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大浪客:孔庆东的“醉写术”
这年头,“部落格”(blog台湾译名)的格格们已成为网络中的还珠格格,要风光,风光赏脸,想粉丝,粉丝围身,大有“千树万树梨花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盛唐景象。平常上网,馋鬼引路,总要挤出几分钟去看看博客。曾经有个叫秦牧的散文家,写过《艺海拾贝》,红火得很。现在,兴“网海探珠”,大伙儿争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花花绿绿的格格群“还”出什么样的“珠”。
看老徐,看的是点击率;看小韩,看的是杀伤力。光顾王小波夫人李银河的网页,可以了解性开放(有人说她是性解放的花木兰,其实,咋看咋象刘胡兰)的最新动态。看大闻人余秋雨,一边想着杜牧“箫箫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的诗句,一边欣赏他行走天南地北的文化秀,看他如何不费力气嘴吐莲花,绣出头顶上越弄越大的光环。偶尔,从安妮宝贝的“安的夜游园”出来,看一会儿竹影青瞳的诱惑,或流氓燕近来的剪式飞翔。
如果照实供来,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东博书院”,北大醉侠孔庆东的博客。像初读《47楼207》那样,总让你不醉不归。这位多情而不色情,风流而不下流,浪漫而不浪荡,思读而不死读的燕园才子,不改浪子本色。读书快,快得磁悬浮列车也妒忌,苏童新作《碧奴》,他乘公共汽车一个多小时就解决了。35万字的土耳其大作家写的《我的名字叫红》,只消他四个钟头的活,有人据此统计出,他一秒钟读243字。这样的醉读功夫,试问天下谁能敌。他侃劲依旧,庆祝教师节,跟你侃老北京形容富贵人家的顺口溜:“天棚雨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你还在莫名其妙,他又侃了——做有钱人家的教师先生,可不是什么美差,“先生肥狗胖丫头”的排列,把尊严给排没了。侃不醉人人自醉,听孔教授一席侃,欣欣如也。
醉读醉侃的文化醉侠孔庆东,文字也风姿天纵,像酒醉的探戈。语词轻歌曼舞,美得你一楞一楞。传统的桎梏、格式的束缚、陈旧的范例以至所有与创造、创新、创作格格不人的中西八股,他刻意回避。驾驭着一种醉写术,他笔花四溅,溅得到你满目灿烂。他的新作,书名起了个《千夫所指》。在一篇谈“节能写作”的文章中,他说:“写作是一种节能运动,大文豪都是节能高手。与朋友们共勉一联: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更虚心”,颇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和郑板桥竹子万岁的崇竹意味。
细看醉侠的博文,你会参悟到:真正意义上的博客,其实象博导一样知识渊博、学养淹博、水准赅博。肚里有货的人,嘴里出彩;脑中富饶的人,笔掀风雷。只有像孔庆东这样才子、浪子,不打一点折扣的骄子,方能博客博得众人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linnchord’s dav:“千夫所指”孔庆东
我喜欢在睡觉前登录我的rss portal,随便看看各类文字,前一段时间收集了孔庆东老兄的blog,每必看,甚得其乐。
今日又见一文名曰《千夫所指》,或纯直,或狡黠,或狂放,或怯懦,或嬉笑,或悲切,皆在其中。
……
似孙猴子得了老祖的传示,抓耳挠腮,喜不自禁,胸口又觉得一些郁郁,不胜感叹。
伊水盈袖:东博书院取经记(1)
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
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旷世奇才。
读出许多豪迈,“虽万千人吾往矣”;
读出许多浪漫,野蛮与血腥在“樱花浴”中举重若轻;
读出许多委屈,“千夫指”啊……我哭了。
几天了,忘不掉这篇文章。
(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旷世大师。
想起了先生(似乎把鲁迅加上,不够尊敬似的,而且我还觉得只要说先生,大家一定知道特指的是谁)……9·11那年,我安慰在纽约的朋友时说:“发生这么大的灾难,太平洋深深伤心!……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除用了先生的话,想不出来更有说服力的其它话语。
喜欢先生是在花季。父亲在那段日子里,每天伏案写材料,之后,在单位的职务没有了。第一批团员居然没有我,不是自恋,我是得票最多的(操作不符合程序,不知道为什么让全班同学选举),班主任说我上课爱讲话,把我拿掉了。我也认为自己犯过自由主义,下次争取吧,我没心没肺的,也没怎么感到难过。现在我听母亲说,当时她找到学校的党总书记,抓住他的衣领往办公室外面拽,让他跟全校老师讲清楚,为什么我第一批不能够入团。尽管没有改变现状,但是,第一批团员没有举行仪式,和第二批一起宣誓。虽然父母没有跟我谈论过政治,但我感觉到了与以往的不同,从入团这件事。我从上学起就开时当班长,班长第一批入不了团?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先生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到世人的真面。”我佩服先生,他说出了最能表达我心情的话。
(二)
虽万千人吾往矣,这是雄纠纠的真猛士,先生,还有孔大侠以及萧峰……。以下全部引用孔大侠的文字,既然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不如节约能量,引用是节能的最好办法。
千夫所指,为什么就会无疾而终?我从小就不明白,至今也还是不明白。幸亏了这不明白,我得以皮糙肉厚,每每在千夫所指的长坂坡上,七进七出,即使血透了征袍铠甲,也只当是洗个樱花浴。
然而我并非不知道,千夫所指,已经点翻了无数的好汉,正如我的一首诗里所写:“平原上,网翻了无数,雄狮猛虎。”肥大的,切作牛肉卖了;瘦小的,剁成细馅,蒸得上好包子,卖与华老栓和祥林嫂们。我亲眼看见,千夫的弹指神通,如机关枪布成的火网,扫射着一个又一个爆破组。董存瑞、黄继光、马特洛索夫、张志新、布鲁诺……全都倒下了。我只是不相信,难道就不会有例外?或者是故意蒙骗住自己的理性,以不相信为借口,企图硬扑上去,扑出一片弹孔中的黎明?所以周大哥才说:“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不怕敌人的刀枪,固然也算得英雄,倘若是孤胆斗敌,还可算做大英雄。而不怕千夫所指,是大英雄也很难做到的,因为千夫里多数正是英雄所要拯救的人,还有他的战友和同志。萧峰、杨过、令狐冲、袁崇焕,都是面临过千夫所指的。被千夫所指的,有时候确实是坏人坏事,比如秦桧和日本法西斯,所以千夫就更有了豪迈的正义感,特别是当自称代表党意民意、代表自由民主的现代媒体充当了那千夫的时候。媒体杀人,酷于暴君,凶于猛兽,天罗地网,万民称颂。鲁迅的一生,多数精力就是在媒体上跟那些丧失了良知的媒体和“民意”做斗争的。
(三)
野蛮与血腥在“樱花浴”里举重若轻。“千夫指”,我读出许多委屈……想哭。
问我怕不怕千夫所指?我承认,我也怕。虽然洗过若干次樱花浴,也还是“心里有点跳跳的”。特别是当那千夫里,有我的朋友和邻里,有我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有我的亲人和爱人,他们跟恶人小人汹涌在一起,向我射出愤怒的“六脉神剑”时,我往往退缩了,妥协了,假装幽默了。我因此知道,我不是萧峰,我不是鲁迅,我不是耶稣。我顶多能做个金圣叹,在刑场上给含泪的儿子出个对联:“莲(怜)子心中苦”,儿子因悲伤对不上来,金圣叹大笑曰:“傻儿子,应该这样对,梨(离)儿肠内酸。”金圣叹也是个千夫所指的另类,所以我很可能连金圣叹也做不了。另类不敢做,庸人不屑做,剩下的就只有“妹妹坐船头”了。唐伯虎、贾宝玉走的就是这条路,企图混在脂粉堆里,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结果仍是被革命群众给揪出来,还落个文化流氓的名声。看来真的如范仲淹所云,是进亦忧、退亦忧了。所以,对待千夫指,有时候要横眉冷对,有时候要低眉顺眼,有时候要眉开眼笑,有时候要眉头一皱、假装无疾而终。还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是那千夫的一员。归根到底,千夫是谁?是我们大家,是我们这个互相吞食的可怜的世界。千夫啊,我为你们忧伤,然而,我爱你们。
伊水盈袖:东博书院取经记(2)
(四)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目录
《千夫所指》连载版 1
自序:千夫所指 2
温情蛤蟆功 3
30年前的月亮 3
多情最数王怜花 5
记得那人同坐 6
观点一阳指 7
帝国主义的乏走狗 7
孔子论庙灾 9
国剧运动 10
哪儿的大米好吃? 11
传闻的偏差 14
工作扫堂腿 15
2005年总结 15
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16
人大日记 18
原创倚天剑 20
生命在于静止吗? 20
庆东旧体诗四首 22
不敢说吴清源 23
愚人节远行 24
想念花果山 25
媒体互搏术 26
关于读书、高考…… 26
孔庆东解读东北人 30
附:老孔啊老孔 32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东博书院主要武功:
寒玉同学说:文盗有先后,树叶有专攻。
咱这东博书院也不能包治百病,见谁来了都给一把芒硝啊?老衲寻思了一袋烟的功夫,暂拟东博书院主要武功如下:
语文八卦掌,现代文学六合拳,通俗文学扫堂腿,武侠连环套,金庸倚天剑,戏剧流星锤,大众文化一阳指,地域文化梯云纵,教育九阳真经,高考改革擒拿手,军事乾坤大挪移,反腐倡廉蛤蟆功……其他功夫则烦众施主另请高明也。
这是一块空白面板,过年的时候用来包饺子。
可是包完饺子还剩块面——白活了。
骂别人不革命,便是革命者,则自己不做事,而骂别人的事做得不好,自然便是更做事者。若与此辈理论,可以被牵连到白费唇舌,一事无成,也就是白活一世,于己于人,都无益处。我现在得了妙法,是谣言不辩,诬蔑不洗,只管自己做事,而顺便中,则偶刺之。
——鲁迅1934年6月21日信
只有那暗夜,为了要变成明天,还在黑暗里奔驰着……
东博书院保卫部工作守则: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初犯我,我让三分。
人再犯我,我回一针。
人恒犯我,斩草除根。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千夫所指(1)
是一句沉甸甸的古训——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是一柄乌荧荧的匕首——横眉冷对千夫指。
是一位雄赳赳的真猛士——虽万千人吾往矣。
是一曲甜腻腻的假民谣——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纤夫的爱》。
千夫所指,为什么就会无疾而终?我从小就不明白,至今也还是不明白。幸亏了这不明白,我得以皮糙肉厚,每每在千夫所指的长坂坡上,七进七出,即使血透了征袍铠甲,也只当是洗个樱花浴。
然而我并非不知道,千夫所指,已经点翻了无数的好汉,正如我的一首诗里所写:“平原上,网翻了无数,雄狮猛虎。”肥大的,切作牛肉卖了;瘦小的,剁成细馅,蒸得上好包子,卖与华老栓和祥林嫂们。我亲眼看见,千夫的弹指神通,如机关枪布成的火网,扫射着一个又一个爆破组。董存瑞、黄继光、马特洛索夫、张志新、布鲁诺……全都倒下了。我只是不相信,难道就不会有例外?或者是故意蒙骗住自己的理性,以不相信为借口,企图硬扑上去,扑出一片弹孔中的黎明?所以周大哥才说:“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然而周大哥的话,我总是读许多遍,才懂个大概。小学时就读不大懂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因为这教训,我现在主张小学要多读周大哥的“美文”,中学再读他的“檄文”不迟。那时我们班主任、地主出身的李大牙老师,上下开合着她亮闪闪的大板牙说:“横眉冷对千夫指,就是横着眉毛,冷冷地面对着,敌人的手指头!”说着,她就竖起一根硕大的食指,吓得女生们一动不敢动,死死盯着黑板上方的毛主席像,希望慈祥的毛主席赶快把李大牙抓起来,解放我们这些祖国的花骨朵。
惟一能跟李大牙抗衡的就是我。李大牙对我是既欣赏又害怕,这一点可以参考我的《遍地英雄不吸烟》一文,此处不再赘叙。我问李大牙:“眉毛本来不就是横着的吗?千夫指为什么就是敌人的手指头呢?敌人那么多吗?”李大牙不放过任何一个灭我的机会,于是大讲了一番敌强我弱的革命历史,最后又绕到她最擅长的王二小那里,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敌人多,我们少,所以鲁迅先生就英勇地面对着敌人的一万根手指头了。同学们都觉得李大牙这次讲得很有道理,终于把狂妄的孔庆东给灭了,于是都发出呜呜咽咽的狼崽子的笑声,只有我那愚昧的同桌王亚霞和少数几个死党用疑惑的目光探询着我。这一刻,我想起上一次李大牙灭我的事情。她问我孔老二说的“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我说是“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她轻蔑地一挥手:“不对,克己复礼,就是复辟资本主义的意思!你连你们家孔老二的反动思想都不知道,你还整天骄傲个啥呀!”教室里顿时一片暴笑,人人都觉得特别解气。想起这件事,我忽然心头一亮——我就是从那一刻起,明白什么是“千夫指”了。
几乎每次回哈尔滨,我都去看望我的中学老师或小学老师。但始终没有见到李大牙,其实我很喜欢她。我写文章调侃她,也是怀念她给我们当班主任的那个岁月。她为了不让二班的小黄老师把我挖走,特意给我买麻花吃,并且预言我长大后肯定能当科学家。我是永远感谢她的。
因了这感谢,因了那交锋,我喜欢的英雄开始多样化。从杨子荣、李玉和、武松、赵云,开始扩展到阿庆嫂、曹操、雷锋、王进喜,一直扩展到某些不被人们认可的“特立独行”的人。上了初中,我跟语文老师说,横眉冷对千夫指,千夫指的意思是包括敌人和麻木的群众的,两个语文老师都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她们慈爱地告诉我不要想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你是学生会主席啊,思想一定要“正”!到了高中,我又问语文老师,刘国相老师说:“什么包括敌人?不包括敌人,鲁迅先生指的就是那些王八蛋群众!”到了高三·八,我问班主任老魁,老魁诡秘地一笑:“你觉得是谁就是谁呗。”也许正是一路遇到了这些老师,影响了我报考北大中文系,后来选择现代文学专业,并且多次丧心病狂,做出了“虽万千人吾往矣”的鲁莽行径。
自序:千夫所指(2)
不怕敌人的刀枪,固然也算得英雄,倘若是孤胆斗敌,还可算做大英雄。而不怕千夫所指,是大英雄也很难做到的,因为千夫里多数正是英雄所要拯救的人,还有他的战友和同志。萧峰、杨过、令狐冲、袁崇焕,都是面临过千夫所指的。被千夫所指的,有时候确实是坏人坏事,比如秦桧和日本法西斯,所以千夫就更有了豪迈的正义感,特别是当自称代表党意民意、代表自由民主的现代媒体充当了那千夫的时候。媒体杀人,酷于暴君,凶于猛兽,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