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落坐,王咸英三人也终于言归正传,说出来此行的来意。

    “听说大唐缺钱,我等来看看,这钱都要花在何处?”

    。。。。。。

第767章 五味杂陈

    唐奕多少也猜到一些,潘丰回去,不定说了什么呢。弄不好,就是打着唐奕的旗号管几家要钱。

    要说千万贯之数放在观澜商合,算不得大钱,可是换做是几家的私库,那就另说了。

    观澜这些年是赚了不少,可是别忘了,曹潘王杨,还有张家在商合之中的占股不过百分之一,纵使观澜赚的再多,分到几家手里的也是有限。

    “确实缺钱!”唐奕实话实说。

    看向王咸英和杨怀良,“可是你们两家和曹潘两家不同,你们在入观澜之前就没什么家底,不用听国为瞎说,陪着我填这个坑。”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王咸英斜了唐奕一眼。“十几年的交情,最后因为几个臭钱就没有了?”

    “要是让我家老爷子听见,非大耳刮子抽你不可。”

    杨怀良也道:“来之前,父亲大人让我带话与你。”

    “大郎有恩于杨家,但有所用,赴汤蹈火。”

    杨怀良说的“恩”,当然不是观澜为杨家挣了多少钱,而是收复燕云,让杨老令公魂归大宋的恩情。单凭这份恩,杨家也不能看着唐奕犯难。

    而张晋文更是干脆,“三百万!我爹说,家里现在能拿出三百万贯,要是不够,变卖邓州的田产家什需要些时日。不过,最多半年,再出百万,不是问题。”

    “嘿!”王咸英吃味地一声干笑。“咱家可是和你们家比不了,但是拿个百万出来,应该还不难。”

    张家、曹家、潘家,这三家是占了入伙早的便宜,不但观澜有股,在唐奕自己的生意里也有一成份子,自然是财大气粗。张家可以出三百万,王咸英能拿出一百万贯,已经是极限了。

    “杨家也出一百万。”

    “。。。。。。”

    唐奕的眼睛有点发酸。

    十年间,几家与他因利结缘,可是却早已经超出了利益的范畴。有些东西,已经不是用钱可以来衡量的了。

    这三家甚至都不知道他要钱干什么,就倾力相助。这份情义,却是在什么时候都是极为难得的。

    “我。。。。。。”

    想说几句体己的话,却是半个字都说不出口。

    “我什么我?”王咸英把唐奕堵了回去。“你就说够不够吧?不够咱们再想办法。”

    “还真不够。”却是曹国舅接过话头儿。

    苦笑着看向三人,“潘国为跟你们说大郎起码要一千万贯吧?”

    “可那是两个月前,没算野猪岛的投入。”

    “野猪岛?”三人一怔。“什么野猪岛?”

    “就那个巴掌大的小岛!”曹国舅一指海上的孤岛,那个岛才是真正砸钱的地方。

    “天勒!”王咸英望着海上那个丁点儿大的小岛。“这么点地方就要那么多钱?”

    言语中尽是不敢相信,可是却没一点意外。

    没头没脑地嘟囔一句:“看来,还是陛下了解大郎。”

    “嗯?”

    唐奕一声轻疑,“什么意思?”

    只见王咸英回过神来,从怀里又拿出一张东西。

    “陛下说,唐疯子行事,从来没有一个定数,说要一千万,弄不好就得花出两千万。”

    “所以,让我把这个给你。”

    唐奕接过一看,僵在当场。

    那是一张华联铺朝廷专用的大额兑票,面值是,一千万贯!

    “陛下说,这个钱不用你还,朝廷来还,算是他欠你的。”

    。。。。。。

    欠我的?什么意思?

    遣散费?安家费?还是补偿款!?

    也许唐奕此时有点偏激,可是,他总觉得,这一千万他要是接了,从今往后,观澜商合与他,可能就只剩下分红时那一点点关系了。

    刚刚王咸英说什么永远都是他的观澜,什么官家的承诺,早就抛之千里之外。

    他又不傻,一国之财政,掌握在一个商铺手里,而这个商铺又掌握在一个疯子手里。哪个皇帝都不会放心。赵祯如此,他也是理解的。

    可是,他想不明白,拿去,那就拿去好了,何必又拿一千万贯来打我的脸!?

    如果他们只是君臣,这样自然合情合理。可有那么简单吗?唐奕宁愿赵祯什么都不说,或者只说一句:这个我有用,给我吧!

    因为,那才是父子之间应有的默契。

    “呵呵,当真是,人走。。。。。。茶凉啊!”

    寂寥地转身回到竹楼之中,留下满院子的人怔怔地看着唐奕的背影,不知道其哀从何来,叹从何出?

    。。。。。。

    入夜。

    唐奕坐在窗前发呆,还在为白天的事烦心,福康来到他的身边。

    “怎么了?一天都是闷闷不乐?”

    唐奕回过神来,“没怎么,就是想起好些以前的事儿。”

    “什么事?和我说说行吗?”

    唐奕轻轻一笑,让出地方让她坐在身边。

    “都是些琐碎小事。记得第一次见你的父皇,我张嘴就说什么渠道为王,要掌控大宋的运输命脉。”

    “把你父皇吓的,以为我要造反呢!”

    “呵呵。。。。。。”福康听的咯咯直乐。心道,可惜当时没机会看到,想来一定是很有趣的。

    “还有呢?”

    “还有?”唐奕不着痕迹地抓起福康的小手。“还有一次,他让我去帮忙搞定张贵妃,自己却躲在屏风后面听墙根。”

    “你也知道我那个冲脾气,当然没什么好话,结果张贵妃没怎么样,倒是把你父皇惊的差点没把屏风扑倒了。”

    “哈哈哈哈。。。。。。”福康笑的不行,真不知道唐大郎和父皇还有过这么有趣的一段。

    “还有吗?”

    “有啊!”要是说他和赵祯的过往,唐奕能说上三天三夜。“记不记得?有一点我夜闯宫门去见你爹,结果让他拿鞋给揍了出来。”

    “记得。”

    福康一边笑,一边道:“当时你还强撑着说,说他老人家失去理智了。”

    “可不是失去理智了!”唐奕扁着嘴道。“哪有皇帝扔鞋的?”

    福康自然要为父皇说话,“那也没有臣子半夜冲进宫去,气得皇帝扔鞋的呀。”

    “也对,那算我自找的吧!”

    “诶。。。。。。”

    说到这里,唐奕不知为什么顿感无趣,长嘘一声,望向夜色中的亚龙湾。

    “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

    福康静静地看着他,说了这么多,她哪还听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回不回得去,我不知道,不过有一点福康很肯定。”

    “什么?”

    “大郎没有变,父皇也没有变。”

    唐奕闻之,心口好似堵了一块大石。

    “我们都没变,那到底什么变了呢?”

    这个问题福康回答不了,只能唐奕自己去解开这个心结。

    转头见案上一本小册子,“这是什么?”

    “你父皇让王咸英稍来的观澜大账。”

    “那你为什么不看?”

    唐奕回来之后,就随手把账本丢在那里,未曾看过一眼。

    唐奕冷笑,却是不答。

    已经拿走了,还给我看这东西有什么用?

    他不说话,福康只得自顾自地打开,自顾自地念了起来。

    她是唐奕的人,同时也是赵祯的女儿,她不知道怎么化解父亲与爱人之间的矛盾,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做一点事情。

    福康固执的想着,父亲让唐奕看这本账,想来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吧?

    夜空下,一个少女柔声细语,朗读着枯燥的账目。

    唐奕斜倚在竹榻上,观海、赏月、听涛,好似根本没听少女的诵读。

    只不过,心中却在盘算:

    通济渠通航一年了,为何所得甚少?

    。。。。。。

第768章 给魏国公的信

    通济渠通航一年有余,连通汴水以南的淮河、长江,进而通达荆湖两路、川蜀、江浙、淮南、福广等沿海市镇。

    而北通黄河、洛水,使得西北诸路,以及黄河沿线近百州府相通。

    说句夸张一点的话,如果不考虑江船海船的限制,现在的大宋从涯州发船能一直开到西京去。

    可以说,南北水道之咽喉、大宋航远之命脉,全系一渠。

    当初修渠之时,唐奕就是引入的后世高速公路收费理论,在这条枢纽之渠上收过路费来收回成本。

    这件事,看上去有点惊世骇俗,而且有点傻,毕竟私人出资修路、修河,大宋可是没有过的。

    可纵使投入千万之巨,但是别说是唐奕了,就算是曹国舅、潘国为这些不懂行的人也一看就明白,这事不可能赔钱,而且是大赚特赚的一笔买卖。

    曹佾曾精算过一笔帐,通济渠始成,大宋每年有近四成的漕运要走这条水道。

    四成?那得是多庞大的一个数字。

    可是,赵祯传的账目之中所载,通济渠这一年,观澜只收了三十多万贯。

    闹呢?特么这账是谁会的?文扒皮?当老子不识数啊?

    。。。。。。

    福康但见唐奕脸色数变,可不知道他在纠结什么,不过却是说明他实实在在地听进去了。

    继续脆声念叨,虽未亲看,但唐奕也是被动听了个大概。

    直到最后一笔账目念完,福康顿了一下,盯着册子的最后的一行小字,一眼就看出是父皇亲笔。

    “岭外瘴气流毒,大郎且自珍重!”

    唐奕一怔,随着起身抢过册子,随手一扔。

    “睡觉!”

    。。。。。。

    次日晨昏,唐奕与曹国舅、张晋文、王咸英,还有杨怀良用过早饭,就带着众人来了涯州新城所在。

    此时,炎达部的青壮早就开始劳作。

    物料未齐、工匠未至,工人们也只得干些伐树开荒,平整土地的粗活儿。

    看着近万人热闹劳作的场面,王咸英等人也是服气,唐奕这才来多长时间,竟已经聚拢这么多人为之所用。

    “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张晋文不由感叹出声。“子浩这匹疯狼,走到哪儿都是吃肉的命啊!”

    王咸英撇嘴接道:“嗯,就是这肉有点贵!”

    哈哈哈哈。。。。。。

    众人哈哈大笑,这话一点没错,涯州这破地方,唐奕都能折腾出那么多钱,可不是有点贵?

    唐奕也是嗤笑出声,误交损友,这帮家伙却是没有一个好东西。

    有意无意地提了一嘴,“通济渠那一块儿,现在谁在主理?”

    “。。。。。。”

    “。。。。。。”

    “。。。。。。”

    三人一滞,相看一眼,却是丝耗没觉得唐奕问得轻松。

    “大郎。。。。。。看过账了?”

    唐奕拧眉看着远方,“没看,听了一遍。”

    “怎么?我不在,文扒皮又开始翘尾巴了?”

    “呃。。。。。。”王咸英愕然,这事瞒不了唐奕,却还是得他来触及唐奕的那根神经。

    “通济渠的事情文相公却是没有插手。”

    “嗯?”唐奕转头看向王咸英。“那是谁?范镇?还是包黑子?”

    “敢贪老子的钱?三十万贯,他也交得出手!”

    “这。。。。。。”王咸英迟疑了一下。“也不算贪。”

    “陛下把通济渠事务,交给了。。。。。。魏国公。”

    “你大爷!!”唐奕直接爆粗,立时就炸了。

    “陛下脑子有包啊?怎么能用他!?”

    文扒皮还好说,这家伙怎么说也算是自己人,扣唐奕一点钱,也是进了赵祯的兜,左手倒右手的事情。

    可是,魏国公那老不死的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

    你说,这话让王咸英怎么接吧?

    说陛下脑子有包,全大宋也就他骂得出来。

    “其实,也怪不得陛下。”

    “那怪谁!?”唐奕眼睛一立,都快失去理智了。“怪我喽?”

    “当然。。。。。。也不怪你。”

    “此次魏国公进京,说是给陛下贺寿,可是住下就不走了,谁都知道没那么简单。”

    “他想干嘛?”

    王咸英讪笑:“西北盐改彻底断了魏国公的财路,这次来,当然是想捞一点补偿。”

    “啊呸!!”唐奕猛淬一口。“哦,和着还真怪我啊?”

    西北盐改是他的主意,魏国公的财路也是他断的,现在就拿老子的通济渠给他补缺了?

    “也不是。”王咸英和唐奕说不明白。

    “你不是不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陛下。。。。。。”

    “陛下也是逼不得已,暂时安抚。”

    其实,实际情况比王咸英描述的要严重得多。

    在魏国公的问题上。满朝上下都在给赵祯施压。那位老国公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唐奕又不在京中,富弼等人也不在,甚至狄汉臣和那二十万禁军也牵制在燕云,官家独木难支,只得退而求次,把通济渠交给了魏国公。

    “又是破财免灾!”唐奕脸色阴沉,“他妈咱们大宋就不会别的了!”

    “。。。。。。”

    王咸英又不能接了,破财总比大乱要好得多。

    却见唐奕猛的抬头,瞪着王咸英。

    “回去告诉陛下,温和改革不是这么个温和法,他这是在养虎为患!”

    长点脑子就看得出来,那家伙儿所图甚大,赵祯怎么还敢把通济渠交给他?

    “老子拼了命弄倒了汝南王府,他不能再立起来一个魏国公挡道!”

    王咸英悻悻然道:“就是点钱财之事,总好过他在朝上给革新找麻烦。”

    “。。。。。。”

    “要不,你回京得了。”

    “有你在身边,陛下还有些底气。”

    唐奕闻之一怔,随后缓缓摇头:

    “够了。。。。。。也累了。”

    大宋的文雅曾经让他很向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是个最美好的时代。

    可是,当唐奕开始不是一个普通百姓,他又深深地痛恨这份文雅,甚至痛恨赵祯。

    也许,他并不怪自己混到这个地步,被挤到了涯州。

    也许,他并不怪赵祯人走茶凉,夺了他的观澜。

    也许,他只是。。。。。。只是见不得这个国家和皇帝的文弱与隐忍。

    “拿纸笔来。”

    吩咐仆役拿来笔墨。

    王咸英一看,立时大喜,“给陛下写信?”

    “这就对了嘛,你说的话,陛下还是听的。”

    唐奕摇头,运笔如飞。

    “给魏国公!”

    “给他?”大伙儿心说,你给他写的哪门子信?

    正迷糊着,那边唐奕已经写完了。

    一把塞给王咸英,“帮我带给那个老不死的。”

    王咸英拿着信,低头一看。

    我噗!!!

    当真是口水都喷到了纸上。

    “这这这。。。。。。这不是挑事儿吗?”

    只见纸上只有一行大字:

    “敢贪老子一文钱,老子弄死你!!”

    。。。。。。

    今天只有一更了,下午送家具的大车进不了村,从村口到家,一里多地啊。。。。折腾死我了,以累瘫。

    明天补上。

第769章 一不小心就着了道

    王咸英心道,这信要是带给魏国公,那老货就算是不气死,估计也彻底恨上了唐奕。

    他哪知道,就算没这封信,魏国公现在也恨不得扒唐奕的皮,吃唐奕的肉,搓唐奕的骨,盖因除了这封信,还有另一个口信儿也传到了京城。

    等王咸英一个月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