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海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小海盗-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唐继光若有所思的点下头。

    似乎不甘心孙元化一个人出风头,小盖伦凑上来,一脸骄傲的说道:“军门!我已经想出如何用铁质模具铸炮了!也就是军门你之前说的铁模法!”…;

    “小盖伦你真是聪明啊!看来今天来兵仗局来对了!惊喜连连啊!”唐继光惊喜道。

    这下子小盖伦却露出讪讪然的表情道:“军门,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孙主事和陆(若汉)教士在里面都有出谋划策!”

    “行!都有赏!”虽然现在缺钱,但唐继光还是咬牙说道。

    “军门不用了!”孙元化坚决说道。

    小盖伦却悻悻然的说道:“为啥不要呢?”

    陆若汉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虽然下官不如同,军门出兵朝鲜清君侧,但无论怎么说也好了,既然出战,自然需要大量钱银、粮秣。军门现在手中钱银定然不多的,下官怎么好在这个时候拖后脚呢?”孙元化一脸肃然的说道。

    这下子小盖伦和陆若汉不好意思开口要赏银了。

    唐继光却摇了摇头,说道:“初阳(孙元化字)你也是读书人了,那定然知道《子贡赎人》这篇文章。你为何还要行子贡之事呢?”

    孙元化思索了半响,惭愧道:“下官处理失当了!”

    “军门,《子贡赎人》是什么来的?”小盖伦好奇的问道。

    唐继光刚想解释,不想陆若汉却已经解释了。“这故事我听说过。子贡是一个人,他所在的国家鲁国有一条法律,将在国外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从官府那里报销赎金。而子贡则是赎人后,并没有报销。很多人因此称赞子贡,但子贡的老师孔子听到后,却批评子贡。说你这样做的不当,你赎人后去报销,并没有影响你的行为。但你这样做了后,其他人怕被其他人拿你来比较,他们将不再赎人了。果然自此之后,没有鲁国人再去赎人了。”

    小盖伦恍然大悟,一脸佩服的说道:“中国不愧是大国,文化真是深远!”

    唐继光淡然的笑了笑,想了想,说道:“不过孙元化你刚才说的话也有道理!现在东江镇的确很缺钱,不过再苦也不能够苦有功之人!这样吧,先给三分之二的赏金。后续的,一个月后再给,你们看如何?”

    孙元化和小盖伦等人自然没有异议了,唐继光又不是不给,现在自己又不是缺钱,自然都欣然答应。

    唐继光琢磨了半响,定下赏赐。孙元化等三人每人赏赐二百两,下面的工匠和学徒,每人一两银到三十两不等。(未完待续。。)

    。。

第324章 铁模法

    小盖伦和陆若汉高兴的喜形于色,二百两足够在北京城里面买下一座一亩以上的精致院子了!

    孙元化是大地主出身,平日钱银虽然不少,但这次是第一次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孙元化也是很高兴。只是没有小盖伦他们那么喜形于色罢了。

    “走,去看看燧发枪效果怎么样!”唐继光说道。

    “是!军门,请跟下官来!”孙元化应诺一声,就在前头带路。

    也没有去火铳所,一行人径直来到靶场。孙元化从一边的柜子里面找了一番,便亲自送上来一门燧发枪。

    唐继光准备接过来,但吴十亩阻止道:“军门,让末将来吧!毕竟是试验品,有些危险!”

    “无妨!”唐继光摆了摆手。

    吴十亩犹豫了一下,还是退后开。

    唐继光接过燧发枪,仔细检查顺带打量一番后,这才瞄准目标。一扣扳机!

    “咔嚓!”火石击打在一起。

    不过并没有射出,唐继光有些郁闷了,再次扣动,这次火药被点燃了。“砰!”

    巨大的后坐力让唐继光也不由自主的往后微微一仰,火光四溅、硝烟弥漫。用手掌扫了扫眼前的硝烟,唐继光往后退去,甩了甩手指说道:“这燧发枪对于指力要求的确挺高的,不过还可以接受!然士兵接受一些锻炼指力的训练吧!”

    “这方面下官会想办法改良的!”孙元化说道。

    “对了,这改装,一天可以改得了多少!”唐继光问道。

    “现在兵仗局都在备战,一天最多也就改装十杆火铳而已!”唐继光问道。

    “将产量提高到一天五十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唐继光肃然道。

    “是!”卫铁勇无奈的在后面应诺一声。

    孙元化脸色涨红,激动的说道:“请军门放心!下官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做好这事情!”

    唐继光说道:“嗯,你做事我放心!”

    孙元化更加激动,这次没有说什么,而是用力的一点头。千言万语都在这一动作了。

    唐继光侧头对小盖伦说道:“本官去你那里看一下,可别让本官失望啊!”

    小盖伦挺胸收腹。昂然道:“放心吧军门!小盖伦不会让你失望的!”

    “走!前头带路!”唐继光说道。

    靶场距离铸炮所还挺远的,走了好一段路才到。人还没有靠近,一股热浪已经扑面而来。七月本来就炎热了。这下子让人感觉仿佛身处热炉中,唐继光一行人都一下子涌出很多汗水,把衣服给弄湿了。

    “真热啊!真难为你们!”唐继光解开上衣几个纽扣。

    “待习惯了!”小盖伦咧嘴说道。

    走进去,唐继光便见到林良和指挥学徒将一大锅液态铁水倒入一个模具中。从外形上看,应该就是小盖伦口中的铁模了。

    “你们是怎么样让这铁不合在一起的?”唐继光好奇的问道。

    “那是因为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浆液。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想了用蜂蜡涂抹,不过效果不怎么好!涂得厚了。这铁炮铸造出来凹凸不平。薄了,和模具粘合在一起。”小盖伦说道。

    唐继光更加好奇了,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那为什么现在不怕了?”

    小盖伦说道:“这就多亏孙主事提醒了,他说不能够用蜂蜡,那就换其他了。最后经过试验,得出结果,需要用两种浆液涂抹。”…;

    唐继光问道:“哦!那是那两种啊?”

    小盖伦有些得意洋洋的说道:“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铁水。等浇足熔液,冷却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泥胚胎。不仅仅节省了模具。炮膛内还很光滑,不会出现蜂窝。这火炮的价格最少降低了五倍!”

    唐继光对于火炮铸造并不算太过熟悉。只是略微知道。因此有些不大相信了,说道:“你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五倍那么多,岂不是说一门二号佛朗机炮,只需要四十两的成本?”

    这次说话的是林良和了,只见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军门那是有所不知了。传统的铸炮工艺,都用泥模,即用水和泥,制成模具。然后铁水倾铸,层层笋合。而且泥模不是制作好就可以用,泥模带水,必须烘得干透才行。否则外表虽然干硬,但其实里面是湿润的,一遇铁水,潮气自生,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这蜂窝在外面还好,如果火炮内部,看不了的话。施放时火炮很容易爆膛,杀敌不成反杀己。”

    说到这里,林良和顿了顿,顺了口气,接着说道:“而烘干泥模往往要一个月之久,如果碰上雨雪阴寒天气,则须两三个月。哪怕如此,也不能够保证一定没有蜂窝。况且一具泥模只能铸造一尊火炮,铸造后就用铁锤小心敲碎外壳,自然不能够再用了。往往十门火炮,就有三门左右要作废。价格自然低不了!”

    唐继光惊喜道:“那现在一门火炮铸造要多长时间?”

    林良和说道:“速度虽然比之前快,但军门可别指望一天数门火炮,这冷却需要约莫一个时辰即可。但在脱去铁模后,还需要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除净泥芯。最后还要打磨,试炮等等,大概需要三天才可以制作好。”

    唐继光高兴道:“本官那里有如此贪心!三天已经足够让本官高兴了!”

    “军门,此应该禀报朝廷!朝廷定当嘉奖军门!”孙元化在一边兴奋道。

    唐继光脸色不变,点了点头,道:“这事情本官会派人去做的了!”

    但等孙元化走了后,唐继光立刻对小盖伦吩咐道:“这铁模法需要严格保密!不能够泄露出去!”

    唐继光说罢,对陈鼎吩咐道:“将这个方法送到兵部,但浆液改为蜂蜡,只是说可能成功!”

    “这……”陈鼎犹豫了。

    “照做!”唐继光看着陈鼎,略带不满道。

    陈鼎想了想,咬牙应道:“下官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唐继光满意的点下头。

    ps:第二更到!求月票有些心虚,但给木木几张推荐票支持一下,这个可以吧?(未完待续。。)

第325章 出兵朝鲜

    “换装!”唐继光回到总兵府,立刻大笔一挥。

    换装!

    一千五百杆火铳改装为燧发枪,并且顺便修理一下火铳。这就需要二千两了。

    这也就罢了,大头是在火炮那里。

    虽然说铁模法火炮成本大幅度降低,但那只是明面上的。铁模也要不少钱,再加上这技术刚刚开始,难免有些不成熟。不过总体而言,火炮价格也降低到只有往日的三成左右。

    因此唐继光下令给本炮营换装、给水师添装备。炮营虽然叫是炮营,但因为不少火炮的来自舰炮,以二号佛朗机炮为主。不过二号佛朗机炮威力太弱了,炮弹不过十两重,野战也就罢了,攻城战呢?

    于是唐继光让兵仗局这次铸造十门三磅鹰炮,价格为每门一百一十两。两门八磅大发贡炮,一门三百两。这就需要一千七百有奇。

    最大头是水师那里,需要三十二门二号佛朗机炮,需要五十两左右,价格算是最便宜的了。五门八磅西班牙寇菲林火炮,一门四百两左右。另外还有十门五磅加农炮,每门二百两左右。共计四千四百两有奇。

    另外还有新打造二千杆鸟铳,用于补充战争中的消耗,这就需要一万二千两了。

    差不多二万两,往日感觉不多的钱,现在在唐继光严重,却如同泰山一般大。

    为此唐继光不得不从东海钱庄第一次调钱来,往日为了钱庄发展,唐继光都没有调钱。现在不得不向莫师爷送信去了。

    现在东海钱庄的总部已经迁移到北京城,莫师爷也在那里坐镇,莫师爷的答复很快就来了。

    银子也在路上,信不同银子。信是从北塘(现天津海新区北塘古镇)那里送上快船来的。那里因为唐继光之前向天启帝表示赈灾民,天启帝将北塘一带一万七千亩地都划给唐继光,用于安置辽东灾民。

    唐继光也趁机在那里秘密设置了个小港口,这事情可不能够说出来。皆因大明对海有天然的敌视。多次海禁,就已经将这一切都说明了。就连海军。也只是在登州、福建、广东三地设置。

    为了不让这个港口暴露,莫师爷的银子只能够走陆路到登州,再运到东江。走陆路速度自然没有海路的快了。别的不说,船可以日夜行驶,但马车可以吗?光是这一样,速度就已经比马车要快上一倍有余了!

    言归正传。唐继光打开信封。登时松了一口气,因为对于东海钱庄唐继光只是偶然派人去查账,没有亏空贪污就是了,平日都不怎么管理。但想不到东海钱庄出乎唐继光意料的繁荣,现在仅北京一地的存银就有五十万两白银。八万两黄金!

    还有登州和东江镇铁山的东海钱庄都有不少的存银。其中登州的东海钱庄有十五万两白银,八千两黄金。

    铁山的东海钱庄有八万两存银,只有几百两黄金。

    北京的银子大部分都是来自权贵和福建的官员,特别是福建的官员,他们都是在福州的东海钱庄存钱,再到北京送钱,或者送银票。虽然有部分流失了,但大部分存银还是留了下来。

    登州和铁山的则是来自海商的。因为唐继光的缘故。东海钱庄运送银子基本都是用军舰护送的,没有海贼敢上去劫富。不少海商为了安全,从登州存钱,再到铁山拿银子,到朝鲜买卖,或者直接在东江买卖。…;

    不过相对繁荣的日本——大明——东南亚航线。朝鲜因为学大明的闭关锁国,贸易量不算大。大明官府也就只眼开只眼闭。但朝鲜官府却是一条筋,这些买卖因为属于走私。贸易量不算大。要不然存银也不会那么点。

    也因为这样,在登州和铁山分布的存银不能够用太多。即使是如此,钱庄的好处也出来了,按照正常情况,不出现挤兑,钱庄现银只需要百分之三十左右,不过为了安全起见,登州和铁山分布调动四成存银,而北京总部则调动六成银子来。

    现在运过来的,已经有三十万两银子和四万八千两黄金,金银兑换达到十比一,这也就意味着这次运来来的金银相当于七十八万两银。

    因此唐继光只是在登州和铁山各自抽了一万两,凑够八十万两银。

    唐继光大为高兴,不过唐继光并没有花销一光。别看八十万两好像很多,但实际上不怎么经花销的。

    最近户部最近统计对辽东的投入,邸报上如此说:“自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二十五日起,至泰昌元年十月十七日止,对辽共发银一千九百九十三万二千五百六十两零;自泰昌元年十月十八日起,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止,共发银二十五万五千八百六十两。”

    其中泰昌就是天启帝的老爹,著名的一月皇帝。

    也就是说万历四十六年到泰昌元年(万历四十八年),两年时间就对辽东投入近二千万两银。

    到了后面才不过是两个月左右,就已经发银二十五万两有余了。

    这军费方面,还真是一个黑洞,抛多少下去都没有用。再则这次也让唐继光认识到,没有一点储备战略银子是不行的,于是从八十万两中,拔出二十万两银子用于备战,六十万两放在总兵府地下室中。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八月二十一日到了!

    一万五千大军汇聚铁山城,铁甲在秋风中发出清脆的响声,闷雷般的踏步声响彻天地。

    按照惯例,唐继光用激昂的语气宣读檄文。在檄文中唐继光加入了很多事情,比如现在朝鲜国王听信奸佞,喜欢折磨从辽东逃难过去的难民。折磨方法就不一一道出来了。

    唐继光的士兵都是辽东难民组成的,对于同乡,同遭遇的人都有很深的认同感。而这两样都占了,可想而知了。

    全军上下为之激愤。

    “出发!”唐继光很是昂扬的大手一挥。

    一万五千大军,二千民夫,气赳赳,迈着脚步朝朝鲜发起进攻。

    ……辽阳……

    坚固的城墙,掩饰不了昔日战火留下的痕迹。

    辽阳这座大明对辽东的统治中心,今天却成了后金的首都。

    昔日唐继光饮宴的经略府,现在已经被改造为皇宫,里面用了大量努尔哈赤从各地掳掠来的金银圭玉加以装饰,显得格外的豪华。

    代善穿着马褂,大踏步走入宫殿内。努尔哈赤正眯着眼睛,下面两个汉人女子强颜欢笑的给努尔哈赤洗脚。

    “儿臣代善,见过皇阿玛!”代善施然一礼,道。

    努尔哈赤睁开眼睛,问道:“起来吧!可是出了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