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的中国要想实现高度崛起,就必须储备战略资源而不是货币。
不论一个国家的面积多么广阔,实力多么雄厚,它所拥有的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战略资源的最大消耗不外乎“内斗”和“外争”两方面的损耗。中国要想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自己的大国崛起梦想,就必须向美国人学习——美国在“内斗”和“外争”两个方面都是最节省的,大大地降低了资源的消耗,从而节省了出了大量的战略储备资源,并使其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有一位欧洲政治家曾经说过:“在十九世纪后期与二十世纪的中前期的六十年中,欧洲的所有民族繁荣不是被对外战争破坏,就是被各国国家之间的内讧而搞得失去了本身应有的华丽色泽。在这六十年中,只有美国人既很少参与战争也不闹内讧,所以他们获得了快速又高质量的发展。我很痛恨整个欧洲都被所谓的革命弄得翻天覆地,使得欧洲丧失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对于战争和内讧所带来的危害,很多国家都深有感触。比如说,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之后的日本,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并且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和惟一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大和民族性格中的不安分因子使其成为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邪恶分子之一,其结果是不但造成了其他国家血流满地,经济文化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它自己也成为了战败国,其经济文化损失比被入侵国家还要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人吸取了教训,团结一心大力发展经济,既不闹“内讧”,也不再存发战争财之想,结果是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早崛起的亚洲国家,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之后的日本又开始闹内讧,日本的独特景象就是日本的首相几乎年年换,内讧严重。而内讧的加剧化最终导致日本的经济发展开始陷入滞涨,虽然依旧保持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再也没有对美国的经济龙头老大的地位发起过冲击——一切都是内讧惹的祸。
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老牌大国相比较,美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是发动战争最少的国家,其享受的有利于国家资源储备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和平时期是最长的。比如与老牌强国英国相比较:从1688年到1763年这七十五年之中,“日不落帝国”几乎每一天都处在战争当中,而这段时间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在这个时期,英国的对外战争掠夺了足够多的土地与资源,但是却丧失了让自己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1776年在费城通过独立宣言之后,美国人很快就让自己独立了起来,并开始为自己营造和平发展的环境。可以说,美国在为自己营造和平发展的环境之时是非常幸运的,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美国处在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区域,使其能够不受外界打扰安心地发展自己的实力。而另一方面就得益于美国人的“不掺和”精神,美国在独立自主之后一直都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因此在欧洲各国闹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之际,美国人却独处一隅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其结果就是,欧洲国家和美国之间的这一个明显的反差,使得欧洲国家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而美国的地位逐渐上升,并最终超过了欧洲国家。由此可见,不起内讧不发动战争就能够使得一个国家迅速崛起,因为它在别的国家纷纷“忙碌”之际,坐在一边当“渔翁”,等到时机成熟便伺机取利——拿走大把的资源。
4.大国崛起最需要的不是现金,而是战略资源的储备(2)
1941年,当战争狂人希特勒命令自己的纳粹军团开始对前苏联发起进攻的时候,美国人却在大洋彼岸韬光养晦。当时,时任密苏里州参议员的杜鲁门就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美国对待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战争策略就是:如果我们发现希特勒的卐字旗插上了斯大林的卧室之时,那么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支持斯大林,而当斯大林的军队开进慕尼黑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对前苏联人发起攻击。这样的策略能够使得欧洲人不停地自相残杀,而我们却能够获得不错的发展前景,并获得更多的战略性资源。”可以说,美国人的这一方法太过卑劣,不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是,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少掺和,多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像美国一样,获得大量的战略资源,从而实现自己的大国崛起梦想。
美国的一位政治家在总结自己的大国崛起经验时指出:在世界政治橄榄球赛场上,美国最开始只是一名很难获得上场时间的替补球员,它总是坐在板凳席上,等到赛场上的主力队员们都拼杀得筋疲力尽之时它才出场收拾残局,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最后时刻才上场的,他只贡献了最后一根稻草的力量,但是美国获得的战利品却是最丰厚的,因为美国的战利品是整个骆驼。现在看来,发生在二十世纪前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好像都是为了美国人开打的。从表面上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对当时的世界霸主发起的冲击,是英国为了捍卫自己的霸主地位而发起了两场保卫战。但是实际上,真正的战胜者却不是表面获得胜利的英国,英国同德国一样都是这两场世界大战的“陪葬品”。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是最终的胜利者,但却是一个衰败的胜利者,是以牺牲自己的繁荣来换取的胜利,只能说是惨胜。而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美国依靠欧洲等国家的力量打败了欧洲人——英国击败德国,德国消耗掉英国。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英联盟的格局取代了英国一家独大的格局。英国人仅仅赢得一场战争,却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宝座,更失去了维持其继续强大的战略资源储备。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在历史上我们一直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就开始变成了一个“伪大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储量,却总是拱手让自己的资源成为别人口袋里的存款。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一改往日的颓废,开始昂首阔步地向前发展。但是,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学习美国在崛起之路上的成功方法——低廉的崛起价格,高额的收获。美国人在崛起的过程中的每一个招数都值得中国借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中国为什么要抓住最靠得住、最货真价实的货币——资源(1)
有人说:“2008年是一个 ‘现金为王’的年头,2009年则是一个‘信心为王’的念头,那么2010年会是一个‘资源为王’的年头”。可以说,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应该是在2010年世界会迎来“资源为王”的时代。
在2008年经历过了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很多经济学家和金融人士都发现:当全球市场上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之后,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一个国家的财富要想不被通货膨胀给吞噬掉,就必须投资资源类产品。所以,在当前这个资源竞争激烈的年代,中国一定要抓住最靠得住、最货真价实的“货币”——资源。
我们知道,通货膨胀大多是在商品层面上的通胀引起的物价上涨。但是,现如今的通货膨胀和此前的通货膨胀有了本质上的区别——现在的通货膨胀是由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和社会对纸币的信任指数直线下降所造成的,因此现在的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不是商品供应短缺,而是货币贬值与商品供应过剩,这是一种全世界都没有经历过的经济形态。
当前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源自于美国以及他的“跟班”们,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指责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用廉价的纸币资金作为管理国家经济的主要工具,致使全球各个国家都陷入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中,而现在又用大量滥发纸币的手段去抵御危机,那么五年之后世界上很有可能爆发比这一次更严重的危机。当庞大的救市计划被通过的时候,很多国家政府所选择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加纸币的发行量,而这些廉价的纸币充斥市场的时候,通货膨胀压力自然开始显现。《华尔街日报》曾经这样评价此前的救市计划——默许发达国家敞开口子印钞票,最终由全世界来买单。
众所周知,美元和欧元都是通行国际市场的国际货币,因此有向其他国家转嫁自身危机的能力。以欧元为例,40%的欧元都在欧元区以外的地区流通,欧元区的发达国家只需要增发欧元,就能够使得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迅速复苏,而又有效地稀释了本国的债务。而像中国、日本、韩国等本国货币只在本国内流通的国家,在美元和欧元的霸权下自然就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
对于中国来说,内需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软肋,产能过剩不可避免会来临的。因此,中国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内需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刺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够起到扬汤止沸的效果。
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过去,美国又带着他的小“跟班”们开始叫嚷着人民币升值。倘若人民币达到美国政府所要求的升值幅度,那么中国的出口必将迅速下降,到时候产能过剩的压力必将更加严重。为GDP的增长和国民的就业,中国只能继续走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之路,那么走投资发展之路就必须要源源不断地注资,而注资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投放基础货币过量的老问题,这会让中国经济进入恶性循环状态——投资越大,基础货币越多,最后货币开始贬值。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不论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其在本国市场上的贬值将变得不可避免。
而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保障机制严重不健全也会让中国的货币贬值速度加快,房子、教育、养老和医疗等费用将会迎来大幅度的攀升。根据中科院的相关统计数字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家庭负债率已经高于欧美国家的家庭负债率。北京的家庭负债率高达122%,而上海的家庭负债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5%。家庭负债率的增高使得一旦在发生危机的时候,家庭的破产率将直线上升,严重影响社会发展。而且,在家庭负债开始走高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务也在节节攀升,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计划高达10500亿元。而直到现在,地方政府的所背负的债务已经超过8万亿元。可以说,中国的未来财富已经被严重透支,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货币只能是贬值,同时引发通货膨胀。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中国为什么要抓住最靠得住、最货真价实的货币——资源(2)
面对贬值的货币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中国该怎么办?有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财富积累方式,可以使中国的财富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保值,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增加其价值呢?答案是有,就是资源,因为资源才是最靠得住、最货真价实的“货币”。
这是一个“资源为王”的时代。所谓的“资源为王”就是要求
我们以黄金等有色金属资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水资源等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知识产品以及高精端的人才资源为发展核心,帮助国家建立起最放心最牢固的财富体系——只有资源类商品才有着值得信任和非常强势的购买力,谁拥有了这些资源类商品谁就是这个时代的王者。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资源的货币属性——资源不是货币,但是资源却有着远远大于纸币的购买力。因此,资源本身就具有着货币的作用,而具有一些货币所没有的作用——资源的升值是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升值,而货币的上升往往是“虚假”的升值。
而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下,大量的投机资金和寻求保值的资金将会蜂拥到已经很稀缺的资源类投资产品专区,因此这会使得大宗商品的价格复苏并上涨,而在这之后资源类产品必将进一步走入大涨的趋势之中。
我们要抓住最靠得住、最货真价实的资源,就必须停止现在对资源类产品的贱卖。同时,我们的企业家们应该走出去,积极地通过参股或控股的方式谋取更多的资源。现在,中国最响的莫过于“中国制造”这一名头了,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就是为全世界打工的那个人。根据2010年年初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六十八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实际利润同比竟然下降了近32%;全国七十二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实际利润同比竟然下降了31%。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上的三大钢铁集团都实现了巨额利润,力拓在2009年的纯利润同比上涨了34%,达到了48亿美元,必和必拓在2009年的纯利上涨了134%,利润达到了惊人的61亿美元,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仅在2009年的第四季度,纯利润就上涨了15%,达到了惊人的亿美元。可以说,中国的钢铁企业不过是在给世界三大钢铁巨头打工而已,而这也是中国很多行业的一个缩影。
因此,中国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中,应该对黄金等有色金属和煤炭、石油等资源类商品进行投资,还应该将农业板块也加入到当前的这个资源投资体系当中。在2010年5月展开的欧元与美元的大战之后,一旦决战结束之后,美元的强势地位被欧元终结的时候,那么全世界资源类产品的投资周期将会再次开始,而农业板块首当其冲就会成为重点资源类产品投资的抢夺对象。所以,中国应当加大持有煤炭、石油、粮食和有色金属的储备,以此来应对本币贬值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 冰雪覆盖的北极成为大国争夺的新战场
2007年8月6日,“犀利”号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自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港湾悄然航行至北极海域。而在四天之前的8月2日,俄罗斯出动深海潜水器携带俄罗斯北极考察队来到北冰洋400米的海下,并在海底插上了一根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可以看出,俄罗斯北极考察队将俄罗斯的国旗插在北极的海床上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向其他国家宣布:插上俄罗斯国旗的海床就是俄罗斯大陆架的再一次延伸。俄罗斯的这一做法立刻受到了各个国家的指责,很多国家表示俄罗斯的这一做法根本就没有任何法律意义。而美国“犀利”号破冰船前往北极海域就是对俄罗斯这一做法的挑衅。很明显,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军事大国都将目光延伸到了北极,并不是为了做科学研究,而是看上了北极这块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北极成为了大国之间争夺资源的又一个“战场”。
为什么被冰雪覆盖杳无人烟的北极会成为大国争夺资源的“新战场”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北极是一个冰天雪地且美丽至极的地方,它有着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更为重要的是北极的冰层下埋藏着难以估计的丰富矿物资源和很多有待进一步认识的自然资源。换句话说,北极就是一个规模巨大的资源宝库,它势必成为大国争夺的对象。
最早发现北极的是美国探险家比利。1909年,比利踏上北极点之后向全世界宣布,这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净土。很快,北极就成为了欧美国家的探险家和航海家们最热衷的地方,进而逐渐成为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