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马站在背景为高山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像是个平面模特一样,用一个动作摆了一个上午,李成倒是还好点,但是本身就狂躁的赤兔马险些撂担子走人,好在李成使用了杀手锏,以小赤兔为凭借,总算彻底安抚了赤兔马,并且中途休息了两次,不至于肌肉过于紧绷。
拉斐尔完成了这幅画作之后,十分满意地道:“成,这是我画过得最优秀的肖像油画,特别是你这匹马如此神骏,和你十分搭配啊。”
“谢谢,拉斐尔阁下,你这幅画和上次的《牧场风情》我都会好好收藏的。”
“那应该是我谢你才是,作为一个没有名气的画家,只有你才对我的画欣赏,现在的人都太物质了,丧失了许多最宝贵的东西,比如说艺术鉴赏力。”
拉斐尔一幅把李成看做是伯乐的样子,失意了许多年的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一直在寻找突破口,从旅行之中,得到了许多灵感,足足跑了大半个地球,他现在的理想是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的世界各地的画面,然后赚取一些旅费,在有生之年内,走遍世界各地!
实际上,他也这么做了,世界大部分的地方都有他的足迹和画作,等到其百年归老的时候,估计画作会水涨船高,达到一个符合其艺术修养的水平。
“拉斐尔阁下,您不必担心,我相信和我一样欣赏你的画作的人大有人在。”李成也明白艺术家都是敏感的人群,也是介乎神经病与天才的一群人,很容易受到情绪和主观方面的波动,所以说李成的赞扬让拉斐尔十分受用。
也由此李成收获了两副拉斐尔的作品《牧场风情》、《牛仔与马》。
而在李成欣赏着《牛仔与马》的油画之中,发现一个角落有两名华裔老者带了围棋桌和围棋盒,手拿云子下棋的画面,按照油画的指引,李成注意到了树荫处下棋的两名老人家,大概都有60…70岁左右,李成记得,这是几天前来到灰熊牧场旅游的国内老年团的成员,周围除了围了其余几名老年团的成员之外,还有一些白人也在驻足看着,估计也是半懂不懂的样子。
毕竟在国外围棋还是小众,主要玩得是国际象棋,也就是那种雕塑了主教、骑士。所以对围棋还是比较陌生的,尽管属于世界四大棋类,但是西方人对围棋并不是很了解,在民间的普及率并不高,他们也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下围棋。
耗时、耗力,还看不懂其中的奥妙,不过也不是西方人不喜欢围棋,而是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门道。
其实国内的普通人也不经常下围棋,象棋还是比较普及的一项棋类竞技游戏,主要还是前面提到了耗时问题,一盘下来一个小时算是比较短的,往往会搞个几个小时,而比较大型的赛事,会分几天下一盘棋!
一盘围棋下完,脑细胞不知道死了多少,而象棋或者说国际象棋,一般15分钟解决,符合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围棋逐渐没落的原因,大家的心态都过于急躁了,很难静下心来好好下一盘棋。
而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棋类,使得许多其他国度的游客驻足观看,似乎也是比较奇特的一个画面,李成对于围棋只是一个连初学者都算不上的菜鸟中的菜鸟,只知道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说猜先黑子先行,没有一口气的棋子就会被拿掉之类的。
什么布局、中盘厮杀、后盘收官之类的,那是更高等级的棋艺了。李成走了过去,看到两名老者从容淡定的样子,棋盘上星罗棋布,局势馄饨不明,李成作为一个还没入门的菜鸟,的确看不出谁占据优势,好像白子和黑子占据的地方都差不多啊,交缠在一起,不分彼此的样子。
不过李成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听着旁边与两名老者一同前来的老年团的成员在哪评头论足道:“老朱的棋力还是比较高啊,气势也很足,白子一路上杀得老莫没有还手之力,不愧是封山的老棋圣。”
“棋圣?”李成内心一震,拥有棋圣头衔的人屈指可数啊,这就代表了当时世界最高棋艺水准的人,这是三国举办的棋圣战的冠军头衔,是高于职业九段的存在,也就是顶级的围棋大家!执白子的棋圣老朱,一幅从容不迫的样子,习惯性拿着一把扇子,轻轻敲击着桌面,对面执黑子的老莫陷入了长考,等所有人都觉得无趣了之后,围观的游客都散了,只剩下旁观的两名老年团的成员和李成。
老莫这才投子认输,说道:“老朱,我服了,让了5子的程度,你都赢得这么轻松,实在让我汗颜啊,怎么说我也是业余7段啊。”
朱有明呵呵一笑,并没有因为胜利而骄傲,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安慰老莫道:“你也别不在意结果了,先反思下这句之中犯下的错误吧,关键的一部走错,那就是满盘皆输。”
两人直接讲解棋局的时候,旁观的两名老者也参与了进来,他们也是业余爱好者,段位在业余5段、业余4段之间,与两人没有可比性。
业余7段是业余围棋界的最强段位,而职业棋手中,职业九段最强,业余的段位使用的是阿拉伯数字,而职业使用的是汉字的数字,这里面很有讲究。
在讲解之中,李成作为一个旁听者受益匪浅,隐隐入门了围棋,毕竟这是高段位的比赛,而且还是拥有棋圣头衔的朱有明的棋局,听他的讲解,胜过在围棋协会之中学习一个月!浅显易懂,并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让外行人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就是棋圣的价值所在!朱有明虽然封山了,但是偶尔也会和朋友们切磋下棋艺,并且著书成册,写了许多本有关围棋的书籍,让许多后辈后受益匪浅,还曾经担任过国家职业围棋的教练,可谓是教学围棋的经验丰富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 直钩垂钓
朱有明一番由浅入深的讲解,不仅使得对局的业余7段的老莫频频点头,一幅后悔莫及的表情,与之一行来旅游的两名围棋爱好者也偶尔插了几句,从中获益良多,而李成这个不速之客,一直没有说话,像是隐身人一样,倒是好在没有引起对方的反感,听了这一席话,李成也真正意义上对围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的李成什么都不多,只有时间最多,围棋文人墨客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一项高深的娱乐活动,李成对此早就仰慕不已了,只是苦于没有学习的机会,这次能碰到来自国内的围棋大家,李成又怎会错过?
故此等讲解棋局结束之后,李成不耻下问地道:“朱老,我是灰熊牧场的老板,我叫李成,很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这是我的荣幸。”
“你好,你好。”怪不得大家对这个华裔男子有些印象,出门在外,也不愿多惹事端,竟然他这么感兴趣,大家也没驱赶的意思,这个时候听到李成的一番自我介绍,原来是碰到正主了,其他人连忙过来打招呼。
“大家不用客气,随意一点,我只是对围棋比较感兴趣,所以打扰你们的雅兴,十分抱歉,不知朱老可否指点一二?”李成略感不好意思地说道,朱有明身为职业九段,拥有棋圣头衔,这类国手又怎么会指点一个连围棋的基本常识都不通的初学者中的菜鸟呢?这有点自降身价的意味。
抱着被婉拒的心理准备,李成打算抽身离去的时候。60多岁的朱有明慈祥地道:“小李,你这么年轻,又拥有这么大的事业,能对围棋感兴趣实在太难得了,我作为一个围棋界的前辈,很欣喜看到后辈后开始接受围棋、喜爱围棋,刚才听你专心听讲的表情,可见你是一个真心感受到围棋魅力的人,尽管可能现在棋力不高,但是我相信你会逐渐进步的。而且。年轻人学东西很快的。”
朱有明的话语,让李成十分诧异,他也只是一时兴起提出了让朱有明指点一下的想法,并没有真的以为他会答应。没想到朱有明会如此大方。不愧是围棋界德高望重的前辈。
李成的好学之心。得到了朱有明的赞扬,在一代棋圣的悉心指点之下,每天李成都有来到这个树荫处。让朱有明教授2个小时,三天之后,朱有明准备离开灰熊牧场,前往下一个景点的时候,还有一个早上的时间,李成邀请朱有明前往灰熊溪垂钓,这里不仅有丰富的野生鲟鱼的存在,还有很多河边鱼,水质清冽,十分适宜淡水鱼的生存。
朱有明也是一个垂钓爱好者,两人的关系经过三天的磨合,李成已经把朱有明当做是围棋的授业恩师了,仅仅三天,李成已经能够完整下一盘棋了,布局也是中规中矩,收官也颇有风范,继承了朱有明的收官技巧,当然现在的李成也只是初步会下围棋而已,下得好不好,还需要慢慢摸索,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朱有明嘱托李成以后可以多摆摆棋谱,还赠送了一本他写的围棋心得,里面也有许多的棋谱摆,当然最重要的是实战对弈,朱有明也经常在网上下几把围棋,还别说朱有明挺时髦的,李成得知了朱有明在网上的网名和联系方式,两人约定每天都下至少一把的指导棋。
可见朱有明已经把李成当做是学生了,朱有明在围棋界有很高的声望,除了棋艺高超之外,他对后辈的提携极为重要,也担任为国家队的教练,现在活跃在世界棋坛的职业八段、九段大多和朱有明有一些交流,更有的就是其门下的人。
准备了一番渔具之后,两人来到了灰熊溪,看到这里风景如画,溪面平静异常,周围的空气也很好,朱有明、李成开始垂钓。
李成以前海钓过,当时还钓了一头大白鲨,内河的垂钓显然要比海钓简单平静一些,更考验的是耐心,也许一个上午都不会有任何收获,但是总有一丝期待感。
在垂钓之中,李成和朱有明谈论了许多奇闻趣事,而朱有明提到的棋坛上的争夺头衔战的惊心动魄,也让李成觉得围棋并不是一个看似没有任何波澜的纯竞技的项目,实则暗藏玄机。
对于一个业余爱好更加深入了解之后,李成对于围棋更加喜爱了,也庆幸自己遇到了领他入门的授业恩师朱有明。
在这些日子的倾谈之中,朱有明作为一个长辈,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富,再加上精通围棋,做人处世方面多了许多围棋的哲理智慧,所以说探知了李成内心的变化,也就是说明白李成内心似乎有什么牵挂。
“阿成,你是不是有心事啊?一个人在国外发展,想念家人很正常,闲暇的时候可以回国看看他们嘛,而且现在科技发达,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视频聊天也是可以每天都进行的。”朱有明似乎随意的聊天,但是这句话饱含了作为长辈对后辈的淳淳教导。
李成摇了摇头,鱼竿动了一下,本来要上钩的鱼儿立马被吓跑了,心情更差了。
“朱老,您说得是,这也是我经常做的事情,每天都会固定时间和家人视频聊天,现在家里面过得很好,我很放心,逢年过节也都会回国的,再忙再累,家是不能忘的,实际上我也动过把家人移民到加拿大的想法,但是我父母不同意,不仅是语言不通的原因,还有对加拿大的生活不太习惯,而且我不是为这个烦心,而是,而是……”
李成有些踟蹰的样子,朱有明顿时明白了,不是亲情,那就是爱情了,毕竟感情生活就是那几方面而已。
“难道是你和女朋友闹别扭了?她在国内?异地恋并不好过啊。”朱有明对异地恋有感同身受的经历,以前也喜欢一个女孩,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在世界各地来回地跑,对于她的关心自然就下降了一些,导致了分手,而后找了现在的妻子,也是搞围棋的,所以彼此都很了解,全身心支持朱有明的围棋事业,而且回家之后,夫妻又可以对弈,所谓夫唱妇随啊。
李成又是摇头,说道:“我的女朋友是法裔加拿大本地人,在卡尔加里工作,是一名外派记者,工作很是忙碌,这不,现在已经在巴西的亚马孙雨林参与拍摄任务了,来回的奔波,让我心疼不已,前几天她还没去巴西的时候,我就和她谈了有关结婚的事情,我们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经历了许多事情,以前在国家森林里面并肩作战过,又到了东非大平原,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对我的女朋友很是满意,提出了结婚的意思,但是她似乎并没有准备好,所以我们闹了别扭。”
朱有明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选择了沉默,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朱有明再怎么开导,还不如李成自己想通。
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只是李成把它想得复杂了,因此产生了心病。
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成收获了两条几斤大的鲟鱼,而朱有明却一条都没有,这并不是朱有明垂钓技术较差的缘故,而是另有原因。
“朱老,我看你的鱼竿都没一次被拉扯过,好像你也没换过钓饵,难道……”李成十分好奇地说道,因为朱有明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所以李成没有贸然去拉他的鱼竿。
朱有明点了点头,说道:“你猜测很准,实际上我用的是直钩。”
“直钩垂钓?这,这不是白费功夫吗?”
“你觉得我是做无用功?你还记得姜太公?”朱有明答非所问地道,李成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对了,当时姜子牙就是用直钩钓鱼啊!”
传说商朝末期,渭水流域的一条小溪边有一个白发老人在溪边钓鱼。可是他的鱼钩却是直的,也没有挂上鱼饵,而且鱼钩还悬在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那老人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道:“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只钓王与侯,不钓水中鱼。”
此人就是姜尚,亦称“姜太公”。一天,周文王带着随从路过渭水,看到那个垂钓老人对大队人马过去一点也不在意,文王感到很奇怪,就下车和他攀谈起来。周文王在和姜尚的谈话中,发现他是一个眼光远大、学问渊博的人,而且精通政治、经济、军事。周文王于是立他为国相,辅助他夺取天下。而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的故事也就流传开来了。
李成脑中出现了满头白发,须长及胸的姜子牙,而且老版的《封神榜》的插曲之中,不是也有一首《直钩钓鱼悠哉哉》的歌曲吗?
“来去一瞬中,一百个春夏秋冬,十万里水复山重,匆匆,匆匆……”
而关于姜子牙为什么要用直钩钓鱼,说法有很多种,比如说“沽名钓誉”亦或者吸引周文王的注意力,诸如此类的说法。(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黑
但是李成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朱有明也用直钩?现在没必要吸引某个领导的注意力啊?而且以朱有明的年纪也没必要沽名钓誉。
“你是不是很好奇我为什么也用直钩钓鱼?”
“嗯。”
“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钓鱼不是徒收获了多少尾鱼,而是钓得一种态度,正如你和你女朋友的事,可能也是你们的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了对待婚姻的方式有一些异同,但是如我用直钩钓鱼一样,愿者上钩,难求无益。”原来朱有明用直钩钓鱼是为了启迪李成,用意之深,着实让李成感动不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