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光绪不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假如光绪不死-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想来,光绪在瀛台,最可惜的是珍妃不在身边,如果允许珍妃与光绪同住,那瀛台岛就不啻于洞天福地了,光绪可以在这儿打鱼种地,珍妃可以在这儿采莲唱歌,别说幽禁十年,就是百年千年那又何妨。
  事实上,远在乾隆时候,精打细算的清廷就允许在瀛台种地,当时乾隆下旨说:
  瀛台等处,著于膏腴之地,善为播种油菜,民租水田所收稻草,俱交户部喂象。
  因为有这个传统,慈禧也在这儿也给自己弄过自留地,徐珂的《清稗类钞》就记载慈禧在“瀛台种荷万柄,孝钦后(即慈禧)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成佳酿,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缎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用莲蕊来酿酒,慈禧也算精于打小算盘的人了。
  这个精于算计的女人,当然不会让珍妃与光绪同住瀛台,她必须折磨光绪,让他孤零零独自在此受无穷的寂寞孤独和煎熬,若是光绪在难熬的孤独与煎熬中死亡,那更会让她大快心怀。
  六.历史的玩笑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与光绪有点相似的帝王,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两人的相似之处是:都曾经是一国之主,后半生都是在幽禁中度过的,都是被人用毒药害死的。当然,也有很多不同处:李煜是国亡后被抓到敌国的首都幽禁的,光绪却是不甘当亡国之君,欲奋发图强时被当朝太后所幽禁;李煜的前半生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光绪的前半生却是淡泊自奉、艰难备尝。
  两相对比,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光绪正是为了避免落到李煜那个下场,这才发奋图强,实行变法的,可悲的是,这反而导致了他的幽禁。这很可悲,也很可笑,看来历史并不总是相似,历史经常捉弄相信它的人。
  当歌舞升平的南唐被宋军攻破,李煜被宋将曹彬押赴汴京时,李煜又愁又痛,泪流如雨,作诗说:“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当时的人后世的人却以此嘲笑他,宋太祖就说:“李煜若肯以作诗功夫治国家,岂吾俘也。”
  后人谭莹也笑话他,说:
  伤心秋月与春花,独自凭栏度岁花,
  便作词人秦柳上,如何偏属帝王家?
  光绪是大儒翁同和的弟子,翁同和饱读诗书,李煜作诗亡国的事不会没给光绪讲过,光绪自己终生读书,对南唐亡国的史事自然也十分清楚,可能正是因为李煜亡国的教训,光绪才不惜一切,奋然而起,力图挽救国家的败亡,他不作诗,不好女色,更不花天酒地的玩乐,可这又怎么样,瀛台就是专囚他这想变法想强国的人的,因为要变法要强国就必须有权柄,并且变法怎么也要带点风险,而慈禧既爱权柄,又老了,不在愿意担任何风险,套用宋太祖的话,慈禧会说:“光绪若用变法的劲头来作诗,我岂肯禁他于瀛台。”
  李煜在汴京被宋太祖幽禁,他当时心理上的感受只有一个字: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如江如海的愁绪里,李煜只能以回忆往事来打发时间,江南故国的岁月,颇有一些可供李煜回忆的温馨往事,花天酒地的快乐、美女如云的旖旎,在醉生梦死的繁华中,大周后、小周后如一轮先后升起的明月,让李煜前期的人生变得甜美无比。
  幽禁中的光绪,想来回忆往事也是打发时间的途径之一。只是光绪没有李煜那些花天酒地、美女如云的经历,虽然他有一后二妃,但他对皇后、瑾妃都不爱,对她俩没有感觉,他爱的只有珍妃一个,在光绪的内心世界里,珍妃便是一轮月亮。
  当年还是自由之身时,光绪与珍妃避开慈禧,像天下所有相爱的小儿女一样,相随着在内苑的花木山石间徜徉,累了,他们就席地而坐,这时,光绪忽然灵机一动,吟出一句上联:
  二人土上坐
  这随口一句看似简单,实则妙绝天工,两个“人”字在“土”字之上,刚好就是一个“坐”字,且与光绪珍妃一左一右席地而坐的情景神似。
  聪颖的珍妃见光绪兴致勃勃,含笑看着自己,于是思索着,对出了一个下联:
  一月日边明
  这个下联用的也是拆字法,“月”在“日”字旁边,便和成了一个“明”字,光绪是皇帝,将他比作日,倒也贴切,可惜的是珍妃不是皇后,不过在光绪的感觉里,心灵上的月亮确非珍妃莫属。
  这个流传的故事很可能是虚构的,因为光绪一直对吟诗作对没有兴趣,当然,也很可能实有其事。作为翁同和的弟子,吟几句诗做个把对子绝对难不倒光绪,只是光绪对这类事兴趣不大,最多偶尔为之。
  因此,我总觉得历史与光绪、李煜二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将他俩故意互换了位置和时间。设想一下,如果将光绪和李煜再换回来,让光绪做南唐的国主,励精图治、发奋图强,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南唐本身相当富庶,在光绪精兵强国诸种努力下,很可能与赵匡胤有一战之力。李煜在南唐当政的时间长达十五年,这段时间足够光绪用了,练一支劲旅,南取吴越,北抗大宋,光绪极有可能成为南唐的中兴之主,受后世的尊敬推崇。
  反过来,让李煜来做光绪,顶替光绪这个名号,不理政事,只在宫中吟诗作词、留恋风月,偶尔兴起,再作几首歌颂慈禧老佛爷英明睿智的诗词,虽不一定就能哄得慈禧笑靥如花,但想来绝不至于有牢狱之灾、幽禁之苦。
  

第十六章 立宪成功,40年内中国能否达到世界强国的地位?(1)
这只是个假设,假设光绪复出并顺利立宪,中国成为虚君制的共和国,革命没有发生,国家也没有分裂,一切的论述,都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展开。通过这个假设,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很多发人深思的问题,比如富与强的关系,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天下的概念和国家概念的关系,等等等等。
  在顺利立宪之后,中国从此步入了依法治国的轨道,包括皇帝在内,人人受宪法的约束,而老百姓也从宪法中获得了基本的*,中国式的*政治开始运行,清末社会聚集的诸多矛盾将因此得到化解。这时候,革命已经失去了主要的理由和动力,立宪派的目的也已经达到,社会将由动荡而进入平稳良性的发展时期。
  在预备立宪时,官制的改革使中央政府已经掌控了全国的大权,在此之前,军权也从地方收了上来,地方督抚尾大不掉的弊端得到了有效的竭制。由于没有改朝换代,立宪也不是以大规模的流血或者其他暴力促成,因此,固有的社会秩序没有受到冲击,更不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由于立宪与地方自治并举,因此,作为当时社会中坚力量的士绅阶层将有机会进入中央和地方议会,参与政治,这些士绅,一方面是中国*政治稳固、并继续向前推进的主要力量,这些人是*政治最早的受益者和传播者,他们本来在过去就是官民之间的连接纽带,*政治的思想也将由他们扩散开来,逐渐传递给百姓。
  *政治需要法律的保障,有最充足的条件以保障法律的严格执行,其条件是:
  一. 舆论的自由将对当局的执法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尤其会对热点问题、妨害民生妨害*的案例进行报道或者谴责,这将迫使当局不得不严格执法、准确执法。(关于舆论自由问题,在第 章第几节有论述)
  二. 失去了权力的皇帝,必须做遵守法律的模范。失去了权力,皇帝所能凭恃的,,除过皇帝这个头衔在千百年积攒的神圣和威严外,剩下的,就是他本人的德行以及遵法守纪等现实表现了。退一步说,无权的皇帝,想违法也难以违法,就像失去了权柄的官员再也无法贪污*一样,当然,这儿是说皇帝在政治等大问题上的违法,想来盗窃、杀人这类违法事情皇帝是不屑干的。与其不能违法,倒不如自觉遵法守纪,以便自己的声望威严不坠、神圣的光环不退色。事实上,在虚君制巩固之后的国家,如英国、荷兰、丹麦,当今的日本与泰国等,君主都以模范遵守法律为己任,这时他们为了巩固他们的皇位所必须做的,不然的话,就将引起国民的厌恶,从而影响皇统的传递。但是在客观上,他们的遵纪守法给国民做了榜样,引导、影响国民对法律的敬畏心理。
  三. 在清末时候,民风还相对纯朴的多,老百姓对官法的畏惧之心仍在,几千年来“民心似铁,官法如炉”的实践,使得官法的威慑力还在,不像现在执法的难度那么大。那个时候没听说过企业之间互相拖欠货款的问题,民间的票号全凭信誉,就可以做几十万两银子的大生意,社会的信誉体系还健在。
  有了这三个条件,法律得到严格且准确的执行,应该没有大问题,社会的稳定可以乐观的期待,基本的*能够得到保障,中国将在中央集权这个大格局下获得发展。就这样;平稳的发展40年,中国能成为世界强国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讨论富与强的关系问题。

第十六章 立宪成功,40年内中国能否达到世界强国的地位?(2)
二. 富与强的关系
  现在的媒体上,经常见到讨论中国崛起的问题,论据主要是说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GDP在全球的排序已经上升到了第4位,占全球GDP的份额达到了6 %,(2007年数据),因此崛起在望,中华民族的腾飞指日可待。按这些流行的观点,似乎经济的发展是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似乎富与强紧密相连,甚至两者之间竟可以划等号。那么看看清末的情况吧。
  1840年,中国的GDP全球排名第一,占世界的份额为,此时英国的GDP占世界的份额仅仅是,但是与英国打仗,大清惨败。这次战争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以数千远征的兵力,将大清帝国打得屡战屡败,清政府在无奈下,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1860年,中国的GDP虽然有所下降,可全球排名仍为第一,占世界GDP的份额为。远超英、法。这一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年,英法联军以两万两千人的兵力,攻入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吓得大清的皇帝咸丰逃往热河。洋兵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圆明园就是这时被烧的。此战的后果是大清割让九龙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一千六百万辆。
  1894年,中国的GDP全球排名第二,占世界GDP的份额为,而日本的GDP占全球GDP的份额只有,中国是日本的5倍多。此时大清的常备军是一百万,而日本经过持久的扩军备战,兵员也只是区区的22 万。但是在次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大清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陆军也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兵。此战的后果是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中国的GDP全球排名仍旧是第二,占世界GDP的份额为11%,但是八国联军以两万人的兵力,从天津长驱攻入北京,当时华北一带有清军十多万,义和团民四、五十万,却阻挡不住孤军深入的两万洋兵,被其赶杀得望风而逃,最后,洋兵攻破北京城,逼得掌权太后慈禧远逃西安,却不知羞的自称“西狩”,此役的结果是签订《辛丑条约》,赔偿洋人白银四万万两。
  (各种GDP数字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该文在如下网页:)
  历史是血淋淋的,但是只简单的用“清政府*无能”来解释这段凄惨屈辱的历史,显然极不负责任。清政府那么无能,却仍旧在这段时间鱼肉百姓,作威作福,那是不是说明那时候我们的百姓更加无能?或者借用一句自欺欺人的话,“不是我们无能,而是敌人太强大”!
  清政府的功过,不是这本书评述的范围,我引用以上几件事,只是想说明GDP和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关系并不是那么紧密。鸦片战争之时,中国既大又富,GDP排名稳拿第一,远远高出名列第二的英国,占世界份额之大让人咂舌,但这又能怎么样,那时候在我们的国土上作战,兵员总数又远远多于英国,可失败的是我们。如果仅仅是一次失败,那么在战术上战略上可以多找原因,但次次失败,而且败得极惨,就不是技术层面的原因了。
  1840年的大清,幅员广阔、全国一统、皇权专制,拥有远超世界各国的GDP,军队的数量也是各国中最多的,说它是个弱国,简直让人觉得说不出口,但它就是那么弱,弱得让人痛心。 。 想看书来

第十六章 立宪成功,40年内中国能否达到世界强国的地位?(3)
三. 国家强盛与民族强盛
  没有民族的强盛就没有国家的强盛,1840年,当中华民族尚处于万马齐喑的可悲状态,大清如何能称得上强盛,即便它再福一些,再大一些,那也只是富只是大而已,和强盛沾不上边。
  说到“万马齐喑”,想起了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写于1831年,距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到十年,有这首诗为证,那个时候,清朝最起码在龚自珍的印象中是万马齐喑,而从清朝盛行的文字狱等事情中,也能佐证龚先生的万马齐喑绝不是无稽之谈。不过龚自珍能劝“天公重抖擞”,看来是他对这样的大清并没有完全失望,还指望它能真的抖擞起来,但是他的儿子却似乎对大清完全失望了,因为后世有人提出指控,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就是他儿子带的路。
  天下家国,本同一理。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庭,家大业大,可是家中的人却或病或痴,或懦弱或颟顸,那么这个家不强盛,经常遭人欺负就是难免的了。
  用家的道理来看,大清那么大,那么富,却一点也不强,原因其实十分简单,那就是数百年来一直推行的愚民政策,这个政策将中华民族的肌体弄病了,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异化了,民族的神经也被弄得迟钝麻木,
  英国人阿克顿说:“民族因素在国家中的巨大重要性,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之中:它是政治能力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形式和生命力。”这话说得很清楚,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可是,中华民族曾经那么有活力,勤劳勇敢,彪悍开拓,胸怀博大并且自信洒脱,例如两汉时候,“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时候的中华民族,那么威武强悍,盛唐时候,
  那么,中华民族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才变得颟顸了,懦弱了,民族精神变得衰弱不振?民族的神经变得迟钝麻木?
  愚民政策并不是清代的皇帝发明的,从孔夫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起,愚民的理论基础就有了,从秦始皇焚书坑儒起,愚民政策就正式登台亮相了,但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愚民政策的作用其实很有限,“坑灰未冷天下乱,原来刘项不读书。”秦始皇将天下的书拿去烧了,可造反的刘邦项羽根本就是不读书的人,他们的造反,只是依据自己的本能反应。在秦的*下,首先站起来造反的陈胜吴广也并不是因为读了什么书,懂得了什么大道理,这才领了百姓揭竿而起,他们造反也是出于本能,求生的本能。
  因此类似于焚书一类的愚民政策,虽能阻止或者减少思想的传播,却并不能剥夺人的本能,不能变异人的精神。如果有一种学问能变异人的精神,破坏或者封闭人的本能,那么用这个学问来愚民,其功效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