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同在市委常委。经常碰到,对他不了解?”
“不了解,我一看到他那双眼睛,就从心里不愿意和他打交道。”
“他那双眼睛很阴骛是吧?这个人是从区纪委上来的,一直在纪委工作,别看他平时不吭声,其实暗地里鬼主意特别多。应该是柴书记一派的军师了,为人又贪财好色,不讲原则,被纪委抓到的干部。往往是倾家荡产后,就得以解脱了。很多干部私下打赌,说如果我说话不算话,就让李应军抓我。大家都知道,董书记对他是恨之入骨,可惜又没有能摆得上桌面的理由,几次彭程要发作,都被董书记劝住了。”
“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利害冲突?”
“市长,你不了解情况。咱们市里还是有一些利益的,比如说一些矿产资源,他们就争夺的很厉害。董书记的亲戚朋友要开矿,黄进革他们就百般阻挠,甚至黑社会都用上了。董书记万般无奈,只好大家都不开矿,要不然你们西南公司怎么能够一下子就开采那几个矿山呀。”
“他怎么狂妄到如此程度?”
“他是狂妄在骨子里,外人是拿不住把柄的。老人家不是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黄进革当然是最了解他的人了。我估计这次柴书记也跑不了。”
“但愿他不要有事就好。”
“老板,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开玩笑你别在意,是不是唇亡齿寒,或者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午阳笑道:“后面的是不对的,前面的就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了。尽管我们和柴荣不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但是,我们党的哲学,是斗争的哲学,柴荣倒了,我们和董书记的蜜月期是不是也到头了?他得找斗争的目标嘛。”
项阳说:“还真可能这样的。不过既然黄进革没有供出柴荣,李应军就更不会了,李应军的意志力可比黄进革坚强多了。”
“那是有可能的,咬人的狗不叫嘛。不过,到了他们这一级,可能就不是由省纪委来调查审理了,他们的心理防线再强大,不开口,不承认,恐怕也有足够的证据让他们服罪了。”
项阳说:“他们不开口,就不会牵扯到别人了。”
午阳笑着说:“算了,我们不是纪委,轮不到我们来管这个事,也许一切都在董书记的掌控之中,我们只能走着瞧了。新的公安局长到了没有?”
“到了。是省厅的一个处长,市委组织部的李一岚副处长调去任副局长。这个人是董书记以前的秘书,可谓是嫡系中的嫡系。何副市长也一直在公安局,还没有将情况汇报?”
“你让他说什么?没有人事安排权,就没有话语权,还不得等到尘埃落定了。”
“也只好这样了。市长,我出去探听消息去。”
午阳没有从正规渠道得知消息,明白就有没有必要让自己知道的道理。正好也懒得去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吃过中饭,就跑到了西南公司。
离下午上班的时间还早,办公室不见人影。也没有带自己办公室的钥匙,只能等汤小龙来开门了,就在办公楼里走走看看。
看见新挂牌的基建处门开着,就在外面敲了敲,颜泽润抬头看见是他,就立即起身,“老板,快请坐,我来泡茶。”
看到午阳接过茶时很高兴的样子,颜泽润说:“老板,听说市里闹地震了,是不是真的?”
“不知道,我去县里调研了十几天,昨天晚上才回来。对了,我又去了你家的村子,那里建设得挺漂亮了。”
“是啊,路宽了。房子高了,还节省出来100多亩耕地。老板,这都是你给带来的啊,乡亲们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呢。”
“感谢什么。我应该做的。”
“老板。你朋友给我家里多汇了5个亿,我要退回去。他说是你安排的,让我找你。”
午阳笑道:“颜泽润同志,这次你们可是吃大亏了,我不让他多给些钱。你们知道了会骂我的。”
“能吃什么大亏?不就是石头里面有翡翠吗?老板,你看到没有,我们山上天天生产翡翠,乡亲们还不待见呢。”
“告诉你吧,我10?1回去休假的时候,看到了那几块石头切出来的翡翠,可是玻璃种的。大的那块是里面一个八仙过海立体画,案板那块是熊猫吃竹子的立体画,饭桌就是红翡的,价值连城啊。就是切开来卖翡翠。你算一下,长6米,宽3米,厚两米,有多重?120吨,玻璃种翡翠的价格,每千克最少5千万。你想想,是不是吃大亏了?”
“老板,我们也想得通,这些石头放在那里几百年了,家里还不是守着它受穷啊。老祖宗讲,发这种大财,是要祖坟埋得好,个人命里也要守得住才行。我们有这么多钱,足够了。”
“老颜,这样一想也对,翡翠再值钱,还不是一块石头,也要有人买得起才行。他现在也就是留着自己家里用,饭桌还配齐了3条同样的凳子。”
“老板,你这朋友哪里来这么多黄金呀,我看每天都拉黄金过来的。”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老颜,现在新的工厂、办公楼和住宅楼开始动工了吗?”
“没有。我这不是紧赶慢赶赶出来,准备今天开董事会的,结果市里风云突变,汤小龙都不敢给你打电话了。”
午阳笑道:“以为我也有事呀?”
颜泽润说:“不是,大家都是以为你忙不赢的。说你涉及**案,几乎没人会相信的。老板,我们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在选址建新的总厂以前,开了个职代会,进行民意测验,结果99%的职工代表,都要求迁去春城。我们的职工,在山沟里呆了几十年了,都呆腻了。正好,矿山开采完了,兰江市也没有这么大地方给我们,我们就去春城好了。”
“结果怎么样?”
“还可以。他们市委、市政府对我们迁去表示欢迎,带我看了几个地点,我又请董事会的领导过去看了,最后选中了一个小河两岸的地方。这是地图,你看看。”
午阳看了一会,地方位于春城郊区10千米左右,高速公路从旁边经过,一条小河穿境流入滇池,两边各有两千亩的土地被红线圈在里面了。
“地方不错,能不能再给多一些地皮?”
“不行了,西边是受到高速公路的限制,南北是另外的企业占了,只有东边可以延伸,但是那里不是工业园的范围,我们如果光是买土地,村民今后就无以为生了,如果连村子一起买过来,我们就资金不够。”
“土地是什么价格?”
“现在的地皮是经过市政府征收了的,给我们是每亩50万的优惠价。我们4000亩土地,需要20个亿,加上修建小河的河堤、道路,架设桥梁,还需要3个亿左右。如果将东边的土地和村子,以及村子后面的山地都征收,大概还有耕地6000多亩,村子500多亩,小山3000多亩。也按50万每亩计算,就需要50亿,那我们的资金就连征地都不够了。”
“小山过了后是什么地方?”
“就是湿地了,是被禁止开发的。”
“如果征地了,村民需要如何对待?”
“跟兰江市差不多,都是给建设安置房,发给安置费,其他就不用管了。”
“那就算了。如果资金都用于征地了,我们的搬迁又要延后几年,那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开董事会,是准备研究什么问题?”
“小河的两边都差不多大,现在是在一边建工厂,一边建住房,办公楼是建在哪一边好,就各执一词了,需要你来拍板。”
“那这个董事会就不用开了。我已经决定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官帽子很多
郝亦男说:“我们的想法,因为本来就地少,再淹没就可惜了,所以只在不淹没土地的地方修水坝。”
“这个想法很好。如果按照这个进行修建,遇上大旱之年,可以保证多少土地的灌溉?”
“如果是20年一遇的旱灾,可以灌溉80%的土地,50年一遇的旱灾,可以灌溉70%左右的土地,如果是百年一遇的,就没有把握了。”
“郝局长,水旱无情,我们的山上种植了那么多的水果和药材,万一遇到干旱,农民的损失就大了。所以,我想,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将百分比提高一些,最少提高10个百分点,有没有可能?”
“按说是有可能的,但是,市长,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要淹没耕地了。”
“我们的10个百分点,就是50万亩耕地,如果在淹没的耕地和受旱灾威胁的耕地之间有差额的话,我觉得还是要不惜代价的。你们这个报告提及的项目,和提高灌溉面积有没有冲突?”
“没有冲突。”
“没有冲突就好。刘市长,我看现在旱季到了,是兴修水利的大好时机了,我看就着手进行吧,我们在常委会上争取让财政给水利局拨5个亿吧。”
刘灿辉说:“市长,我同意你的安排。郝局长,你们边组织现有项目的施工,边继续进行勘探,将市长的指示落到实处。”
郝亦男说:“好的。市长,我想请问一句,你是不是学水利出身的?”
午阳笑笑,“不是,对水利工作,我知之甚少。”
郝亦男说:“市长可是没说一句外行话。”
“那我以后和专家说话就要藏拙了。不开口,人家就不知道我的底细了。好在我到县里当县长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搞了一个航电枢纽。”
刘灿辉说:“我们也可以搞几个航电枢纽呀。”
“我们只能发电和灌溉。要航行就不行了。江上又不能建水坝,没办法。郝局长。你们勘探好了后,尽早报上来,市委常委会通过以后,就组织实施。”
郝亦男说:“好的。市长。这次我们在进行考察时,发现一些偏远地方,还是有很多土地可以开垦的,如果也将水利设施修好了,可以栽种很多经济作物呢。”
午阳问:“都列入你们的报告了吗?”
“没有。那些地方因为偏远,人口密度小,市里发展经济作物。也没有到那里去,用水的矛盾不是很突出。”
午阳说:“那里不还是靠天吃饭?天不下雨,口粮不就成问题了?”
郝亦男说:“那倒不至于,人家多少年都过来了嘛。如果市政府下决心搞。我们在这些工程开工了以后,就安排人过去勘探。不过,我的想法,市政府应该组织花卉、水果、药材、烟草等公司过去,农民种不过来的土地,由公司派人种植好了,要不然当地人是种植不了那么多土地的。”
刘灿辉说:“市长,我们暂时顾不过来,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好,刘市长,你将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吧。”
崔德平在敲门,午阳说了:“什么事,进来说。”
“市长,书记请你过去。”
刘灿辉和郝亦男赶紧起身告辞。
“知道董书记是什么事吗?”
“董书记亲自打的电话,我说你和刘市长在谈话,他让你回过去。”
“德平,你骗人啊?”
“也不是骗人,董书记急等着回电话呢。”
午阳回过去,通了后,董书记笑道:“午阳同志,听说你从家乡带来了好东西,还有没有呀?”
“书记,东西还有,我安排司机送家里去?”
“不急,晚上去我家里吃晚饭,你亲自做,要不然我们拿了也做不出来的。”
“好,我早点下班,回家拿过来。”
“你现在来一趟?”
“书记有事吗?”
“随便聊聊。”
“我马上过来。”
崔德平说:“市长,你真走啊,这段时间的文件还没有看,我还替你答应了几个汇报工作的领导呢。”
“有些什么重要的文件,我跟我讲一下,过来汇报工作的人,让他们先等一下,我很快回来的。”
“重要的文件,就是《关于成立兰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批复》了,其他的也就一般。汇报工作的人,有利局长、胡书记、封县长等。”
“让他们回去工作,我会打电话给他们的。”
“好,我这就打电话告诉他们。”
到了董书记办公室,彭程上了茶就离开了。两人坐在沙发上聊起来。
“午阳同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事情处理的很顺利,也就不必要耽误工作了。”
“关于成立高新区的文件看了?”
“还没有,上班时安排了书记布置的统计数据的工作,黄市长带了两个税务局长来,刘市长带了水利局局长来,就没时间看文件了。”
“没事,我们随便聊聊。这次除了成立高新区区委和政府以外,还要在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成立招商局。”
“是啊,上次人代会的时候,我还奇怪我们市怎么会没设立招商局,后来事情一多,又忘记了。”
“其实还是我当市长的时候,就设立了招商局,不过几年都没什么成绩,大家就调走的调走,退休的退休,自然就无人提起了。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又没有必要成立了,我们今年都引进那么多商人和资金了,招商局还有什么事情可干的?”
“书记,您这个想法就不对了。我们还是一个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市年纳税100万以上的还不到50家,跟经济发达地区比,差了几十年了。”
董书记笑道:“看看你这个急性子。你以为我不知道啊。我去年就到了江浙、沿海经济特区参观过,回来就和滕书记请求,将你调过来了,你看看我是不是走了一步妙棋?”
“书记。也就是蒙您错爱了。没有市委的大力支持。我也不是三头六臂,成不了什么事情的。”
“那是自然。要不然还要市委干什么?午阳同志。你对高新区的书记、区长的人选,有什么意见?”
“我还是那句话,听您的。”
“哎,我是征求你的意见嘛。”
“要我说。成林现在是兼高新区的书记,最好就让他过去任专职书记好了。”
“不妥。在行政体制和老百姓眼中,副市长是高于区委书记的,成林过去,人家还以为他被降职了。”
“那我真不知道谁合适了。”
“思路还是不够开阔呀。我提利凝去任书记,你认为如何?”
“利凝应该还是可以的,也是多年的正处级干部了。上半年去国土局任职。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土局的风气都变了,群众的反映很不错的。”
“既然你不反对,就这样上常委会吧。另一个常委人选,在什么职务上产生好?”
午阳笑道:“书记,您别考验我,我对这些不熟悉的。”
“看来你也就是对发展经济有两把刷子,对官场没有花功夫啊。有的城市是总工会主席任市委常委,我不赞成这样,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急需要发展经济的城市来说,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