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化境-sunline》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极化境-sunline-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其极化、分极、量化等方法,只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而作的探索,探索的结果不要以为就是真实本身?正如同科学不等于真实。

  柏拉图认为:

  作为物质的感性世界的另一面存在一个非物质的理念世界。物质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苍白的影子或模糊的映象。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感性世界是虚伪的幻象。理念是物质世界中事物的原型或理想。物质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符合了理念。感性事物是转瞬即逝的,而理念世界则永恒不变。

  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世界我认为就是真实。真实是永恒不变的或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只是一个假设,只是不确定而已,无论我们如何使用它,把它作为什么,如何去思考它,如何去证明它,意识到它与否,它都不受我们的影响而存在着。如果我们认为有真实这个概念,那么当这个真实概念发展了后,它仍旧是这个概念,那么可以把它看作是固定的,其实绝对和相对、变化和固定是一体的。不必要去在这个问题上动无谓的脑筋?知道后再回想一下,好像有点无用功的感觉啊?但是没有这些“无用功”的探索,人类的智慧可能还停留在某个时代呢。

  对于之前我的美的概念的认识我又有了新的发现,我是用以下的思维而获得此发现的,我不描述我的发现,而将我如何发现的过程描述出来。

  如果我之前认为的美的发展了,其结果还是美吗?

  举个特例:我认为某时空限制下,某(这个可以是物质、精神等等)很完美,之后这个很完美的变化了,(其变化的具体原因和为什么变化本节不探讨),变化后,如果我不喜欢发展的结果,或者认为发展的结果没有以前那么完美了,那么美还存在于其上吗?它是在某种数量上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我认为美的特质是不变的、变化的还是固定的、发展的?

  变化的还是美吗?(变化-不管是你认为是发展,或是衰退,还是其他什么的。)

  我认为的美的特质是存在于什么上面的?

  原型、结果、过程、发展、还是其本身等等?

  我认为的美是存在在物质上的,还是存在精神上的?

  我思考后,并根据我的思考过程等,再次并多次思考后,发现了我之前对美的判断的一点逻辑,之前我没有发现的,先验的判断的一点逻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逻辑判断的先验定律(草稿)
逻辑判断的先验定律(草稿)

  下面的思想除引用先人的话外的是原创的。

  中立原则;

  肯定原则;

  寻求原则; 

  中立原则

  中立原则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不论善良或者邪恶,不论混乱或者次序都可以用它来看待事物。

  概念能不能被教授?能教授的概念是什么?

  人的智慧所限,凭借感官无法直接面对无穷的变化,这时理性的能力出现了,他将无穷的变化加以限定,形成一种能被人所能比较容易处理的结构。由于这个结构是由个体自己所形成的,并不断的发展,使之于真实的表象-无穷的变化相匹配,使人能够通过这个不断发展的结构来对真实有所了解。

  从无穷中寻求统一,从变化中寻求固定,从发展中寻求静止,欲求与结果,目的与原因,索取与奉献种种使人很难真正接触到真实。

  举个特例:喝茶,希望保留的茶的原本的风味。这个风味是茶树在自然环境中生成的,并经过人类以一定方法加工后,经过一段过程和时间后才具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茶的风味会慢慢流失。不管是清香还是苦涩都是浮华,在时间的长河中都会变质。如果目的在于与自然相和,行为却不符合自然之道,迷失在行为中,失去了本来的目的,自然势在而必不可得啊。自然向我们奉献,我们除了向其索取还会作些什么呢?了解自己真正所寻求的,道法自然啊。

  所谓能被教授的东西,能被了解的东西也如上所述,只有自己思想中形成和发展的才可能接触到真实。所谓科学也如此,只有不断发展的才是科学,所谓的科学只是能符合外界部分的人能感觉的表象的假设所形成的,并不是真实本身,学习它们持此态度,可以使其在头脑中发展,而不被其固定住。

  将思想以文字固定下来,以自己的语言,以自己的知识,以自己的概念,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以自己的前提假设来把头脑中思想的结构,以自己某些智力、智慧和技能,记录下来。他人所具有的与著文人的不可能完全相同吧?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中所具有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完全相同的吧?从源思想的结构,源假设集,文字,目标假设集,目标思想的结构的转换中,两方的假设集是不同的,转换也很难被认为是无损的,凭什么认为能从文字中就能获得著文人的思想呢?甚至当原思想者,著文人不是同一个人,这在历史中很常见。不论是同时期还是之后的时期中,不论是古老的转换为相对现在的,不论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无论是将某地的转为当地的,无论是转换为符合某个群体的假设集,甚至将假设集分类,某些按照不同的假设集的某类进行转换,你还能认为从文字中能获得你之前认为你能获得的什么吗?

  以语言口头描述的也于文字描述类似,从中我们能获得的只是一个由自己所搭建的可能随时坍塌的架子而已,不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这个架子的功能是很少的,而这么少的功能自己能不能意识到一些还不能被肯定呢。

  随着历史的推进,特定的概念本身的解释也在不断地发展着。欧洲中世纪“高利贷”一词有着比现在更广阔的范围。连讨价还价、以及索取正常范围内的利息等都被看作为是它的表现。现在的人们看起来好像这是不可思议的。人们的假设集的基础变化了,假设集也变化了,概念的定义自然也遵循支持它之所有如此的东西的变化而发生适宜的变化,否则就有可能被淘汰了。

  了解自己愚蠢的程度。了解人类的智慧的程度。

  了解概念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了解思想和文字之间的结构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我认为在看待问题上就不能持有主观或者客观的态度,什么客观?你的智慧认为自己所持的是客观的态度吗?只有中立地看待问题,不为自己的态度所限制,不为自己的视角所限制,才能去除自己设置在通往真实大道上的障碍。

  肯定原则

  通过肯定来否定。

  一个思想或者概念,只有在自己的头脑中,才能被自己理解,才能被自己所形成和发展。

  书上印的不能、权威说的不能、大多数人的思想也不能、传统和习惯也不能、他人头脑中的更不能。

  如果不加思考的去相信这些不能的,就是盲信。盲信当然也有盲信的价值,它也有其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不能否定它,但是否能掌握它又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思想一旦在头脑中形成了,它就可能被相对地固定下来,你要否定的就是被你固定下来的东西,注意一下,是你在头脑中固定了这个。

  所以你否定的是你自己设定的前提,设置固定的这个东西。

  所以通过肯定,前面说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其实就否定了你之前想要否定的东西。如果以另一种肯定,寻找其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其结果也就将你之前想要否定的东西所否定了。

  这样,你之前要否定的就变成了历史。

  对它的否定,就构成了它的发展。

  既然发展,就有阻碍发展的。

  寻找、认识它们,避免钻牛角尖,在实践和思想中促进其发展。

  当然,如果不知道,那就谈不上否定。

  和思想一样,道德也是如此,从外界直接获得的道德,像从书本中,他人中,大多数人中,获得的道德,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本质的。这样,自我必然在思想和实践中必然和这些外来道德冲突。举个特例吧,你可能会想到外来道德可能将外部与自我利益相对立,好像两者相互冲突,不能并存,一定要分个先后?这么获得的道德必与自我冲突,及可能说这是伪道德,是伪善。这样,好像只能从自我出发,吸收,产生,发展出来的与自我比较相匹配的道德才是自己认为的真正的道德。自己的本质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万物运行皆有其道、皆有其趣,“妄”图从外部改变,是很难做到的。

  上面的理论当然也有其相对性、前提、根据,不是我不将其写出来,而是如果我全写出来了,写得出来吗先不论,有人会去看吗?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念:驮月,意: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犹如三缄其口之金人“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必患。”无论从内从外,无论多言或不言,知道守中即可。败何?愚蠢而已,为人即受人身所限,为智力、智慧所限,败之旧我,旧之为基,成之新我,我即是我,我亦非我,此无穷也,有何不可? 

  前提之一是在于从个体、自我与概念、思想、道德的角度去看的。当然角度有多个,其他的我就不写了。

  相对性从前提可以看出一些来。

  书上印的不能,不是说读书无用。

  后面的也不是让你去否定权威,不听他人的话。

  只是描述关系从中了解一些如何去看,如何去听的准则和方法。

  上面关于道德的描述也不是说他人都是伪善,书上写的都是伪道德,关键不在这些外在的东西上面,自身的理解这些东西的处理逻辑才是。

  这里说的肯定不是简单地去作肯定。而是超脱肯定(或者否定)的过程、思维。

  当一个概念出现了,在头脑中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假设支持它,那末是去肯定还是去否定它呢?

  肯定或否定后还会去寻求其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吗?

  这个后续的寻求的可持续性是前面的肯定和否定的判断的效果的一种检验方式。

  这种检验方式是超脱原肯定(或者否定)的过程、思维的。

  举一个特例:

  一个嫌疑犯,如果被怀疑的罪行成立,将被处死。

  那么在法院开庭前,陪审团是不是应该怀疑这个嫌疑犯犯了罪呢?或者在怀疑的思想基础采取行动,以证实其犯罪呢?

  如果有怀疑的思想存在,那么必定去寻找证据证明怀疑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与中国古代怀疑邻居偷了斧头,那么邻居看起来就像个贼的思想是类似的。那么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这个嫌疑犯就是罪犯吗?有人说嫌疑犯有罪,那么这个嫌疑犯就是罪犯吗?有个权威说嫌疑犯有罪,那么这个嫌疑犯就是罪犯吗?有个权威说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你就肯定这个概念吗?

  肯定和否定的是什么?那些肯定和否定是损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呢?

  我在《英语国家概括》中发现西方法律体系中有一个“无罪推定原则”,即法院审批前嫌疑犯默认无罪,也就是说任何人对其进行思维和作判断前要以其无罪为前提。以此实现*的保护和法律的公正。这个原则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在那里呢?

  那么看一看我们的作任何判断时是不是像未被法院宣判前直接或间接地“杀死”嫌疑犯、或者没有“杀死”这个程度那么大,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区别?可能仅仅损害了嫌疑犯的某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会不会同样地将自己思想发展的可能性一并杀了呢?

  这个例子只是为了演示一下肯定的意义。法院的误判不谈、例如中世纪西方对科学家们的审判不谈、*等等也不谈,这些都不在本文中谈论。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少谈现代,少谈中国,谈谈西方、谈谈中世纪应该是符合现道、和现道无直接冲突吧?我不知道。

  寻求原则

  寻求原则即在中立和肯定的基础上寻求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

  像其他原则一样,这条原则也是变化的,需要不断被发展的原则,在思想和实践中冲突。

  在我的其他文章中有更多描述。

  看看下句的相对性在那里?

  “有些人在观察自己时,并无法诚实地面对自己,也不愿根据事实来剖析自己。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更想尽办法予以掩饰。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客观地分析事情,进而发掘出事实所在呢?”

  本段摘于危机管理的界定(哈佛商学院MBA管理全集)管理者卷【美】威廉·沙门(Willian A。 Sarcman)第三章企业病的治疗,第164页

  我对此的认识的摘选:(其他的可能在以后发出的文中出现。)

  我肯定自己所犯的错误,这是如何发现、寻求的问题。如何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我的肯定不等于“剖析”。因为“剖析”这个词在某种意义上包含了“如何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的某种含义。在寻求中如何包含了“如何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假设,这就违背了中立原则。

  而“掩饰”则是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去寻求或者没有去寻求、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自己错误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而采取的行为。

  而其采取的“掩饰”这种行为是不是损害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呢?

  没有发现这些概念的联系而将其以无法描述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的认识对我来说很难被认为是具有理性的。由此我发现先验的错误的联系可能是一种混乱。 。。

试看道德经
试看道德经Sunline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万物皆道,认可即形成发展自己认为的道,否定也是否定自己认为的道。道本身是不会被肯定或者被否定的。形成自己的道的关键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外界变化无穷,内部则决定如何反映和生成自己的变化和结构。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句的我发现无数的解释,但是真实含义我还不明白。举个我悟到的特例:“天地不自死,故不因自死而死。”

  《老子》第二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常人皆事事争先,事事争有,却不知有有何用?

  “有”有“有”存在的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等。

  “无”也“有”无存在的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等。

  “先”有“先”存在的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等。

  “后”也有“后”存在的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等。

  之所以: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之后可能理解“宠辱不惊”的含义了。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