70年代男人中,80年代后首先成为捕获对象,其实双方早就你情我愿,心有灵犀。
五、80后姑娘生来就被娇生惯养,几乎不会做什么家务,成功男人恰好可以提供完善的家庭服务系统,让二奶有足够的时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六、80后姑娘在男人堆里滚打许多年,勾引男人的手段技艺高超,恰是成功男人没有享受过的娇情,二者一拍即合。
七、80后姑娘对婚姻自由有独到见解,崇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恰能符合成功男人既不影响家庭,又能墙外花香的心理,于是二奶做得心安理得。
八、80后姑娘根本看不起同龄的和自己一样被娇生惯养的奶油小生,二奶就是最好的安全保障。80后姑娘认为:“80年代男生因为成长在一个开放的年代,思想比较活跃不安分,生活随意。对于爱情他们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可能到处留情,很容易就移情别恋,只贪图眼前风花雪月的缠绵,却不考虑将来的长期安定与发展,他们可以把“爱”字轻易的说出口却不愿担起责任。他们不够成熟稳定,自私自我,也不会照顾别人,不足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嫁给这样的男生,到时反过来还得你去时时照顾他,督促他、教导他,好像他请的私人保姆。
九、80姑娘对性的开放程度完全认识清楚,与保守的前辈相比,早已被成功男人认为是天生*,爱不释手。
十、80后姑娘早在大学、高中甚至初中就开始了恋爱,在与一个个同龄人过招之后,越来越觉得同龄人靠不住,有强烈的恋父情结,做二奶非常适合。
这个帖子虽然饱受争议,却反映了很多80后二奶的内心想法和生活现状。到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电视剧《蜗居》在各个电视台轮番播出,剧中的海藻似乎成了“二奶”的形象代言人,晋升为人们争议的焦点话题,二奶似乎不再是屈辱的代表,而是成为了一种坦然,一种理所应当的社会角色。
对于80后二奶、情人等现象,有关人士表示很难用道德标准去权衡或者评价,只能顺其自然了。
经济适用男与简单方便女(1)
突然而至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工厂倒闭,工作难找,薪水降低……很多人因为手头拮据,买房的目标从“宽敞气派型”变成了“经济适用型”。相应的,不少女性的择偶标准也纷纷从“金龟婿”变成了“经济适用男”。
经济适用男的定义为:长相大众,性格传统;不吸烟、不喝酒、不关机、不赌钱、无红颜知己;无婚前性行为;从事教育、IT、机械、技术类等职业;月薪3000—10000元;有支付住房首付的能力。“比我老公顾家的没我老公有钱,比我老公有钱的没我老公顾家。”这是网上对“经济适用男”的经典描述。
比起金龟婿和社会精英,经济适用男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但比起普通职业的男性,他们的收入充裕且稳定。经济适用型男人大多是好男人,顾家、重情义,视家庭为生命,往往会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家庭中来。在网络上,女白领将“经济适用型男”的形象代言人选为“沙和尚”。他们认为“沙和尚”是好儿子、好员工,是最具潜质好老公、好父亲,可以称之为“潜力股”。因此大家普遍认为,嫁给好男人,无异于嫁给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网络上经济适用男的标准为:
1。长相普通,性格温和。
2。工资不一定高,但收入稳定。
3。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努力勤奋。
4。有更多时间陪伴女友,并能耐心陪女友一起逛街、看电视。
5。能带给女友一种亲切自在的生活,没有多少压力,悠闲而轻松。
6。尊重女友的人生志向及爱好追求,不会牵绊她飞得更高更远
7。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对所爱的人忠诚不二。
与经济适用男比较起来,其他几种类型的男人就相形见绌了:
首先是大款。有钱的男人挣钱需要时间和精力取得利益,他们一般不是锱铢必较的商人,就是忙于应酬的权贵,往往脑子里充满了利益,缺乏温馨与浪漫。有钱的男人总是没时间,会将女人冷落在一边,嫁给这种男人等于嫁给了电视机、美容院,要忍受长期的精神空虚,空有一份华丽的外壳,内心却很苦涩。
其次是帅哥。 帅哥即使想一辈子只爱你一个人也很难顶住别的女人不管不顾的爱心奉献,因此难免招蜂引蝶。帅哥长得帅,艳遇来的快,往往斩不尽杀不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帅哥结婚,往往会上演一场又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
再次是才子。才子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出人头地的,一种是怀才不遇的。出人头地的才子的爱情婚姻很多都轰动一时,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怀才不遇的才子大多是糟糕的丈夫,女人要陪他一起谴责上苍无眼,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人往往还会有怨气,时间久了人很容易变得阴暗,婚姻也就很难美满和谐。
还有一种是朴实的男人,这种男人往往忠心耿耿,不花心,对擦肩而过的美女一眼都不看。但这种男人往往很迟钝,你换了一个新发型,他一星期都没发现,你问他穿什么衣服好看,他通常会一脸茫然。这种缺乏情趣的男人往往会让女人觉得自己的美丽形同虚设。
霏霏在闺密们挖空心思地要“嫁个有钱人”的时候,闷声不响地嫁了一个“经济适用男”。这个男人长相一般,个头中等,属于扔在人堆里找不着的类型,也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只是一个在大公司里有份稳定薪水的小职员。而霏霏生在书香门第,气质优雅从容,因为学了十年舞蹈,还练就了如杨柳拂风的婀娜身姿。研究生毕业的大美女加大才女霏霏如今在一家大医院里独当一面,却找了一个并不比自己优秀的普通男人。对于霏霏的“经济适用男”,闺密们都纷纷替她叫屈。对此,霏霏却很坦然:“嫁人和买房一样,不该买最贵的,而是要买适合自己的,房子华而不实,看起来漂亮,却住着不舒服,到头来受苦的是自己。我只要看到老公温暖的笑容,绷得再紧的神经也会松弛下来,这就已经足够了。”
经济适用男与简单方便女(2)
也许“经济适用男”没有经济实力送你一瓶香奈儿五号,也不会出其不意地为你拿出鲜花制造意外的惊喜。但是,他会在雨天默默地为你撑一把伞,他会在你胃疼的时候,帮你买回最有效的药。他会在你生气受伤的时候张开一个温暖的怀抱,还会在你失意或烦恼的时候为你做一道可口的家常菜。女人理想中的婚姻是天长地久,一生一世,而最有可能相携一生的,当然是“经济适用男”。因为“经济适用男”往往都比较脚踏实地,不会有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情感也不会速生速灭,而是踏踏实实地生活在人间烟火里。
经济适用男在婚姻价值上的受宠,同样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成功和幸福标准的重构。一项社会调查发现,如今衡量男人成功的标准正在悄悄发生变化。80%的人认为男人成功首要标准是“顾家,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排在第二位的是“给家人足够的保护”。而女性择偶首要考虑的因素中,绝大部分女性首先考虑“责任感”,其次是“对自己好”“有上进心”“有家庭观念”,其中首先考虑“经济因素”的女性只占30%。买房子,经济适用房实惠又舒适,是经济上的最优选择;嫁人,经济适用男收入尚可,又顾家重情,是婚姻上的最优选择!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每个人都开始正视自己的逆境生存能力,反映在婚恋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务实,因此“经济适用男”日益吃香。于此同时,“简单方便女”也越来越成为男人择偶的新宠。
简单方便女:
1。做事做人不张扬;不容易一下子引起别人的注意;从不给旁人威胁感;让人放松。
2。没有过多花哨的包装;无论做朋友还是*人;她不是回头率最高的那种;但肯定是平实男人最乐意选择的指向。
3。用情专一;内心善良细腻。
4。不太讲究虚的或者是浪漫的东西;不是说不喜欢;而是撇开了这些东西;她也能知道如何分清虚情和实意。
5。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事物;也善于和对方沟通;做事能考虑到各方面的感受。
6。善于谅解别人;所以和她在一起;一点也不会感觉到疲累和压力。
7。她有很好的内在素质;旁人常常惊讶于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修养。
简单方便女不做作,清爽简单,洗完脸一扎头发就能出门;不拜金,看淡金钱,能自己养活自己;不败家,奉行物美价廉的购物观,会持家过日子;不复杂,感情经历简单;,不爱折腾,是男人们娶妻的首选。
今年28岁的阿峰在一家五星级宾馆的公关部任职,由于工作关系,接触的都是帅哥美女,他曾经想娶一个性感、气质好、身材好、有女人味、温柔大方的美女回家,但经过几次恋爱,他发现几个女友不是脚踏两只船就是过于追求物欲、对生活有很多要求,让他感觉很累。痛定思痛之后,阿峰终于萌生了要找一个“简单方便女”当老婆的想法。他说:“找一个能体贴照顾我的女孩才有安全感,也才有家的温暖感觉。”阿峰现在的女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虽没有*的外貌,却是清清爽爽,简简单单,很会持家过日子的那种女孩,就像入口清淡但回味醇香的茶,阿峰和她在一起很踏实很轻松。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离开校园,我们成了毕婚族
才出校舍又进洞房,告别上下铺就上双人床,很多80后的大学生们选择了毕业之后马上结婚,成了名副其实的“毕婚族”。“毕婚族”们一改以前一毕业就分手的“毕分”状态,转变成了一毕业就结婚的“毕婚”状态,前脚刚拿到毕业证,后脚就领了结婚证。打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结婚,我们的爱情死无葬身之地!”的旗号,“毕婚族”成了当下大学生情侣新的生活选择。
“毕婚”一词是相对于“毕分”而出现的,它并不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从某个角度来说,毕婚族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现代年轻人需要通过婚姻来获取稳定安全的社会生活空间,当遭遇到就业压力的时候,有一个稳定而温馨的家,一个亲密的爱人相伴,会觉得很安心。爱人比恋人更容易成为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另外,两人共同走进全新的生活,共同承受就业的压力,共同经历新的挑战,更能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毕婚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剩男剩女的产生。很多毕婚族选择了维持并且延续自己单纯的恋情,也是为了避免步入形单影只的剩男、剩女行列。他们深知,如果没有良好稳固的感情,即使事业有成,也还是会觉得缺了些什么更重要的东西。而在闯荡社会的过程中,一份纯粹的感情更是优秀的避风港和疗养院。
经过有关人士调查,“毕婚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曲线就业”型
临近毕业,某高校一名女大学生在网络上晒出了自己的择偶标准,内容如下:“一张文凭、二国语言、三房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八面玲珑、九(酒)烟不沾、十分老实。
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选择“毕婚”,很大程度上是把结婚当作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特殊“出路”。上面这位女大学生的华丽转身,在婚姻方面选择“复古路线”,靠婚姻谋出路的功利性梦想,就被社会戏称为“曲线就业”。
很多匆匆加入“毕婚族”的女性认为,从学校出来就结婚、生子,当个全职太太,就相当于曲线就业了,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了却了终身大事,一举两得。也有一些人在毕业之前就开始在校园里寻觅将来的另一半并很快确定关系,以获得招聘会上“负责安排家属工作”的机会,这样,毕业之前工作就搞定了,还能安心地早点结婚生子,再也不用像其他同学一样为了工作和生活劳苦奔波。
有专家表示,“毕婚族”的产生与现在的就业形势关系十分密切。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甚至找不到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结婚也不能不算一个较好的选择。
“水到渠成”型
相对于社会上的人们的情感淡漠,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时代培养的感情更加纯洁,应当珍惜,而延续爱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婚,因此他们都早早地进入了婚姻这座城堡,成为了“毕婚一族”。
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就结婚是因为二人感情稳定,有些不只是谈了大学四年,甚至高中就开始在一起,相恋已经成为了习惯,目前的生活状况也和结婚之后的夫妻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就在两人刚刚毕业,工作有了着落而又不太忙的时候,摆摆酒席领个证。这类毕婚族的择偶对象多为同学、学长或是学生时代的朋友。
这类毕婚族的结婚行为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因此未来的婚姻会很幸福,结局都比较圆满。
但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士指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就选择结婚,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双方的经济能力、物质条件,以及社会舆论等,都在考验着他们,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经营以后的婚姻生活。
“相亲闪婚”型
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短时间内就开始相亲,速战速决,成为闪婚一族,这类人也算作毕婚族。毕业之后大家都更加现实,很多人经人介绍相亲,双方条件合适、感觉还好的话,就开始谈婚论嫁,两三个月之内结婚的更是不在少数。
这类毕婚族一般都家境较好,大多是毕业之前已经安排好工作,所以不用为将来找工作发愁,但因为双方没有感情基础,出现问题的也比比皆是,当然其中也不乏一见钟情的人结成甜蜜夫妻。
针对社会上对“毕婚族”的种种争议,专业人士认为“毕婚”是当代大学毕业生的一种新的生活选择,本身无可非议,因此没有必要对他们的行为大惊小怪,而应该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观念多元开放是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社会大众应该祝福这些毕婚族,给他们自我思考和选择的空间。
日本就鼓励年轻女性在大学受教育后,毕业嫁作他人妇。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这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社会分工,男人一心拼事业挣钱,女人安心管好家庭。而且,受过教育的主妇在以后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占很大优势,对民族的下一代成长将贡献巨大。但针对我国的现状来看,“毕婚”不会成为热潮,而只是个别同学的选择。
从“毕分族”转变为“毕婚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