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酒店的老板也比较敷衍的烤了一些红薯,沿街贩卖,每斤红薯的价格,也完全遵循政府给予的指导价——10文钱一斤。

    结果,烤熟后的红薯,因为低廉的价格和可口的味道,迅速的风靡葛沽。就连天津卫的市民,也为了贪便宜,前来葛沽购买烤红薯。

    而随着烤红薯的美味,在市井口口相传,红薯作为一种粮食,终于被北方的百姓们接受了。…;

    以前,推广红薯不利,主要是地方官强行摊派农民种植,但是红薯既不能用于缴税,也不能交地租,粮食商人也不下乡收红薯,所以才推广不开。

    眼下,随着烤红薯的风靡,许多百姓亲自尝过了红薯的味道。市场开始接受了这种食物之后,相信一些比较开明的农民、地主,也会试着种植这种作物。

    烤红薯风靡,带动了红薯的需求。

    以粮食商人见缝插针的习惯,见到这种粮食已经被市场接受,那么,他们肯定也会前来收购红薯!

    只要粮食商人,争相收购红薯,那么这种作物,推广也就容易了!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政府讲一堆红薯的优点,让百姓种植,差点好心办坏事,酿成民变。

    而商人肯掏钱收购红薯,那么农民和地主,便会迅速的学习如何去种植这种作物。

    “商人真是趋利的动物,以前我廉价推销红薯,他们都不要。现在却一个个缠着我要红薯了!”将岸露出了得意的笑意。

    肖图白打趣笑道:“将大人,心里肯定是非常得意吧?”

    将岸只能嘿嘿一笑,道:“当然得意了!现在商人来收红薯,我可要给他们添加一系列附加条款,比如限制红薯的市场零售价,不允许商人发国难财!”

    鞑子入侵,商人乘机囤积居奇,食品价格扶摇直上。

    而香喷喷的烤红薯,一斤10文钱。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简直是恩赐。

    天津的粮食商人也是因为烤红薯的商机,向葛沽求购红薯。葛沽销售红薯,是有附加条件的——红薯批发价每石0。3两,零售价不得超过每石0。5两。而烤红薯,价格不得超过每斤10文钱。

    这个“苛刻”的条件,使得不少的奸商们感觉到不痛快。不过顾问党人,追求利益的同时,兼顾百姓生存,这是原则问题,将岸不准备退让。

    而在销售了100万马铃薯,73万石红薯后,葛沽自身储备的粮食还是非常充裕的,足以保证葛沽一年以上粮食自给。

    而销售出去的马铃薯、红薯,不但给葛沽带来了200万两的银子和铜钱之外,更重要的是,粮食商人以奴隶抵价,这使得葛沽新增的6万名“契约奴”。

    所以,此时的葛沽总人口已经增加到了11万人,略微显得拥挤了一些。许多产业,都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迹象。不过,等到咸水沽开发之后,劳动力资源便是多多益善为妙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九十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

    崇祯九年,六月十七日。

    独石口破后,从长城关隘进入北直隶的阿济格大显得锐不可当,连续横扫沿途各处堡垒,边疆局势,处处告急。沿途各州县的地方官和将士们,急的心如火燎,连续向后方求援。

    居庸关中,高起潜却显得悠闲自在。

    在高起潜看来,鞑子迟早要退兵,只要他手中的兵马未受到重创,待鞑子自己退兵之后,弄一些鞑子遗失在关内的尸体,割个几千具首级,用以请功便是。冒失与的鞑子决战,如果损兵折将,那么高起潜也会脑袋搬家。

    毕竟,高起潜统领的兵马大多数是京营部队。

    京营是皇上的天子亲兵,嫡系中的嫡系,是朝廷稳定的军事基础。

    大明朝崇祯年间,各地藩镇还没有彻底变成军阀,这是因为南北京营部队还是有30万军队属于天子亲兵。

    后来的南明朝,京营精锐已经不复存在,朝廷需求求着藩镇来保护自己。所以,藩镇一个个对朝廷阴奉阳违,连圣旨也是可以违抗不尊的。

    此时,高起潜正淫笑着与数名妻妾打情骂俏,身为太监,他也是有**。为了证明自己能行,高起潜更是掩耳盗铃一般,纳了十多名妻妾。

    这里面,不乏京城中的名妓、花魁,也有一些强夺而来的人妻、美妇。

    太监玩女人,自是以虐为主。

    除了舌头舔之外,还有捆绑、皮鞭、滴蜡,各种花招,都以折磨为主。弄的女人精疲力竭,露出讨饶模样,用以满足太监的虚荣心。

    正在高起潜将一名美妾捆成美人犬,牵于室内嬉弄。

    帐外传来扫兴的声音:“报,监军大人,紧急军情。。。。。。”

    高起潜闷哼一声道:“什么事?”

    帐外的军官道:“鞑子兵锋已达延庆州,延庆知州和参将写信求援军!”

    高起潜摔碎一只价值千两的青玉花瓶,道:“边疆处处告急,都找我要援军,杂家那里变出援军来?京城要守,内三关要守,杂家还嫌手中兵马不够用呢!告诉延庆知州,让他们坚持一番!如果延庆知州能击退鞑子,杂家给他请功!”

    那军官犹豫道:“这。。。。。。”

    延庆州要能击退鞑子,那满清也不会是大明心腹之患了。

    “滚吧!”高起潜打发了闲杂人等,又带着淫笑道,“宝贝,杂家来了!”

    延庆州下辖永宁、怀来二县,拥有十万军民。而明朝中期的土木堡之变,主要就是发生在延庆州。

    在独石口陷落之后,土木堡、昌平、居庸关等等是三座关卡,这三道关卡不失,鞑子是总不能够飞到北京城下!

    高起潜拒绝了延庆州请援。

    延庆州军民士气大跌。

    鞑子八万大军猛攻下,

    三天后,延庆、永宁、怀来三城陷落,当地十万军民,除了数千名工匠、读书人、年轻女子之外,绝大多数皆遭屠戮。

    居庸关守将打通总兵王朴不禁摇头道:“高起潜用兵之道,见死不救,战略重镇不坚守。如此打仗,焉能不窝囊?”

    手下副将纷纷道:“大人慎言,莫要让高监军听到了!”

    高起潜的小肚鸡肠,那是有名的。

    哪怕是督抚级的文臣,也随时有可能被他阴死。更何况,比文臣话语权更低的武将?

    一品的总兵官,在明朝,话语权也仅仅与七品的县令差不多。

    ————————…;

    天津。

    市舶司衙门。

    李慎之、陈观鱼正在对弈。

    棋局下的半晌。

    李慎之叹道:“心烦意燥,无法落子!”

    陈观鱼也道:“不下也罢,去看看海景可好?”

    “十多日未见大海船了,只有一些腥臭的渔船,有何好看?”李慎之心中显得有点忧心忡忡。

    李慎之倒不担心天津的安全形势。

    这天津是一座海港,哪怕是遇到重兵围城,也能乘海船安全逃脱。其次,葛沽镇那边皇家新军的棱堡,李慎之等人也看过了,觉得这种狰狞的防御堡垒,有火铳、火炮进行防御,哪怕是数万鞑子,也未必对葛沽产生威胁。

    不过,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六月以来,商船减少来天津,使得天津的海外贸易量迅速的萎缩。

    产品减少出口,也是无妨。在国内出售,凭着皇家纺织公司的机器先进,成本低廉,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

    最关键的问题是,皇家纺织公司仰仗商船将南方的棉花运到天津。南方的船舶不来天津,已经对公司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制约。

    “慎之兄也无需担忧棉花的问题,哪怕这海上商贩不敢来。大运河的漕运,总不会中断的。那漕运的棉料,虽比海运稍贵。。。。。。”陈观鱼安慰道。

    李慎之道:“不是稍贵,而是贵的离谱!漕运的成本本身就比海运昂贵,加上漕运钞关一路收苛捐杂税。一斤棉花沿途之中增加60多文成本。漕运而来的棉花卖到北方,价格达到每斤200文,比海运贵了一倍多!”

    大明棉花正常的价格,在北方售价一般是100文钱一斤。

    在南方的产地直接去农户家中去收,成本价可以低至70文钱一斤。再通过海运贩运到天津,扣掉了关税之后,成本价越是90文钱。

    而三斤棉花才能纺织一匹布,加上人工、房租、机器耗损费用,一匹棉布成本是在450文~600文左右浮动。

    明末北方布匹的市场价,稳定在600文钱左右,想要涨也涨不上去,想要跌也跌不下来。

    陈观鱼这才感觉到,海运对于皇家纺织公司这类的制造业,是多么的重要。

    “再等等吧,估计郑家的船队,快要来了!”陈观鱼说道。

    鞑子入塞的军事行动,影响了其他的海商,不敢来北方贸易。但是,见惯了战争的郑家船队却是敢来的。

    尤其是肖图白提拔郑芝豹为天津招商局的局长,使得郑芝豹战战兢兢,生意的往来,还是逐渐以天津的进出口为核心。

    那郑家雄霸四海,靠的是数千艘的大小船舶,虽然其中大多数是非常小的快艇。能够进行海上贸易的大船,也有五百艘左右。

    郑芝豹作为郑家集团的一员,本身便是拥有50多艘海船,加起来大约有1万多料的载重量。

    自从郑芝豹成为了天津招商局的官员之后,也是积极的为繁荣天津贸易做贡献。比如,运输日本的大米、武士刀等等特产到天津,以及将天津的商品出口到日本、朝鲜等地。帮助皇家纺织公司贩运南方的棉花,也是郑家船队的一个项目。

第九十一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

    明朝中期曾长期实行海禁,以嘉靖年间倭寇之患时期最甚。

    到明末,漕运不能满足粮食等物资的需求之后,重新开启海运。因为,海运政策使得海上运输人才出现了断层,以及海运基础设施的落后。重启海运初期,经常出现迷航、触礁、遇到风浪等等问题,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失。

    不过,这些困难,并未打消明政府重启海运的决心,反而开始研究海上运输的技术,并设立了大量的灯塔、信号塔,指引船舶航行,使得船舶遇难、迷航事故大为减少。

    到了崇祯年间,大明的海运已经进入了正轨。至少是官方海运的粮食,已经达到了漕运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天津市舶司的港口基础设施,一开始就是比较完备的。

    天津市舶司的瞭望塔上,忽的出现了信号。

    “有船队来了,至少有十多艘船!”陈观鱼辨认信号之后说道,“是郑家船队!郑芝豹来了!”

    十多艘200料至400料的大帆船靠岸,市舶司门前逐渐的热闹起来。这些郑家的帆船,比起附近渔民停靠再岸的小渔船,自是显得艨艟如云,气势不凡。

    几个月的行船生涯,只能呆在船舱、甲板等等有限的空间,着实乏味异常。所以,水手们一靠岸,就如囚徒刑满释放一般的激动,各自去打听寻欢作乐的场所。

    而郑芝豹踏步下船,拱手向陈观鱼、李慎之致敬道:“观鱼兄、慎之兄别来无恙!”

    陈官鱼笑道:“不如曰文你气色好啊!”

    郑芝豹字曰文,小字莽二。郑芝豹幼时在县学读书,后科举不利,郑家出巨资,让其在南京国子监弄了一个监生的身份。

    那明朝要当官,除了走正规的科举之路外,还可以走国子监的监生路线。

    国子监的监生,每年学费800石粮食,是专门对有钱人开设的高等学府。入学是明码标价,只要交得起学费,即可入国子监就读。

    不过,国子监入学容易,考试却是非常严格,每年都有三次考试,考试合格可以升学。读完了数届之后,便开始拥有8品的官身,成为候补官员。

    明朝的官位实缺,是优先安排给科举出身的进士,其次才是监生。由于监生是后娘养的,考试升学难,安排实缺更难。

    明朝初期,官员比较少的时候,国子监有上万人就读。而到了明末,由于监生安排实缺的困难,就读国子监的也不过数千人。

    如果不是科举实在无望,大多数的读书人是不会选择做监生的。

    当然了,郑芝豹在南京国子监苦读了几年,也不是读书的料子,无论科举还是国子监,两条路子,皆不能跻身官场。

    而眼下郑芝豹直接被提拔为七品的招商局官。比国子监毕业后的八品官,可要高上一筹,与科举出身的进士,几乎是同一品级。

    “曰文,此次来天津。你船上携带哪些货物?”李慎之显得焦急的问道,“可曾运了棉花?”

    郑芝豹笑道:“自然是有棉花的。不过,只有20万斤棉花。。。。。。其他的货物,主要是3000把钢刀,一万竿长矛,6000支葡萄牙火枪,还有30多门火炮,以及两百万斤火药。这些是国师大人,令我从澳门、日本等地所购。年前,国师大人就掐指一算,说道,下半年鞑子要南下,令某购买军械,运到天津。。。。。。”

    李慎之、陈观鱼两人互相看一看,再次觉得露出了震惊之色。…;

    郑芝豹却又道:“别的商人不敢来天津,显然是他们无知!咱是知道,这鞑子何日入塞,就逃不出国师爷的算计。鞑子再强,如何能抗国师爷的谪仙人的算计?”

    明末属于科学不太昌明的时代,封建迷信思想的主流。

    肖图白最初自称“谪仙人”,也许有人怀疑。

    但是,随着肖图白展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不凡之处,便越来越招惹众人的崇拜、迷信。

    珍妮机、海鱼、市舶司,虽然点石成金,还不足以将肖图白推上神坛。而“仙家肥”让亩产达到20多石,却是成功将肖图白神化成功。

    此时郑芝豹解释肖图白先知预言,这更是令人感觉到肖图白的神秘大能。

    “《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吧?”陈观鱼忽的发出了感慨说道。

    郑芝豹不屑道:“那诸葛亮在史书上,善于内政不善军事。到了《三国演义》上,才将之写的如同妖孽一般多智。哪怕诸葛亮真如《三国》中所写,比之国师爷,也远远不如的!”

    汉末的诸葛亮,虽然是一代能臣,但是毕竟没有逆天之能。

    而肖图白的“仙家肥”加上美洲高产作物,令亩产暴增到了20石,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逆天之能了。

    按照3石粮养一人计,肖图白的一亩田地足以养7人。这种恐怖的高产,养活整个大明1。2亿人口,1700万亩高产良田便足矣。

    所以,肖图白治下,基本上不愁粮食补给。而粮食储备充沛,就能练出精兵,便是横扫天下的基础。

    明太祖打天下靠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几个字。“高筑墙”是预防自己老家被敌人攻陷。“光积粮”才能练精兵,才能让内政安稳。“缓称王”是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提前覆灭。

    这三点之中,其实最核心的还是“广积粮”,粮代表的是财政!只要财政充沛,何愁兵强马壮?

    中国历朝,盛世时财政充沛,仓库粮食丰厚,军队能吃饱饭自是能够严格操练,精锐部队众多。

    而王朝中后期,不纳税的士大夫们兼并了太多的土地,使得政府财政锐减。军队发不起粮饷,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已经不能维持训练,军队战斗力也就垮掉了。

    按照葛沽的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的工商业经济模式,一沽便足以支撑3000名精锐部队。而如果天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