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战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资源阴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资源战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资源阴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济挥辛粝隆O匀唬馐沟玫戮指词蜕呐υ庥龅窖现乩选V钡1943年初,那里的石油日产量也不过80桶。而这时,德军已经远离本土数千英里,燃料供应成了他们的噩梦。由于没有足够的燃料,德军的机械化部队成了一堆破铜烂铁,战斗力被大大削弱,加上严寒的天气和苏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1。 石油驱动下的战争机器(2)
而在北非战场上,一开始,按照全机动化原则组建起来的德军虽然在隆美尔的指挥下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但盟军很快就以马耳他岛为据点切断了其漫长的军需供应线。这使得缺乏燃油供应的德军立马陷入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进而使得北非战场的形势开始发生转折。隆美尔战死之后,在其留下来的作战总结中这样写道:“军需官们在第一声枪响之前就已进入战争状态,并且决定了战争的胜败。”在机械化战争背景下,作为燃料的石油成为驱动战争机器的动力之源,这也使得燃料运输和石油生产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可以说,谁掐住了对方的石油生产和供应,谁就能致对方于死地。对于德国如此,对于日本同样如此。
  岛国日本原料匮乏,30年代末,其石油供应的80%来自美国,10%来自荷属东印度。日本人知道,随着战事的扩展,美日之战不可避免,美国迟早会掐断自己的石油供应,因而他们决定占领荷属东印度,以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1941年7月,日本开始入侵中南半岛,美国和荷兰立即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在实施占领东印度油田的军事行动之前,为避免来自东部的美国海军的阻击,日本人决定偷袭美国设在珍珠港的海军基地,使其在太平洋上失去与日本海军抗衡的能力。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的飞机从航母上起飞,然后对像往常一样平静的珍珠港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很快,大量停靠在珍珠港的美军舰艇被击沉。这次偷袭,日本人得以在极小的代价下重创美国海军,但美国海军并没有完全被摧毁——有几艘出港的航母得以幸存下来。
  在偷袭珍珠港之后,日本人紧接着就发动了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进攻。他们很快就占领了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等岛屿,而荷兰人在撤退时也摧毁了自己的油田和设备。1940年时,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石油产量为6500多万桶,日本人占领这里后,他们立即恢复这里的石油生产能力,到1943年时这里的石油产能回升到接近5000万桶。日美开战后,美国的一大战略目标就是切断日本的海上石油运输线。因而,美国派出大量潜艇埋伏在从东印度群岛到日本的海上石油运输线附近,一旦发现日本人的油轮,就对其展开进攻。美国人的这一策略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人的石油供给——到1944年时,日本的石油输入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使其大量的作战舰船和飞机不能启动并参与作战,大大限制了日本的军事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高度的机械化成为作战部队的一大特点,这一方面使军事力量得以空前提高,另一方面也使石油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如果没有作为燃料的石油,那么所有的飞机、坦克、汽车、舰船都将成为一堆废铁。因而,对于石油的争夺成为了这次战争的中心之一。而德日在石油争夺中处于下风,这对其军事力量构成了严重的制约,成为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2。 黑黄金的疯狂——中东战争背后的资源掠夺(1)
中东战争的焦点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由于中东地区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接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油区,使得中东问题因而复杂起来,各种政治势力开始插手中东的矛盾,企图从中获得渔利。
  1956年10月,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次战争虽说起因于以色列入侵西奈半岛,但很显然以色列的这次军事行动得到了英法的支持,而他们的目标就是阻止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
  苏伊士运河位于西奈半岛,它的开通把红海和地中海连接起来,因而大大减少了欧洲、北非与亚洲的海上里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价值。开通苏伊士运河的设想很早就被人提出来了,但没人知道这样做是否具有可行性,也不知道会耗费多大的代价,因而没人敢去付诸实践。直到1859年4月,一个名叫徳·雷赛布的法国人筹资创办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并从当时的埃及政府手中取得了特许权来开凿这条运河。
  历时十年之后,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并且一开通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价值——大量的欧洲轮船频繁地穿越此运河往返于欧亚。很快,这条运河就引起了英国政府的特别重视。因为此运河大大缩短了与其印度殖民地的距离,将印度与英国本土更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而,这对于英国政府加强对印度的贸易和控制将起着重要作用,而且19世纪末的大英帝国不会坐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被他人控制,使其成为别人制衡自己的重要武器。1875年,当听说埃及赫迪夫(埃及统治者的称号)无力清偿债务,要出卖自己在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份时,英国人认为自己插手苏伊士运河的时机到了,于是他们果断地从埃及政府手里买下了其全部股份。这样一来,苏伊士运河开始被英法所控制。
  1882年,英国派兵侵占埃及,将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并在运河区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基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民族主义开始兴起,反对殖民统治的运动此起彼伏。1952年,埃及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了埃及共和国。埃及共和国成立后,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宣告瓦解。1956年,作为自由军官组织的一员,纳赛尔当选为埃及总统。他一上任,就在当年7月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二战后,苏伊士运河成为欧洲石油运输的一个重要关口——他们的石油2/3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同时,苏伊士运河2/3的运载量运输的都是石油。石油的战略意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显露出来,而战后,石油成为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他们最大的经济产业,他们当然要确保自己的石油运输线,不能任由自己的咽喉让别人捏住。英国首相艾登在会见前苏联领导人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时就说:“对事关石油问题的苏伊士运河一事,我必须绝对的坦率,我们会为石油而战斗……我们没有石油就活不下去,我们不想被人掐死。”因而,英法两国决定联合以色列,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夺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而以色列也愿意充当这次战争的急先锋。因为纳赛尔立志成为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徒的领袖,他把以色列视为阿拉伯世界的眼中钉,处处对以色列采取敌对行动。比如禁止以色列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因而,以色列认为,要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围中谋求生存,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向对自己采取敌意的埃及采取军事打击,控制加沙和西奈半岛等更多的战略要地。1956年10月24日,英法高级外交和军事官员与以色列的高级代表团在巴黎郊外的塞夫勒进行了秘密会晤。三方约定,由以色列派出军队攻占西奈半岛,而英法则以保护运河为由出兵占领苏伊士运河,这就是所谓的塞夫勒协议。面对紧张的国际形势,埃及也做好了战争准备——10月23日,他们与叙利亚成立了在其控制下的联合军事指挥部,一旦战争爆发,则由埃及指挥叙利亚的部队。第二天,约旦也加入了这个联合军事指挥部。

2。 黑黄金的疯狂——中东战争背后的资源掠夺(2)
10月29日,以色列发动了对西奈半岛的进攻,同时,英法对外发表最后通牒,要求埃及将运河交给他们。10月30日,英国出动飞机轰炸了埃及的飞机场,埃及军队则匆匆撤出西奈半岛。由于事先协调不力,英法军队未能及时赶到运河区,而纳赛尔则抢先组织人员将装载有大量石头、水泥的船只沉入苏伊士运河,成功地将河道堵塞,有效的阻止了英法战舰的逼近。同时,纳赛尔还命令埃及工程师们破坏了从伊拉克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此外,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也实行了对英法的石油禁运,致使西欧3/4的石油输入因此而中断。本来指望美国能填补因阿拉伯世界的封锁而造成的石油缺口,但此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忙于总统竞选,而且他对英法未经与美国商量就擅自出兵感到不快,他说:“谁发动了这场战争,就由谁自己去解决面临的石油问题,他们真是在自讨苦吃。”
  西欧社会对石油依赖非常严重,他们很快就陷入到石油短缺带来的麻烦中,开始采取限制石油销售额、对石油征税、禁止私车在周末出行、将发电厂的燃料改为煤等措施控制石油的消耗。由于石油的短缺对西欧的经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所以他们很快就难以支撑下去了。11月底,英法向国际社会保证从苏伊士运河撤军,此时艾森豪威尔才促成中东紧急状态委员会采取行动撤销对西欧的石油封锁。同时,联合国紧急部队部署在以埃边境,致使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全面撤军。从此,苏伊士运河完全被埃及控制。
  石油禁运帮助阿拉伯世界狠狠打击了英法等欧洲帝国主义国家,这使他们看到了石油武器的威力。因而当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时,他们再次联合起来挥舞手中的石油武器。
  在两次中东战争的冲突下,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仇恨更深了。1967年,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决定对以色列采取军事打击行动。于是他命令部署在埃以边境的联合国紧急部队离开埃及。随后,在亚喀巴湾封锁以色列的航运,并切断了以色列南部的埃拉特港的交通。
  纳赛尔一方面命令埃及部队开进西奈半岛,一方面向约旦空运士兵和军用物资,打算从约旦开辟一条打击以色列的战线。与此同时,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也开始向埃及集结,准备接受纳赛尔的统一指挥,挥师北上,攻打以色列。面对此形势,以色列决定趁阿拉伯军进攻之前,先发制人。6月5日凌晨,以色列空军首先出动,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埃及和其他交战国主要的空军力量消灭在地面上。随后,在空军的配合下,以色列的地面部队快速向前推进,不久就越过西奈,并很快到达苏伊士运河的东岸。在短短六天时间里,以色列就成功击溃了阿拉伯联军,占领了西奈、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
  在以色列发动突袭的第二天,阿拉伯各国的重要官员们聚在一起商议,决定对与以色列友好国家(美国、英国、西德)实行石油禁运。到6月8日,虽然阿拉伯的石油出口只有平时的40%,但这次石油禁运的影响却非常有限,以至于很快就在阿拉伯世界中引起争议。他们不仅没能达成自己之前确定的目标,反而牺牲了减产期间的大量收益。到9月初,对美、英、德三国的石油禁运就不了了之了。

2。 黑黄金的疯狂——中东战争背后的资源掠夺(3)
为什么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威力无穷的石油武器此时却像被水湿了的火药——完全失效了呢?其实,这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的世界石油产量的井喷密切相关——石油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使石油进入到相对过剩时期。随着石油在工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石油开采的利润变得非常丰厚,因而世界各地的石油生产商都加大了对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于是,一个个大油田相继在中东、北非、南美、印度尼西亚等地被发现。同时,早在六、七年前,美国为了预防未来可能的石油危机,就封闭了国内的部分油田。因而,当阿拉伯实行石油禁运时,其他地区的石油产量能够迅速提升弥补这一供需缺口。显然,这次发生在石油相对过剩时期的石油禁运,已经难以对发达的工业国家产生之前的影响了。
  石油武器的威力是与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结构密切联系的,如果发达工业国对石油需求有限,或者石油来源比较多样化,那么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石油是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石油,那么建立在其上的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甚至是部分造船业以及大量的化工厂等等都将面临停产的危险。不仅如此,石油除了是重要的燃料外,它还是一种宝贵的工业原料,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石油化工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从石油中提取许多新物质为我们所用了。如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产品其原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很难想像我们的生活离开了石油将会是什么样子。总之,我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石油这种“黑黄金”了。
  石油价格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基本上是由买方市场决定的,这是由石油供给相对过剩造成的。通常,石油生产国会与国际石油公司一同来协商确定一个牌价,这个牌价就是国际石油公司从这些产油国购买原油的价格。一直以来,牌价的主导权都掌握在这些国际石油公司的手里,他们背后就是那些发达的工业国家。在那个买方市场里,油价被压得很便宜,一桶原油在当时不过只有几十美分到几美元。在廉价石油的支持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经济在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下获得了飞速发展,汽车工业、飞机工业、钢铁工业、造船业、化学工业等等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是汽车、飞机、轮船还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大量化学工业都需要大量的石油,而人们在这些交通工具的帮助下,生活越来越便捷、高效,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石油的各种提取物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这种黑色的有机物了。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西方工业国家的石油需求出现猛增现象。
  与此同时,石油供应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1970年到1971年,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产值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只有50年代的1/3。这意味着美国本土的石油供应出现大幅下滑。到1973年时,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已经有36%需要依靠进口了,而且这个比例还在继续攀升。同时,中东的沙特阿拉伯逐渐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主要供应国,其在世界石油出口市场中的比重由1970年的13%迅速攀升至1973年的21%,而且随着其国内生产能力的提高,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在1973年7月,其日产量达到了840万桶,比1972年7月的540万桶增加了62%。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2/3的石油需求依赖中东的石油供应,这样中东就成了石油供应的主宰。同时,西方对中东的石油依赖越来越严重,甚至于石油的市场价格已经突破了官方的牌价,这表明强劲增长的现实需求已经将价格推到了新的高度。

2。 黑黄金的疯狂——中东战争背后的资源掠夺(4)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新一轮的打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在战争开始时,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代表们正在维也纳与国际石油公司就新的石油供应价格举行会谈。当这个消息传来时,阿拉伯的石油部长们显得非常激动,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石油价格谈判中的策略。之前,国际石油公司提出将牌价提高15%,每桶石油增加45美分,但是油输出国组织则要求增加100%,双方的意愿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进行协调的余地,因而次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