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欣赏(百家讲坛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国文艺欣赏(百家讲坛丛书)-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变得干巴巴的,甚至是多余的了,有这种感觉,甚至是让你很不舒服的。我们说一个拥抱,这么一个动作中,千言万语包含了,你搂在一块儿的时候,你再不停地说,你觉得简直是,That’snotture,你觉得这种感觉是不真实的,这是做给别人看的。搂搂抱抱之间,俩人耳语就够了,然后再哇哇说,我们有时候觉得那种对白,觉得一切文字语言它是多余的,动作语言是第一性的。所以,赞成把莎士比亚题材变成舞剧的这些专家们就认为那是特别好,为什么?他说悲剧中的那种东西,充满了反抗的激情,因此,特别适合跳,你不就是跳情吗?那我就跳这个激情,有这样一种意见。但是在弊和失的方面呢?有的专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最棒的是什么?就是妙语连珠的那种文字语言,可是一旦到了芭蕾舞剧中,不翼而飞了。好好的芭蕾舞演员也是人,可是他成了哑巴,他说不了话了,那么,话剧观众很多带着原有欣赏模式去期待的人,一定会大失所望,他等着台词呢,他没词了,一会儿我们看点很滑稽、很好玩的东西。比如说最重要的《阳台双人舞》,那是罗密欧、朱丽叶一见钟情之后,第一次单独的幽会,这个在话剧中非常好玩的是,两个人一直是没有bodycontact,没有身体的接触,隔着距离,为什么?古典美学,“距离即美”,你不能bodycontact,虽然西方中,可能没有像我们中国孔孟之道里面那样,特别明确地告诉你,叫“男女授受不亲”,但实际上也是一样的,因为历史发展的阶段,当时都是封建阶段,它也是有讲究的,所以,两个男女如果还没有明媒正娶之前,就有身体的接触,那是不道德的,所以,他不可以这样,一直是两个人对台词,我说那个对台词,那么老远,那么大的声音,那不让朱丽叶的全家人都听到了,因为我们观众都听见了嘛,这没有合理性。可是在芭蕾舞中间,一下子,两个人就搂起来了,然后开始云山雾罩,Everythingisunderstood;一切都解决了,高潮一下子冲了出来,俩人就开始跳了,都来不及眉来眼去,都解决了。我们说进戏,戏的速度一下就到位了,然后达到高点之后,激情达到高点之后,你开始跳舞吧,就完了,痛快淋漓这种感觉。那么,在这个方面被取而代之的是文字语言表现的那种支离破碎的情节。不过,很多话剧观众看了芭蕾舞剧都很失望,里面那些妙语连珠的语言没有了,那些复杂的纠纠葛葛、剪不断理还乱的那些人际之间的矛盾都没了,那么简单,一下就解决了,我看什么呀?觉得没什么可看了,所以,他们觉得这绝对是陷入了泥潭。舞蹈是拙于叙事的嘛,恰恰你表现莎翁的戏剧就是叙事的,非常大的篇幅在叙事,所以,他认为是非常不当的,应该说是不当之举,完全不应该去触摸莎士比亚,芭蕾舞剧好好跳自己的舞,选自己的题材,不要拿经典的语言文字的这种作品去一试身手,必败无疑,有这样一种看法,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个方面,我们叫《难点透视》,《难点透视》是什么呢?我希望接下来,我们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我请大家和我一起看,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莎翁戏剧中的文字语言的优势怎么样,在我精选的这些芭蕾舞剧片段中,巧妙而准确地转换成了芭蕾舞剧中的非文字语言的优势,而不是相反。那么总的来讲,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就是用一种方法来概括,一句话来概括,它实际上是二十世纪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就是对舞剧原来的文学题材做一种蒸馏、提炼、过滤。最后把把情节浓缩成一种感情,或者说把复杂的情节情绪化,这样就可以让舞蹈去大舞特舞,而不是非常细致入微、琐碎地去交代情节,因为交代不清楚。你还不能说话,所以,一句话,就是把情节情绪化。这种状态为什么要去提炼呢?因为把这样一段的情节,怎么用一种情绪,因为搞复杂了说不清,为什么说不清呢?因为他不能说话。二十世纪有位芭蕾大师,俄罗斯人,叫乔治·巴兰钦,美籍俄罗斯人,他一语破底,他说他不爱搞舞剧,他大量的是交响芭蕾,跟着音乐翩翩起舞就完了,他说,就表现人际关系来讲的话,舞蹈是非常无力的,他有句名言,叫做“芭蕾交代不了岳母”,岳母mother…in…law,一个男孩和一个老太太在一块儿,你怎么知道就是岳母的关系,如果不用节目单,不用文字交代的话,你不用文字来交代的话,你根本说不清他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是他妈呀?为什么她不是他邻居家的老太太,一定就是岳母呢?稍微转一个弯就说不清。好了,美国现代舞还有一位现代舞大师,叫保罗·泰勒,他说得更直接,“别说什么岳母了,就连父子你也说不清,父女也说不清”,一男一女或者两个男的,一老一少,不等于就是父子,你凭什么说他是父子?这就是说,舞蹈是无声的语言,或者是非文字语言的东西,在交代人际关系中,实际上是非常无力的。在我们中间的一个,这是谁呀?Who’she,myfather;mydad;或者说daddy;dad,一句话,或者我们说“爸”,一个字就能表现的,你在舞蹈上也许累得吐血,你也说不清,因为它语言的种类不一样,所以,这种东西我们带着这样一个想法,我们来看后面的东西,然后看看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最后第五个部分就是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说了半天,这个讲座尤其是我们的舞蹈讲座,一定要大家看见东西,然后才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可能这是我们这个讲座最重要的一点。接下来看的是《奥赛罗》。《奥赛罗》这部千古悲剧,可以说是莎士比亚所有悲剧中,应该说是悲剧感召力是最强的,这个情节大家也是肯定非常熟悉的,讲的是摩尔人的首领叫奥赛罗,他因为听了他的随从叫伊阿古的奸计,然后误杀了自己的妻子;伊阿古说拿了一条白手绢,说这就是她送给他的,因为剧情中好像就是说她送给他的,跟他有染,结果一怒之下,奥赛罗就把他的妻子苔丝德蒙娜杀掉了。那么回过头来,伊阿古的妻子爱米莉娅,受良心的谴责,最后一定要把这个事实真相大白,最后,奥赛罗在明白真相之后,悔恨交加,只有自刎一条出路,是这样一种状态,这样一个故事。有很多版本,现在给大家看的这个版本是最新的一个版本,是美国一个现代编导家拉·柳波维奇,他给美国的旧金山芭蕾舞团排的一出现代的芭蕾舞剧,中间就做了一些巧妙的处理。

    大家特别注意,在话剧舞台上,而且在其他的芭蕾舞剧舞台上,这个摩尔人,他是一种非常彪悍的,而且是充满力量,带着男人权威,杀一儆百,不可一世的那种状态。所以,他老拿刀子的,那么在舞台上;如果你老拿刀子捅来捅去那种感觉,给人鲜血淋淋的,吓人的感觉,不美,不雅。那么,在这个舞剧中,他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处理,就是男性对女人的这种处理,他去杀苔丝德蒙娜的时候,如果也拿个刀子就捅去,会让人觉得太残忍了。我们作为男观众来讲,我们看得有点令人发指的感觉,那么,他这里非常巧妙地利用了一个环节,刚才交代给大家的,就是伊阿古拿给奥赛罗作为凭证,作为苔丝狄蒙娜不忠凭证的那条白手绢,用白手绢去达到了他的目的。这个处理我认为是非常高妙而简单的一个处理,请大家欣赏。

    特别要讲的是,这个女演员是我们中国人,原来上海芭蕾舞团的谭元元,现在是世界级的明星,这部舞剧在这里是专门给她度身创作的。这是伊阿古和他的妻子爱米莉娅,先把几个主要人物,四个主要人物交代一下,然后,我们看一个重点的舞段,这个悲剧用刚才那个思路来讲,把它的复杂的情节,浓缩成了一种情绪,什么情绪?妒忌!妒忌之心最后毁了他的妻子,也毁了他自己,就是很多复杂的纠葛中间,但是它最后浓缩成了一种情绪,就是妒忌之心。这个中间,给大家做点解释,为什么说它是“现代”。实际上,即便我不交代说,这是个现代编舞家编的,也可以一看就是现代的。首先,它没有像古典芭蕾舞剧那种程式化的双人舞,所谓程式化,就是ABA的模式,A是男女两人在慢板的音乐中翩翩起舞,所谓第二个B是什么呢?男女男女各变奏两次,变奏就是像拉小提琴,比如说那种华彩部分,炫耀技巧的东西,男女男女各两次;再一个A呢,就是在辉煌的快板中,双人合舞,最后戛然而止。这个双人舞完全没有了,所以既没有ABA的模式,也没有你司空见惯的这种程式化的动作,没完没了的,又出来了,转啊、跳啊、翻啊这些基本动作。所以,我们常常在古典芭蕾舞剧中,如果看多了我们就知道,在《天鹅湖》中,《黑天鹅双人舞》中,那个最难的就是32个fouettes,32个“挥鞭转”,你打不齐的话,你就甭跳全剧。那么,在《唐·吉诃德》中,在《灰姑娘》中,在《海盗》中,几乎女演员的最高的看家本领,莫过于32个挥鞭转,太程式化了。所以,有的时候,如果说,不是我们吃专业饭的人,闭着眼睛,我们说,猛地一睁开,换一个服装,它可以是任何东西,你不知道他到底跳的是什么。就是说,舞蹈动作的语言这种形式和它的内容,根本就没有那种必然的联系,没有这种因果关系了,它完全是我们说的一顶橡皮帽子,套在谁头上都行,这种东西。可是这个双人舞,第一,没有ABA的模式。

    第二,舞蹈的语言中,看得出有大量的动作的语言,大量的从生活中提炼的这种动作语言,而且为“情”服务,甚至为这个剧情服务,比如说找到了那条白手绢作为动机来发展的,它的发展非常巧妙,就是什么?最后在昏天黑地中,已经分不清青红皂白的奥赛罗,拿了这个手绢,最后在旋转的过程中,给苔丝德蒙娜在不经意中发展到了高潮,把她给勒死了。你看不见刀,也看不见血,很艺术地、很干净地,就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而且让大家一目了然地给解决了,这是非常巧妙的,这是对原作的一种改编,或者是发展,这是第二条。因此,它是现代的,而不是古典的。

    第三,就是讲双人舞,我们知道在古典芭蕾的程式中,它也是有很多清规戒律的,比如说男女之间也是“授受不亲”的这种影响,什么意思呢?就是男孩和女孩之间的contact(接触);身体的接触点,只能是手手,手腰相接,不能浑身乱摸,到处乱摸,浑身全接触,全方位大接触;那是不雅的,在二十世纪之前的大舞台上,是不可以的,但是,现在你看他毫无禁忌,为了传情达意的这种需要,全身体、全方位地接触,所以,一下子,身体的语言变得更加地丰富了,更加感人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另外,就是大家看到在动作语言的变化上,丰富上,也有很多的造型,包括刚才有一个奥赛罗悠着苔丝德蒙娜旋转的时候,苔丝狄蒙娜后腿成了这么一种状态,很扭曲的那样一种状态,直不直弯不弯的状态,什么东西?她内心的痛苦,而不是过去的,我们在古典芭蕾舞剧中所看到的那样,因为古典芭蕾舞剧表现的都是公主,都是那种正人君子;至高无上的,它也不能不允许做那种“倒栽葱”的方式,腿撩在天上,然后伸还伸不直那种状态,她即便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也得把她的腿伸直了,“开、绷、直、立、轻、高、快、稳”,古典芭蕾的审美规范,开、绷、直,你的膝盖必须是直的,如果是弯的,只能在两个位置上,前腿attitude,前腿膝盖这样弯;后腿一个弯,只能在这两个位置上弯,你不能随便乱弯。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这是2001年的版本,这个双人舞的处理上,或者在语言的丰富性上讲,如果要是十九世纪末的这些编导家看的话,那真的要气得吐血,什么都不是,不伦不类!但是今天我们来看,我个人觉得,他把莎士比亚的精神,领会得更加深入,而不是从舞蹈本身的程式化语言出发,而是从这个内容出发,这个时候,此情此景下的男女主人公撕心裂胆的那种状态,那种内心在痉挛的状态,它可以是任何动作语言;此时,它只能是这种痉挛的、扭曲的、变形的、或者是丑陋的,这个时候,你还摆出一副王公贵族的那种面孔,死还死得那么英勇吗?死还死得那么体面吗?那就不是死了,或者那就叫装死了,对吧?我们经常看到芭蕾舞剧中,或者任何一个戏剧中,死完以后躺在那儿了,两个脚背还绷得高高的,绷得直直的,死在那儿,死得那么英勇、那么完美,那就很不真实了。另外就是手的动作,也得到了充分使用。在古典芭蕾舞剧中,手基本上是闲着的,基本上就是摆设,一个平衡的工具,但现在,大家记得吗,奥赛罗的手?为什么?我们说十指连心,中国话一样的道理,什么意思?就是真正表情的东西,表情语言是手指和面部的表情,所以,他上半身的蠕动,手之间的那种,在头上缠来绕去的过程中,那才能真正地表现内心的复杂,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情。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最后两个人同归于尽的这样一种状态,如果你用脚来怎么拧扯?用脚?这么复杂,除了蹦、跳、转之外,脚不能做更复杂的内心表白,所以,这个手的语言既丰富了舞蹈语言的本身,也是此情此景,我觉得是莎士比亚剧作所要求的内心那种复杂的冲突。必须使用上半身的语言。好,这是给大家做了一个小的分析,那么,最重要是刚才说的那个,把整个的剧情,把它提炼、把它浓缩成、情绪化成了“妒忌”这一点。

    接下来给大家看的是Hamlet;《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也是莎翁戏剧中非常知名的一部悲剧了,讲的是丹麦王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很多舞剧都采取了这个比较简短、明了的方式,来陈述这样一些复杂的权势之间、生死之间纠葛,那么这个我给大家看的也是一个比较现代的版本,现代版本就是以哈姆雷特一号男主人公为主体,然后用他的回忆,在他临死之前的回忆,很多版本处理成临死之前的回忆,但是我们现在要看这个版本不是这样的,它是比较积极的,什么积极的?比较阳光的处理,他是在自己回首往事,回首一生中短短的二十几年中发生的这些悲惨的镜头,首先他的父王被他的叔父给杀死了,叔父篡权夺位之后,又娶了他的母亲,那么,母亲在这个地方,形象也是让人觉得非常难以忍受的,一个苟且偷生,甚至是不知廉耻,她在这里面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虽然是他的母亲,同时又成了他的敌人,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中,最后他用了一种非常艺术的方式,把两个人都置于死地。那么,这个复杂的情绪中,有很多对白,把它浓缩成了一句话、一个感情,是什么?复仇!把所有的情节,把他的情绪化成了“复仇”这两个字,我们来看一看。

    特别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主演哈姆雷特的舞者,现在是世界男一号: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是俄罗斯人,俄国人。复仇的烈焰在燃烧,那是他爸爸留下的盔甲。他这是个比较光明的结尾,常常很多都是比较忠实于原作的,是临死之前的一个回顾,一个倒叙式的方式,回首他人生中发生的一幕一幕悲惨的事件,然后就死去了,他自己搅在了社会的网络里面,过去很多舞剧就这么结束了,但在这个版本中,他最后是走向了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