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生扬了扬手中那只盒子,谦虚的自嘲着笑道:“咱们玩的就这破玩意,叶兄弟眼睛就只盯着文房四宝上面,看的都是高雅东西,呵呵。。。。。。”。
“别扯了,三哥。。。。。。”。
叶欢嘴中应付了一句,眼睛却一直在打量那方砚台。这砚台拎到手中之后,摸上去手感极好,完全达到了那些古人所谓的“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的境界。心里嘀咕着,叶欢将砚台上下翻转了一圈,想看看这方砚台是不是那些所谓的名款。。。。。。
“别瞅了,叶兄弟,不是什么太好的物件。。。。。。”。
刘梅生的目光也放在砚台上,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这方砚台是个好物件不假,但没款没识,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叶欢还是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打量,听见对方说这话时,他抬头笑了笑,看着刘梅生道:“既然三哥这样说,那不如你开个价,就将这个小玩意匀给兄弟如何?。。。。。。”。
'。。'
168章 贡品端砚
168章贡品端砚
“叶兄弟喜欢这个?。。。。。。”。
刘梅生口中在问着,眼睛也悄悄的瞟了叶欢一眼。他现在知道这年轻人在看古玩上的眼力确实是不凡,既然对方看中的物件应该是还不错。但一开始自己说过话,现在也没有办法悔改。
另外这库房中的物件,自己也确实都请人鉴赏过,有价值的物件都早已经给自己藏起来了。这剩下来的玩意,都是没多大了不得的东西,对方既然想要,干脆就。。。。。。
想到这儿,刘梅生笑着道:“叶兄弟既然喜欢,那就干脆拿去好了。这玩意虽然还不错,但也不值太多银子,我问过人家圈内的行家,也只值个几万块钱的事儿。这小玩意你拿去,就算是兄弟来到昆州市,三哥给你的小礼物吧,你也别见怪。。。。。。”。
“见怪?呵呵三哥说笑了。。。。。。”。
叶欢喜笑颜开的道:“那兄弟我就谢谢三哥啦,感谢,感谢呵呵。。。。。。。”。
刘梅生看见对方笑的那么高兴,貌似嘴都合不拢的模样,当下心中略有些疑惑。他和侯群通过几次电话,知道对面这年轻人看起来其貌不扬的样子,其实却是个标标准准的大财主。
不像自己这些人,外人看自己有着不少产业,那五星级的大酒店也确实让别人眼红。但刘梅生自己知道,这些东西看起来风光,其实赚进来的银子是不少,但花出去的银子也同样很多,根本不像外人看起来那么风光无限好的模样。
而叶欢就不一样了,这家伙的财产那都是干巴巴的玩意,一点没有水份的。要说对方现在也已经是资产上亿的阔佬,用得着看见自己给他个几万块钱的这方砚台,就高兴成这样?难道真是象人家说的那样,这穷人要是做惯了,见到一点值钱玩意都是好的?不至于这么穷酸吧?。。。。。。
心里头暗自嘀咕着,刘梅生偷偷瞄了叶欢几眼,笑着问道:“叶兄弟,看你高兴的这付模样,莫非三哥这方砚台有什么来历不成?不会吧?。。。。。。”。
虽然这时叶欢在心里一个劲的偷着乐,但他生怕自己要是将这方砚台的来历说出来之后刘梅生懊悔,或是对方认为自己吃亏大发了,到时候又给自己出其他题目让自己办,反而不如不说,就让这家伙摸不着头脑去吧。。。。。。
叶欢也能预先猜测到,刘梅生这家伙肯定也早已经找人鉴赏过他手里的这些物件。但不知道是不是找的人不懂行情,或者亦是个半瓶醋的料,竟然将这个极品的绿端砚台当成了普通货色遗漏了,活该自己又要小发一笔了。。。。。。
在文房四宝中,砚台就是其一,而在我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却尤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经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从这就能看出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以及它的雕刻精美。
端砚的石料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的砚台石料为最佳,而现在叶欢得到的正是一方产自老坑料子的正宗端砚。
关于这端砚其实有个颇为美丽的传说,相传是唐朝中叶的某一天,一位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
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台边上还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的开始。
绿端并不是单纯的绿色,其实它是翠绿色,有点象碧玉或是翡翠那颜色。上品的端砚多为青紫色,猪肝色,天青色,其上那些上面有凤眼,鹦哥眼者属上品,而眼中呈现出翠绿色者最为难得。
无论是老坑砚石,麻子坑砚石,还是宋坑砚石,属佳品者,其上又多伴有冰纹,胭脂晕,马尾纹,金线纹,或单一纹路,或兼而有之,经过雕刻名家之手,在砚台上组合呈现出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图。
自唐代初期开始,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直至宋朝开始,皇家大内把端砚列为“贡品”之后,这才使得端砚正式蜚声中外。
心里存了这种想法,叶欢于是打着马虎眼呵呵笑着,道:“三哥,看你说的,这玩意好歹也要几万块钱呢,三哥你凭白送给兄弟,我得了这么一个好物件,难道不应该高兴一回吗?呵呵。。。。。。”。
但刘梅生这家伙是个标准的老狐狸,他可没有那么好糊弄,看着叶欢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这老狐狸越发觉得事情没有自己原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疑惑的问道:“兄弟,你对三哥说说这玩意,也好让三哥我长点见识不是?这绿端虽然说不错,但在市场上可也不少啊,价格捅上天了也就**万块钱,至于这么高兴吗?。。。。。。”。
叶欢见这老狐狸一付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模样,知道这家伙是个贼精的人物,于是笑着道:“三哥,你看来平时是不注意这文房四宝类的物件,我却是看了不少这些东西。我对你说说,是这样。。。。。。
这端砚历来就是我国的四大名砚之首,更是不少古代骚人墨客心头之结。端砚不但古来已经是十分名贵,更因现在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几乎是无石料可采。
而其他所有的名坑:包括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等,端砚现在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
三哥,现在你知道了吧?这端砚虽说现在还不怎么值银子,但以后这玩意的价码,肯定还会上涨不少。兄弟我今儿个可算是赚到了,呵呵多谢三哥啦。。。。。。”。
刘梅生听着叶欢的的介绍,慢慢的点着头,貌似在沉思着什么。其实叶欢介绍的这些东西,他虽然知道的没有对方详细,但他也有打听过一些,特别是市场上的行情,他还是知道的,感觉并没有叶欢说的那样邪乎啊。。。。。。
他知道现在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砚资源越来越少了。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砚台,几乎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料子制成的,卖一块就少一块了,故而端砚之收藏价值才会越来越高,而升值潜力也因为这样才越来越大。
可是虽然这样说,但毕竟原来这料子在市面上还是不少,好象用不着这么高兴吧?老狐狸心里感觉到对面这家伙,估计对方是没有对自己交底,有些郁闷的在心里头盘算着。。。。。。
叶欢知道对面的老狐狸心里估计是起了点疑心,但对方现在肯定不知道这方砚台的珍贵之处,只能空自郁闷了。
想起这老狐狸之前玩弄的那些小手段,叶欢不禁暗自得意了一把。暗想着,现在可不能将这绿端的秘密透露给这老狐狸,要不然,说不定这家伙就要反悔不愿意了。。。。。。
叶欢手里捧着这方端砚,生怕不小心将这宝贝玩意不小心给碰伤了。他暗自忍住心头的高兴劲,努力将自己极力想上扬的嘴角给紧紧抿住。
心里头鄙视着刘梅生道:这方端砚虽然没款没识,但可比那些有款有识的名家端砚还要牛叉。这家伙不识货,就该自己发财了,呵呵。。。。。。
刘梅生不知道的是,其实不但现在我国政府在限制采购端砚的原料,自古以来,限制采购原料的事情就发生过多次。由于端石自古就是名贵砚才,历朝历代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官采之后便封坑禁采,自唐宋以来都有军队专门负责守坑,但民盗一直都难以禁绝,只是产量都不多罢了。
而到了宋朝,皇家大内将端砚列为贡品之后,民间一时极为缺乏,价格随之暴涨,偷盗采购端砚料子的风潮也逐渐盛行起来。
到了宋代末年,因为官府监管不利,官盗开始愈加盛行。最为有名的就是宋朝派驻两广的将军熊佟文,他不惜破坏石坑矿脉大肆采伐,这时出产的端石称为“熊坑”,虽然古代没有城管不能制止熊文灿的野蛮施工,但“熊坑”产出的端石质量极优。
而且这熊佟文之后胆大妄为到了极致,他借着为皇家大内看守的名义,直接私自扣留极品的端砚。一时间,出自他手中的端砚,比那些贡品在成色上还要好了许多。。。。。。
'。。'
169章 心情
169章心情
熊佟文一直在军队中担任将军,以前自然是对于克扣兵饷这些东西玩的极为熟练。他将这手法运用到私自截留贡品端砚上来,自也做了一番隐暗布置。要不然,这私自截留贡品的事儿一旦没查出来之后,皇帝老儿可是会砍了他的头。
他让手下的心腹,将所有凤眼,鹦哥眼的上品料子眼角处做上暗记,之后通过瞒天过海的手段挑拣出来,聘请能工巧匠私下雕刻,最后通过暗中的渠道大发其财。其时宋代江山已经是危危可及,朝廷中已经管不着这些事儿,熊佟文也就借着这机会大发了一笔。
不过相比较那些正在大发国难财的将军同行们,这家伙已经算是好的了,最起码他还没有去做那些残害百姓的勾当。
刚才叶欢在观看这方端砚的时候,早已经瞄到了这方端砚那凤眼中做的暗记。他平日里喜欢文房四宝类的物件,对这些奇闻轶事就多有留意,现下正好派上用场了。
叶欢找着了这么一个宝贝,心里头感觉痒痒的,看见刘梅生中库房里其他的物件多是滥竽充数的玩意,暗自估计这老狐狸肯定还另有藏宝的地方。他这时也无心多在刘梅生这里逗留,和对方敷衍了几句,就想告辞回去了。
刘梅生心里却还一直记挂着自己那宝贝的大马士革刀,拉着叶欢喋喋不休的唠叨着,却不知道此时对方的心思完全已经飞走了。
“三哥,这样吧,我现在就给林姐打个电话,帮她将狗稍微伺候一下。。。。。。”。
叶欢耐着性子,足足听着刘梅生唠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他没想到这家伙一谈起刀枪这些玩意,居然精神头十足到这种地步。最后趁着对方说话空隙的时候,他才找着机会说了一句,以免这家伙象个唐僧似得,能把自己唠叨的晕了。
不过,叶欢也没有那么傻,毕竟现在那玩意是在林培珊手中,刘梅生自己做好人送出去,却又想着这份心思,打算利用自己将那物件讨回来。从这上面就看出这老狐狸尽是会做这些两面讨好的事儿。
叶欢插话说了之后,立即补充了一句道:“三哥,不过林姐到底愿不愿意给我那把刀,我心里可一点把握都没有,万一到时候林姐不接这个茬,你之后可不要埋怨兄弟。。。。。。。”。
“叶兄弟,怎么说这样的话,三哥是那种人嘛?。。。。。。”。
刘梅生哈哈一笑,极为大度的说道:“我是实在怕了那林妹妹,送给她一把刀,也就是想这悍妞以后别一见到我,就把全身那毛都竖着。她要是给兄弟你的面子那最好,实在不行的话,三哥我也就认了。。。。。。”。
叶欢看见刘梅生虽然说话的时候,表现的好象十分爽朗大度,但这家伙一脸的惆怅,失望的神色,看的还真叫人有点于心不忍的模样,想安慰对方几句,可话到嘴边,张了张口,想想还是算了。
坐在自己那辆路虎揽胜的后座,叶欢手里小心的捧着从刘梅生那里搜刮到的战利品,向着对方挥了挥手告别。路虎揽胜风驰电掣的奔行在宽阔的道路上,叶欢却无精打采的缩在那张宽大的皮椅上,皱着眉头眯着眼在冥思着什么似得。。。。。。
他虽然从金鹰大酒店出来,一直到刘梅生的别墅,直至现在,在表面上情绪都维持的很好,就连刘梅生按老狐狸也没有看出来他心里其实藏着心事儿。但他自己知道,刘梅生当时的那种做法,对自己还是有着很大的触动。
这段时间,叶欢不停的在外面捞金,任何事情基本上都处理的极为顺畅。就算碰见自己同学暗中给自己设置的一些障碍,也没有难倒自己。万事都十分顺遂,让他不禁有点飘飘欲仙起来。但刘梅生那有点蛇鼠两端的做法,却使他明白了人情世故的一些玄妙。
城市的天空,依然在忙忙碌碌的节奏中飞速的旋转。刚刚才把客人送到目的地的出租车司机不停的迎来送往着新的客人。高档写字间里,完成了有一笔合同签字的成功人士向着天空挥动着拳头。
刚刚才铩羽而归的骗子转而瞅向新的进攻目标,不厌其烦的兜售着手里的健力宝易拉罐的中奖号码,或是要兑换给人家。在这座艳阳高照,看似高不可攀的城市里,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高尚”或是“卑贱”的方式顽强的生存着,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在他们的重复往返中一步步变成现实。。。。。。
心里有了一丝感触的叶欢,拿起电话拨给了侯群,仔细的询问了一下工作的准备情况。侯群这家伙估计是正与别人在谈事情,原本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就想挂机。
谁知道叶欢却十分执着的仔细的事无巨细的询问了一遍,弄的电话那头的侯群颇为无奈,随后挂电话时,都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嘴里呢喃的道:“这小子,以前没这样啊?这是犯什么神经病了啊?。。。。。。”。
叶欢突然感觉到自己很想回家,不知道怎么回事儿,那思绪突然之间就跑出来了,他自己也感觉十分莫名其妙。
抓起电话拨给了林培珊,电话接通之后,他急着道:“林姐,你在哪里,我现在就去帮你,将你的小狗调弄一下。。。。。。”。
本来已经约好了时间,林培珊感觉十分意外的道:“怎么回事?小叶,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怎么想起现在过来了?。。。。。。”。
叶欢当然不会和对方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只是随意的一笑,道:“哦是这样,林姐,我在成锦市那里的生意现在有了些眉目,这两天我得赶回去处理了,我现在到你那里去一趟之后,在昆州市这里,我就不耽误,马上就想回去了。。。。。。”。
“哦。。。。。。”。
林培珊在电话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说道:“小叶,你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啊?要是有的话,你就别管我这边了,你赶快回去处理你的事情吧。。。。。。”。
“不用,林姐,我那事情不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