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我就帮你出唱片。” 。。

成长篇(27)
周杰伦一听老板要帮自己出唱片,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嗯”了一声,便低着头走了出去。
  回到音乐室,周杰伦兴奋不已,但他并没有急于动手写歌,而是跑到大街上买回一大箱方便面。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后的挣扎。因为他知道,老板给他的机会也许就这一次了。那段时间,他几乎是一首接一首地创作,每写完一首,就像生下一个孩子一样,高兴得不得了。而每当他疲惫的时候,就在房间的某个角落里打个盹儿,醒来之后继续下一首歌曲的创作。
  就这样,仅仅10天时间,周杰伦真的拿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写得漂漂亮亮,谱得工工整整。面对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吴宗宪无话可说了。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精心制作,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杰伦》制作出来了。2001年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一天说不上两句话的小伙子居然一鸣惊人。他的第一张专辑刚一上市,就被歌迷抢购一空。在当年的台湾流行音乐大评选中,《杰伦》一举夺得台湾流行音乐金曲奖的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
  2001年12月,周杰伦第二张专辑《范特西》横空出世,并再次风靡了整个华语歌坛。2002年初,在第八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评选过程中,周杰伦又一举获得2001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仿佛一夜之间,华语流行歌坛几乎被周杰伦一个人的声音占领了。他纯正的音乐曲风、桀骜不驯的外表和他“莫须有”的绯闻都成了年轻歌迷们热烈追捧的焦点。
  从一名餐厅服务员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当红小天王,周杰伦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说:“明星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不服输的结果。”是呀,一个人不想做退却的懦夫,就应该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如果你一直追求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
  (2) 给孩子一些激励的座右铭
  比如:“办法总比困难多”,“胜败乃兵家常事”。
  再比如:“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鲁迅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一位著名的心理专家曾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还有人说:“不幸是一种财富。”
  ……
  (3) 注意家庭挫折教育
  比如:不要娇惯孩子,家长要坚守原则,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无原则地让步,这样可以使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被吓倒;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在孩子第一次遇到挫折时就要让他自己解决,家长不要总是来帮助孩子收拾残局,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不要事无巨细都由家长代劳,因为这样可以使孩子对挫折习以为常。
  有人说:“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比一个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的确,一个孩子如果面对挫折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调节,不能调整心态来面对困难,即使再聪明也会面临失败。
  21。 该不该给孩子配个手机?
  金战网上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中学生用手机,好还是不好?
  投票分为正反两方:正方——手机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中学生也不能落伍,中学生用手机好。投此票人数占总数的。反方——中学生使用手机没有节制,不会合理使用,会影响学习,中学生用手机不好。投此票人数占总数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成长篇(28)
在这个调查中我们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支持的理由。以下是部分回帖:①中学生不要用手机,因为他们会变成拇指一族的。没办法,要面对高考啊。②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③在学校时不宜用,放假放学后当然可以用的。④中学生用手机不能绝对说好,也不能绝对说不好!⑤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⑥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问题!⑦支持,学生也不容易啊。⑧我接触的学生中,凡使用手机的,很多时间都可以看到学生在发信息,对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正如网络一样,手机也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这么先进的东西不让孩子使用,未免有点可惜。更重要的是别的孩子都有,我们的孩子没有,他会不会因此感到自卑?而且家长要跟孩子随时保持联系,没有手机也不方便呀。
  其实孩子要手机无非就是两个目的:①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能落后于人;②方便跟同*系。但往往一用上,就控制不了自己,上课、写作业甚至该睡觉的时候还在发短信。因为手机影响了学习,这也是最让家长无法忍受的。
  ■
  曾经就有个家长跟我说:“前段时间孩子总闹着要手机,说同学都有,就他没有。没办法,给他买了一个。结果经常看见他写作业的时候偷偷摸摸摆弄手机,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愁得不行。正好前天孩子手机丢了,让我再给他买一个,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给他买了。可是他就闹着说不去上学了,这可咋办?”
  另一个家长说:“孩子最近老是吵着要用我的手机,一会玩游戏,一会聊天,就是不学习。我真不想让他用了,我想跟他说我的手机丢了,这样他就玩不成了。老师您觉得这样行吗?”
  ■
  有很多家长遇到过这个难题,可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有个聪明的家长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孩子要求买手机,他不说买还是不买,而是拿出一张纸递给孩子说:“儿子,爸爸不反对你买手机,但是做任何事情前,我们都要先考虑好利弊。你把用手机的好处写在这张纸的正面,然后再把用手机的坏处写在这张纸的背面。如果好处比坏处多,我们就买。”
  这个家长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决策权交给了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觉得家长是*的,并且因为是自己的决定,所以责任当然要自己承担。
  这个孩子写得很认真,写完后交给爸爸看。
  爸爸看了说:“你写的还不全面,爸爸再帮你补充一下。”
  然后爸爸也在那张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写完后父子俩一起讨论,好处和坏处的数量基本差不多,那就要看看好处有多重要,坏处是否能避免。
  于是孩子信誓旦旦地写下了避免每个坏处发生的办法,并保证万一没有做到,爸爸可以收回手机。
  其实做到这一步,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是否该买手机的问题了。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孩子很多好的习惯,比如:遇事要先思考,权衡利弊再做决定;自己做的决定就要自己承担后果。不管最终是否买手机,孩子都会感觉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家长的尊重,会感觉爸爸是*的,并且对他是足够信任的。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能够善于独立思考、不盲从并能勇于承担后果。
  这并不是说,我就建议家长给孩子买手机了。我还想建议的是,父母要想方设法跟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喜欢上家庭生活,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这样,他们在家里才有事情可做,有话可说,这样孩子就不会再将各种需求的满足只依赖于某一个特定的物品和方式。 。。

成长篇(29)
22。 孩子有了手机后,整天都在发短信,成了拇指族,怎么办?
  经常有家长跟我讨论:“到底要不要把孩子的手机收回?整天就看他在那里发短信,也不知道都给谁发的,哪儿来那么多话。”还有的妈妈经常说:“每天看着好像在那写作业,但其实是在玩手机、发短信。我一进屋他就把手机藏在桌子底下。”很多家长看见自己孩子不停地发短信就头疼,也不敢制止,怕孩子发脾气。那么究竟是什么催生了拇指一族?如果家有拇指一族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
  ■
  我就曾经亲身有过这种感受。
  有一次我的一个外地朋友因为工作忙,假期的时候把孩子送来北京请我代管。孩子白天参加辅导班的学习,晚上下课后我就把他接回家。有一天因为我下班晚,没有来得及买菜就去接他了,只好带着他一起去买菜。结果整个逛超市的过程中,他一直在发短信,如果不拉着他,一会儿就被落在人群里,找不到了。
  开始我以为他是因为好久没见父母想家了,赶紧上前去询问。本打算安慰一番,结果发现,他原来一直在给辅导班里的同学发短信,而且好像是在交女朋友。
  这个猜测在后来他发错的一条短信中得到了证实。可能是因为那段时间我和他联系比较频繁的原因,他竟然不小心把发给女朋友的短信发到了我的手机上,内容是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喜欢。
  看着一个初中生发出那样的短信,责任心驱使我去辅导班看了那个女孩,长相平平。我思考了很久,没想明白那么帅的大男孩,学习也好,各方面都很优秀,怎么也会“早恋”?而且对方竟然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于是我决定跟他进行一次长谈。
  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把他当成一个大人,心平气和地交流谈心。他终于说出她吸引他的唯一原因竟然仅仅是因为她可以听他说心里话。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想到其实我也有责任,因为工作太忙,他来的这些天竟然没有抽出时间好好跟他沟通。我向他诚恳地道歉,结果他却说不是因为我,他在家里跟父母的沟通还不如跟我多。说着说着,孩子就伤心地哭起来。
  后来我特意请假带他去了长城、世界公园、动物园、游乐场,几乎能玩的地方都去了,他开心得不得了。玩的过程中再也没见他给那个女孩发短信,还一再跟我商量可不可以在北京多待几天。其实孩子要的并不多,可能就是一个可以经常沟通的玩伴,父母如果愿意,完全可以做得到。
  如果想要孩子不做拇指一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发短信的时间和精力先一步占用起来。用什么占用呢?当然是用孩子喜欢的事情才有效啊。
  ■
  随着网络和手机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认知和习惯也在不断地更新。原来我们认为最能表达我们心意的书信如今用十个手指敲敲键盘就可以完成。不仅如此,很快人们就发现了有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只需要动动拇指就可以在瞬间让对方收到的手机短信。正是它方便、简洁的操作方式和时时送达的快捷、准确,才使其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再也不用焦急地等待一个星期、天天跑收发室,也不需要任何接通网络的场地和有上网功能的电脑,只要一个小小的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跟对方保持沟通和联系,这就是人们喜爱手机的原因。又因为短信在包月功能内发送和接收都是免费的,而更加受到学生一族的喜爱。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成长篇(30)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客观原因。除了这些,其实催生拇指一族的根本原因是他们都渴望沟通。因为把手机所有功能的优势都加起来恐怕也敌不过两个人面对面交流的快捷和真实吧?为什么人们不选择面对面交流而要选择千里迢迢地飞信传情呢?我想可能就是因为身边缺少可以畅所欲言的人吧。
  当然也不乏时尚感的“诱惑”在里面,短信沟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哪个学生如果还不会发短信,那他就落伍了。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手机短信成了他们与别人沟通的主要方式,而最让家长担忧的也是孩子因为沉迷短信而影响学习。
  ■
  如果我们家长可以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如果可以实时满足孩子的沟通欲望,如果可以耐心地倾听而不提出任何批评和指责,我想孩子发短信跟他人“诉衷肠”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多参加学校的活动,或者多进行户外活动等群体性活动,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交流,同时也分散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未尝不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好方法。
  孩子使用手机,几乎是百分之百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一晚上来回几条短信,这一晚上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下降。如果上课收发短信,又会严重影响听课效果。所以如果可能,还是建议孩子不要用手机。但前提是孩子肯主动交出来,这就看家长的教育艺术了。
  23。 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玩劲舞团之类的游戏,怎么办?
  “网瘾”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很多中学生的家庭,金战热线中咨询孩子网瘾的问题几乎占到了一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很多教育界、心理学界的专家也都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但至今为止没有哪种方法能够立竿见影的。
  ■
  就在上个星期,有个外地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我咨询。我和家长已经事先在电话里沟通过了,了解了孩子平时喜欢上网的情况。家长说现在孩子放学后除了上网就是交男朋友,根本不学习。而且上网还必须去网吧,在家里还不行。
  于是咨询的时候,我问孩子平时上网吧都喜欢做什么,孩子回答简单而干脆:“跳舞。”
  “买个跳舞毯在家跳不行吗?”我问。
  孩子回答:“不行。”
  “为什么不行?”
  “太小,没有震撼的效果。”
  我也是因为她才刻意在网上查阅了一下关于“劲舞团”的解释:
  游戏介绍: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音乐、忠于劲舞。他们生活在一个叫“劲舞城”的地方,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为了舞蹈而生的。结交朋友是他们的天性,“劲舞城”的大家族就此逐渐壮大。凭着对舞蹈的热情和与生俱来的天分,他们成了时尚的宠儿——随意搭配着时尚服饰、尽情彰显个性形象,他们乐此不疲地享受每一天。
  游戏特点:超劲爆的歌曲
  劲舞团作为音乐游戏中的一员,不断加入最新最劲爆的歌曲。歌曲风格从R&B、hip…hop一直到电子舞曲,集中了中国、韩国、日本和欧美最流行的音乐。
  简便的操作方法:
  游戏只用键盘上的5个按键进行操作,不管你是初学玩家还是游戏的发烧友,都可以通过简单的5个按键感受震撼全身的节奏。
  激烈的对战系统:
  劲舞团最多能够支持6人联机对战。在游戏中,可以选择单人对战模式——和其他玩家1对1斗舞;也可以拉上好友组成舞队——和其他玩家开组队模式进行游戏。 。。

成长篇(31)

  看到这样的游戏介绍,我想家长也该明白,为什么孩子们会喜欢它了吧。时尚的音乐、震撼的效果、傻瓜式的操作,加上激烈对决的刺激和成就感应该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其实所有的网络游戏差不多都具备以上特点。
  除了这些,其实最让孩子们不能放弃的是在网络世界中的那份自由,没有责备只有奖励;做错了、做不好,不但没有惩罚还可以从头再来,一个人有好几条命,每一条命又由无数滴血组成,血快流干了还可以再充,希望永远比失望多。
  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除了批评就是指责,对孩子的要求永远没有止尽。记得卢勤老师曾经讲过一个笑话,她说一个孩子当了小队长,兴奋不已地跑回家去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当小队长了。”结果妈妈冷冷地说:“当个小队长有什么可美的,等当了中队长再来跟我说。”孩子很沮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