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金属-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的百姓看重的是家园是故土,看轻的是生死是病残,往昔那些烽火连天的日子,哀鸿遍野的惨象,他们之中也曾目睹或是经历,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倒是面对地动,面对地动之后惨遭毁坏的家园有些不知所终,至少是看似这样。

  这倒不像被我们解救的那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乡亲。他虽是一草民,但是既热情又主动,热情地呼吸,主动地求援!让我们这些习惯了金戈铁马生活的男人很是不习惯,因为男人理解男人只停留在表面,男人理解女人却想深入内心,而且往往是别有用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无为也,无思也!
19.

  终于获知汶安诸多官员苟活于世,正携妻带子的在锦绣庄园里野营快活。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只是民众的生活状态,谁也不知道此时官员的生活状态,想来都是一种对现实的讽刺和对人生的感慨。

  官府的多半房屋还残留在原址之上,可见建筑之坚固,破财之无数。但见官府门前的梐枑断裂横躺在地上,无人问津,破败的街道空无一人。活着的,逃跑了;没来得及跑的,正压在墙体下面呢,表面说是生死未卜,悬而未决,实际上大多已经长眠于此了。

  一路官员最终唯唯诺诺前来参见,本想趋炎附势一把,阿谀奉承一下,溜须拍马一阵,我料定他也不曾想到郭将军是何等人物,有何等气度,是多么地刚正不阿,把他们一群酒囊饭袋惊出一身冷汗,刚才的精神抖擞瞬间变成萎靡不振。我没有正襟危坐,也没有正言厉色,只用冷眼旁观我朝的一个又一个的贪生怕死的贪官毕恭毕敬地站立在面前,我在内心里想,贪官的雕虫小技是何等的滑稽,徒有逢人减岁,遇货加钱的堕落腐化的愚昧思想。

  最后锦绣庄园成为了我们的大本营,贪官以为这次自身难保,整日食不甘味,好似魂飞魄散,心乱如麻。我们留他性命,不杀不罚,让他去搞募捐,也算是赎罪。

  在我的潜在观念中,贪官本领广大,关系宽广,结识的权贵比当朝的青楼都多,有的是金银财宝,这次让他募捐筹集的也只是善款,况且是在灾难时候的募捐,又不是平安时期的欺骗,在这样的情况和背景之下,积德行善只是说辞,破财免灾却是途径,而且还要带着满腔的豪情和无私地忠诚。好让世上百姓还能乐观地认为还是好人多啊,虽然谁都明白这其实是善意的谎言,博施于仁而能济众的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你们都在哪里,贪官想念你,受苦受难的灾民需要你,望尔等快快现身说法吧,纵使不能让百姓放怀无虑和给百姓一个莫大的希望,那么也不要让百姓继续失望!我的要求并不高,能不能对待百姓如同亲人一样好?

  贪官在我心目中就是无名氏,就是代名词,只有臭名昭著,只有劣迹斑斑,只有致使人心涣散满城风雨议论纷纷,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情暖人间,有谁指望贪官能为民造福,不让百姓更加受苦已经让好些人幸福。日日皆辛苦,夜夜不幸福。

  好些人喜欢精致细腻的女子,又有好些人喜欢成色上好的银子。很不幸的是贪官两者兼具,更不幸的是这些女子对银子也是充满好感和存有幻想,来者不拒,她们也是利用色相和心计来争取专房之宠的,这是何等的“吟风弄月”,这又是何等的“风花雪月”,色衰必然爱弛,爱弛必然恩绝的道理我想这些势利而庸俗的女子也是通晓的。什么克己修行,养名显行,什么贤淑知礼,多才多艺,什么少言寡语,与世无争看来是与她们毫无瓜葛可言的。

  再细看贪官,拿到手里的、穿在身上的、舍弃不用的,多半都是奢侈品。敢情骄奢淫逸就是贪官的莫大爱好和执着追求,真性情,假人生!贪官谨言慎行,谨小慎微的做法通常不是非常精通,可是偶尔十分擅长。贪官欺上瞒下的本领可谓驾轻就熟轻车熟路,比如这一次地动,民间就随之诞生了一个形容贪官的词语“双规”。这也对应了小奴才误人误己,大奴才欺世窃国的说法。

  大地一地动,官府的大门随之一松动,摇摇欲坠终究没有坠落,显得还是那么有威严,犹比现在,不比从前,威严之后便是颓废,这便是纯属意料之外的轰然倒塌的厅堂,显然颠覆了“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和思想内涵,许多遭受尘灰暴土洗礼的支离破碎的奢侈品掩映在砖块瓦砾之间。以前终日足不出户,夜里失声痛哭,眼下忙于奔走逃命的乡亲目击现场,指着一堆化为废品的奢侈品破口大骂强中自有强中手的贪官这是贪污,又有乡亲理解上可能出现了偏差,认为贪污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卑劣行经,所以引用了一个道听途说来的其实早已存在的对这个乡亲而言尚属于一个新词汇的“贪赃枉法”来加以诠释和分析,自以为见识过人,一语道破天机,就差无所不用其极,在那样混乱繁忙的背井离乡的逃亡征程中都有如同花絮一样的故事发生,可见此地父老乡亲平日里是多么地无聊和空虚,无为也,无思也!

  庄园很大,往来灾民络绎不绝,声音嘈杂,夹带着女色又有蜀犬吠日,兼有运送伤号的各路车马,真是一处“声色犬马”的地方,就差对酒当歌,歌舞升平了。我又想,拿长歌当哭好不好呢?

  后来,郭将军批阅文牍,发号施令,禁止灾民四处流窜,以防发生瘟疫蔓延,胆敢违令者,严惩不怠。这气势俨然征战不休之时,领兵出征,行军打仗,威严逼人。灾民胆小怕事,私下里谓之此乃“*令”,不寒而栗。我只能拿“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来安慰乡亲,郭将军顺便补充说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此次我与郭将军共事,相得益彰,给我的感觉是各有千秋,给他的感觉是平分秋色。我还觉得我们之中,也是事实如此的一个是小将,一个是宿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成这种感觉,着实难得。这不仅意味着彼此团结,更象征着二人默契,在此我只好拈来戮力同心,同心同德来修饰我们之间的关系。显然,郭将军行事向来稳重低调,谦虚含蓄,比我更胜一筹,一看他责无旁贷的姿态,就能够让常人明白。然而就是康老所评价的智力有余,开发不足的那种烈性的男人。是哪方面的才能没有挖掘和发挥出来呢?莫非是谈情说爱缺乏主动,缺少体验,欠缺经验?我有生以来观赏过的姑娘自然不在少数,放在心上的屈指可数,少得可怜,留下印象的没有几个,终成眷属的只有一个,那还是自己当年的同窗,想想也没有觉得自己亏待自己,内子一个于我已经足够,总之这是我的心态,我不管世人怎么看待,我完全将其置之度外,我心里只有一个晨璐存在。我想她容颜,她念我凯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拙荆之爱夫则为之计安全。

  事情总要有结局,这次地动也不例外,我和郭将军志同道合,都想以胜利而告终,妥善解决好这次危机,总不能挫了锐气,铩羽而归吧!倘若如此,那郭将军的“常胜将军”的封号怕是要拱手奉赠了,朝中其它将军认为这是求之不得的美名,早已虎视眈眈,觊觎良久。

  我独自慨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死不足惜,容光焕发,惺惺相惜,千钧一发。我又想到早先一个属下问我通彻心扉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我敷衍他说,就是你看到血流成河时的心理反应。他说,他看到血流成河时的情景只会泪流满面。我说,只有经历很多事情才能渐渐明白其它的一些事情,概莫能外。他说,我感同身受。我说,你已经在循序渐进……后来,他死在敌人的乱箭之下,是在杀死敌人的头领之后。其它所有士卒纷纷默哀,认为他年华似水,死得其所;年光易逝,无人能及;固有一死,轻重尘世;滚滚红尘,生死茫茫。这个小卒,生命终止,精神延续,鼓舞军心,士气振奋,真正让我们这些还侥幸活着的将士着实体会到了化悲痛为力量的信念的光辉。能不能不带忧伤悲痛的,能不能微笑着面对困难挫折,能不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看看周围的事物,感觉一切皆有可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平安人长久,婵娟连千里。
20.

  国都长安快马传书而来。皇上有令,汶安地动,应保尽保,酌情处理。其余州道乡僻之地,若灾情有所缓和,当以自救互救为主,朝廷随后援助为辅,充分发挥自我效能,自力更生,永葆苍生。

  眼下情况,营救越来越困难,伤亡越来越繁多。

  士卒挥汗如雨,乡亲汗流浃背。纷纷赤膊上阵,手扒肩扛,拯救不遗余力,双手布满血痕,伤口感染人数与日俱增。这仿佛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流失已久的军民雨水情的回归,在这个繁华开明的朝代和一个圣闻周达励精图治的皇帝亲政理朝的前提之下。

  随从大军前来汶安驰援的多位太医按捺不住,迅速前来建议:若是此类情况,应当防治结合,预防为先,眼下汶安一带缺医少药,医疗受限。我等恳请郭将军和孟将军定夺!

  郭将军开门见山的说:即刻搭建养生堂,为军民排忧解难,救死扶伤,皆由诸位太医组织联合此地的大夫全权保障。

  诸位太医受宠若惊,信心空前,一想到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令他们倍受鼓舞。

  太医不愧是妙手回春的太医,行医抓药都是有相当技术含量的诊断,这次亲自上阵调制药剂,估计是想在众人面前展示太医的深厚功底,以凭医术和医德服众——既想服务大众,又想让大众乖乖服从。想想平日里,太医只为皇家和王公大臣服务,这次难得让他们普渡众生惠及一方百姓,心想凭此机会能在地方百姓面前重新树立一下威望,塑造一下全新的形象也是情有可原的,又是无可厚非的。不然,又有谁想死无对证,讳疾忌医,坐以待毙?在此之前我朝的每一位太医都被百姓看成是“新人”。

  不出三日,药剂问世,分为两种:一种是口服液,伤势严重的,直接喝下去不日即可药到病除。另一种是护理洗液,主要针对伤情轻微的,冲洗伤口患处,以解后顾之忧,洗洗更健康。

  太医的仁心妙术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也不能忽略了货真价实的药材,诚然药材好,药才好。

  接下来几日,诸位太医突破渴望,挑战自我,又自主研制开发出了闻所未闻的多种保健药剂,酸甜可口,老少皆宜,有清凉止渴,健脑提神,滋阴补肾之功效,真是令人望梅止渴!太医们为了彰显个性和区别于药铺里名目繁杂的成药,杜撰了一个全新的名称“饮料“。一时供不应求,由此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局面!凭借此等受人追捧的饮品,诸位太医完全可以饮誉我朝医学界,流芳百世,受人赞誉!有好些当地百姓都在期待着诸位太医“稍后更精彩”。

  我目睹了这一现象,联想到当年的师父如今的岳父的谆谆教诲,他教导我宠辱不惊,休戚与共。我又不自觉地回想到那时留给家严的估计只有没大没小的印象吧,只会做表面文章。想一想往事,暗自又为自己平定心绪,当下,我却有宁为天下百姓安康而甘愿被放逐天际的博大胸怀,徒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真情奉献给阿娇。如果那样,阿娇要做贤妻良母的愿望想必会落空,相夫教子的想法必然会流产。我想,现在她在家只能用吉人天相来安慰大家了。

  然而我却不曾想过,倘若日后我移师北上或是挥师东进的那段日子,阿娇会有怎样的感受,血气方刚终将会随时光一起流逝,我能拿身不由己来安慰自己吗,有些事情还用去过多地加以解释吗?倘若举世浑浊,我定会让阿娇看到我的目光灼灼。如果太平盛世,我定会让阿娇赏心悦目,无与伦比。

  我常想,有时退一步并非海阔天空,有时进一步并非柳暗花明。有时退一步恰恰是深恶痛绝,有时进一步恰恰是血雨腥风,如果一心只想踟躇,便只能是进退维谷,左支右绌。我是男人,我只能这么讲;我是坏人,随便好人这么想;我是好人,随便坏人这么想。真令我既感动又冲动!

  巴蜀之地得到“天府之国”的美誉合情合理,在我看来。在经历了举世震惊的地动之后,倾覆的山峰依然高耸入云,破坏的田地已没有进行修复的必要,广大百姓迫切需要的是修通道路,便于内部和外界的联系,父老乡亲认为这才是当务之急。我们所认为的帮助重建家园才是重中之重的认识显然不足,他们比我们更为豁达,他们始终坚持家园就是家庭事务,哪怕再重要,也要自己来搞定,是不需要借助外力的。我想,这算怎么回事呢?广大乡亲到底怀着什么样的思想,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家丑不可外扬?后来我才渐渐明白过来,原来是他们维护一家之主的尊严和落叶归根的观念根深蒂固。显然,这种表现是不符合我朝潮流的,是差强人意的,这与朝廷的勤政爱民,通顺民心的善举似乎短路,至少是在发生重大灾害严重事故时,不然就带有那么一点顽固色彩和劣根性质,这当然不受大众欢迎,必然会引起抨击和鄙视,这当然都是大人们闲得无聊用来消遣而乐此不疲的事情。这一点,小孩子就越发显得单纯可爱,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种境遇。

  时隔不久,我曾目睹过一个小姑娘,步态轻盈的走出帷幄,徐徐地静静地走向一株含苞待放的的花蕾旁边,俯身仔细端详,我暗暗为小姑娘鼓励,希望她不要孤芳自赏,又希望她能够明白一花一天堂的深刻道理,纵然花朵是那么地娇艳而又脆弱,情怀显然比形态重要和珍贵。

  小姑娘貌似*岁的模样,我轻轻地径直走过去,想去安慰她的年幼的童心。小姑娘见我缓缓走来,一点也没有生分的感觉,立即展现出来的是少女的情怀和少女的形态,欢乐灿烂的笑容如同盛开的莲花,有“易出爱莲”的风韵,真的令我眼前一亮。

  小姑娘充满好奇的目光和表情让我心里异常温暖和镇定,这是进入汶安灾区之后,我看到的最乐观最勇敢最坦然的眉目,她真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

  她眉开眼笑的提问我:大哥哥,这是什么花?

  我一时诧异于她居然开口喊我“大哥哥”,这激发起了我内心里的怜悯之心,我向着随风摇摆的花蕾看去,这情形怎么感觉都如同一个曼妙多姿多才多艺的女子。

  我轻声回复她,声音里充满了关爱之情:此花叫“雨静蕾”。

  小姑娘更加好奇地反问我:大哥哥,这花的名字挺古怪的,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它好美丽,我好喜欢!

  我说:小妹妹,你也好可爱。我以前求学时听我师父讲起过这种花的习性和特征,此花只生长于巴蜀一带。难道以前你没有见过吗?

  小姑娘说:我是随家人一起从外地过来探访游玩的,不巧遇到了地动,还好我们只是虚惊一场,没有发生大的意外。大哥哥,你听我的声音你也能够听出来,我并不是本地人。

  我说:还好,还好!家人平安就好!

  我又为她进一步说明解释,我说:其实,这花名本是源自一首诗句……

  小姑娘打断我,忙问:大哥哥,是什么诗句?请你告诉我好吗?

  我字正腔圆的告诉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姑娘呵呵一笑,说到:想来这种花好有诗意啊,这个好美妙啊。多么有趣的植物啊,生机盎然,让人释然。

  一张女孩子的笑脸令我心旷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