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年次年十月先祖五十五寿诞之时,避开世俗,留于罗,甄两家数以亿金之财,用于修建蜀道,治黄河,修筑长城,开国渠。
  先祖伤感莫明追封麟为逍遥王。
  ——《汉书逍遥王传》
  建平四年(公元二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罗灵风凯旋回长安,一路上百姓夹道欢迎,热闹无比。这次的迎接非同一般,以往只是庆祝胜利的一种仪式,然而,此刻却是欢庆大汉一统,天下恢复平静。
  虽然是欢迎,但意义却大大的不同。
  所有将士都昂首挺胸,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仿佛在说:“我们胜利了,我们保佑了自己的家园,拯救了大汉,我们是大功臣!”
  确实,他们可以这么说,假如不是他们的浴血奋战,哪有罗灵风他们的辉煌。
  长安议事厅。
  罗灵风交还了帅印,请罪道:“臣下无能,未能从曹操手中救出陛下,让他死于乱军之中,罪该万死,请主公责罪!”
  刘备道:“军师已经尽力,奈何天命如此,怎能怪罪于军师?”他初时听了这个消息心中有喜有哀,此刻离刘恕之死已经有一个多月,他哪还能怪罪罗灵风。
  人都有贪念,都有欲望,刘备起兵时,确实是心系天下,打算造福万民,光复汉武雄风,此刻,虽然他还是心系天下,打算造福万民,光复汉武雄风,不过心境却大大的不一样。随着权力的越来越大,领土的越来越多,野心也就渐渐的滋生了起来。对于刘恕他有着别样的犹豫。两人同是汉景帝的庶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说到血缘关系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可是,他不甘心就这样的将自己的权力交出去,但也不愿将天下从刘家人的手中夺过来,直到刘恕已死的消息传到了长安后,他才算是松了口气。
  接着,刘备下令举国哀伤,一个月内静止嫁娶,酒宴等等一切的喜庆活动,并为刘恕办了一场极其隆重盛大的葬礼。
  过了一个来月。
  这天,在长安大殿会议厅里。
  罗灵风站出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五帝精生,河雉著名;七宿精见,五纬合同。明受天任而令为之,其不得已耳,非天下所任。不可妄蔗几也。如今汉帝已丧,且无子孙留下,汉室子孙只有秦侯可继承皇位,请主公顺应天命继任大统。”
  诸葛亮也站出,双手捧着半人高,手掌宽的一卷布卷,道:“禀秦侯,此乃万民之言,大汉各地的百姓都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希望秦侯能够荣登九五。”
  殿中文武大臣也一并请求。
  张飞道:“这天下是大哥和我们一起打下来的,大哥想要让给别人,老张第一个不答应,”他心直口快,想什么就说什么,见刘备许久未说话,立刻就粗声嚷嚷了起来。
  刘备本就没有不同意,只不过是依照古有惯例推迟一下而已,见张飞如此说来,也就点头同意了。
  登基大典,是十一月一日举行的。
  那一天,长安上下人如潮涌,车如洪,大汉各洲郡的代表,南蛮山越的首领等等都来长安朝见。
  拜天叩祖,宣读祭文等等一系列烦琐的仪式完成后,刘备回到了皇宫下令大赦天下,除重型死囚外,其余囚犯一律释放。并传旨立甘氏为皇后,长子刘杰为太子。
  次日,早朝。
  刘备颁布了新的人事任命。
  关羽随帝起兵,智勇双全,战功卓越,受封安邑王,剑覆上殿,入朝不趋。张飞随帝起兵,勇烈肝胆,功勋卓越,受封范阳王,剑覆上殿,入朝不趋。罗麟智计无双,战功非凡,受封江东王。
  诸葛亮为丞相,兼太子太傅,荀彧为御史大夫兼太子太傅,田丰为司徒。
  张辽为大将军,马邑侯,加万户。赵云封骠骑大将军,常山侯。马超封征西大将军,凉洲侯。太史慈封征东大将军东莱侯,高顺封征北大将军白登侯。陆逊为水军大都督兼徐州刺史,领汝阴侯。徐庶荆洲刺史,领颖川侯。等等。军中大小将官都有封赏。
  这些赏赐是刘备昨天花了一夜的时间,根据以往的战绩合理安排的,全军将士对此封赏也非常的满意。唯一有意见的就只有罗灵风了。
  关羽的安邑王和张飞的范阳王,这些都是郡王,所瞎之地不过一郡而已。可是他的江东王却是整个江东。富庶的江南几乎都是他的领土,所辖之地高达六郡八十一洲。虽然,他所立的功勋确实够担任这江东王一职,可是,他却不敢领任。
  自古以来封王者,不计其数,但真正有好下场的却是寥寥可数。即便刘备放心他,信任他,但难保刘杰会向刘备一样,对他信任无比?就算刘杰信任,但后世的刘家子孙呢?他们真的允许一个随时可以威胁他们的势力存在吗?
  开国时,封王。治国时,消蕃。随后再以叛乱罪名诛蕃王九族。这是再正常不过了。罗灵风在时,也许会忌惮于他,但是人终有一死,假若罗灵风一死,谁能保证日后的君王不对他的后代下手?他也不希望罗家就因此而绝了后。
  罗灵风道:“禀皇上,高祖曾经有言‘外姓者,不能为忘’,安邑王与范阳王皆为皇上的兄弟。虽是异姓,却实比骨肉,不在此行列之中。而在下不过是商贾出身,实在不能接此重任。请主公收回成命。”
  刘备不已为然道:“灵风此言就不对了,你在朕最危难之际,加入朕的麾下,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所立大小功勋,足够担当此重任。你我相识多年,相处得一直非常的融洽,朕早已将你看成自己的弟弟一般,何必又计较那么多。”他说得诚恳,这也是他的本意。他对罗灵风的忠心是百分之百的相信的,因此,他想让罗灵风一辈子都效忠于自己,一辈子保刘家的大汉江山,所以,他就用了这个方法来困住罗灵风,他本以为罗灵风在接任江东王一职后,会让这个奇才更加的感激自己,为自己效命,却不曾想过对方会拒绝,惊谔之下不免有些意外。
  罗灵风道:“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才能享得太平。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票,吾得而食诸?天下只会再度陷入混乱之中。”他说的是齐景公和孔子的对话。
  当年孔子周游齐国,齐景公向孔子问政事,孔子恭敬的回答说:“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景公说:“说得好啊!如果确实君不是君,臣不是臣,父不是父,子不是子,即使有了粮食,我能吃得着它吗?”
  而罗灵风正是用了典故来回绝刘备。
  刘备还想劝说。
  荀彧站出来道:“禀皇上,军师顾忌的是!高祖乃我大汉之魂,身为高祖子孙,若带头违背高祖之言的话,恐怕是有不妥。”他一心向汉,绝不允许大汉再度陷入战乱之中,他目光较刘备要长远上许多,他认为即使罗灵风不反,难保他的子孙不反,凭借罗灵风的威望以及关系,若出了一个真正有本事的野心家,难保不会动摇大汉的根基。他入刘营虽短,但已经处处为大汉的将来做考虑。本来,他听刘备封罗灵风为王,就焦虑不已,却又不好强出头辩解,现罗灵风第一个反对,他也顺理成章的随声附和。
  第二个说话的是诸葛亮,他道:“皇上,军师虽有过人的功勋,但大汉王朝百年来都未有人破此先例,莫非皇上真的想第一个破此先例!”他和罗灵风共事多年,知道罗灵风心中的顾及,在公在私,他都必须帮上他一把。
  庞统也道:“皇上,强扭的瓜不甜,军师生性懒散,不喜一些繁杂之事,还不如随他的性,策封一个他喜欢的官职给他!”他仿佛已经猜中了刘备的心中所想,暗示刘备要想留住他,就必须随他的喜好,让他任一个想走却走不了的职位。
  罗灵风再次恳求道:“皇上,收回成命吧!麟就算死也不愿接此重任。”
  刘备见麾下重臣各个都反对,一时间也失了主意,想了许久,道:“好吧!可是……”这个时候,他又有些为难了,诸葛亮为丞相,荀彧为御史大夫,田丰为司徒。这些命令都已经都颁布下去了,总不可能将他们的官位撤除吧?
  贾诩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提议道:“天下刚刚平息,许多地方都存在军力过多,士兵烦乱的现象,若长久不治,必然是一处隐患。军师之才,可比汉初之张良,韩信。军师之功大多在于军功,不如就任他来处理此事?”
  刘备大喜道:“好,就任命军师为兵马大元帅领卢江侯,封万户,赐节埕,特命剑覆上殿,入朝不趋。”
  罗灵风还想拒绝,但见刘备已经有些不满,再拒绝也说不过去,只好领命道:“谢皇上赏赐。”
  兵马大元帅确实是一个闲职,如今天下战乱已平,几乎根本就不需要动兵。贾诩说的那个问题,罗灵风一个裁军练精的命令就搞定了。另外,再加上新汉刚立,扩土开田所用的人力是供不应求,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些裁军的人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唯一值得他关注的就是水军的训练。司马懿所在的扶桑一直是军中的一个隐患。但是他知道现在他们还是无力远征,毕竟路程相差太远,许多困难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不过,他有陆逊,吕蒙,甘宁,周泰等水中好手辅佐,家中更有一个水军之王的周瑜指点,水军的战斗力也是日渐加强。
  无所事事的他就以教导徒弟为乐,邓艾挂了官职和姜维一起跟着他。听他讲学,绪论带兵之道,领兵之法。由于罗灵风处于后世,知道兴趣教学比老套的教学要强上许多,于是,他经常变着法子,教这两个小鬼,让他们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姜维和邓艾突然发现罗灵风疲惫了许多。时常打着“哈哈”给他们讲课。
  这天,姜维忍不住道:“师傅,今天您好好休息,我跟邓哥哥自己看《孙子兵法》,不懂的我们让陆大哥教我们。”
  邓艾也一个劲的点头。
  他们两个并不知道罗灵风的职位是一个闲职,以为是他的工作太忙,还要抽时间来教他们兵法,感动之余,两人就合商着一起放师傅几天的假,由于姜维年纪最小,平时也最得罗灵风的宠爱,也就由他来开这个头。
  小孩毕竟是小孩,怎么可能骗得过已经成人精的罗灵风。他们自认为装得很像,却不知道他们眼中的那股担忧早已将他们出卖了。
  微笑的摸了摸姜维的头,爱怜的道:“师傅不累,只要你们用心学,以你们的资质很快就可以领悟的。”
  姜维坚定的点头道:“为了师傅,维儿一定会好好学的。”
  邓艾也附和道:“我也一样!”
  一堂课讲完,罗灵风讲的是《孙子兵法》中的第009卷《行军》,也许两人都是少有的领军奇才,也许是因为他特别的努力,这一篇《行军》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虽说现在只是纸上谈兵,但也是个好的开端,只要能谈就会有用的可能,若谈都不会谈,怎能在战场上纯熟运用。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继续。师傅还有些事情,不懂的可以到内屋找你们的周叔叔,或者来书房找我。”罗灵风收起了竹简,微笑的对着他们说。
  邓艾道:“师傅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的,您要早点休息啊!”
  罗灵风应了一声,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师傅又打算在书房中干个通宵。
  当夜凌晨。
  “咯吱”一声,书房门被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小巧的身影闪了进来,见在书桌上奋笔急书的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心痛,发出了一正轻轻的叹息。
  “哎!”她道:“夫君,何必那么急呢?”
  罗灵风闻声一看,正是爱妻秀儿,见她手中端了碗汤,感动的笑道:“秀儿怎么还不睡,时间不多,我得尽快赶出来才行。”
  秀儿道:“要走也不急于一时,何必如此着急,看你都瘦了一圈了!”
  罗灵风笑道:“战争已经过去了,我的使命也结束了。五胡之乱也不再发生,国家也不会元气大伤。这些年我就向为命运而活一样,为了改变历史而征来讨去,是时候过一些属于自己的生活了,不过我知道皇上的性格,他是不会让我走的,而我们人多势众,也只有趁皇上五十五大寿诞长安人多混杂的时候离开。”
  罗灵风叹了口气道:“这一走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只有那几个徒弟了,陆逊已经成家,沉稳多智,世上能胜他的寥寥可数,对他还是可以放心的。艾儿和维儿尚且年幼,虽有才智却缺乏经验,心性也不成熟,很容易走上岔路,不能回头。现在,我将自己一身中所经历过的大小阵战全部写下,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让他们提高些经验,以便日后的不时之需。”
  秀儿走了上来,知道劝说不了他,就道:“先把这碗人参汤喝了吧!适当的休息,比长时间的工作更有效率,这可是你说的呀!可别自己打自己嘴巴!”
  罗灵风笑道:“好,好,好!我合还不行了吗?”
  十月十六日。
  天气格外晴朗。
  罗灵风将陆逊,邓艾,姜维招来,将自己赶了几个月编写成的书和张良晚年写的兵法,交给了他们三人,道:“这两本书一本是汉初张良写的兵法,这本则是为师一生领兵打战的心得,虽然它比不上孙武的《孙子兵法》以及张良的兵书。但这里头都是《孙子兵法》中没有的经验典故,熟读它对你们百利而无一害。现在我将它们传给你们,你们日后能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才,为师不能给那么'铺路了,往后你们好好努力吧!”
  “师傅,你要走?”陆逊第一个反应过来,颤声问道。
  其余两人各个都惊慌的望着罗灵风,希望陆逊的猜测有假。
  可是,他们失望了。罗灵风没有答话。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表明了自己的意向。
  邓艾,姜维纷纷跪下齐声道:“师傅,带徒儿走吧!让徒儿伺候您!”
  “胡闹!”罗灵风的眼圈红了,佯怒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们一个想当大将军,一个想当大元帅,莫非你们就这样放弃你们的梦想了吗?”
  “可是,徒儿舍不得您啊!”姜维呜呜哽咽道。
  罗灵风叹道:“师傅只是去远离世俗,享福去了,你们应该高兴,还有记着你们是我罗麟的徒弟,我罗麟可不要一个无能的废物当他的徒弟,艾儿,你的梦想是当上一名纵横沙场所向无敌的大将军,维儿,你的梦想是当一名为国争光的大元帅,从今天起,你们就必须向这个目标进军,什么时候达成愿望,师傅就什么时候来看你们。还有,谁再说丧气话,我立刻就将他逐出门墙。至于师傅要走,你们也不必劝了,我主意已定,不容更改,你们也希望师傅能过上平静安详的日子是吗?”
  邓艾,姜维红着眼睛点了点头。
  罗灵风望着陆逊道:“伯言,对你我就不说什么了,你所做的一切都令为师放心。你是水军大都督,日后你若要东征扶桑的时候,就去卢江城南找一个叫孙开的人,让他通知我,另外,艾儿,维儿就由你来照顾了。”
  陆逊强忍着眼泪,道:“师傅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两位小师弟的。”
  罗灵风欣慰的点了点头,道:“你们走吧!皇上的寿诞就要开始了,你们好好保重。别让人看出破绽。”
  “师傅走好,请恕徒儿不能相送了!”陆逊说到这里时泪水终于忍不住的掉了下来。
  寿诞如期开始了,皇宫上下一片欢笑。
  穿着龙袍的刘备在殿上愉快的和臣子聊着天,不过他的眼光时不时的看着殿外,外人一看就知道他有些心不在焉。
  这时,一个太监急急忙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