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了,从小就跟船和海打交道。有这么好的一个航海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她放下手头的工作,从夏威夷的檀香山飞到泰国,加入罗德叔叔一行。
罗德是一名退休的美国海军军官,他和妻子贝吉有十几年的航海经验。贝吉告诉记者:“我们一起动手造了一条船,有15米长。从1995年起,我们就一直住在船上,开着它去过25个国家。”罗德很喜欢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他亲自制订了这次环球航行计划,还列出了一个长长的单子,里面的停靠点包括澳大利亚、俄罗斯、苏丹等。
吉米参与的这段旅程从泰国开始,经过印度,最后抵达亚丁湾。亚丁湾位于红海和*海的中间,是夹在索马里和也门两国之间的一段狭长水域。这一带海盗活动十分猖獗,自古以来就是臭名昭著的不安全水域。为了保险,吉米一家和另一对来自波士顿的美国夫妇结伴而行,一方面两条船互相有个照应,另一方面也希望人多些,海盗攻击前也会有所忌惮。
开始一切还算平静。到3月8日,两条船离开泰国已整整1个月,他们当时在距也门海岸近50公里的海上航行。吉米刚从值班岗位上下来休息。由于当天早些时候她发现有两条小木船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行驶,临睡前她感觉有点不安。“航海时,每条船都有自己的空间。很少有船只离你这么近。而且,那两条船虽然看起来是渔船,却看不到捕鱼的装置。船上只有几个人冲我们挥手。”
后半夜,吉米被枪声惊醒了,一颗子弹划过她头顶,打进舱内。十三四个人拿着枪,已经冲上了他们船的甲板。但行伍出身的罗德丝毫不示弱,频频开枪还击。吉米吓坏了,躲在甲板下面,从舷窗里看到海盗正向罗德叔叔发动攻击。吉米说:“叔叔很勇敢,打死了两三个海盗,打伤了4个。外面子弹嗖嗖地飞来飞去,船上的火警警报器大声响着。”
罗德他们和海盗苦苦周旋。不久,遭遇顽强抵抗的海盗终于放弃攻击,从船上撤离了。枪声一停,罗德马上用无线电向海军和海岸警卫队求救,但两边都没有回应。幸运的是,两艘船只受了轻微的损伤,仍能按原计划继续航行,最后平安到达以色列。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吉米仍心有余悸:“海盗肯定以为我们跑不掉了,说不定想活捉我们当人质。我那时就下定决心,宁死也不让他们伤害或*我。多亏罗德叔叔!如果不是他勇敢地用枪还击,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今日“海盗王”:埃弗亚(1)
手下有个“海军陆战队”
眼下,威胁最大的索马里海盗,正是在2008年11月13日晚上劫持中国渔船“天裕8”号的那一伙人。他们以埃尔村为老巢,能对距海岸600公里水域内航行的各种船舶发动袭击。2008年以来,他们已经靠劫持过往船只勒索到了3000万美元的赎金。
带领这批海盗的阿巴迪·埃弗亚,对外号称“索马里海军陆战队司令”。他是娃娃兵出身,从小就心狠手辣。
1991年,索马里的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全国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当时,年仅12岁的埃弗亚被家乡邦特兰省的军阀抓去当兵,并很快以勇猛、毒辣而在军营里站稳了脚跟。一个熟悉埃弗亚的索马里记者说:“有一次,埃弗亚随军阀头目杀回他出生的村子,当发现父母早已因贫困病死后,他一把火烧了整个村子。那一年他才15岁!”
埃弗亚这次的“勇猛表现”,令军阀头目当即对他刮目相看,很快就让他当上了排长,并在两年内将其提升为分队司令。然而,这并不能让贪婪的埃弗亚感到满足。21岁那年,他率亲信将一手提携他的军阀头目乱枪打死,自立为王,抢得邦特兰省头号军阀的交椅。
占山头拉队伍的埃弗亚,很快就体会到了“当家不易”。由于索马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埃弗亚再怎么烧杀抢掠,也难以养活近千人的武装。如何弄钱维持目前的状况,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
他很快把眼光投向海洋——向每年在索马里附近海域过往的大约48万艘国际船只“讨钱”。但他首先得有个基地。埃尔村随即进入埃弗亚的视线。这里曾是一个捕鱼基地,有很好的港口设施,作为海盗的隐身场所最理想不过了。
在索马里近海,一些穷困潦倒的渔民已开始靠抢夺过往小渔船上的海货为生。但一心想发大财的埃弗亚,决定以军事组织结构与黑手党手腕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全新的海盗队伍。没花多长时间,他就靠手中的武装将附近的小海盗们统统收编旗下,队伍的规模迅速膨胀到1000人左右。接着,他设立了“舰队大帅”、“少帅”和“财政官”等职位,对海盗们实行严格管理,对外自称“索马里海军陆战队”。
按所劫船只价值确定赎金
埃弗亚的“部队”一出动,就跑到距离海岸线数百公里的水域。他强征当地仅有的几艘可出海的大型渔船,将其改造成“海盗母船”,后又高价买来数十艘快艇,分派给各艘“海盗母船”。
“海盗母船”每天轮流出港游弋。一旦发现“猎物”,伪装成渔船的“海盗母船”就马上放下快艇,向“猎物”包抄过去。面对全副武装的海盗,船员们往往只能束手就擒。
埃弗亚很讲“规矩”:只要船东愿意支付赎金,他就不伤害人质。在讨价还价期间,埃弗亚会根据所劫获船只的价值和船员的国籍来确定赎金。
据透露,精通国际洗钱手法的埃弗亚,靠劫持船只、勒索赎金,每年至少有3000万美元的“收入”。他将其中一部分金钱用于“论功行赏”,为他本人和手下购买豪华轿车和别墅,妻妾成群,美女在怀,并注巨资贩卖一种提取自*茶树的自然兴奋剂“柯特”,过着挥金如土、花天酒地的生活;剩下的大部分钱则用于购买更好的快艇、更先进的通信设备以及更高级的武器。据说,埃弗亚的海盗队伍甚至已经装备了肩扛式便携导弹!邦特兰省居民描述说,他们几乎等同于“社会名流”。海盗在当地是不少年轻人向往的职业,是女孩们梦寐以求的“另一半”。。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今日“海盗王”:埃弗亚(2)
埃弗亚深知民众与地方官员支持的重要性。因而,他还拨出一部分赎金给当地的穷困渔民,或者向地方官行贿。为了让自己的海盗行为显得不那么卑劣,他甚至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对外宣称:“因为索马里政府无力维护海洋权益,外国船舶悍然侵犯我们的领海主权,抢掠索马里的渔业资源,向他们要钱不过是给我们的补偿。我们是索马里的海上保卫力量!”
心狠手辣,曾杀害过中国船员
目前,在中国登记注册的远洋船只有1000余艘,而有中国背景或中国海员的船只则远不止这个数字。索马里海域也是中国远洋船只和中国船员的必经之地。如此一来,埃弗亚带领的海盗团伙,也不可避免地盯上了中国船舶与船员。
2006年4月4日,韩国“东源628”号渔船在距索马里海岸线200公里的海域捕鱼时,被埃弗亚手下的哈桑等8个海盗劫持。他们坐在船上,扛着一枚火箭弹。经过长达4个月的艰苦谈判,在船东交了80万美元的赎金后,包括3名中国船员在内的25人才得以获释。
仅14天后,在索马里沿海作业的台湾“庆丰华168”号渔船又遭到埃弗亚手下劫持。同年5月25日,由于与台湾船东的谈判陷入僵局,埃弗亚让手下杀害了辽宁船员陈涛。吉林厨师薛垂彬则被一颗子弹击中背部,所幸只造成擦伤。海盗控制渔船后,将其驶向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东北方大约400公里的沿海城镇哈拉代雷,停靠在港内。自1991年索马里政府垮台,国家陷入*后,哈拉代雷逐渐成为索马里海盗在陆上的主要据点之一。船东和埃弗亚整整谈判了7个月,最后支付了150万美元赎金后,才让在海上囚禁了长达半年的10余名船员回国。
2007年5月15日,两艘坦桑尼亚籍渔船在距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近400公里的海域遭到埃弗亚劫持。船上共有24名船员,其中中国籍船员10名。次日,一艘台湾渔船也在索马里海域被埃弗亚手下劫持,船上有8名大陆船员、4名台湾船员。
国际船东养肥了这帮海盗
“劫持一艘船舶就能成功要到赎金,这简直就是对他们的纵容!”驻肯尼亚的索马里外交官穆罕默德愤怒地说,“这不是索马里的问题,而是国际问题。因为国际船东的纵容,埃弗亚和他的海盗团伙被养大、养壮了。”
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不愿配置武装警卫,而愿意支付高额赎金,“花钱买平安”(类似于中国民间的“破财消灾”),以避免船员受到伤害。这助长了海盗的气焰,也使得更多穷困的索马里人加入海盗行列。正因如此,如今的索马里,海盗营生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成熟的“产业”,江洋大盗们被“养”得甚是肥大,生活实在很是滋润。
但这也可以理解。前文也说过,一则,武装警卫必须身手不凡,但索价不菲;其次,注册国不准船只配备武装警卫;第三,许多港口不准船只携带武器,进港前若有武器,必须投入海里;第四,如果公海上的每艘货船都必须雇用武装保镖,而且是一些未受严格训练的杂牌军,那公海上岂不更是处处危机?
不过,随着国际社会加大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力度,埃弗亚纵横索马里海域的日子应该不会太久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记者:勇闯“海盗之乡”
索马里的知名度一再提高,索马里海盗可谓“功不可没”。在局势动荡的索马里,海盗们自立山头,依靠先进的武器干起了劫船这一古老的行当,让全世界都记住了索马里海盗的名头。
2009年1月16日,索马里古城堡遗址中国记者从索马里的港口城市博萨索出发,赶到索马里邦特兰省首府加罗韦,而这里正是索马里著名的“海盗之乡”。记者了解到,紧邻加罗韦的海边小城埃尔,更是著名的海盗老巢。
在索马里港口城市博萨索历经一日惊魂,记者已经渐渐适应了该国动荡不安的局势。在5名政府武装人员形影不离的保护下,记者于当地时间16日上午7点从博萨索出发,前往加罗韦。此行目的十分明确,因为距离加罗韦仅数十公里的海边小城埃尔,便是鼎鼎大名的索马里海盗老巢。
博萨索与首府加罗韦都是邦特兰省的重要城市,两地路程约750公里。两个城市之间的公路,算得上是目前整个索马里国路况最好的一条,因为其他地方的公路大多在内战中已被人为破坏。车子刚刚驶出博萨索城区,就接连遇到两处当地政府武装设置的哨卡。由于有政府军士兵随行,记者一路畅行。
沿途基本都是一望无际的非洲荒漠,人烟稀少。索马里干旱的气候带来成片贫瘠的土地,当地居*要依靠养殖骆驼和山羊维持生计。大约每隔数十公里才能看到一个村落,规模小的只有不到10户人家,规模大的也不足100户。
在沿途一个较大的城镇休整时,许多当地居民好奇地上前来围观两名中国记者。这时,与记者随行的5名士兵便如临大敌,小心翼翼地站在记者身旁进行贴身保护。
整段公路如今都在政府军控制之下,记者在沿途总共通过了20多个武装哨卡,每个哨卡的士兵都会友好地向记者打招呼。将近7个小时的车程之后,记者终于抵达加罗韦。
海盗在哪里?之前,由于不少海盗在邦特兰省北部港口城市博萨索附近被捕,而且多次发生轮船被劫的亚丁湾海域又正好邻近博萨索,所以不少媒体都认为,海盗的老巢就在博萨索附近。《纽约时报》在2008年10月31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博萨索沿岸就是最大的索马里海盗窝点。所以记者也一度认为,此行的目的地应该就是博萨索,并以此为中心延伸开去,寻找海盗。
但答案是否定的。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还提到了另外3个最大的海盗窝点:加罗韦、埃尔和夏拉德西尔。事实上,在这几个地方当中,真正的海盗窝点只有一个——埃尔。
埃尔几乎就在北纬8度的纬度线上,是一个海滨城市。它位于加罗韦以东约120公里的地方。
在得到了几名邦特兰省政府士兵作为贴身保镖之后,记者询问他们:“你们认识一些海盗吗?”他们点头说:“是的,认识很多。”
随后记者又问:“海盗在哪里?”他们拿出地图,一下就指到了那个已经画了圈的地方:“就是这里,埃尔。”
“难道博萨索没有海盗吗?”记者问。“没有,他们不敢来这里。只要我们知道有海盗在这个城市现身,我们马上就会把他们逮捕。”
从博萨索到埃尔,海岸线就长达700多公里,更别说是从海面上过去。为什么海盗会选择这样一个离亚丁湾遥远的地方作为基地呢?“因为在那里,海盗们聚集在一起,实力比政府军还要强大。”26岁的士兵福伊德这样告诉记者。在完成了抢劫船只的原始积累之后,富有的海盗远比贫穷的索马里政府军更有实力去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
在福伊德口中,海盗们拥有动力强劲的快艇、精良的枪支,甚至还有很多大炮和火箭发射筒。同时,聚集在那里的海盗人数众多。“超过2000人,我们不敢去那里。”福伊德说,最大的海盗头子叫做博雅赫,“他手下至少有200人,他们抢劫了很多船。”
海盗把加罗韦当作采购基地。加罗韦是目前邦特兰省最大的城市。在历经了多年战乱之后,索马里的商业正在慢慢恢复。作为地区中心的加罗韦,自然也有着当地最发达的商业。海盗总是成群结队到这里来进行采购。“他们很少单独行动,成群结队现身也不怕警察和军队。”
福伊德向记者描述了他不久前看到过的一个场面:“他们开着自己的车来到加罗韦,全都是好车。这些车在路上排成长长的车队,超过100辆,阻塞了整条公路。”这些车基本上来自日本,以丰田为主,包括一些最适合在沙漠中行驶的豪华越野车。在这里,一辆陆地巡洋舰可以卖到25000美元左右,便宜的也要6000美元。此外,还有三菱、尼桑等品牌的日本车。更高级的,还有奔驰、宝马。
“总之,他们就是一群有钱而疯狂的家伙。”福伊德总结说。
(2009年1月19日《新闻晨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索马里海盗概况(1)
一、索马里简介
索马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上,西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接壤,西北与吉布提交界,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海岸线长3700公里,为非洲之“榜眼”(仅次于岛国马达加斯加),渔业资源丰富。它处于亚洲和非洲的交界地,是亚、非、欧三大洲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索马里总面积637660平方公里。人口1040万,绝大部分是索马里人,主要分为两大族系:萨马勒族系(包括达鲁德部族、哈威伊部族、迪尔部族和伊萨克部族);萨卜族系(包括拉汉文部族和迪吉尔部族)。*教为国教,讲索马里语,官方文字为索马里文和*文。首都摩加迪沙,人口100多万,有制革、农产品加工等工业,还是港口城市,并有国际航空站。哈尔格萨,位于北部内陆,人口近10万,是北部地区的经济和交通中心。
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比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