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少年时代如果能倒回去让我重来一遍我都愿意!但是,那时亦充满着泪花。那是非常不堪重来的迷惘和无知! 在这些让我缤纷记忆的女同学中,有一个却时时会让忆起。她是我的同楼邻居,是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但是她一直是我一个奇妙的无法读懂的女同学。她比我懂事得早,她天然地把我当成她要关心、保护、督促的对象了。在那时,她时常把她的零用钱悄悄地塞给我用,在我被“红卫兵”非难时,她经常出来庇护我;她在我拉琴演奏时,给我甜蜜的微笑!好多年后,我才想起,高中毕业后,有一次,我和她在弄堂遇见,她好象要跟我说句话。但是,那时我年少轻狂,我没有留心她想说的话。这以后,我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个女同学。是啊,很多美丽的女同学都星散了,是她们给了我最初的梦想!人不能回到过去的时光,但是可以回忆,等我以后很稳健时再细细地回想少时。。 最好的txt下载网
24 笔记
将近二十多年的笔耕,耗去着风华,青丝变稀疏,会有多少的笔记存在?时间老了,容颜老了,思想老了,而笔记依然年轻,甚至青涩!人生际会而匆忙,只有今天我才静下来,阅读我的笔记,并且抄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前一天的深夜,灵感突显,我知道我先得安抚我的笔记。&;shy;
我把我的笔记冠上了这样的闲适的名字:&;shy;
《素地拾花笔记》!&;shy;
她是我的自选辑中的第一卷的位置。笔记的内容亦以轻快、短制呈现,密集地一篇一篇地连珠式的,这样较有益于阅读和节约纸面。因为早先我都篇篇独立成章的。今年五月我阅读了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后,才临机想到我的散乱的笔记的整理方向。&;shy;
我的《素地拾花笔记》的内容,涉猎广泛,政论的、自励的、写作的、音乐的、历史的、文化的、自我的,等等。当然,我的《素地拾花笔记》只是供自己阅读的。至少目前我是想这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5 人生复位
复位,是个专用术语,是指设备(系统)工作到一定程度后,将所有的信息处理后回到初始的状态。
我的工作每天就是对设备进行必要的复位,偶尔也感到,人生的某个时段也像这设备一样,也需要进行一次复位。这几天我仿佛找到了一个时空中的复位按钮,我按了一下,我给自己的系统进行了复位,回到了初始的状态。心中有这个按钮,使我明显感觉今天与前一阵子不同;前一阵是纷乱的、临时的、耗损的。而现在是笃定的、熨帖的、寥廓澄碧的。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来了,可夏天的印象不怎么浓烈。
那个夏天让我分心的事情真多,而且都挤在了一起。又是夏天的酷热,又是人事的动荡,又是培训的奔走,又是写作的稿挤,又是桃花运旺。一个人在一个时期怎么能同时进行这么多的事情,难免顾此失彼。那些事让我亢奋、期待,也让我悔意、思量。昨天我在给单位监控室的设备进行复位时,特别的迟疑。我好像在跟它说:给你复位的是我,只要一按你复位的键,你就数倒计时,自动的回到你初始的状态了;你没有情绪,没有思想,更没有感情,所以你的复位容易的多。但是,对于一个人的复位可就两样了。
因为这次参加培训考试的一项就是给设备进行复位,所以我特别对“复位”有所感悟。为什么如此强调复位呢?原来复位的作用,可以厘清头绪,可以保存信息,可以积极待机。如果没有复位的功能的话,我们不能想象一台设备可以非常正常而准确的长久工作。复位还有个作用是,当死机、故障或者不明原因时,复位可以自动解决或者显示。所以我特别在意复位的操作。考试的时候我把“复位”的操作做得相当完美。人们不知道,我上班的时候经常用“复位”来让解决和厘清设备的故问题。我几乎一直在给设备进行有效的复位,久而久之,我的心理也慢慢的感到一阵“重新开始”的美妙,非常灵验的。
复位让我掌握了设备的详细情况,和自己要面对的情况。
世界上的事情无论怎样纷繁复杂,它都有个基本的原理底线,就是复位、重新来,积极待机。让我感到自喜的是,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已经养成了“自我复位”的习惯。重要的是我想到了给自己复位。大大小小的复位,这一次是处在两天长线的交汇点上。
人的复位其实是心理的复位。心理上能回到平常的状态了,就是成功的复位。
26 朝朝懒觉 夜夜麻将
他没有清晨的时候,他只有每天的中午或者下午,因此他每天少吃一顿饭。人们看见他从屋里出来的时候,都是在中午或者下午的时候,他端着他两个满满的尿罐从楼道里出来,蓬头垢面的到小便池那里去倒掉。然后回到他的家里,就盘算着他晚上的麻将事业。他不用上班,不用结婚,不用操持家务。他是父母的宝贝儿子养着的。他和他父母每天在进行着同样的生活:吃饭、睡觉、麻将!
这年头玩麻将者一茬又一茬,人员像X平方一样的增长;40—50的人员和大批60—70的人员,以及年轻的30—40的人员。麻将牌的商品名应该这样定性:可侥幸周转外快的全民适宜的健身益智的颓废精神的打发时间的面红耳赤的麻将赌博牌!发明者,中国宁波人也!好在麻将牌没有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员,也好在任何体育活动都不认可“麻将牌”是一项可参与的项目。因为他的本质就是赌博。
让人痛心而不解的是,在玩麻将牌的人当中,竟然还有拿着政府每月发放的“失业救济金”的人。这人就是他。他在和政府玩着“上班—失业—救济”的游戏,而且,他是循环式的进行。他上班两年必定要失业两年甚至三年或者更长,因为他的终身事业,就是献给了社区的麻将牌赌博事业。他去“棋牌室”上班,社区有多少家“棋牌室”,他就有多少个岗位。当然,他的“赌博”的技艺也随着他的“专心致志”而有所进步。这两个月,他就没有问我借过赌资,兴许,他有“赌资周转”的余地了!
一个麻将之家会是怎样的?我总算长了眼界了!他的父母几十年没有买过新衣服,几十年没有旅游过一次,几十年没有走过亲戚,几十年没有上过馆子吃饭。他们以每天麻将的输赢来决定家里的菜肴的丰俭。他们家里没有音乐,没有藏书,没有电脑,他们用不着这些。他们家的人的精神状况几十年来,也像一副麻将牌:木木的,都是些梦幻般的数字,包含着无尽的尴尬、提防、迟疑和算计的神情。有一次我从“棋牌室”门前经过,不小心朝里边望了一眼,天哪,里边烟雾腾腾,他们一家子全在。
古人所说的原话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是说一种穷酸的生活,人生也许都有这样的穷酸生活过。我无奈这样套用一下这句话。如果站在一个更远的高度来看,社会在前进的同时总会有一些“不入时的时尚”现象。麻将永远不会成为生活主流,永远不会风靡全球。一部分不入时的人也要有一个“透气的出口”,这样,麻将可给他们聊以为生。但是,拿着“救济金”的人也享用“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的生活,实在廉耻不知。
27 读书真境界
新民晚报的读书栏里刊出一篇谈读书的文章,读来让人感觉乏味、空洞。作者是位自称是个爱读书者,说他每每夜深人静时,伴灯而读,便渐入佳境,物我两忘云。还说一册在手,便忘为名利地位、荣辱毁誉、金钱美人等,而且心灵平平静静地澄碧寥廓云云。
我感觉似乎奇怪,这是读书的境界吗?
这像是个书呆子的样子,最多是个读书癖,毫无读书的意义和境界可言,要么说是作者的无病呻吟、混混稿费而已。我想,一个真正爱读书、需要读书的人,会在他喜爱的书面前时常感慨万千或浮想联翩的,而绝不可能出现四大皆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没有一本书不会引导我们对书中的人物、故事和意义等产生共鸣、联想或者认知,所以我们才如此孜孜不倦地读书,就是要从中得到某种观照与解脱,这就是读书的意义。试想,哪一种书能使人读来心灵“平平静静,物我两忘”的?即便是一本讲风花雪夜的书,也会让人有点感触和想法的。我不知道这位爱读书者,到底读的是什么书籍,我倒想看看这本能使人“四大皆空”的书。这样的书肯定是不存在的。
说读书时“物我两忘”是种悲哀。
我想这位读书者是在自我吟哦。这种吟哦,典型地代表了读书界的一种风气,一种普遍的浮躁和矫饰的文化风气。在价值观重新确立的浮躁时期,读了几本井底之蛙的书,就小气大喘,以为进入深奥,玩自我情绪,这是十足的中华冬烘本色。
我读的书不多,也仅限于几本小说、传记和历史类的而已。但是我读书时不会感觉平平静静,也不能物我两忘的。我会在我喜爱的书面前*灵魂,耳面躁热,内心膨胀。无论是新读还是重温,书使我每次掩卷时,脑子里无不转念着名与利、荣与辱、金钱与美女的可能性。我的写作的欲望就是在读书时激发起来的,我的许多的梦想,也是读书时诞生的。所以我觉得,读书时,是信息和物质的高级交换。
否则,我没在读一本书。
28 曼妙歌曲独赏
好歌曲现在非常稀少了!因为没有好的歌词,所以,好歌词现在几乎也没有了。我计算过,大约50年出现一首流芳百世的歌曲。比如,苏东坡的词《但愿人长久》直到上世纪中叶才有人谱成了曲,成为经典中国歌曲。这样的缓慢速度是符合音乐艺术规律的。可如今,歌曲的数量出奇的多,那些不会习琴不懂和声的歌星,都乱七八糟自己写歌填词了,他们像北京填鸭式的充数自己的主打歌曲,虽然他们的歌曲数量惊人的,但是没有一首值得我们聆听的,还别说让人觉得有歌曲的美感,有些簇拥而来的歌曲,听来都好像是一样的调,缺乏旋律美、和弦美和歌词美!只能算垃圾歌曲,为娱乐界打闹打闹,大家赚点钱而已。
我有这样的感觉不是个别的。近来与音乐朋友聊起流行歌曲时,亦有同感:目前的流行歌曲都有滥曲之嫌,总体缺乏创意、没有技巧、调性雷同、词意庸俗等,尤其可笑的是,那些流行歌曲的歌星,总是身怀绝技:唱歌、作曲、作词、演戏、广告、写书等,几乎样样能行。艺术史上最富全能表现色彩的,大概就集中在这几十年的几个明星身上。
一个人只能做好一件事。艺术的表现也是这样,要想在艺术的所有领域表现一番,这恐怕不是在搞艺术了!我们有这样很多失败的例子:拍了电影后要还要当歌星;当了歌星后还要成为作家;成了作家后还要当电影导演;当了电影导演后还要画画;成为画家后还要经商,等等。一个人是否有涵养和耐心,把一件事做好做下去,这大概和社会的文化氛围及个人价值观念有关。
在没有好歌曲诞生之前,还是有好歌曲让我们欣赏的。上一次中国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歌曲,是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在五四的新风前后产生的。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我们回头聆听那时的歌曲,会真切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歌曲的力量、诗词的力量。那些歌曲完美的程度,后来无一超越。我很小时就听到的一首老歌:《恨不相逢未嫁时》,就是一首极致优美的歌曲:
冬夜里吹来一阵春风
心底死水起了波动
虽然那温暖片刻无踪
谁能忘却了失去的梦
你为我留下一篇春的诗
叫我年年寂寞过春时
直到我做新娘的日子
才开始不提你的名字
可是命运偏好作弄
又是我们无意间相逢
我们只淡淡地招呼一声
多少地甜蜜辛酸失望苦痛
尽在不言中
张籍的诗《节妇吟》里当然表面上是写怨妇的,其实是托词自己对仕途的怨尤。但是他的诗中名句“恨不相逢未嫁时”却被后来的词作者用活了,诉说一个怨妇的感怀。这好像是五四后的妇女觉醒的味道。但是人们至今都不清楚是谁写了这首优美的歌的。这首歌的旋律,算是非常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已婚女子的相见恨晚的心情,曲与词的完美配合、和声的跳跃、民歌调性,表现得非常出神入化。
早年唱这首曲子的人有周璇,那时谱曲还非常单薄,直到后来由邓丽君演唱了,才有了这首歌曲的经典版本。邓丽君之后,最出色的是蔡琴的演唱《恨不相逢未嫁时》,其音乐效果,好象是她自己的歌似的,如泣如诉至极。我听到这首歌是在80年代的江湖演出时。是个演京剧里的小丑侏儒唱给我听的。他好像是有意无意地唱给我听的。我当时就铭记了这首歌的开头的旋律。直到1995年,我听到蔡琴的演唱CD中,才完全理解这句奥妙的话:恨不相逢未嫁时。从那时起,我开始研究和收集三、四十年代的好歌、好词,浸淫其中。
2005年我有部小说的构思曾经采用《恨不相逢未嫁时》为题目。因为我找到了这个类似的题材。她不仅仅是说个怨妇的,在我们这个人心不古的年代,连怨妇的心态也复杂多了。这篇小说是纪念我在江湖演艺生活的那段日子。不过,随着小说的展开,我觉得这个题目已经不很贴切了。这部小说我至今还在写,以蜗牛爬行的速度,因为长篇总是要慢工出细活。
三、四十年代好歌好词很多,比如:《夜来香》、《何日君再来》、《相思湖畔》、《疯狂世界》、《夜上海》、《不了情》、《渔光曲》、《香格里拉》等等;他们都有种特别的味道和音乐美,让人缱绻让人怜惜。我又是生活在七十年代的人,听着三十年代歌的,更有特别的情怀,在非常恐怖和扼杀的七十年代里,我还能聆听三、四十年代歌曲的胶纹唱片,今天想来,是何等的痛苦和荒诞不经。
美好的歌曲,还是会传承下来的,它穿越着时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9 老大不情愿
最近的几个月,大家尤为显得茫然而嚼舌,重复的话题一次次重复,这是因为,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我工作的地方将有人事变动了。当然,这是种痛苦的嬗变,是不再被肯定、不再被聘用和不再被神话的事实。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清楚的必然结果,但是,就为这个过程的进行,感到别扭。人们很少经历过这种尴尬的状况,就是:你们将被集体辞退,在辞退之前,你们必须与接替你们的同类共事数月!确实,我们每个人的脸皮被弄得红又白、白了又红。
毕竟大家在这里工作了有十一年了,现在新主易人,像换朝代似的。这两年里,集团派来的新经理像走马灯似地,每一个新来的经理做不了两年,就要被替换。好像集团的人事总裁也在一个个的替换。领导层的不规则的替换导致了一个正在转型、升级的企业的不延续性,和下面的人事的紊乱。这样的可笑的场景我算是看得唏嘘、哀叹。因为我想起了富不过二代的。儿子一代正在挥霍老子一代的钱。
虽然周遭在自残式的过场,我们还是在静静地维护着企业。虽然我们明知道我们最终也将把替换,但是大家依然在完成每天的工作,大家心里有个不甚精确的倒计时,大家会由衷地嘲笑新来的家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