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s:不为乌合不从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90’s:不为乌合不从众-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道理,或许适合于很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正如前文所说,没有经历过贫穷与卑微,就不会理解那种渴望与追求,也没有资格站着说什么云淡风轻。然而,有的交易,代价实在太大,也不值得我们不顾一切,用灵魂、快乐、爱情、简单、恬淡、自己乃至生命换来一个不平衡、不满足、恐慌、不安地拥有着成功、写字楼办公室、汽车、房子的空洞标签,孰轻孰重?

    你站得多高?往下看看就知道。有的时候,未必是现实不公、生活残酷,而是我们自己把包袱狠狠地砸向天平一端,是我们自己用负担把自己碾压挣扎。

    后记: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踌躇再三。一方面,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朋友,他们的家庭条件欠佳,所以来到大学不顾一切地学习,工作以后不顾一切的奋斗,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有一个词汇描述这样的人群:“凤凰男”。过去的经历使他们对北上广和国外这些代表了“先进”生活方式与“文明”的生活有着很强的向往与冲动。

    奋斗值得尊重。可是在他们当中,在我们当中的这些人里面,无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有一些朋友操之过急,心态上有一些过于功利与急躁。之所以踌躇是否写下这篇文章,一方面是这本书的本意是希望大家开卷有益,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成为一个独特的、是自己的自己,而非任何宣扬“扭曲”价值观;可是另外一个方面又无可否认文章谈及的现象确实广泛存在,弱者心态其实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中间,而世界上很多事情过犹不及,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身处其中而不自知。

    最后,我斟酌再三,决定写下自己的想法。

    9。0禅录:

    石头与大山,没有任何不同,不过两个不同的名词而已。以平视的心做事,中正平和。

    拒腐:应试思维的行尸

    思维决定人的可能高度,执行力决定人的现实高度。

    思维是人的发展天花板。

    每次走到北京国贸商圈,看到人来人往的白领走来走去,一样的面无表情,一样的焦虑匆匆,一样的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像行尸走肉一样上下班吃喝拉撒,为了加一些工资而奋斗,为了少几百补贴而苦恼,我总会思考,这是为什么?这些曾经的大学毕业生,而且是看起来毕业后出路不错的毕业生,为什么变得如此了无生趣,死气沉沉?

    写这本书时,我想到了答案,

    2012年,大学毕业,和高中同学聚会。6月凤凰花开的季节,大家聚在一起,除了离愁别绪,更多地会聊到各自的规划与去向。于是,聚会上的话题,往往这样开始:“XXX,去哪里。”或者:“XXX,单位待遇怎么样?”

    席间,有两位同学(暂且称呼为A和B)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很有意思。
第7章节:
    A高中时便是班上成绩第一名,当年以全省语文单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国内的一所顶尖名校。在大学期间,她也有着一个校园优秀分子标准的完美简历:极高的CPA,大型企业的实习经历,学生社团负责人,志愿者总之,A的一切是那么的无懈可击。在聚会上,当她告诉大家她同时获得了麦肯锡与中国人民银行的offer时,大家一片惊叹。A最后告诉大家,她选择了麦肯锡,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解决户口而且可能在北京分房,但是麦肯锡有着更好的待遇与更多的国际化机会。

    B在高中时候的成绩一贯不好,大学也越发不好好学习,大一到大三都在鼓捣开书店,学习成绩也平平。等到现在毕业,也没有安下心来好好工作。决定自己开发一个AppleStore的应用创业,这个应用也很有意思,B对它的文字描述如下:y米y花y书y库y ;__

    “在功能上,该产品通过LBS定位,将用户的求助内容推送出去,让周围2。5公里内的其他用户知道,然后如果有愿意提供帮助的热心人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等方式联系对方,从而完成一次帮助事件。

    同时,作为提供帮助的一方,可以在该应用的主界面上看到实时更新的各种求助信息,便于选择帮助对象。与此同时,我们鼓励有偿的帮助,因为即便是善意,也是需要激励的。在发布求助信息的页面,所有求助条目都以“内容+回报”的格式呈现。”

    正在我惊叹与B的行动力和嗅觉的敏锐时,A也正收获着大家的阵阵羡慕与惊叹。大家纷纷与她攀谈,希望从她那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分享,同时也希望她为大家来讲述如何成为一个她这样的模板式的大学毕业生的经验。当然,B也收获了大家的祝福,却往往三言两语问过去,更多的是表面客气实则不以为然。

    你会选择哪一个?是月薪数万从此进入社会精英层的A,还是生活没有着落漂泊不定的B?我做了一个调查,走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100名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做出选择,最后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组别调查对象成分人数男女性别比平均年龄选择结果(A/B)

    1大四学生(08级)452:721。58:1

    2大三学生(09级)202:320。33:2

    3大二学生(10级)157:819。911:4

    4大一学生(11级)202:318。211:9

    为了让受调查者客观进行选择,我选择了熟人机制作为约束,尽量地选择自己的朋友同学作为样本,此外,问卷都采取无记名方式。对于完成问卷的调查者,赠送了小优盘一个。不难看出,在每一个年级,大多数的学生都选择了A那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现象,在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群体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只有大一年级的学生选择两者的人数较为接近。

    A的毕业选择,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么,这是一种怎么样的选择,这样趋向主流的选择背后,是否有着某种统一的思维方式?

    如果以是否解决户口,月薪是否过万,是否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否去大型央企,是否去投行外企为衡量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是否成功的标准,你会发现,在毕业季时取得成功的,往往仍然是像A那些高中时成绩优秀的朋友。似乎,你与他们的人生轨迹在高考的那一刻起,就出现了分叉,他们去了北大清华人大,他们于是有了北大清华人大的视野,他们于是借助这样的平台有了更好的工作与去向。于是,你很容易认为,他们比你更为成功。

    可是,是否真的如此?至少,在我的看法里,不是如此。比较而言,我更加佩服的是B这样的人,我也相信最后成功的,一定是B这样的人。从人生的角度说,我观察A这样的“成功”的人,我分明看到了他们中很多人的人生是灰色的,很多人的人生是无趣的,他们的一生也已经在我面前毫无悬念的展现。

    就像A,她在思考自己的去向时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她会做一个量化的比较题:究竟是要房子户口呢?还是要高薪与国际化?最后,她会选择一个她认为性价比高的结果,选择高薪与国际化。于是她现在是2万高薪,我很容易会预见到她十年后会很成功地一步步成为某高管,薪水一步步地从2万涨到百万。可是,仅此而已,不过是从打工仔到高级打工仔,从麻木地乘地铁上班到麻木地开豪车上班,从急匆匆地在小隔断间里消耗青春到急匆匆地在专有办公室里面消耗生命。

    在A这样的选择模式里面,我其实仍然能够看到得是一个应试教育的优秀产品的思维模式,而这恰恰是一种最可怕的思维模式,一种毁人不倦的思维模式。A在做学生的时候,衡量她是否成功的标准无非是拿90分还是95分,越高越好。越高越能够获得掌声与喝彩。而这样的应试思维反应在A走入社会后,就变成是要拿2万月薪还是5万月薪,越高越好;就变成是要房子还是要户口,越多越好。

    我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永远是数学老师的反面教材。因为考试时,我喜欢从试卷最后一道压轴题做起,花费大量的时间再这道难题上,到后来没有时间去做前面的小题或者做了准确率很低。每次考试,我一定是班上为数不多地解出来最后一道题的人,也一定是分数不高的那个人。

    作为数学底子并不差的一个人,我和A永远是两个极端,一个极端高分,一个用极端的方式写试卷。那时候的心态也很简单,我不喜欢按照别人设定好的方式一步步往下来。高考时我也这样操作,所幸当时最后一道压轴题不难,这才没有在数学上绊跟头。这样的方式,在应试上是失败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庆幸一张张试卷没有把我变成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按照做卷子的方式过人生。

    应试思维是一种可怕的思维,它把人生也变成了一张试卷,一道道考题,而后麻木且盲目的奔波拿分。可遗憾的是,人生既不是一道道选择题,也不是一道道问答题或者简答题,人生没出卷人,自然也就没有答题者。人生需要的是自问自答,自己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到自己提出了问题,再自己解决,自己往下走。

    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我们的社会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当大学生毕业时,会发现学校给你发一本毕业生指导手册,里面的分类就是出国、考研、找工作,在里面放着一个个的模板,就像在中学时展出的一个个标准答案,把有着无数种可能青春生生地变成了了无生气的三条锁链。

    生在其中而浑然不觉是一种可怕,让你错把平庸当成功,把麻木当成熟,把因循当自然。20来岁的年纪,是彩色的年华,不是三色的职业装,不是黑白灰的写字楼,也不仅仅是房婚车三部曲。B那样的人未必会成功,可是我相信成功的一定是B那样的人。等到大学不好、学习不好的B成功时,为他工作的员工也一定是无数个年轻的精密的优秀的却毫无生气可言好似仪器的A。

    当你我刚刚迈入大学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和那种别人告诉你怎么做、做别人希望我们做的事情的生活模式说再见的时候。当然,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不得不做的事情,可除此之外,在离开宁静的象牙塔之前,是否能够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潜力有多大,自己到底做可以多少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而不是毫无准备地被推入社会的洪流,不由自主的在惯性地被动推动下,毫无知觉地往前走,在一张张“考题”面前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一大波僵尸袭来,如何拒腐防变?

    9。0禅录:

    因循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它扼杀了生命的可能性。佛陀有10大弟子,也是各不相同,各有智慧神通。

    德山宣鉴少年出家,精于佛典。他最熟读一本金刚经,时人称其为周金刚。他曾对人说:「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可是拜龙潭禅师为师后,却把经典都烧掉,惭愧自己以前的肤浅。

    真正的人生,不是考试,也不是读课本,世间本无法,我们又依的是个什么法?

    考研:非命运扭轮,亦非避风港

    大学生的出路已经被简简单单地划分成了三种:工作、出国、考研。而根据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这三者之间又有着先后与优劣之别:出国优先,一般般的人找工作,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再考研。

    在这样的语境下,考研似乎成了两类人的选择,扮演了两种角色。一种是命运扭轮,有的人本科学校或工作情况不尽如人意,希望研究生去到更好的学校,一举改变自己的命运。另一种是避风港。有的人本科储备不足,没有做好走上社会的准备,以考研来逃避社会。

    还是两个故事。
第8章节:
    认识A,是在一个考研辅导班上。那时,已经是他考北京大学研究生的第四年。他住在北大南门附近一间逼仄且阴暗的出租屋里,每天的生活就是看书睡觉吃饭,在北京大学当了一名蹭课生。A周六末总共兼了7份家教,以贴补生活。有一次,他一天做了四份家教,回家时却遇到了北京那场百年不遇的大雨。当时又累又困的A,躲雨不及,被雨一淋,在路上就发起高烧,倒在了避雨的那家超市门口。最后还是好心人把他送到了医院。

    28岁的年纪,却一无所有,日复一日的在小房子里面做着越来越遥远的梦。这是A,为了考研究生不惜一切。

    曾经在A的小屋里和他聊天。阴暗中,他的眼神空洞且疲惫。A考研的原因很简单,他的本科院校不好,毕业了工作去向也不满意。而因为工作的不尽如人意,女朋友也离他而去。他把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的平台和起跑线低人一等。所以他想考上北大,打上北大的标签,他以此来改变命运。这四年,第一年是充满希望,第二年是卧薪尝胆。可等到了第三第四年,他自己也说不上为了什么坚持,更多的可能是骑虎难下,为了面子,为了家人的期待。因为一个并不让人喜悦的故事层层传回家乡的那个小县城,已然变成了:“儿子在北京上北大。”

    A把考研当做命运扭轮,自己却被这个轮子搅了进去,虽不至于粉身碎骨,可却也是挣扎无助。

    而B把考研当做避难港。他的经历可能和很多人相似,在浑然不觉中度过了大学四年,等到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根本没有做好准备。B找了一份保险公司的工作,在培训阶段就感到不适应。一方面,他有些看不上这份参与人员鱼龙混杂的销售工作,另外一个方面,他发现自己的能力连这份他看不上的工作都无法胜任。于是做出了考研的决定。

    B没有做好走上社会的准备,恐惧社会。20年来,B作为一个学生,在学校这张保护伞下,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不独立承担责任的生活模式。在今年考研还省下最后一个月的时候,B放弃了冲刺,因为准备不足。

    A今年的考研,也失败了。

    考研作为一个人生新起点,一个重大抉择,。心态最是重要。一件事情,如不知道为何扛枪为谁打仗,如不能端正态度,往往结果都不会尽如人意。

    今年我通过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考试。事后,很多朋友问及感受和经验,一概四个字回答:骑行北大。有些朋友考研不顺利,考不上北大或者类似的名校,首先就是输在心态上。很多朋友会习惯性地作一种类型的表达:“我一定要考上北大(或者xxx)。〃“我明年二战一定要上xxx”或者“考上xxx是我的梦想。这些人,把某个学校的研究生当做自己的梦想,当做自己的目标,当做自己的追求。

    这其实是一种未战先输的心态。梦想与追求是值得一个人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轻易把哪个学校当做梦想。只能导致两种结局:一是很长时间都考不上理想的学校,在往复挫折中虚耗光阴;另外一种是考上了,梦想达成了,可是梦想也就结束了,剩下的研究生生活又陷入了迷茫状态。

    至于B,以逃避工作的心态去考研,更是不可取。作为成年人,很多责任是不得不承担的。生活中的困难无处不在,有很多困难更是无法逃避。害怕工作的困难,那么也会因害怕而无法应对考研中的困难。平心而论,考研对人的意志品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一个有着畏难情绪的人很难应付。在考北大期间,每天的学习时间达到13小时左右,持续了大半年,同时在这期间还要面临各种诱惑,比如哪位朋友找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