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观园里再一次遇见。只是妙玉虽然身在佛门,但是心在红尘。她的身份也是尴尬,明明是甄家女,他父亲更是为甄家而死,但是却被除族,以至于有宗族不能回。而母族这边,皇家放过她一条性命已经觉得仁慈了,也不接受她。以至于她小小年纪,只能托庇道观之中。想到书中林之孝提起妙玉时,王夫人飞快的答应让人下帖子将她请来,身世背景问都没问,也没有调查,或许王夫人是知道妙玉身份的?
由王夫人,贾敏想到薛姨妈和宝钗母女两个,在薛家丢了皇商的差事,薛蟠被流放西北之后,薛姨妈竟然卖了铺子,带着宝钗和几名家人,跟着薛蟠去了西北,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这次“金玉姻缘”可是被彻底蝴蝶了。其实就算薛姨妈带着宝钗留在京城,也未必会有金玉姻缘了。如今贾政丢官罢职,王夫人失去了府中的大权,一家人搬到偏院,宫里的元春更是降位为嫔。虽然还是一宫主位,但是到底和妃位差着一品的等级,中间还隔着个昭仪呢。再说,原本元春虽然是妃位,但是吃穿用度是按照贵妃的等级供给的,这差的更多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升回去的那一天?
贾家安定下来之后,贾敏上门探望了贾母一次,结果被贾母拉着说了很多话,最后贾敏听出一个意思,就是想着重提宝玉和黛玉的婚事。贾敏打着哈哈,只装作听不懂,每次在贾母想将话头转到黛玉身上之时,就赶紧转移话题。其实,贾敏一直书中贾母真的疼爱黛玉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说她派人去接黛玉,结果连个屋子都没给人家收拾出来,作为黛玉最亲的亲人,都这个态度,难免让贾府上下看低黛玉。也不提她到底有没有对黛玉尽到教养的责任,只说她想将黛玉许给宝玉这个问题?
她是真这么想的吗?那么为什么不在贾政和王夫人还听她的话时,坐定了这件大事?或者就算后来王夫人有元春撑腰,极力反对这事,她若是以拒绝将鸳鸯给贾赦那样的强硬态度压下去,就算王夫人不愿意,只要贾政这个孝子松了口,这事就能成。但是贾母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贾母不能和儿子儿媳闹僵了,毕竟她将来还要靠他们呢。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实细细想来,贾母有想将黛玉许给宝玉之意,但是就如同王夫人对待宝钗的态度一样,都是“骑驴找马”,若是能够给宝玉找到比黛玉更好的对象,那么这事就不提了,改弦易张。特别是元春封妃后,那个时候王夫人嚣张,觉得有底气和贾母叫板了。但是贾母何尝不是觉得宝玉的身价更好了,值得更好的女孩来配他,从而就这么耽搁下来,直至黛玉死亡。
原本贾敏拒绝婚事,贾母虽然不快,心中稍有不甘,但是也没太在意,毕竟贾家正是鲜花着锦之际,宝玉这个“国舅爷”还怕找不到好的名门贵女相配。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贾政丢了官,二房被撵到偏院里来了不说,就连府里最大的依靠,元春也被连累,降了位。这样看来,黛玉反而是比较好的人选了,所以贾母想再提婚事。这事她也和贾政、王夫人商量过了,王夫人虽然还是不太愿意,但是贾政一口应下,犯下大错,尚在观察反省期的她现在也不敢违逆贾母和贾政的意思,只好委委屈屈的答应了。
从贾家回来之后,贾敏就积极的投入到给釉玉找寻人家的事情当中,将釉玉的事情定下,她就马上和范家将黛玉的婚事定下,省着贾家的人惦记。贾家有贾母,还有一群没脸皮的,若是不尽早将黛玉的婚事定下来,她担心会出什么变故,她对贾家人可不怎么放心。因为一心忙着这事,差点将即将到来的乡试给忘了。
这次霁玉下场了,范格非也参加了,最终结果出来,双双中举。这让贾敏欣喜非常,更让她高兴的是,釉玉的婚事也露出曙光。清玉在上门求亲的男子中,挑出两个候选人来,让贾敏拿主意。其中一个是礼部侍郎云大人为他的儿子来求娶,云大人正妻只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已经出嫁,一个还在闺中,姨娘所出一子,自小养在嫡母跟前,目前在官学就读。另一个是衍圣公孔家嫡系二房长子,现任翰林院正五品翰林学士,年纪未满三十,前妻遗有一女,乃是续弦。下有一弟,两个妹妹,皆以嫁娶。这两个人选,在贾敏看来都有种种不足,她也拿不定这选哪个好,干脆将这两个人选的资料送到釉玉手中,让她自己选。最终釉玉选了孔家。
文姨娘打听到姚万里也参加了这次乡试,中了举,就将她想将漱玉嫁给姚万里的意思讲了。姚家因为见机早,行动快,下手狠,最后到底将薛家丢掉的皇商名头抢了过来,姚万里又中了举,堪称双喜临门,感念贾敏的帮忙,所以姚家这次送往林家的礼物,比以往加厚一倍。因为知道林家五个孩子都没有嫁娶,而且又都到了婚嫁的年龄,所以预备的东西都是好东西,置办嫁妆或者作聘礼,都用得上。贾敏看破文姨娘的打算,知道她一片爱女之心,虽然觉得林家和姚家门第根基上有些不般配,但是只要孩子愿意,在这方面,她还是很愿意给她们自主权的。因此就在送礼过来的姚管事面前稍微露了那么一点意思。
不说林家现在在仕林地位之高,被推崇万分,就林家以前的家世门楣,姚家想要娶林家的一个女儿进门,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若是可行的话,姚家早就向林家提亲求娶了,林家有两个庶女姚家知道的非常清楚。但是林家的庶女也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可想的,如今天上掉馅饼,姚管事乐得赶紧把消息传了回去,让姚大老爷赶快进京,上门提亲,免得林家反悔。
釉玉和漱玉都安排好了,贾敏去了黛玉房中,道:“你大姐姐和三妹妹都已经择定人家,我也给你选了一门婚事。范格非,霁玉国子监得同窗好友,你见过的。格非这个孩子我观察了他好久,他聪敏好学,用功上进,也不是那种迂腐偏激的,为人也洁身自好。听霁玉说,他虽然在跟同窗们应酬的时候难免会涉及些风月事,但是他本人从来不主动去那烟花之地。这几年,你屋子里像烙画、皮影、核雕这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虽然都是霁玉买回来的,但是都是他拉着霁玉亲自挑的,然后让霁玉掏钱买下。”
“听说我身子不好,巴巴的送了不少养生食谱过来,煲汤的,药膳的,面食的,……厚厚的几本书,都是他一笔一笔亲手抄出来的。其中类似于养颜美容的这些食谱,都单独抄录成书,是他一本一本,一页一页翻出来的。回一趟姑苏,带了满满的一箱子内填的香膏头绳、丝线顶针,上品的胭脂香粉,苏杭维宁四地最全的绣花样子,说是送给我的,可是我一个寡居之人,有些东西哪里是我能用的?何况我只是一个人,一个身子,哪里用的了这么些东西?不管他真正要送给谁,他这种行为,将来就是你们之间没有缘分,也不会对你的清誉产生影响,我取中的就是他这一点。……”爱一个人就要为她考虑。不像宝玉,根本不会去考虑女子名誉的问题。
“……范格非的大伯母已经上门露过这个意思,你还想问问你的想法,你若是愿意,回头我就派人给范家个话,一些事该操办起来了就操办起来了。”黛玉低着头,把玩着手里的帕子,低如蚊蚋的声音道:“我都听母亲的。”贾敏见黛玉答应了,心也跟着落了地。
随后的几年,林家是一年办一次喜事,一年办一次喜事。在釉玉和黛玉相继出嫁之后,清玉终于在第三次会试上考中了进士,第二甲最后一名,差一点点就沦落到三甲同进士行列里去。霁玉比清玉早三年考中,如今已经在翰林院为庶吉士。在清玉考中庶吉士后,霁玉被皇上点为侍中,从而避免了兄弟同在翰林院的局面。在黛玉出嫁半年后,贾家为宝玉定下湘云为妻,贾史两家再次联姻,与次年成婚。
王家,自王子腾回来之后,行事越发的低调,而且渐渐的和史家、贾家疏远了。贾琏在王子腾回来之后,带着凤姐回了一趟娘家,再回府,就是一个人了。因为担心贾母和贾赦拦阻,他先斩后奏,以陪凤姐回娘家为由,去了王家,将休书交给王子腾,将凤姐给休了。贾母气得直哆嗦,贾赦拿着板子狠狠的揍了贾琏一顿,让他去王家赔礼道歉,将凤姐接回来。贾琏宁死都不答应。邢夫人原本就不喜欢凤姐,因此帮着贾琏说话,贾赦想起凤姐干的事,心中腻歪,也就撒手不管了。贾琏将凤姐剩下的东西,收拾好了之后,连同平儿,一起送回王家。凤姐被休之后,在京中存不住身,回了金陵老家。
清玉既然中了进士,那么他的婚事就操办起来了,海宁陈家早早递过话来,想把他家的嫡次女许给清玉。只是因为清玉没有中进士,贾敏不好答应,因此一直拖着。陈家也有耐心,就这么一直等着。所以清玉中了进士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将陈家的女儿娶过门。不急不行,耽误了近六年,下面还有霁玉和漱玉等着呢。釉玉和清玉同岁,清玉未娶妻,她出嫁,尚能说得过去。但是黛玉也早早就出嫁了,实在是不得已,贾母直接挑明,被贾敏拒绝后,宝玉竟然每天都跑来找黛玉,却不过宝玉的纠缠,和范家商量,早早的将黛玉和范格非完婚。黛玉过门后,第三天就被范格非拉着跑了,前几天收到他们来信,说是他俩现在在大理看茶花。
清玉完婚之后,发嫁漱玉,霁玉留在了最后。霁玉和清河郡主完婚的那一年婚期选在了春天,夏天,上皇过世。接着宫里传来贵太妃伤心上皇离世而一病不起的消息。尚未过了百日,贵太妃就过世了。跟着皇上就是一系列的雷霆手段。先是在江南查抄了以甄家为首的几大世家。然后,就是元春逝去,没有任何谥号,也没有什么规格,安静无息的就下葬了。跟着就是史家和贾家被抄家的消息。
霁玉打听回来的消息是,史家和贾家最大的罪过就是和平安州节度使相勾结,将兵器贩卖给戎狄,罪责以通敌叛逆来论。还有一些其他的什么强占良田、欺凌百姓、强卖强卖、纵奴行凶、……什么乱七八糟的罪名。反正挺多的,他也没细看。因为只要第一条足够让贾家上下去死了。
贾敏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贾家真是要钱不要命了,这个时代的戎狄和历史上的匈奴非常相似,连生活习惯都相像,他们凶悍残暴,全民皆兵,每年都到边境劫掠一番,他们称这种行为为“打草谷”。因为朝廷需要戎狄的马,所以有些边城设有“马市”,和戎狄进行商贸买卖。戎狄不会铸造铁器,纵使从边境抢来几位铁匠,他们也不知道哪里有铁矿,所以他们的兵器都是抢自朝廷边库。后来朝廷学精了,在边境再也不肯设置武器库,所以戎狄因为武器的短缺,犯边的人和次数都少了不少。为此朝廷严格规定,不允许贩卖给戎狄一块铁,否则以叛逆罪论处。贾家和史家竟然卖兵器给戎狄,比起书中的罪责,可要重多了。贾敏想到王夫人不喜血本为元春省亲大花钱财,幽幽一叹,或许在变卖府中产业的那一刻,他们同时也作了府里的“掘墓人”。
现在官场上稍微有点门路的都能知道贾家和史家的罪责,纵使平时贾家关系一向不错的,现在也是躲的躲、闪的闪,生怕被牵连进去,谁都不肯出头。宫里的安嫔都被赐死了,皇帝明显是真的厌弃贾家了,他们都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人,又怎么可能为了不可能的利益去触这个霉头呢?
最终贾家的案子终于落幕了,因为史家是主犯,所以皇上对贾家施恩了。贾赦、贾珍被判了死罪,押入天牢,只等秋后问斩。贾政和贾蓉充军发配到乌苏里台,贾琏流放西北。王夫人被赐死,贾宝玉、贾环、贾琮、贾兰和剩下的女眷就地官卖为奴。贾敏派人将他们买下来,也不和他们相见,直接让买下他们的人把他们送到码头,包了一所前去金陵的大船,让他们上船,又给他留下二十两银子。判决中提及,念贾母年老,网开一面,免去身上诰封,释放出狱。只是贾母年纪大了,受此刺激,中风了,半边身子不能动弹,口眼歪斜,涎液都无法吞咽,顺着嘴角流出。贾敏亲自出面将贾母接回府去,请医问诊,侍奉贾母床前,为贾母养老送终,传为一时佳话。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至此完结。贾敏报复完贾家,将几个孩子的终身大事完成,她在红楼的人物就完成了。当然要往下写,还有的写,但是依旧有读者抱怨我的文罗嗦了,那么我就简洁点吧。完结,撒花!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