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平静的说道:“不是冒险,是赌博!赌曹操的疑心病!曹操多疑,为此多次被我军利用,错过了许多战机。这次,我们赌他吸取教训,不犯疑心病。不过。结果都是一样。倘若曹操生疑。孝直和黄将军生死,曹操中计!曹操不疑,两人不死,曹操依旧中计!”庞统话说完,就走了出去。只留下了一句。“你总揽大局,撤退一事,你就别管了!”同为师兄弟的两人。庞统如何能不知诸葛亮心中的想法。
3…317下卷 第317章 追击
建平二年(公元二一三年)一月一日中午。
曹操再次对刘备军发起了猛攻。这一次曹操攻得异常的凶猛。他已经下定主意要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给予无粮的刘备大军毁灭性的打击。
他兵分三路。让王牌悍将夏侯惇、急速将军夏侯渊、河间名将张郃共起大军三十万攻打刘备阵地。
自己亲自率于禁、李典、颜良、许褚、夏侯德、夏侯恩、夏侯杰,韩浩、马延、宴明等数十名大将作为中军支援。
曹操大军来势汹汹。诸葛亮谴关羽、马超、庞德三员大将全力抵挡,击退数次对方的进攻,伤亡惨重。
到了戌时。曹操大军才退去。
一月二日、清晨。
曹操又一次对刘备阵地发起了新的一轮攻势,这一次比上次的更为猛烈。刘备军的阵地数次易手。防御设施破坏待净。不得已再次退后五里。重新搭建阵地。
一月三日。倘午。
曹操乘胜追击,再次攻入刘备军阵地。刘备军拼死抵抗。血战了一日。在兵力上抵不过曹操,阵地渐渐被曹操大军蚕食。
庞统下令再撒退五里,为了防止曹操的追兵。他在撒退的路上丢下器仗粮谷无数。曹操疑心是计,不敢前进。
一月六日。
曹操整顿了大军。又一次想攻克刘备军阵地。
两军未作太多的交锋。刘备大军就开始撒退。黄忠、法正两人奉命前往宛郡镇守,庞德亲自领两万大军誓死断后。
庞德见曹操势大。就知道死守不住,就主动出击。拖延时间。庞德抱着必死之心出战,率领着两万战士杀入曹操大军。曹操收拢军队,形成十面埋伏之势。曹操见庞德神勇。心中爱惜其才华。不忍心杀之,吩咐将士。务必生擒庞德。并让张郃前去劝降。
张邵见了庞德。说明白来意。
庞德并不立刻回答张郃邵的话。只道:“先问过庞某宝刀!”
庞德勇。张郃也不差。庞德死战。见不能得胜,就弃了张郃。向别处杀去。
庞德带着余下的八千精兵四处冲杀,苦战一夜,血染征袍,身背十几处重伤,冲杀不出。
次日。清晨。关羽、马超突然杀至,四万骑兵分为四股在关羽,马超、关平、马岱的带领下,交错着冲入曹操大军。
曹操没有想到刘备大军会去而复反,一时间不察。微徽乱了阵脚。四人领军在十余万大军中中央救了庞德,飞速离去。
曹操在得知庞德被救走以后。气得几乎昏廉,在大帐中一个劲的吹着胡须。十多万士兵将不到万人的敌军围困起来,打算再将庞德生擒。等破了刘备后。再以自己的人格魁力来对他施行招降。要是别人他或许会杀之而后快。但庞德不同。庞德自幼生于西谅。长于西谅。长期于匈奴、鲜卑、羌族、乌孙交战对这四族非常了解。
曹操是一个不甘于寂寞的人、他的野心不仅仅在于大汉、他最佩服的人就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和威镇异族的汉武帝。他早已立志要在有生之年。功盖秦皇。威胜汉武。让后世都知道他曹操不亚于秦皇汉武的威名。他的眼光比较长远。知道要想打败异族就需要许多像庞德这样熟悉异族又勇猛善战的的将才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将才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个熟悉异族地将才更是难得。因此。曹操才会对庞德别开生面。以招降为主。可是、关羽、马超的回马枪却将他就快到手的希望给破坏了,难怪曹操会如此生气!
这些都是曹操的心思。别人并不知晓。
郭嘉、贾诩就是其中的两个。贾诩为人低调。善于自保。不会去猜测曹操的想法。可郭嘉不一样,他和曹操益师益友,见向来英明的曹操竟干了如此蠢事,就觉得有些疑惑问道:“明公为何如此看中庞德?庞德虽勇猛。但在领兵治军上。远不如夏侯兄弟。就连于禁、乐进也比不上。”
曹操将自己的雄心说了一遍,接着惋惜道:“都是操大意了,不但没有擒得庞德。反而还让刘备给救走了。可惜啊!”
郭嘉、贾诩都不由为曹操的雄心所动容。
郭嘉欣喜道:“明公有此志向。实为我大魏之福。刘备现在连番失利。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实现明公弘愿!”
曹操淡淡的笑了一笑。
接着他将话题转移回了正事,说道:“奉孝、文和,你们怎么看刘备最近的举动?操心头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不塌实,觉得有什么不妙的事情将要发生一样?”
郭嘉道:“是不是关于刘备军败退一事?,
“不知道?”曹操摇了摇头,道:“说不出来,总觉得有什么地出了大错。”
郭嘉释然了。曹操疑心重是天下智者都能够察觉到的事情。他自己跟随这么多年。也很请楚曹操有这个毛病。对于曹操地问题也就不去深想了。他并非是一个抓到问题就一定要将他搞清楚的人。不过,作为一个谋士他有义务劝说自己的主君专心对敌。不让他胡思乱想。
“明主。为今之计。只有快刀斩乱麻。只有放下一切迅速出击。将刘备击溃。”郭嘉婉转的向曹操提议。
曹操猛然惊觉,尴尬一笑:“哈。这人老了。心境也就变的迟缓了。奉孝说的是。曹某知错了。”
曹操随即收起了那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态,望向了贾诩道:“文和。将如今的战况一一述说一遍。”
贾诩默然上前。点了点头,“根据混入刘备军中地我军士兵所说情报来看,如今的刘备大军已轻开始断粮。一个月前。对方士兵的伙是八分饱,二十天前是六分、十天前是四分,如今的伙食已经改为了稀粥。”
“这是一个好消息!”曹操脸上微微露出了笑意。
贾诩继续道:“刘备大军已经逐渐向武关撤退。看来他们是打算放弃荆北战场。撤回雍州。借助领地之险来阻挡我军的锐气!”
“决不能让刘备逃回武关!”曹操一听这个消息,立刻就高声表达了他的意思。他沉思了一会儿、双眼闪过了一丝利芒,想到了最关键的一点:“宛郡现在是情况怎么样?”
“宛郡的守将是老将黄忠、西川法正在城中辅佐,城中大概有兵一万!”贾祸如数家珍地背了出来
“黄忠、法正,怎么可能?”曹操很明显的吃了一惊。
郭嘉道:“这没有什么希奇的。我军也是属于以骑兵为主的军队。刘备大军粮少,士兵并没有很多力气逃跑。为了让自己的实力不遭受毁灭灭性的打击,刘备以黄忠、法正为诱饵,不足为奇。是一个相当明智的做法!”
“黄忠老当益壮有万夫不当之勇。一手神箭就连我军中地神射手夏侯妙才也比不了。法正严肃机警。计谋百出。当年围困刘备之战。就是因为他的突然出现才让战局扭转。这两人都是少见的奇才。刘备爱才之心。并不在曹某之下。怎么可能让这两人冒险。将他们放在宛郡这必陷之城?”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往往就是自己的死对头。曹操对刘备地了解。绝对比自己对自己的了解还要多的多。他自己觉得刘备处事有些优柔寡断。过于仁慈。应该不会用黄忠、法正来作诱饵。
“会不会是诈?”曹操想着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郭嘉淡然道:“不会,刘备没有设诈的理由。”
曹操一想,觉得郭嘉说的不错,刘备兵力输于自己,粮食少于自己,士气又低于自己。在南阳平原上。既不能用水计。也不能用火攻,自己地粮草在许昌万无一失。刘备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确实没有设诈的理由。
他还是有些不放心,问贾诩道:“文和,你是怎么看的?”
贾诩道:“刘备仁慈,但是其手下庞统并不仁惹!庞统用计诡诈略带毒辣,为了保存实力,他用年老的黄忠,派不上多大用场的法正来诱敌。让我们将时间花在对付宛郡上,以便使刘备顺利撤回武关。”
贾诩的想法和郭嘉一致,都认为刘备是打算牺牲黄忠、法正来换取自己宝贵的撒退时间。他们这样想也是很自然的、一场必输的战,刘备还不撤退的秸。那他就是真正地傻子了。
曹操此刻也没得选择,刘备实在是太强大了,拥有了大汉三分之二土地的他、实在是太危险了。战机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漫长的战斗中,可以毁灭刘备的战机也只出现过两次,一次己径被他错过了。他实在不甘心再放弃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是这样想的,刘备要是退回雍州也就意味着他的大军面队的将是“关中四塞”之一的武关和今六国闻函变色的函古关。
这两关都是一个当关,万夫莫开的奇关,要想拿下这两关初步估计就需要二十万战士的损失,还不一定可以攻下。
为了获得全线胜利,曹操坚定的下达了放弃宛郡,全力追击刘备撤退的大部队的命令。
一月八日。
曹操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郝下县以北五里处追上了刘备的大部队。
刘备在一天前就得到了曹操尾随追击的消息。他们花了一夜功夫,在平原上动用了万人。临时搭建了一个防御阵地。打算在这里据守。等候消息。
曹操不给刘备大军喘气的机会,只是整编了一会儿士兵,就对刘军新的阵地发起了攻击。
战况持续到次日上午。
这时、曹操得到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许昌落陷了,虎牢关外的曹仁大军全军溃散!”
3…318下卷 第318章 计破许昌
建平二年(公元二一三年)一月一日中午。
一个五百人的队伍押送着十车沉重的货物向许昌走去,他们这些人正是罗灵风假装徐州献粮的士兵。领头的人是智勇双全的吕蒙
吕蒙一路想着罗灵风的妙计,一路环顾四周、谨防意外的突法事件发生。
也许是因为这场战役的重要,许昌早已经开始限制百姓的进出。因此。官道上可以遇到的人寒寥可数。就算是遇到了,也会远远避开。民不于官斗。这是千古不变的定理。
这时。吕蒙停下了脚步。轻声对着身后穿着将军皑的壮汉说道:“裴兄弟,小心些,记住军师教的对白。要是有变化。千万别自作主张。听我的吩咐行事,我会在后面提示你的。”
裴迁就是罗灵风从那百名雍州兵中挑选出来的首领。他的任务就是假扮此次压粮士兵的头头。
裴迁道:“吕将军放心。裴迁不是莽撞之人。一切全听将军安排!”
吕蒙点了点头。退到了士兵的中心。
裴迁率着的运粮队很顺利的就到了许昌城下。
曹操军的士兵还是很称职的,巡视的士兵在老远就已轻发现了吕蒙这一行人。并报告了许昌太守夏侯尚。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从子,魏书上说:尚有筹画智略,文帝器之。与为布衣之交。一个让魏文帝曹丕屈身相交的人决非等闲之辈。他是曹操帐下最耀眼的三位新秀之一,由于他和曹操是近亲、曹真、郝昭远不如他得宠!
这许昌的重任曹操是亲字点名让夏侯尚来镇守。
夏侯尚当时当场就感动的立下了军令状。高声说着自己的决心。也就是这个原因。上任期间,夏侯尚一丝不苛的干着自己的本分,不但将许昌治理得紧紧有条,还将许昌中地不法分子一一的抓入水牢中去。
夏侯尚的认真。让许昌无懈可击。不过此刻他的对手是曹操都为之心虚的罗灵风。那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夏侯尚远远望着逐渐靠近的士兵。目光露出了谨慎的神色。
夏侯尚让城墙上的士兵弯起了弓箭,锐利的箭头对着来人。做好了一切准备,大喝道:“站住!在上前一步。莫怪在下箭下无情!”
裴迁高举起了右手。示意全军停下待命。
夏侯尚见远处的士兵已经停下,再次高声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裴迁高声答道:“城上的可是夏侯将军?我们是送粮的。徐州牧梁大人命我们前来将刚刚由百姓手中收购来的粮食,运至许昌。还请大人放我等入城!”
夏侯尚知道曹操为了储蓄粮食。就学当年刘备解决食物问题的方法一样。聚少成多,向百姓收粮。
所以,夏侯尚并不奇怪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有人送粮食过来。
当然,这并不能打消夏侯尚的疑心。
夏侯尚道:“我就是夏侯尚。不知各位有没有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那裴迁对答道:“当然有啊!梁大人给了我们一份”送粮令“。让在下交给夏侯太守!就在这里!”
裴迁由怀中拿出一封信笺。扬了一扬。证明自己的身份。
送粮令是曹操为了防止有人假冒运粮人员诈骗取城的一套方法。收粮食之前。必定先以送粮令来证明身份。如果有误。立即格杀送粮人员。并且全城戒严。将消息传到前军。
这“送粮令”是战前曹操亲自设计的,每场战役的“送粮令”都不相同。每位官员的送粮令也不一样。因此,外人根本无法模仿和借阅。
刘备在曹军中的情报只是知道有“送粮令”一事。并没有探得“送粮令”里的秘密是什么。
夏侯尚一听。来人知道“送粮令”。心中稍宽,只要“送粮令”上盖有徐州的州牧大印。信尾有一条带足的蛇。左足三指、中指五节。右足四指。中指六节。那就是真正地送粮队了。在未确定之前。夏侯尚依旧谨慎的说道:“你们立刻卸下腰间兵刃。放于地下。再慢慢靠近城门。”
夏侯尚这一招真黑,如果“送粮令”有任何不对,这些士兵只有引首待死的份了。
裴迁见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影。无数锐利的箭头。这时却心虚起来。他双手发抖。似乎拿不动那轻飘的“送粮令”:两腿发软。好像承受不起他高大身体的重量;脸色泛白,有点会随时晕倒的模样。
人在死亡之前。都会产生莫大的恐惧。裴迁也不例外。
“裴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你露出任何马脚。我们都得完蛋!现在无论是前进还是撤退都是一个死字。你好好想想!”吕蒙见裴迁额上突然冒出了些许汗粒。已经明白了裴迁心中所想,有些担忧的轻声提醒道。
裴迁听了,顿时挺起了腰。反正横竖已经是没有退路了,与其当个狗熊,还不如为了妻儿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博个青史留名。
裴迁向前行了两百步。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叫喊声。然后是一声惨叫,一个黑影冲入了人群。三颗头颅飞天而起。
“怎么回事?”裴迁转身一看。就见一个跨着神俊飞马的壮汉。正对着他飞冲而来。
“啊……”裴迁尖叫了一声,话音未落。就被壮汉劈成两半。
接着西,南、北三面分别出现了十五骑,和十位刀盾壮汉。他们从远处飞奔而来。随意的屠杀着这些没有兵器的士兵。
不到短短的盏茶功夫、送粮士兵就已经尸横片野、四处逃窜。
许昌城楼上的夏侯尚都看傻了,什么命令也没有下。就是大张着嘴巴看着城下。其余的士兵都已经将城下送粮的士兵当成了自己人。虽然很想射死那些杀害他们“同胞”的敌人。但是差劲的命中率和严厉地的军纪让他们不能放开手中的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