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和化学
根据章程中第七款规定,下列人员有权推荐获奖人:
1.皇家自然科学院的瑞典或外国院士;
2.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委员会的委员;
3.曾被授与诺贝尔物理或化学奖金的科学家;
4.在乌普萨拉、隆德、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大学、卡罗琳医学院和皇家技术学院永久或临时任职的物理和化学教授,以及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永久性职务的这种学科的教员
5.根据使各国和它们的学术中心能够得到相宜名额分配的考虑,由皇家自然科学院选择至少六年大学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学院,担任同类职务的人员;
6.自然科学院认为可能合乎邀请目的的其他科学家。
生理或医学
下列人员有权提出获奖候选人名单
1.卡罗琳医学院教学机构的成员;
2.皇家自然科学院医学部院士;
3.以前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4.乌普萨拉、隆德、奥斯陆、哥本哈根和赫尔辛基大学医学系的系务成员;
5.由授奖单位根据使各国和它们的学术中心能够得到相宜名额分配的考虑,选择至少六个医学系的系务成员;
6.授将单位可能认为合乎邀请目的的其他科学家;
享有获奖候选人推荐权的人员为:
1.瑞典科学院和其他在体制与目的方面与它相似的科学院、研究所和学会的成员;
2.大学和大学学院的文学和语言学教授;
3.以前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人;
4.在本国文学创作界有代表性的那些作家协会的主席。
和平
下列人员有权提名授与诺贝尔和平奖金的候选人名单:
1.挪威议会诺贝尔委员会的现任或前任委员,以及挪威诺贝尔学会所任命的顾问;
2.各国全国议会的议员和政府成员,以及议会联盟的成员;
3.在海牙的国际仲裁法院的成员;
4.国际和平委员会常务理事会的委员;
5.国际权利协会的成员和联系成员;
6.大学的政治科学、法律学、历史和哲学教授;
7.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金的人。
征求推荐奖金获得者候选人的邀请书,在颁发奖金前一年的秋天发出去。推荐的名单,必须于授奖那一年的二月一日前,到达授奖机构的诺贝尔委员会。如果把推荐的名单送到了诺贝尔基金会的话,它们将被转交到相宜的诺贝尔委员会那里。二月一日之后,各诺贝尔委员会立即开始对它们所收到的提名,进行初步的工作。被推荐的名单及他们所代表的国家数字,除了和平奖金之外,都有一种不断增加的趋势。
推荐的名单必须是书面的,并且要附来那种能够说明获奖理由的已经发表过的材料。如果提名没有及时交来,或者作为评判的材料不是用任何一种斯堪的纳维亚语言,或英语、法语、德语或拉丁语写的,并且在不付出很大麻烦和花费就无法利用的情况下,有关授奖单位就没有义务来考虑这一提名。
经过对被推荐的那些人的成就进行艰苦、细致的权衡之后,最后阶段的评判工作,便集中到少数几名候选人身上。如果有必要的话,正象所提过的那样,可能请进另外一些专家参加评判,而且不管他们的国籍如何。在九、十月份期间,各委员会推荐的名单,要提交到各自的奖金颁发机构。只在很少见的情况下,还出现一些遗留问题。各授奖系统最后作出决定的日子略有不同,但在十一月十五日前,各项决定必须作出来。在通常情况下,奖金颁发机构会同意委员会的推荐,但例外的情况也并不是没有的,因此,直到授奖宣布之前,谁也难以肯定下来。奖金一般只发给个人,但和平奖金例外,它也可以发给一个机构。对于这种奖,通常不许上诉反对。外交或政治方面对某位候选人的官方支持,对于奖金颁发不起影响作用,因为授奖机构在履行职责方面,是完全独立于国家之外的。
一份奖金,可能以几种方式分配:
1.完全给一个人;
2.由共同作出一项成就的两个或更多的人一起均摊;
3.平均分配给两项成就:或者是每人一半;或者是有一个人摊一半,而另一半则由两名或更多的人共同分
摊;或者是每一半都由二名或更多的人分摊。
然而,在上述第二、三种方式中,实际上还从来没有出现冠军一份奖金被三人以上分享的情况。
一份奖金,也可以留到第二年再发,或者根本不发,但要把它交回基金会。因此,每个授奖系统都可以在同一年内颁发两份奖金,那就是上一年留下未发的奖金和当年该发的奖金。
在裁判过程中所发表的不同意见,均可不作记录,也不得泄露其内容。只有取得的决议,立即公诸于众。各委员会的工作也都保密。对一项奖励所进行的讨论之所以不予公布,一方面是由于考虑,到那些被讲座的人的处境;另方面则因为公众的辩论,可能会对裁判产生影响。正是这些考虑决定了诺贝尔机构在这个不断谈论的公开化问题上所采取的态度。那些企图在一个所谓以可透露的时刻提前去探听秘密消息的作法,从来都没有产生过好结果,还有一个不利和不肯定的地方,那就是事先得到的任何情况,都可能被最高授奖机构的决定所改变,因为它们并不一定要同意各委员会的推荐。
如果任何人拒绝接受诺贝尔奖金,或者在第二年的十月一日前,还没有领他所获得的奖金,那么,按照已经说过的办法,奖金将交回基金会,并将在奖金获得者名单上予以注明。假如有人由于受到外部的强迫或压力而拒绝接受奖金,但后来又愿意接受奖金,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得到金质奖章和奖状,而不能领取奖金,因为这份奖金已经退还给基金会了。
每年十二月十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将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作为惯例,奖金获得者要亲自出席这个仪式,以便领取他们的奖品,其中包括奖金、金质奖章和奖状。同时,奖金获得者通常要履行他们唯一被规定下来的义务,即在授奖仪式后的半年内,要作一次所谓“诺贝尔报告”。
新世界中的诺贝尔奖金
自从诺贝尔立下遗嘱之后,情况的发展,特别是在三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比任何人所能预见得到的都要快得多。但是,诺贝尔将遗嘱的规定写得非常灵活,以至于在授奖学科之间的很多新的边缘科学,也能够被解释为属于这些学科之一。与此同时,传统科学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变得模糊不清了。因此,从解释的角度看,就有可能在不改变科学奖金份数的情况下,来扩大它们的适用范围。
另外一种趋势是,科学研究越来越经常地被作为一项集体工作进行,或者由不同的科学家们在同一范围内分头进行研究。这一趋势,给奖金颁发机构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从而也就随着出现某些连它们自己也不满意的现象,例如,有时要将一份奖金发给一人以上的情况。在一份奖金需要分成两份而不是联合受奖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在这种场合里,每项成就都值得单独奖励,因此,本来可以授与全部奖金。在文学与和平奖金方面,这个问题的影响要小得多。
现在更加要求那些奖金颁发机构,跟得上它们主管领域迅速的扩展的进步情况。迄今为止,值得匠候选人就颁的地区来说,仍然是从主要的西方国家中挑选的。这种本文文明的地域,正在迅速扩大之中。此外,即使在现在,人们也能够看出新的文化将会怎样产生,过去的文化又将怎样来唤起一种新的和富有成果的生活。为了使诺贝尔奖金的声誉能够保持不变,关键的一环在于奖金颁发机构对于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里和被扩大了的知识领域内,所出现的一切最新趋势,都能紧跟不误。这就提高了对于奖金颁发机构的要求,并且增加了它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经费。
全世界对诺贝尔机构的工作所普遍表示出来的欣赏,对于它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它们也知道自己在维持这种奖金的国际威信以及其经济价值方面所负有的责任;由于它们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提高,责任也就变得越来越重了。①——
①译者注:一九六八年,瑞典银行在它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决定设立“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经济纪念奖金”。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基金会统一使用。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对获奖候选人推荐、奖金的评判和授奖仪式的等规则,基本与其它诺贝尔奖金一致。①
译后记
一九八一年八月,我同几位新闻界的同事一道,应邀访问了瑞典,好客的主人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采的参观访问日程。然而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亲眼看到了瑞典的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在这个国家所留下的那些痕迹。
景色秀丽的水上城市斯德哥尔摩,是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故乡。当我们在这座首都访问时,经常感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似乎仍然活在他的故乡。那里的很多学术机构、工业企业和宏伟建筑,与他的名字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迄今还用“诺贝尔”来命名;在市政大厅、诺贝尔基金会和国家科技博物馆等地,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或各种文献资料;至于每年十二月十日举行的诺贝尔奖金颁发仪式,更成为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重大节日。诺贝乐不仅以他生前的许多重大发明和死后的各种著名奖金,对全世界的人类文明作出过杰出贡献,而且也为瑞典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光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他一直表示怀念与尊敬,也就不足为怪了。
瑞典科学院的常务秘书兼诺贝尔基金会董事字伦斯顿教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诺贝尔的生平,以及诺贝尔机构与奖金的颁发情况。此外,我们还特地去参观了诺贝尔出生的北方街十一号,和他被埋葬在其中的“北方公墓”。可惜的是,当年他的故居已被拆除,代之而起的是一排现代化的商业大楼。斯德哥尔摩的变化太大了。在诺贝尔的童年时代,这座城市还只有八万多人,而他的住宅则在偏僻的郊区;但是现在,这座首都的人口已达六十五万,他的故居所在的北方街,也早已成为繁华的市中心区了。没有发生变化的,大概只有他的坟墓。诺贝尔一向反对厚葬。他曾说过:“活人的肚皮比死人的纪念碑等荣誉,更值得我关心。”因此,尽管他是一位非常富有和鼎鼎大名的科学家兼工业家,却既没有为他的家族也没有为他自己修建豪华的坟墓。他同他的父母、弟弟和侄子五个人,合葬在一个墓室里。墓前一块约两米高的方锥形普通石碑上,简单地刻着他们的姓名和生卒年月。
然而,诺贝尔留在亿万人民心目中的那块无形的纪念碑,却高大挺拔。自从他死后的八十多年来,诺贝尔奖金一直是举世公认的最高科学奖,而获得它则是一项极大的学术荣誉。一年一度颁发的各种诺贝尔奖金明,历史科学则根据价值对单一的、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描,正在对全世界的科学等事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埃里克·伯根格伦的这部《诺贝尔传》,于一九六○年首
次用瑞典文出版。一九六二年,艾伦·布莱尔的英译本出版。这部传记在诺贝尔的各种文学传记中是较好的一部。作者以简洁明快的手笔,介绍了诺贝尔复杂生涯的各个纵横面。这本书不仅使我们了解诺贝尔的生平活动和思想面貌,而且向我们展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形形色色的奇怪现象。
为了将诺贝尔的生平介绍给广大读者,我是在国外工作比较繁忙的情况下,赁着一股热情将这部传记由英文版译成中文的。但由于我的水平不高,加之缺少翻译工作经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因此蔡元培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主要宣传康德哲学,认为,真诚地希望专家和读者们,能对译文中的错误和缺点,提出批评指正。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曾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特别是我的助手高宝荣同志,她曾不厌其烦地对译稿进行了认真的校阅,并且提出了不少宝贵的修改意见。为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孙文芳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于伦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