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海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小海盗-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初帮朝鲜抗击日本,都没有要一分钱,这次在绫阳君看来,肯定不会要钱的了。

    唐继光却不是朝廷上那帮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大老爷,他更不是‘人傻钱多速来’的代名词。唐继光黑着脸给使者说,这事情你们说了不算,得我看过了才行。

    使者也没有多想,便点头答应。

    不想第二天唐继光带着大军去看,使者登时不愿意了,刚刚开始还挺牛叉的,和唐继光将儒家经义。唐继光一个大巴掌扇过去,那使者立刻明白,唐继光不必那些傻乎乎的明军。阻挠?使者看着那些明晃晃的长枪,没有这个胆子了。

    使者无奈骑着快马去绫阳君那里通报,绫阳君也蒙了,朝鲜满朝上下也蒙了。这真的是明军吗?你不会看错了,是建奴吧?

    那使者立刻指天发誓,其实朝鲜满朝文武百官也知道使者不敢在这事情上说谎,只是二百多年来明朝的形象已经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了,一时间感情上接受不了。

    只是他们感情上刚刚接受得到,唐继光已经率领一万大军兵临城下了。兵马虽然连绵不绝,但盔甲明亮,列阵整齐,士气高涨。

    朝鲜上至国君,下至不入流的官员,都心中叫苦。(未完待续。。)

第333章 清君侧的不同

    唐继光也不进攻,现在打不得!之前是光海君做的的确不地道,所以哪怕朱重八定下了朝鲜为不征之国,朝廷上的那帮大老爷们反应也不算特别强烈。毕竟他们也不是傻,看得出好歹,虽然不爽唐继光破坏祖宗家法,但还是勉强应下来。

    如果唐继光打的是换成绫阳君李倧,这就不同了!

    过唐继光虽然不打,但绫阳君李倧也不好受。此刻朝鲜刚刚定下了,便已经有不少矛盾了。其中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

    内部则是西人党内部功劳问题了,西人党当中金鎏和李适不对付。而且李贵选择在站在金鎏这一边,其他人也或选择中立,或选择偏向于金鎏一方。

    李适气苦,但无奈。绫阳君封赏李适为汉城府判尹,也就是相当于首都市长。正二品,比节度使高一级,朝鲜节度使是从二品的。问题是当时世人认为,为官最惨的事情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当县官,但这个县却是州治所的所在,这是最轻的。

    第二种,就是当知府,但自己管的州,却在省的治所那里。这是中等。

    最惨的就是李适这一种,在首都当官。别看是正二品,上面有国君不说,相当于明朝内阁的领议政就有七个人,每个都比李适大,还有六曹,品阶和李适一样,不过权力可比李适大多了。

    下面还有司谏院,相当于明朝的御史台。这些御史虽然官职低微,但和明朝的御史差不多,好清名。皇帝都敢骂,骂了之后天下的文人还相互称颂,不畏强权啊!

    而在这个首都权贵满地走的地方,不和稀泥怎么可能呢?但那些御史可不这么看,他们会大喊,你阿谀奉承!依附权贵!在他们眼皮子低下,这事情可很难逃过弹劾的。

    不和稀泥。得!得罪权贵,一样被人弹劾,说不定还好抄家问斩。

    而且李适还是一个武官。可见金鎏其用心之险恶了。

    另外还有外部矛盾,这个矛盾不是来自于唐继光,而是来自于其他党派。这里面有中北派的首脑奇自献、以及韩明琏、郑忠信、玄楫、李时言等官员,他们当初都支持绫阳君。不过这种支持并非是支持绫阳君取代光海君。而是被绫阳君欺骗了,认为绫阳君只是兵谏光海君,杀了那几个阿谀奉承的奸臣罢了。

    结果绫阳君却取代光海君上位,他们自然大为不满了,做事情都拖拖拉拉的。这些党派可不仅仅是朝廷上的。他们都是地方大族,对于朝鲜影响很大的。

    唐继光这个时候领兵杀来,可是叫绫阳君不知所措。绫阳君思前想后,最后派金自点出马。这家伙口才好,忽悠得光海君傻乎乎的,应该忽悠得住唐继光。

    金自点却没有把握,但国君亲自点名了,难道他还能够拒绝吗?

    金自点出了城门。并没有一脸正气凛然的用儒家经典指责唐继光。而是一脸赔笑的问道:“光海君已经被罢废,不知道军门来汉城,所为何事呢?”

    唐继光睁着眼睛说瞎话,道:“本官听闻朝鲜国内发生叛乱,特地来为贵国平乱的!”

    金自点听了登时气苦,你妹的!这不是坑爹吗?“军门。你之前不是说清君侧的吗?”

    “是啊!”唐继光也不否认,这事情不是脸皮厚解决得了的。“本官是来清君侧。但什么叫清君侧?是清理国君身边的奸诈小人,可不是连国君也清了的!”…;

    金自点气苦。顾不上刺激了唐继光,讽刺道:“小国不过是学成祖皇帝罢了!怎么?军门认为成祖皇帝有错吗?”

    这个成祖就是明成祖朱棣,当初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把侄子踢下皇位,自己当皇帝了。现在明朝当皇帝的一脉,还是明成祖的。金自点就是欺负唐继光不敢说明成祖的坏话,所以如此有恃无恐。

    不过显然金自点不知道后世信息发动,早就已经把普通人的脸皮炼得铜皮铁骨了。

    唐继光一本正经的说道:“你们怎么和成祖一样呢?建文帝那是知道自己做的不好这个皇帝,又怕成祖皇帝推迟,所以索性伪装,坐船出海避世!为此成祖皇帝还让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寻回建文帝来当皇帝。”

    金自点气苦,你妹的!三国演义都没有你那么夸张,先不说建文帝有没有死了,就算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回来当皇帝的吗?

    “你别不相信啊!”唐继光虽然肚子里面已经笑歪嘴的,但表面上还是一本正经的说道:“有史为鉴!成祖皇帝当了皇帝后,立刻继承建文帝的意志,削藩!你想,如果不是建文帝太好了,成祖皇帝会从反对削藩转为赞同削藩吗?”

    金自点感觉自己快晕了,见过无耻的,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金自点靠近几步,吴十亩登时靠过来,用目光看着金自点,仿佛在说:干啥!想行刺也不看什么地儿。

    金自点心中憋屈,无奈放低姿态道:“军门,可否借步说话?”

    “没有关系!”唐继光早就看出金自点这家伙是典型的文人性格,嘴巴说得好,真的叫他行刺,却没有胆量。正因为如此,唐继光也不怕金自点。

    两人来到大帐的一侧,金自点咬牙切齿道:“军门,你到底想怎么样?坦白说吧!”

    唐继光咳嗽一声,道:“本官不是唐继光,本官是军门的替身,下面说的话都不是军门说的!”

    金自点晕了,你丫的,还没有说话就撇清楚,太狡猾了。

    唐继光说道:“本官要求不多,首先租借平安西道、黄海道给东江军,租借期八十年就好了!”

    唐继光现在说的地方,都是东江军所占据的。如果加入开城府,那么就是东江军所控制的所有朝鲜地区了。

    现在朝鲜一共十三道,其中平安西道治所还是平壤城,金自点登时急了,你丫的!这不是想让我当卖国贼吗?不行,带着这条件回去,十之会被那些御史弹劾到死的。

    金自点很是坚决的说道:“这条件绝对没有可能!最多就是平壤城以西,都租借给尔东江军!”

    ps:上传了三张地图,有空各位可以到作品相关那里查看。(未完待续。。)

第334章 汉城谋【上】

    这已经是金自点的底线了,须知平壤城位于平安西到最东端,这相当于把八成以上的平安西道土地都租借给东江军了金自点已经可以想象,哪怕是这样,朝廷上的那帮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的清流会怎么样上书弹劾自己,恐怕把自己说成赵高、秦桧之流都是轻的,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冠上国贼之名

    唐继光也看得出金自点的话的确已经是底线了,只是眼下这事情唐继光也不好办攻汉城吗?先不说朝廷那里会有什么反应,光是现在汉城已经聚集了三四万勤王大军,而且这里已经是首都了,朝鲜的士兵虽然不敢说死也不退却,但肯定会打巷战,战斗意志也比较强

    巷战是什么?绞肉机啊汉城的士兵可以凭借地理,埋伏在暗处射出暗箭东江军哪怕能够攻下汉城,也要付出重大的伤亡须知这里已经是东江军的精锐所在了并且不仅仅如此,巷战过后,付出重大伤亡的不仅仅是东江军,还有守城的士兵和百姓

    巷战到了后期,很容易导致士兵迁怒帮助朝鲜军的百姓这些百姓也许不是全部都支持朝鲜军的,有一部分是中立的只是士兵到了那个时候,都已经杀红眼睛了,谁还管得了那么多?搞不好还会爆发屠城,这可就会和汉城一带的百姓结下死仇了

    当初为什么刘邦能够一出汉中,关中百姓便来相迎?就是因为项羽杀戮太多了不仅仅是坑杀二十万秦国降兵,进入关中后还烧杀抢掠,最后还留下三名秦朝降将留守这些秦朝降将带着士兵投降,结果士兵都被坑杀了他们却没有事情可以想象百姓对于他们的痛恨了,这样的将领,怎么能够安定关中呢?

    而唐继光也对此有这样的顾虑,只是拿下汉城后,不用朝鲜人镇守,用汉人镇守,汉人不熟悉情况,反而会有多的误会发生

    这样一来唐继光就不是占领一个地方而是背上一个包袱了

    唐继光真是攻也不是,不攻,也不是无奈说道:“这事情不好说,你先下去今天你我没有说过话”

    金自点心中撇了撇嘴,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就退下去

    唐继光之所以这样说,还是怕金自点把这事情捅到朝廷那里东林党那帮伪君子,早就想把唐继光弄下去了唐继光可不想送把柄到东林党那里去,哪怕这个把柄不足以弄倒他,也够唐继光恶心了退一步说,东林党隐而不报一点点的收集攻击唐继光的材料,一点点的积累下来时间一场,也足够弄的唐继光哪怕不罢官也灰头灰脸了

    等金自点走了后,唐继光坐在椅子上,苦思一番后,都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唐继光禁不住叹息,自己手下没有什么可用的谋士啊幕僚当中,陈鼎是笔杆子,锦团文章执笔便来,但出谋划策的能力实在一般般宁完我倒是可堪一用,虽然稚嫩一些,但也够腹黑,只是到底只能够算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不是诸葛亮那种一个顶万的宰相之才

    除此之外,都是碌碌无闻之辈处理一下琐碎事情还可以,用来做大事,四个字评价——不堪重用

    主要还是唐继光是武人,承平百年,再加上自从土木堡之变,使得武人势力大幅度萎缩,文人当权这就使得当下民风都轻视武将,但凡有一个不错的去处,都不愿意去给武将当幕僚而没有好去处的,都是文人中的劣货,又有几个是真的有才能的呢?…;

    唐继光苦恼,抛下找人才的想法让人找了陈鼎和宁完我二人来商量

    唐继光开门见山,说道:“眼下汉城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陈鼎连忙说道:“军门,还是别打了朝廷诸公都想捉军门的把柄下官看来,莫不如把所据之地的百姓都迁往东江好了”

    “不”宁完我却反对道

    唐继光连忙问道:“可是想到什么办法?”

    宁完我也不点头,但也没有摇头,而是一脸沉思的说道:“军门稍等,下官已经想到一些眉目了”

    “嗯”唐继光当下便压下心中的焦躁,耐心等待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唐继光都几乎忍不住张嘴发问了,宁完我终于开口了“有了”

    “如何”唐继光迫不及待的问道

    就连在一边一直沉浸于处理行文的陈鼎也禁不住放下毛笔,抬头望向宁完我

    宁完我说道:“想拿下朝鲜,这关键落在袁节寰身上”

    唐继光有些诧异的问道:“袁节寰?”

    陈鼎倒是对文人熟悉,在一边提醒道:“便是登莱巡抚袁军门,节寰乃其号”

    唐继光忍不住笑骂道:“袁可立就袁可立了,在本官面前还卖什么文人关子呢”

    宁完我讪讪然一笑,接着说道:“下官平日就听闻了袁节寰的事迹,从这一点看来,袁节寰是一个比较正统的儒家大儒而绫阳君李倧现在政变,可以归结为不忠、不仁、不义、违背纲常伦理以下犯上,是为不忠李珲待绫阳君李倧甚厚,而绫阳君以怨报之,是为不仁以侄代伯,是为不义只要我们将这事情尚未变一变,就可以让清流也为止愤怒如此,绫阳君得不到册封,军门可以派兵攻之”

    唐继光依旧不满意,说出自己第二个顾虑,巷战“恐再生海州之事海州不比汉城,这次恐怕不能够绕过去了攻之,恐生西楚入秦关中之事”

    宁完我摸了摸下巴的短须,说道:“军门所言有理嗯,下官认为,分化当为上策只是现在还不清楚汉城内部的情况,如何用计,不好说”

    “算了”唐继光说道:“先忽悠住袁可立和一帮清流,汉城的情况,让雾隐才藏亲自带人侦查对了,现在粮食有多少别可断粮了”

    陈鼎说道:“朝鲜平壤一带今年大丰收,粮食刚刚收上来还没有运送到汉城,就已经被我们所缴获了嘻嘻足足五十万石,士兵一天吃一升五合,马三升现在军中士兵一万,降兵二千,马二千,民夫一千,士兵一天需供一百九十五余石而已马需用豆、草料六十石哪怕计算上运输损耗,也足够我军吃用上数年”

    “李倧知道了,恐怕得气死了”唐继光禁不住露出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没有比这加高兴的事情了

    宁完我提议道:“军门,怎么多粮食,放在前线也不大好,莫不如运回东江,一部分发放于百姓,一部分储存起来特别是那些从辽东逃难而来的百姓,军门如此慷慨,当可笼络人心从中招募之兵,定当为军门效死力”

    “嗯,依你看,运送多少回去好呢?”唐继光想了想,问道

    宁完我说道:“四十万石连上在毛文龙所领偏师,凑合一些,十万石粮食也足够现在于朝鲜的东江军一年所用了再则,军门可以让绫阳君李倧送猪羊来犒劳我军,李倧定然不敢拒绝,如此也可以省下一下军粮”…;

    唐继光说道:“好就依你所言陈鼎你下行文,这四十万石粮食,拨十万发放下去让王一宁执行,这才会少上些贪污”

    陈鼎应诺一下,立刻拿起狼毫笔,龙飞凤舞起来

    唐继光叫了金自点来,金自点虽然心中对唐继光很是厌恶,但还是不得不施然一礼

    唐继光也大大咧咧的承受了,连一句客套的免礼也没有说“金大人啊”

    “是不知道上门有什么吩咐呢?”金自点不得不忍住心头的恶心,毕恭毕敬的问道

    唐继光可不管金自点怎么想,咳嗽一声,润了润喉咙,说道:“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本官能够处理的了陛下本来让本官来清君侧,不想倒是让尔等先动手了只是你们这样做,到底不对,严格的来说是以下犯上不过,尔君主也的确有些失德,你们勉强也算做对了”

    金自点心中腻歪,你这话不是说了等于没有说吗?但还是不得不问道:“那军门的意思是?”

    唐继光说道:“现在已经不是我的意思是什么了,而是朝廷诸公怎么想了,所以我暂时不会动兵戈,这事情交给朝廷诸公处理不过我军粮食有些短缺……”

    金自点腻歪归腻歪,但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来“上国王师到来,下国自当好好迎接了下臣这就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