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神龙教应该是强大的,从陶姑姑的描述中,得罪皇帝尚可以躲起来,但是得罪神龙教断无活命的理由,可见神龙教的势力之大,问题是,神龙教怎么会这样不堪一击呢,被施琅轻而易举的就剿灭了。
分析神龙教系统,发现他和朝廷一样,建立了以教主为首的绝对权力组织,他这个组织中,教主是最高权力,也是精神领袖;下级就是各“使”,如白龙使,青龙使等等,再下来就是各办事员;从这个系统名称我们可以看出神龙教的性质就是带着黑帮属性的邪教组织。他采取多种方式对人身进行控制,典型的就是爆胎易经丸。
这种丸药就是身体的定时炸弹,从胖头陀和瘦头陀的遭遇中,我们知道了这种丸药的威力,这就使得即使万里之外,教主也可以牢牢地控制住下属,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神龙教主用了这种毒药,也为自己买下了定时炸弹。也可以这么说,当神龙教主用爆胎易经丸的那一刻起,就埋下了下属谋反的种子。
其实神龙教主可能早就意识到这帮老家伙的谋反心情,但是他采取了下下策去对付他们,首先就是研发毒药对他们进行人心控制,其次就是招募少年教众进而和老字辈进行抗衡,他的目的的确达到了,人小好控制,从这帮少年至死不悔,在炮火的喧嚣中也高喊洪教主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口号中,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洪教主的御人之术。
从洪教主招募的人来看,其实不乏有德才者,洪教主可能吞并了毛文龙的部分旧部,在这些人中,有武功卓绝者,也有知识分子,如陆高轩(陆高轩的文采连康熙都赞赏),但是这些人其实都和洪教主离心离德,只是畏惧,没有心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知道,洪教主的组织其实就是一个空中楼阁,以至于施琅基本不费力气的就剿灭了。
那些在洪教主手下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们,终于轰轰烈烈的冤死在炮火中,成了炮灰,但是洪教主逃过此劫难,并开始了向“叛徒”韦小宝的扑杀之路。
一步错,步步错,洪教主的路基本走到尽头。
第三十六回
无论如何,韦小宝在该回中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被神龙教主所虏获,之后用计逃脱,而后奔波至东北极寒地区,为保住性命与苏菲亚长公主远赴莫斯科,一路风尘;以韦小宝扬州人的背景,经历如此极寒,加之异国无依无靠,又逢苏菲亚公主蒙难,肯定是最艰难的岁月。
但是韦小宝这小子居然能克服逆境,从而帮助苏菲亚公主度过难关,度过难关的代价很大,那就是一场波谲云诡的宫廷政变。
无论是何种宫廷政变,都有牺牲品,大到天子,小到参与政变的士兵,再到政变体制下牺牲的平民百姓,不一而足。宫廷政变争夺的核心要件是权力,成功者掌控权力,获得对失败者的处置权;失败者丧失权力,从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在俄罗斯的这场宫廷政变中,死去的小人物就多了去了:
首先,高层中的彼得之母皇太后娜达利亚。
其次是附庸娜达利亚的大臣一级,如火枪队正队长以及不愿造反的人。
再次,就是莫斯科守卫军,双方各有伤亡。
最后就是最冤枉的城中的富户,这些人家产被劫掠一空,妻子儿女为政变的获益者所夺,很可能遭受凌辱甚至性命不保。
政变成功了,至少苏菲亚公主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摄政公主,并执掌俄罗斯之大权,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菲亚公主并不具备正义性,并不是说她正义,她就获得权力,而是她有权力的欲望,并通过非法的渠道,而获得权力。
苏菲亚的权力之路刚刚开始,但康熙却在他的权力之路上走得越来越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七回
跳过也
第三十八回
该回中,司徒伯雷和巴郎星走上了黄泉路,他们两个其实都是英雄性质的小人物。司徒伯雷忠于大明朝,忠于汉室正统;巴郎星则忠于吴三桂,所忠诚的事物和境界都不同,但是都有忠的本质。
巴郎星绝对是一流的下属,对主子的忠诚的确值得一提;巴郎星杀死司徒伯雷准备逃走,恰遇韦小宝率军围山,无法逃离;但是巴郎星还是想到擒贼先擒王的战略,意欲擒住韦小宝而取得逃脱;不料反被韦小宝所擒,于是真相败露。在韦小宝的严刑拷打逼供下,其他属人都投降招供,但是巴郎星十分倔强,不吐一字而且只劝韦小宝投降吴三桂,足见是一条汉子。这说明吴三桂绝对不是酒囊饭袋,而是一个在小范围得到人心的一方大员。况且,司徒伯雷也是愿意忠于吴三桂的,但是这个忠诚是有底限的,那就是吴三桂仍然是大明的臣子,是汉室的复兴之臣,在这个条件下,只要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司徒伯雷是愿意投效吴三桂的。
可是吴三桂却选择了开一个新的王朝,于是他失去了自己得人心的一个很好的,哪怕是伪装的借口。
两个英雄式的小人物,因为吴三桂的野心而死去;试想,如果吴三桂奉召撤藩,那么巴郎星最多是更随,不至于惨死;司徒伯雷复明无望,最多老死王屋山,那场耗资无数,持续八年的三番之乱就不会发生。
可惜吴三桂的安全感太差,他对康熙朝廷充满着猜忌,对自己舆论不佳充满着恐惧,这种恐惧和猜忌使他日夜不宁,非要通过战争的方式才能解决。
吴三桂寿终正寝,老死在湖南破落的宫殿中,以“天子的身份”,可是死去的小人物呢?满洲八旗、汉军绿营、纯粹的小老百姓、还有他自己的下属,包括他自己那个精明无比的儿子吴应熊,都是一场权力博弈的牺牲。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九回
走个过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十回
此回不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十一回
当小说进行到第四十一回,一种不祥的气息就开始了;比起为韦小宝率军南下扬州那种轻松而错落有致的氛围,第四十一回急转直下。吴三桂正式反清,康熙急着召韦小宝返京,一种紧张、不安甚至惊恐的氛围开始了。
本回一开始就是不少人头落地,给人带入了一片不安的境地,那就是上层官员相继被杀,如朱国治、甘文焜自杀殉国,封疆大吏投降;等等,开始渲染那种因三藩之乱导致的局势动荡不安。
接着就是许多小人物的死亡。首先是不知名的守备,为归钟所杀;其次是吴六奇,为归氏夫妇所杀;而最后是吴之荣,却是死于自身的恐惧。
不知名的守备是是死于归钟之手,但是也是死于自身的泄密;守备如果静默吃饭,不说自己是赴京送文书的话,不会有此劫难;在钱老本向他打探军情的时候,他居然脱口而出吴三桂的战况;因此引起了归氏夫妇的注意。归钟撕毁了守备的公文,因此守备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走上了必然死亡的道路,守备是渎职也是殉职。但是这个守备绝对是一个让我敬佩的角色,公文被撕毁,他可以选择逃走,他虽然被吓得魂不附体,但是仍颤声大叫,斥责归钟撕毁公文,大胆造反的罪过;还与自杀式的与归钟搏杀,比其他的手下兵丁站的远远的胆小,他死的很悲壮,的确是一个勇士。
而吴六奇的死却是很让人郁闷,作为天地会在福建的卧底,居然会得罪吴三桂,可见他的确是一个正直的人。吴三桂在造反之前,肯定会大肆拉拢三藩所在地的将领,以取得统一战线之功,从他阴谋害死吴六奇来看,吴六奇必然不受吴三桂拉拢,因此吴三桂才必欲除之而后快。而从吴三桂的阴谋中,可以侧面反映出吴六奇的能力。吴六奇是一个有实力的地方将领,有一省的将兵之权,有军功,然而却无法保护自己。其实吴六奇的死似乎有必然,他能怎样选择,吴三桂起兵,其实是光复汉室的最好时机,但是吴却不应,一方面是吴三桂名声太差,一方面是吴自身无法抉择;他如果继续做官做下去,就像韦小宝,那就必须多做有益于清朝社稷的事情,韦小宝是没有关系,他的反清复明只是口头,没有实际行动;而吴六奇则是有坚定的反清复明信念;随着清朝皇权的日益巩固,韦小宝可以做官发财,可是吴六奇可能越来越郁闷,他毕竟是提督,要在这个位置上混下去,就必须做许多违心的事情;比如皇帝让韦小宝剿灭王屋山,韦小宝可以阳奉阴违,但是不能不做;吴六奇也存在这个问题,他的位置,必然要有很多双眼睛去监视;韦小宝有康熙的支持,可是吴六奇的人脉在哪呢?
吴六奇身首异处,反清复明的愿望终究是无法实现的。
至于吴之荣,金庸先生对他则是无比鄙视的;至少韦小宝就十分看不起他。其实这样的人死去肯定是大快人心的,所有的人都讨厌以阴谋杀人的人,吴之荣因为自己的仇恨,利用高明的手段告密,他的仇家一个个倒下,吴之荣也获取荣华富贵,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恐惧的。安排他惊恐而死是符合大家的愿望的。
但是吴之荣肯定不会这样死去,像吴之荣这样的人,良心肯定是没有的,对社会也应该是充满仇恨,他对那些成功的读书人充满着仇恨,并擅于利用这些仇恨,因此,他不顾一切的复仇;而清朝统治者利用这样的借口,大肆的整顿。吴之荣成了侩子手,并且无悔,至少后来他又告发吴六奇、顾炎武之流,就说明他眼中已经没有良心了,只有富贵了。
为什么那么多的读书人都无法制服吴之荣,而韦小宝却三下五除二就罗织罪名,导致吴之荣辩无可辩,最终获罪而死,可见吴之荣就需要一种暴力一种非常的手段去制服,这就是他自身也为文字所罪,最终痛苦死去。
吴之荣死去,太痛快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二回
本回毛东珠和瘦头陀死去。瘦头陀就不必说了,死于情;可怜可闵。我这里只说毛东珠。
毛东珠应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色,虽然被冠以假太后之名的她为众人所厌恶。
毛东珠具有可怜的身世,本是朝廷大将军的女儿,应该是享有富贵和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随着父亲毛文龙为袁崇焕所杀和改朝换代的时代悲剧发生,她沦落到神龙教,成为教众,并被迫服食暴胎易筋丸,可想而知,身份落差是很大的,可以说从一个千金小姐沦落到仆人;在神龙教的日子不好过,除了药物的隐患,她应该为她的大师兄邓炳春霸占,并生下建宁公主,还担负起盗取经书的重担。毛东珠拥有姣好的面容,不然也不会生下美貌的建宁公主;像她这样美丽而富贵的大小姐,终于毁灭了。
毛东珠本身应当是想脱离神龙教,而继续做他的皇太后的。其实,几年宫闱的生活,他应当是很幸福的,康熙对他很孝顺,建宁公主调皮但不乏女儿的乖巧,加之皇太后的威风,我想,无论是谁,都应当不想再回神龙教。
毛东珠背叛神龙教有迹可循,他先前已经获取了三本经书,但都没有及时交给神龙教主,按理说,一旦获取经书,就应当上缴,而毛东珠没有。
在假宫女事件中,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什么好抢的?有功劳是这样,没功劳也是这样。只求太平无事的多挨上一年罢了。”语气中充满怨怼。
这说明,毛东珠本身对于神龙教已经很厌烦了,她只想熬日子,一方面在宫廷继续当她的皇太后,另一方面对神龙教拖延日子,能不理会就不理会。
当然,毛东珠对康熙还是很有感情的,可以说,毛东珠给了康熙很大的母爱,尽管如此,毛东珠还是一个悲剧性角色。
毛东珠有爱情(和瘦头陀),有亲情(和建宁以及康熙皇帝),但是,这一切都为现实所破灭。原著中有一段话,是很经典的:
韦小宝出去叫了四名传卫,将毛东珠揪进殿来,跪在康熙面前。康熙走到她面前,喝道:“抬起头来。”毛东珠略一迟疑,抬起头来,凝视着康熙。康熙见她脸色惨白,突然之间心中一阵难过:“这女人害死我亲生母亲,害得父皇伤心出家,使我成为无父无母之人。她又幽禁太后数年,折磨于她,世上罪大恶极之人,实无过此了,可是……可是……我幼年失母,一直是她抚育我长大。这些年来,她待我实在颇有恩慈,就如是我亲生母亲一般。深宫之中,真正待我好的,恐怕也只有眼前这个女人,还有这个狡猾胡闹的小桂子。”内心深处,又隐隐觉得:“若不是她害死了董鄂妃和董妃之子荣亲王,以父皇对董鄂妃宠爱之深,大位一定是传给荣亲王。我非但做不成皇帝,说不定还有性命之忧。如此说来,这女人对我还可说是有功了。”在数年之前,康熙年纪幼小,只觉人世间最大恨事,无过于失父失母,但这些年来亲掌政事,深知大位倘若为人所夺,那就万事全休,在他内心,已觉帝皇权位比父母亲的慈爱为重,只是这念头固然不能宣之于口,连心中想一下,也不免罪孽深重。毛东珠见他脸色变幻不定,叹了口气,缓缓道:“吴三桂造反,皇上也不必太过忧急,总要保重身子。你每天早晨的茯苓燕窝汤,还是一直在吃罢?”康熙正在出神,听她问起,顺口答道:“是,每逃诩在吃的。”毛东珠道:“我犯的罪太大,你……亲手杀了我罢。”康熙心中一阵难过,摇了摇头,对韦小宝道:“你带她去慈宁宫朝见太后,说我请太后圣断发落。”
这段话再次证明,毛东珠对于康熙倾入极深的情感,但是这样的情感也被皇权化了,当康熙把毛东珠押给太后圣断发落时,他就没有打算给毛东珠活路了(太后深恨毛东珠),康熙自己是不忍心,但是却把忍心的罪过推给别人。
毛东珠其实有很深的心机,但是一切于事无补,假太后的身份戳穿,皇太后的梦想其实就幻灭了,这样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实际上值得同情。
毛东珠是死在皇太妃的轿子中,其实蕴涵着一定的意义。他皇太后的身份是让一个小宝这样的小丑给戳穿的,她的逃亡,也是为归家三个蠢材给阻截,就像她悲惨的人生,走不到她的尽头,注定要失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三回
这一回拆穿了西洋镜,韦小宝的双重身份被拆穿了,无论如何,其实韦小宝是有多重身份的,对于康熙而言,他是康熙的亲信大臣;对天地会而言,他是陈近南的爱徒,北京直隶地区的首席CEO;对神龙教而言,他是掩饰的较好的叛徒;总之,许许多多的身份;而这些单位之间恰恰是死敌;神龙教意图称霸辽东,天地会意欲反清复明,而清王朝则是要守护他们的江山,确保社稷万万年;他们之间的利益是如此不同,而韦小宝游刃有余,可见韦小宝之能力。但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地会出了叛徒,韦小宝终于被出卖了,连同他一起被出卖的,就是沐王府和陈近南代表的天地会在直隶地区的全部首领。
可是这些人中,唯一死去的就是归氏夫妇还有他们的爱子归钟;我对归氏夫妇实在没有好的感觉,他们武功虽高,但行事糊涂;我认为,一个人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么他所关联的事情越大,一举一动均关系到别人的生死,所以处事越要慎重;就比如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首脑的能力和实力就关系到整个集体的生存发展;康熙一道诏书就可以减免扬州三年的赋役,雍正火耗归公关系到整个公务员系统的运转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对于人们所创造的武侠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