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有点担心的是,呼厨泉原本只是想对付我们一方,现在我们与曹军联手,呼厨泉会不会放弃支持刘去卑。”
“如果呼厨泉放弃刘去卑,应该是好事才对,殿下又担心什么呢?”
“我担心的是以后。”
刘璟叹了口气道:“匈奴人性格是冤仇必报,一旦和匈奴结下仇怨,就必须打死它,否则,他们就算抽身事外,也是一种临时妥协,一旦将来我们与曹军作战,他们就会伺机杀来,我担心那个时候我们两线作战,又面对强大的匈奴骑兵,恐怕我们会吃大亏。”
“可如果把匈奴人打残,鲜卑人又会趁机南下,那时我们就会面对更加强大的鲜卑人,这个问题殿下考虑过吗?”
刘璟负手走到窗前,他着实有些心烦意乱,魏晋时代,正是草原胡人大举南下之时,鲜卑人更是建立了北魏,它的影响一直贯穿隋唐,就算他刘璟统一中原,复兴汉朝,他依然要面对强大的草原威胁。
这就如同汉初、晋朝、唐初和宋初,历经战乱的中原王朝统一后,总是会面对草原胡骑的强大威胁,汉初是用屈辱的和亲,唐初是忍辱献金求和,而晋朝和宋朝一样,是北方灭亡,朝廷逃亡南方苟且偷生,那么他刘璟呢?是否也会屈服在鲜卑骑兵的铁蹄之下。
答案当然是绝不,可这种事情只认实力,和他的意志无关,想着,刘璟的拳头不由慢慢捏紧了。
第837章 骑射募兵
、、、、、、、、、、
时间又过去了几天,曹丕和陈群已经返回了邺都,北方暂时平静,除了刘去卑占领灵州,导致大量羌人继续南逃外,便没有其他消息传来,而在关中和陇西各地,汉军已经开始在乌桓人及羌人中大规模招募骑兵,赵云最初的建议是在乌桓人招募骑兵,但刘璟和司马懿商议,不仅可以乌桓人中招募骑兵,也可以在陇西、河湟等归顺汉国的农耕羌民中招募骑兵。【】
尤其这次匈奴人攻占灵州,血腥屠杀了大量羌人,激起了各地羌人的大愤慨,他们可以利用羌人对匈奴人的仇恨,招募羌人骑兵,刘璟终于意识到,仅仅依靠弓弩犀利,还是不能战胜草原胡骑,他必须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长安城南外的大军营内,这里住着十几万已经分配好新家园,准备夏收结束后就上出发的乌桓人,在军营西门外,汉军在这里扎下了十顶募兵大帐,在最大的一座营帐前,插了一面赤色大旗,上面绣了两个斗大的黑字‘募兵’。
营帐旁的巨大羊圈内,圈了几万只肥羊,若被招募为骑兵,其家人立刻能奖赏只肥羊,另外家人在过渡时期的粮食补助将加倍,还将获得二十亩额外军田,同时他们家人还可以留在上郡和北地郡从事农耕,不必迁徙去巴蜀各地。
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资奖励对于即将走上新生活的乌桓人,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尤其最后一条,可以留在他们熟悉的上郡和北地郡,这更是使乌桓青壮趋之若鹜。
短短天时间内,他们便招募了一万余乌桓人青壮,但前来报名的乌桓青壮依然络绎不绝,这天上午,刘璟在侍卫的簇拥下,也来到南城外的军营视察招募情况,这是他回来后第二次视察南军营,第一次是视察乌桓移民,并亲自送别一批去汉中的乌桓移民。
几座招募大帐前皆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支队伍都至少有两人,年轻的牧民们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另一边的测试场内热闹喧杂,四周围观的人大声喝彩叫好,而另一头站着数十名骑马的应募者,分成队,每个人手中拿着弓箭,神情都有些紧张。
测试很简单,就是考骑射,应募者需要纵马在步长的跑道上奔驰出步,其间最少要射出两箭,一箭在马背上射,一箭要钻到马肚下暗射,左面十步外摆了十几只草人,要求很简单,不一定要射中草人,只要能射中草人背后的木板,且箭不落地便可。
这个条件确实很低,马术是乌桓人擅长,一般孩童都能钻到马肚下,射箭也基本上是每个成年乌桓人的必备技能,乌桓人之间的区别只是箭术高低,当然,可以射支箭、四支箭都可以,能箭箭射中草人当然更好,尤其能射中草人头部,那就是佼佼者了,这关系到从军后是成为士卒还是担任军官。
如果能被选中担任军侯以上军官,还有机会进入长安习半年,习汉语和兵法。
所以,应募者的紧张并不是能不能完成指定的两箭,而是能不能射中草人头部,这时声战鼓响起,名应募骑士前后相隔几步,同时纵马奔出,他们动作矫健,双腿控马,伸手从后背箭壶里抽出一支箭,张弓便是一箭,动作一气呵成,毫无滞怠。
支箭均射向草人,其中两支箭没中,其中一支箭正中草人面部,激起一片喝彩,片刻间,战马已奔出数十步,人钻进马肚,暗射第支箭,其中两支箭射中草人,另一支箭射偏。
四周的喝彩声愈加响亮,只见射中草人脸部那名应募者已连射四箭,箭箭射中草人脸部,而其余两人也只各射了两箭,算是应募士兵成功,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名箭术高强者身上,距离终点还有两步,在即将奔过终点的一瞬间,他刷地一箭射出,这一箭正中草人额头。
五箭五中,箭箭射中头部,堪称两天来的第一人,激起四周一片喝彩,连刘璟也忍不住鼓掌,他目光如炬,看出这名骑士的最后一箭完全可以提前射出,他故意放在压线前一瞬间射出,从而更有轰动效果,此人颇有心计,刘璟暗暗忖道。
刘璟随即吩咐侍卫,“把此人带来见我!”
不多时,侍卫将这名善射者领了上来,善射人不知接见自己的人竟然是汉王,还以为只是一名普通的汉军大将,他连忙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将军!”
他竟说的是一口流利的汉语,刘璟心中愈加惊讶,仔细打量此人,见此人非常年轻,约二十岁出头,身材高大,虽然穿着乌桓人的服饰,但脸孔却是汉人,刘璟不由笑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乌桓人吗?”
“回禀将军,小民叫萨斯奴,汉名杨英,出生关中冯翊郡,在上郡乌桓阿斯部中长大。”
阿斯部是乌桓的一个小部落,以出善射手出名,很多乌桓大将都是出身阿斯部,被打散分配到陇西和巴蜀个县内,刘璟点点头又问道:“看你模样是汉人,又有汉名,莫非你是被掳掠去了上郡?”
杨英低声泣道:“小民父杨集,原是袁军校尉,在官渡之战中阵亡,建安五年,并州大战,匈奴出兵关中和西凉军作战,小民年仅五岁,就是在那时和母亲一起被匈奴掳掠去了北方,后来辗转被分配到乌桓阿斯部为奴,是乌桓千夫长萨斯的羊奴,和母亲一起放羊为生,萨斯在与汉军作战时被射死,小民和母亲也就自由了。”
刘璟心中颇为感慨,在过去的岁月中,不知有多少汉人被掳掠到北方为奴,这个杨英只是其中一人罢了,难得他有如此高明的箭术和骑术,刘璟又问道:“那你跟谁的箭术?”
“小民的主人是乌桓大将,重武力,每年都要从族人和奴隶中挑选一些少年习骑射,小民在十岁时被挑中,苦练了十年骑射。”
“那你可会别的武艺?”
“自了父亲留下的刀谱,小民天生力大,可使五十斤的大刀。”
刘璟点了点头,抽出一支箭给他,笑道:“这支箭送给你,你可识字?”
杨英双手接过箭,恭恭敬敬道:“多谢将军赐箭,小人母亲教过我读书识字。”
刘璟点点头,“我任命你为军侯,可去习兵法,好好效力,奉养母亲。”
“谢将军!”
刘璟笑了笑,催马离开了考场,向城内缓缓而去,这时,杨英才发现箭杆上刻有字,他凝神细看,只见上面刻着‘汉王之箭’一行小字,杨英一下惊呆了,猛地抬头向刘璟背影望去。
考试主官走上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一般优胜者,最高授屯长之职,你却一步升为军侯,而且还是汉王殿下亲自提拔,难得啊!好好干吧,不要让汉王失望。”
杨英心中感动,他鼻一酸,泪水竟不争气地从眼中涌了出来,他擦去泪水道:“我绝不会让汉王殿下失望。”
。。。。。。。。。
就在刘璟回长安后不久,一辆马车也进了东城门,一打听,最终在汉王府门前缓缓停下,马车外跟着几名骑马的随从,一风尘仆仆,车窗内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是二乔之父乔玄,他是从江东坐船过来,从襄阳转南阳道,过武关进入关中,足足耗费一个半月时间。
乔玄来长安是因为他接到了汉王妃陶湛写来的一封信,他从信中得知刘璟有意纳小乔为妾,那么刘璟把小乔接去成都汉王府的真实原因也就让乔玄恍然。
尽管乔玄也不愿意小女儿嫁给刘璟,不管是曹操还是刘璟,这种天下枭雄之辈都不会把女人放在心上,不过相比曹操,刘璟还能让乔玄接受,至少年纪相当,至少他有天下君王之相。
想通这一点后,乔玄便决定再尽父亲的责任,千里迢迢赶到长安,他希望能完成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一步,希望刘璟是娶自己女儿,而不是纳自己女儿。
虽然同是为妾,但娶入门和纳入房的性质截然不同,就像董卓娶皇甫规的遗孀一样,尽管是纳妾,但还是大摆排场,娉以车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风风光光娶进了门。
虽然乔玄并不打算如此排场,但也希望女儿能用娶的方式入门,这对小乔未来的地位为重要。
马车在汉王府门前停下,一名随从上前去通报,片刻,小乔和孙尚香闻讯迎了出去,小乔又惊又喜,上前拉住父亲的手道:“爹爹,你怎么来了?”
乔玄笑道:“来看看你,不行吗?”
小乔心中有些担心,她担心父亲是来接自己回家,不会又想把自己嫁给温家吧!
孙尚香迎上前施礼笑道:“欢迎国老来长安!”
能看见家乡人,孙尚香当然为欢喜,她尤其想知道母亲下葬的情况,孙尚香将乔玄请进府中,又命管家安排住处,这时,陶湛也闻讯赶来,乔玄连忙施礼道:“参见王妃!”
“国老不必客气,希望来我们这里,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国老请吧!”
小乔知道陶湛这两天身体不好,还特地来见自己父亲,给足自己面,她心中感动,又担心父亲要把自己带走,她便显得心事重重,反而走到最后。
陶湛要比孙尚香更懂人情世故,因为是她写信给乔玄,她听说乔玄来了,便知道小乔入门之事终于水到渠成,乔玄当然不会是来接女儿,只能是为小乔再嫁而来,这件事烦扰了他们家很久,终于要有结果了。
尽管陶湛是个宽容的女人,但也没有哪个女人愿意看见自己丈夫接二连娶别的女人进门,陶湛也是迫不得已,她知道上次蔡少妤之事她已经把丈夫惹得不快了,如果她再在小乔之事上阻挠,恐怕后果就是不是她能承受。
这段时间,陶湛也感觉到丈夫对她有些冷淡了,常常不回府,就算回府也是去尚香那里,让陶湛心中为难受,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妻妾少的缘故,象曹操拥有妻妾数人,孙权也有妻妾数十人,而他堂堂的汉王,却只有两妻一妾,连普通的大户人家都比不上,说起来让人笑话。
更重要是从年初便开始有不少传言,说她为了保儿地位,不惜阻挠汉王纳妾,导致汉王至今只有两个儿,现在汉王嗣偏少的责任已经压在她身上,再加上不久前小包娘不幸小产,最后连军方也开始对她不满,巨大的压力让陶湛难以承受。
也正是这个缘故,陶湛决定让小乔进门,好在乔玄及时赶到,陶湛便想和乔玄谈一谈这件事,众人在贵客堂坐下,随意寒暄几句,这时,乔玄笑道:“我有几句话想和王妃说一说,尚香和阿莲能否先回避一下。”
孙尚香和小乔一怔,虽然心中觉得奇怪,但出于礼貌,她们还是起身先暂时退下去了。
这时,乔玄对陶湛笑道:“我想和王妃具体谈一谈阿莲的事情。”
第838章 娶妾与纳妾
、、、、、、、、、、
孙尚香有些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住处,乔老爷和王妃谈了不久,他便先回了自己宿处休息,孙尚香也没有机会问问自己母亲下葬的情况。【全文字阅读】
虽然孙尚香确实不懂人情世故,但她却很聪明,乔老爷竟然要单独和王妃谈一谈,再加上几天来,陶湛对她的暗示,她便隐隐猜到乔玄来王府的真正用意了。
孙尚香不由叹了口气,尽管她绝不愿意丈夫纳小乔为妾,但这件事已经不是她能阻挡,更重要是,小乔也对她明确表态,愿意再嫁给汉王,这就让孙尚香无话可说了,几方都愿意,她再反对又算什么?
不过孙尚香还是感到一丝失望,她所深爱的丈夫最终还是经不起女色诱惑,迎娶曹宪是一门政治婚姻,她不会指责丈夫,但纳小乔为妾就是典型的好色了。
孙尚香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陶湛站在门口,笑吟吟望着自己,她连忙迎上前道:“大姐怎么来了?”
陶湛挽着她的手,走进屋道:“我来是想和你谈一谈小乔之事。”
孙尚香知道这是有结果了,她叹口气道:“我们坐下谈!”
两人坐了下来,陶湛又柔声说:“小乔最终要进我们家门,你应该知道吧!”
孙尚香默默点了点头,陶湛又继续道:“我和乔国老已谈妥,小乔还是为妾,不过是以娶的方式进门,只是稍微低调,不张扬,不宣传。”
“那具体怎么做呢?”孙尚香又问道。
“乔老爷家境拮据,拿出钱财,所有的费用都由我来出,我会在附近租一栋大宅,用夜间迎娶的方式入门,然后分给乡邻糕饼,仪式就这么多,当然,我们家中要张灯结彩,吉日就订在后天。”
说到这,陶湛注视孙尚香片刻,问道:“你的意见呢?”
“我能有什么意见?”孙尚香苦笑一声说:“男女双方愿意,父母也同意,你这个王妃也不反对,我还能说什么?”
陶湛凝视她片刻,叹息道:“尚香,我知道你不赞成这门婚事,说实话,我也觉得小乔若嫁给蒋尚书,会更好一点,不过我已身不由己,压力大,现在连军方都对我不满了,军队中很多人都叫我妒妃,我心里很难过。”
说到这,陶湛再也忍不住,泪水涌了出来,孙尚香连忙握住她的手,惊讶地问道:“他们怎么会对你如此不敬?”
陶湛拭去泪水,摇摇头道:“因为将军已经十岁,膝下只有两,他又没有兄弟侄,嗣就显得偏少了,军方尤其不满,就把矛头对准了我,认为是我阻挠汉王纳妾。”
“可是大姐并没有阻挠,如果是说少妤之事,那是他的二嫂,丈夫尚在,刘琮也从没有正式表示休妻,娶她确实不妥,这样指责未免对大姐不公平。”
陶湛苦笑一声说:“他们只看结果,哪里管真相如何?不过将军嗣偏少,这却是不争之实,作为王妃,这是我的责任,这种压力你体会不到,但我却日夜不安。”
两人正说着,侍女在门口禀报:“启禀王妃,前院管家来报,王爷回来了。”
陶湛连忙起身笑道:“我得去和他说说这件事,等闲下来再和你聊吧!”
孙尚香点点头,她也觉得自己有必要和小乔最后再谈一谈。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