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程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程序-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芽熬骄常倮纯嘉颐牵饰颐鞘杖敫吡烁芯踉趺囱渴遣皇蔷突崂忠盗耍扛咝剿惺艿难沽σ不嵯嘤Φ卦龃蟆:偷褪杖朊娑缘难沽岵灰谎5潜暇挂彩茄沽ΑQ沽Υ蟮某惺懿蛔×耍行┢笠导矣Ω煤苡星税桑趺椿固ィ康比桓咝交岽葱矶嗪玫母芯酰赡侵盅沽κ腔乇懿涣说摹C娑阅侵盅沽δ憔湍芾忠德穑渴杖敫咭餐崦娑阅芊窭忠档奈侍猓忠的芄淮淳袷找妫袷芤嬉彩鞘找妫沂腔ǘ嗌偾岩月虻降摹⒋娌涣说氖找妫墙鹎虿坏降氖找妗�

    他讲课还用了一个例子,据美国专家研究,心态不好的人要达到心态好的人那种状态,每年要比心态好的人多赚12.5万美元!这简直是一道智力测验,反过来不就是心态好等于12.5万美元!你看。心态好还可以折算出具体的收入数据,这个美元数据要折合人民币,在我们中国不就是超高薪了?他会嘲笑我们缺乏精神自主能力,缺少调整转换心境的能力,说我们不愿意尝试。通过金钱以外的途径去获得愉悦的体验,可以带来崭新的心境,会说我们是可怜的钱奴,离开钱就玩不转了。这不等于骂我们弱智低能吗?是啊,他也讲职场就是熔炉、坟墓、污浊、绞肉机,既然环境如此恶劣叫人怎么能乐起来,哭还哭不过来呢。他让我们想高兴的事情,可我们想来想去,哪有什么高兴的事啊?天天竟是些添堵的事情,听他讲了不但没有顺过来,反而更加堵得慌!他讲的什么练就过硬的读书读人读社会读自然读自己的功夫,谁能做到啊?做得到的人还用得着听他这套废话,明知我们做不到难做到的事讲给我们听干吗?我看那全是屁话。

    也让我喘口气喝点水休息休息再接着说,你也能感觉到我说的有些累了,不是说的累,是气恼、憎恶的累,这也是很累人的差事啊。也真奇怪,他那样一讲,有些人还真上心的听,而且听的兴高采烈,脸上露出激动的样子,听那场面上的掌声,听了以后还纷纷写什么体会感悟文章。我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好吧,我接着说下去表达我们这些人的心情。

    你听听他又提到乐商,他说是他自己从阿q的精神胜利法中提炼出来的新概念,我们听了倒是有点好奇,看看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有没有道理。他讲道,乐业就是一种复杂智慧选择的结果,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依靠智商、情商、财商解决不了乐业问题。相对于加减乘除运算的智商,相对于标点符号的取舍来说,乐商就是一种集成的智慧,它需要借鉴集成智商、财商、情商等的智慧成分,格外需要锻炼生长出面对快乐和痛苦做出选择的智慧,这种智慧更加需要复杂的权衡能力。乐商是善于发现和创造乐趣的智慧,特别是善于在任何情况下能够发现、创造乐趣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会使你的生活充满戏剧化的成分,使你天天处于快乐幸福状态。银行是服务于人的行业,客观上要求好脸色,乐业对我们从事服务业的人来说,更是明智选择的结果。 ;他又从性格角度谈乐业,说要成为乐业型人格,性格是可以改造塑造的,乐业是个性又不只是个性,在个性身上浓缩着时代映衬着时代,又不是简单的时代缩影。乐业型人格是什么样的人格?是成熟、自信、乐观、强健的人格资质,使它从容应对人世各种挑战,成为现实的基石未来的种子;它预示着一种新型人格的诞生,它尽情吸纳采集自然社会人生赋予的阳光水分养分,蕴含勃勃生机,可以逆势而生、顺势助势、渐成繁荣大势。你听听,他还真挺能说,他这样说听起来还真有些道理,哎呀,我们怎么不知不觉着了他的道?原来他早已经预备好了套让我们往里面钻。

    吴为也真会讲挺善讲的,也不知道他的脑袋里怎么那么能想啊,你看,好像他知道我们听不进去又不服气。他说乐业是走向成功的法门,法门是什么门?法力无边,出路已经都被它罩住了,躲不开绕不过去,是必经之门,这不成了魔法?!这不是告诉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心悦诚服地皈依到他的乐业门下?不然,就只能象现在这样屈辱、无奈、怨恨、无望、诅咒着忍受打发低薪生活。你看,他把我们当作不入门入不了门只好被关在幸福之门的门外汉来对待了,我们乐不了业的人注定与幸福欢乐无缘。

    我始终觉得;对于事业的态度;取决于这项事业对于一个人的吸引力;通俗甚至是庸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一个人能够从事业中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工作;对于现在中国的绝大多数人来讲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途径;有多少人会把工作当作事业呢?他们对于工作好坏的评价;对工作积极性的发扬;都只是建立在所得利益基础上的;如果工资收入丰厚;自然对工作态度积极;至少是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也就是说;如果让这绝大多数的人乐业至上;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收入。如果一个男人成天面对自己老婆唠叨说没出息赚那么一点点钱;他能够做到乐业;那他一定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对于吴为;原来我还是有点敬佩;现在也还是有点敬佩的;文笔确实不错;一些感悟也很有道理;对于人生的价值对于做人的标准;都是有相当程度理解的;但是遗憾就遗憾在;他成了领导们的一杆枪;全篇都在讲述一些大道理的同时生拉硬扯的把话题转移到了乐业上面;散文散文;关键就在于形散神不散;他倒是不错;全部散架!孔夫子怎么说的?仓廪足而知礼仪。如果员工饭都吃不饱;老婆孩子天天唠叨;怎么可能做到安心乐业呢?所以我忍不住要说。吴为;你真tmd是一个傻b!怎么就没穷死你丫呢!!!

    让我们不乐业难乐业也无法乐业的人。也宣泄痛快痛快。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乐趣,老天爷开恩,各有所乐吧。可我们的乐与吴为的乐太不同了。我们的乐未免有些寒酸,穷欢乐么,想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也没有人给我们报酬,吴为拿着年薪,乐业教育巡讲有人付讲课费,发表文章给稿费,出书是不是能得到版税就不知道了,不管怎么说。吴为还是个挺有能耐的人。

    吴为摆脱了自己精神上的困境,可现实发生的道德悖论仍然使吴为陷入不解之中。从九十年代出现下岗高峰以来,陷入一种道德悖论、道德困境之中,减员裁员具有残酷性,但如果提前退出工作岗位有比较体面的收入。就大大减少了弱化了它的残酷性,相反,应该反思并提出人浮于事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这样的问题,有劳动能力却甘于让别人去养活能否心安理得的问题。如果把减员裁员和人浮于事放到一起思考就会形成一种道德困境道德悖论。这种道德悖论实质上是一种低水平的道德矛盾、道德冲突。许多有工作的人,收入并不比失业者领取的救济金高多少,但他能够心地坦然,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而那些靠领取救济金补偿金生活的人,应有一种道德压力。我们现在要摆脱这种低水平的道德困境道德悖论就必须提升我们自己的道德标准道德水准,需要有一种道德觉醒,自加道德压力,形成道德自觉,激发出道德努力的精神,也就是萌发出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铺垫才能自信和自豪。上岗还是转岗或者下岗,无论遇到哪种情况,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了,就可以心安坦然,这是心理上的最大收获,培育这种道德体验非常重要。天道酬勤,只要你勤奋了,总会有所收获。这也应该是最为基本的道义,做人的根本,也是过去讲的劳动光荣的要义。树立这种道德观念非常重要。可以使我们产生道德上的审美体验。美好的东西存在于内心,才能感受美好,否则,即便你的身边真正存在美好,也感受不到美好的存在。我们不仅要培育审美观念,而且要有创美的意识,倡导创造三个美好,创造美好的业绩、创造美好的工作环境、创造美好的人生。只知审美却没有创美意识创美能力,一个人就可能沦落成为贪婪的人。一个人要善于克服恶念的生成和释放,把心灵活动引导到善途;顺境出善念并不难,难得在逆境困境还能保持良善的意念。我们讲的是道,老子的道德经,儒道,道和神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道无形,和故事里的神给我们的感觉一样,许多事情给我们的感觉,就仿佛是事先安排好的,是先知先觉或者超级智慧事先设计好的。什么是道?走得通就是道。从社会和人生的角度看,大义既道。鲁迅说过,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走那条路?符合大家的愿望和利益。这就是大义,符合大义的事情做下去,就成了道。符合大家愿望和利益的事情,需要有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坚持不懈进行努力。这些属于道的东西靠书本写、嘴里说都很难把握,就要靠培育提升我们的悟性、灵性,就是培育和提升我们悟道的本领,从而把握好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八十三章 吴为与薛仁关于乐业的对话
    吴为约薛仁就乐业问题进行了一番对话交流。

    薛仁道,你不管自己的收入高低,也不管别人对待你好赖,只是一个劲的去工作?

    吴为说,我只是相信我这样做下去,不但对自己有好处,对大家也有好处益处。

    薛仁道,你说说,你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好处益处?

    吴为道,我能带来的是精神上的益处。

    薛仁问道,怎么理解你的精神益处?

    吴为道,电脑上的程序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我也是编制程序,编制的是精神活动程序,人要安装上这个程序,能够清除洗刷掉头脑中一些不合适的想法、念头,植入一些新的理念,有了这些新的理念再来控制人的精神活动,就可以减少避免痛苦,增加幸福欢乐。精神活动程序就能够产生这样的作用,也就是告诉人们应该这样想而不能那样想。想法可以成为痛苦的根源,也能成为幸福欢乐的开始。

    我们两个人谈论这样的话题,我感觉是越来越明确透彻了,你的感觉怎样?

    薛仁应道,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但是一旦遇到具体问题会怎么想,可没有把握。

    吴为又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但是树立这个程序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告诉人们的是无论面对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都存在合理的程序可以帮助人们度过难关,要带着积极的态度去寻找,然后一点点一步步地建立形成一些崭新的想法,积累起来就会产生突破,凝结成某种精神硬核,也就是某种观念,那时就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感觉,有了这种硬核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如同核裂变一样,信心感、力量感、成就感、愉悦感就出来了。看上去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要有信心、勇气,也要讲方法。

    吴为又道,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主讲的乐业教育引发了一些人复杂的精神反应。是谁把他们引入了精神迷宫?谁来为他们的精神迷茫承担责任?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是自己的乐业教育反而使他们陷入精神的迷宫,本意要把他们从那种迷宫中引领出来,反而使一些人深陷迷宫之中难以自拔。我也想过用人是分等分类的方法来安慰自己,有些人也许会永远地陷入精神苦境之中,但我不会如此简单地用逃避的方式使自己获得轻松生活。我还要继续进行新的精神探索。

    薛仁很佩服道。你遇到噪声还能这样想。说明你的高贵。听你说。你自己有一种神奇感觉,你最好向大家描述一下你自己面对具体问题是怎么应对的经验,不是更有说服力?

    吴为道,我听到对我的想法发出的反对声音。有一种自责愧疚引起的不安。

    薛仁惊讶道,那是他们心地狭窄,自私,甘心陷入泥淖之中不能自拔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出手救助,你的本意不就是要帮助他们脱离精神困境?

    吴为道,我不但没有帮助他们脱离精神困境,反而使他们增加了对立情绪,越陷越深,增加了救助的难度。说明我的想法还不完善。

    薛仁道,你是不是太理想化了,你也知道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医良方良药,经过你的努力,许多人已经接受了你的观点。他们受到了启发和鼓舞,你就没有必要因为另一些人拒绝接受甚至反对你的思想而苦恼自责。

    吴为无奈道,照你这么说,也是一种自我解脱的办法。

    薛仁很诚恳道,你也不能自陷苦境之中,如同那些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因为医治不好绝症自陷苦境之中。

    吴为道,可这样的问题放在那里不解决,心也难安。

    薛仁真诚地道,我感觉你是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实,自己能够尽力尽责尽心也就可以心安了,也不要用那些东西来折磨自己。

    吴为道,我为了寻求精神出路,也曾经仔细读过圣经、金刚经、道德经,得到一些启示。

    薛仁道,人类从中得到很深的教益,有些人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去读的,相信自己的阅读也会得到什么启示。我想,你读这些经典应该会有些新的感悟。

    你说你由欠心向爱心转变,是很不容易的一种转变,对于有些人来说,常有欠心就很不错了,情债如山,这样做会让人感觉活的很累。有些人为了自己活得轻松些,想办法打消自己对别人的欠心,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看做是应该做的,就消解了欠心,如果认为别人没有尽心,尽心会做的更好,自己会得到更多的益处,那就不但消除了欠心,甚至感觉帮助自己的人反而欠自己的,努力得不够帮助得不到位,自己就会反而怨恨帮助自己的人。人的想法转变真是奇特的。这样的思考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我想,你这样的思考,是为你的乐业主张进行了很厚实的思想铺垫。

    吴为欣慰道,你能这样理解,我非常高兴。我把乐业就当做需要坚守的信念,是心灵活动的坐标,是不朽的人生之路,是永恒的成功之路。

    薛仁道,你的经历就很有意思,有过那段经历的人多了,却唯独你受到那样一番触动并开始了一番艰苦的精神探索历程,还形成了乐业至上这样的成果。看起来它不是偶然的。

    吴为感慨道,是啊。几年前,我曾经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在人生与宗教之间搭建一条相通的桥梁。从社会、政治、文化角度考察宗教问题,已经存在过各种形式的相通相容和谐共存。相通相容并不是目的。通过相通相容,是从教化的意义上对宗教与人生的关系建立一种新的理解,从中寻求教化人生的源泉。这也符合现代宗教泛化、扩张的趋势,以便引导二者走向健康和谐轨道。现在,从传统文化角度开发教化人生源泉已经成为时尚,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有关人生价值问题。这个动向很值得重视和研究。宗教的长期发展过程,也蕴涵积累了丰富的教化人生的源泉,是不是也可以从那里开发提炼教化人生的源泉。

    薛仁笑道,你还挺幽默的,是在自我解嘲?你是怎么由宗教与世俗人生相通的话题转向乐业方面的?

    吴为道。乐业就是实现宗教与世俗人生相通的桥梁。如同职业具有的多样性,同一人从事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人从事同一职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