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灰道-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里对表哥的一丝不满;早烟消云散,但残局已现;何必还舍路不走来这套”空中飞人”的把戏?无乃太过!
  正思忖间;那汉子扬手扔出一块五七斤重的石头直砸路面;王进惊得目瞪口呆;一跟斗从绳子上摔了下去;桂花急忙扶他一把;方才摇摇欲坠地站稳:
  官道路面象开了锅;轰轰隆隆一连串药包炸开;前后十丈内受雷炮震动牵引两侧机弩齐发;一队土偶般的武士从树后破土而出;长枪大戟跃日生辉;贯足劲望石头砸中处扔去。兵器甫一脱手;一人大鹏一般从槐树枝叶间扑下;凌空盘旋;手中一把黑铁缅刀于霎那间洞穿二十名武士咽喉方才落地,收刀入鞘;却正是那黑巾黑衫;黑靴黑裤;面目看不太分明的表哥!
  小天罗大杀阵破!传语尔等主人:为灰道所为!
  他对着广袤的原野;扬声大叫。
  远处即有应答:
  领教;既是这样;是确不消牵涉旁人;敌手如斯;夫乎何求!
  王进桂花二人眼耳不空;足下不敢耽搁;倾刻间走到绳桥尽头;二马一车已等在此处。王进向那汉子拱拱手;也不言谢;跳上马车;扬鞭大叫:
  好个灰道!好个天罗大杀!真令人大开眼界;被杀被救皆为幸事!无论那方;无不智技超群;两君之斗;事缘我起;日后好戏;想必佳妙绝伦!倘无福亲见;则日浮三白;以为神驰心醉之感!
  这次是轮到桂花既惊且佩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2)   第六章 归老林泉
一路无事;天津一宿;重加三百里疾驰;平安到了沧州万福镇。见过桂花父母;三日后方正式雇车回四川宜宾老家。
  回到家乡;堂堂正正娶过桂花;守着几十亩薄田;埋首乡野。因坊间传他武功高强,把他当作激流勇退的隐逸之士崇拜,即有送子弟来受教的。他开始也以自家武功低微恐误人子弟的真话推脱,反激得乡绅人家欲罢不能,认定他是谦虚。觉得作过大内近侍还能如此低调谦抑,只这武德就是一流,好象这种师傅不找又哪儿找更好的呢?
  桂花见王进硬推不过,反劝他不如顺水推舟,就收些弟子,庄户人家,学武也不过强身健体。教些实实在在的拳脚也不算蒙人。实在不成,桂花说:我传他些梅花一点头不就成了么。我爹是三点头,我这就算是一点头吧。
  王进这才当回事,收了十多个弟子调教起来。这事一干还上了瘾,找了些书来读,希望充实一下理论知识,一读书,才知天地之大,几年一过,人改变了不少。二三十年间;也活得充实平淡。
  后堂薄暮;与桂花置酒闲话;江湖中人物如前尘影事;于出京一节;仍感到惊心动魄!
  桂花往往会说:
  你末尾那番话;换得几十年平安。你这莽汉心思之缜密也叫我不得不服了。小天罗大杀是毒绝;灰道是智绝;而两者都比不上你那一席话的消弥祸患于无形。可见这语言銛利更胜刀剑了。
  王进大笑:
  谬赞;谬赞!
  

第一章祖师归来
@@@第三卷  长春教主

  ***卷首语:宁渊府宾隆县的造神运动成就了长春教道魁郑丘,这件事情中以清正严明著称的知县秋少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的那帮幕僚几乎就是始作俑者。然而,他们毕竟和郑丘不是一路货色,最终还是遭卸磨杀驴,自讨了许多苦吃。如不是得到灰道朋友帮忙,此生休矣!秋知县给我们的教训是:一个人得坚持操守,不能为欲望控制,不仅不为自己的欲望控制,更不能为上司下属的欲望左右。

  ###(3)第一章  祖师归来

  那段时间算得浩劫了;所有畜生道;饿鬼道;九天十地的妖魔鬼怪全都挤入人世;来参加这场末世的宴享。

  佛陀的声音渐渐被喧嚣的吵闹淹没;只午夜梦回;才喤喤鸣耳;最可悲的是佛林禅院也显出阿修罗的影子;佛门弟子虽然形状样式上还保持着佛门的若干制度;依然参禅打坐,念经诵佛,其实内心已不耐寂寞;自顾解开戒律的束缚;作了若干变通;进行了若干修改;于是秃头缁衣的三宝弟子也大都既妖且异;烟雾袅绕的祭台前时时有人看到魔怪的身影。

  灵渊府最大一所禅林里;前去上香的宾隆县李二刚插上一柱花了几两银子请来的天竺牛头那檀香;突然在缭绕的香烟浓雾中见一大头;凸眉怒睛;绿颊血唇,须发纠结;张口大笑!一惊扑地;爬起来则神志昏瞀;终日喃喃;以指书空如画符状。

  其乡有浮浪子弟郑丘;家贫不能自给;一日偶见李二书空;试与语;则日:

  皎皎子;迷贡迷贡…。哈哈!

  郑丘灵光陡显;放翻身体;扑地流泪,扬声大叫:师傅!师傅!

  道旁走路的人吃一惊;都驻足观看有什么古怪。郑丘不管不顾往下痛陈:师傅;找得我好苦!自天宝末年上皇宫中一别于今五百余年;弟子出世入世十几次;都未能见上一面;天幸今日相见,天幸今日相见!

  李二瞅着他,嘻皮笑脸地说:皎皎子,迷贡迷贡!

  李二恍然大悟,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师傅,您老人家还记得这件事,那年望仙楼前,上皇宴请师傅,有徒弟作陪,太白也在,贵妃娘娘也在,李太白作诗,贵妃娘娘剥荔枝,上皇让您老人家吃了三个,徒弟也沾光得了一枚。席间上皇用番邦语考校大家,就是这句:皎皎子,迷贡迷贡。想那李太白自负才学天下无双,却脸红筋胀回不上来。倒是师傅解了围,随口应答,就是个荔枝,那番邦称荔枝就叫作:皎皎子,迷贡迷贡。说完又哭,哭了又说,折腾了两个时辰,弄得阖县一大半的人都晓得了这桩奇事。

  然后郑丘将李二迎回他在县城东头的家中;他也末曾娶亲;父母也无;就两间薄脊草屋;一道泥筑矮墙围着一个小院。从此把李二奉为上宾;一天神神道道与李二聊得挺热闹,当然;都没人听得懂。

  这件事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都说看不出郑癞头还大有来历。这郑丘天生邋遢,一头癞疥周年不愈,人称癞头龟。

  郑丘见着了师傅灵光一下打开;几百年上千年的事情都想起来了。第三天他和李二(现在是叫李天师了)到鸡足寺感恩;据他说大士志菩萨也和他沾些亲故;几百年前还算得是一家子。这回找着了师傅;菩萨的帮助功不可没;须得谢上一谢。

  那天寺院门口突然涌来很多残疾乞丐;瞎麻跛驼;缺胳膊少腿;生背搭;得大疮;天聋地哑,连体挛生,奇形怪装见所未见。郑丘一看就露出悲悯来;对李二说:

  师傅;这些人也真苦;咱是不是救他们一救?

  李二回答:

  咿哩哇啦;皎皎子;哇哇哇哇……迷迷贡…砰砰!

  郑丘就提出异议:的确如师傅所说;这些人都是自作的孽;但既然遇见了咱们;也算有缘;就解救他们这回吧。

  李二盯着远处寻食的鸟雀呶嘴:

  噱!噱!

  郑丘大喜:师傅你同意啦!

  他爬在地上叩头;谢过师傅;站起身向那些乞丐招呼:尔等过来!

  乞丐们就拖泥带水地走到他面前,伸出手要钱,郑丘大骂:要什么要!给你们几个小钱算得什么!尔等造化;遇见了我师傅;今日就让尔等脱离苦海!

  乞丐们山呼谢恩,然后坐地瞑目;等郑丘施法。

  郑丘把插在腰带上的一根细杨树枝抽出来用拇中两指拈住;又从怀里掏出个长颈葫芦;沾着里面的水望众人头上洒。李二在旁一个劲说个不停;他就唔;唔地应和着;让李二也沾水往外甩。

  这样弄了一阵;作法完毕;那些乞丐果然瞎子睁眼;聋子听声;不会走的能走;

  浓疮癞疥脱皮一样从身上掉下来;皮肤上竟连疤痕也没一个,连体孪生的也一个变两个,欢蹦乱跳地走了。

  郑丘一时名声大噪;求医问药的挤破了门。

  有人问郑丘自己头上的癞疮如何不治?他回答:没见那些乞丐的疮疥都好了么?他们的疮疥哪去了,都到了这里!他指指自己的头上:菩萨救人,灾难都是揽在自个儿身上的,病痛都是三世孽缘,行善不够哪能消解,一般人没这能耐,就只好求天师菩萨大神。我要不得这癞头疮,全天下的人就得头上流浓!

第三章 大春给万寿园
###(3)                   第二章  桃源胜景

  父母官秋少雨向来不信鬼神之说;对此妖异不以为然;觉着只可愚弄村夫蠢妇;天下承平时倒也可以统率心灵;以裨补教化的不足,乱世则只能凭添敌资;殊不足取。

  秋知县知事以来;政绩平平;所辖制内既无物华天宝;又乏奇人俊杰。同侪等辈;或收奇罗怪;以成一方圣土;或引经据典;牵强附会以供传闻;或粉饰名胜;张扬古迹;或奖掖农桑;标榜富庶;或鼓励工商;奉进奇巧,或兴修水利;夸张政绩。

  秋少雨方正平实;于王事民力讲究个固本培元;着眼在千秋万代;那里比得上别人上任之初就已政绩煌煌;个个都是不世出的太公管仲张子房。喜得龙颜大悦;谓日:

  太平宏业;麟俊咸集;前朝后代;无愈于此!

  天下于是如油沃火;沸沸扬扬;各地捷报;喜讯雪片一般飞到京师。

  前年河套大旱;饿饽遍地;人民父子相食!当朝右丞相的儿子胡得功过厌了京师斗鸡走狗的日子;经户部力荐到该地治理水患;赈济灾民。

  越一年;则堤岸修葺若干;疏浚河道若干;除仍有尚需继续整治处;其余各地都是绿桑遍野;处处笙歌;共沐皇恩。被朝野誉为“第一能员”。又广邀天下官员士子到该处游历;以资借鉴。其人其事更被传得神乎其神,有人改太白书云:

  生不愿封万户候;只愿一识胡得功。

  而据秋少雨所知;他不过搞了个“样子工程”;仿桃花园景;内里绿荫匝地;锦绣烂熳;勾栏瓦子;弦歌不绝;酒池肉林;谓为“百年所无”。

  同侪等辈;为官多年;谁没些欺上瞒下;徇私舞弊的勾当?相互拱卫;串为一气;同声连理;共唱太平;倘有不晓事的奏本;则日:事尚有末竞全功者;上奏提及。臣末尝一日稍怠。

  当时官场内流行的箴言是:八面来风虽不同;助我青云上九重。

  即或灾患频乃;也不过作了建功立业的道场;盗贼蜂起;可权当染红顶子的机会。

  吾皇的子民也有不同称谓:平时叫百姓;稍有勃逆则称刁民,乱民,匪民。

  于是就成了越不行越行;越不好越好;越贫的地方越有富豪;越坏的官越当越大。大小官员都习惯了在百姓(或刁民)的垒垒白骨上建立功勋,大凡好事也会办成呆事;浩浩皇恩;原本为惠及万民;也全成了肖小中饱私囊的因由。

  本朝以来可见减过一次赋税?可见革除过一名冗员,即或皇上施恩;有种种励精图治之举;也会被地方官成十倍上百倍的倒行逆施了去。

  一个好汉三个帮;秋知县属下除差人衙役;也还养着几个不得志的清客幕僚权充“智囊”。这些人见着上司迂腐方正;守着些儒法规矩;弄得吃顿肉都算“牙祭”,无不睁大双眼寻找机会。

  郑丘一事;正当其时!

  ###(3)   第三章 大春给万寿园

  幕僚其中有个钱树森;号志庵的;核查了郑丘李二的底;微服探了几次;击掌大呼:好机会!

  立即与几个同志商议妥定,兴冲冲找到秋知县,详为剖析,钱志庵主讲,其他人作帮衬,钱志庵说:

  本县地处僻壤,又缺三宝:即杰出有影响的人,罕见之物和稀奇古怪的事。这郑丘李二刚好补缺;其人稀奇古怪,其事闻所末闻,郑丘脑瓜灵动,最近又托人找了本《江湖八大术》参详,奇技神功层出不穷。举凡养身,辟谷,摄物,搬运,魇胜,禳解,医卜星象全都诌了个有鼻子有眼。最近又合成味药叫“黑白丹”,更是包医百病,京师滇南皆有人慕名前来。郑丘不几天搬进了个大园子,是当地大户赵大春和林万寿合奉的,取了个名字叫:大春给万寿园,显然是仿照佛陀的“祗树给孤独园”故事。这一下更是门庭如市,香火不断,只街道两岸靠着他作小生意的摊子就摆出去二三里地。

  谭懋林见老爷听得如神,补充说:此事绝就绝在那郑丘灵牙利齿,配上个李二是真傻,胡说八道还省了假扮一途,正好成就“神秘莫测”四个字。推其为师,绝不会漏了郑丘的底,以其为师,可以推,可以挡,可躲可藏.推诿胡诌都能随心所欲,真真妙到毫巅!此其现状,老爷不可不察。

  掌钱粮的汪师爷也说:其势已成,如推波助瀾,则老爷名也有了,利也有了,只说这一年到头各州府县来此求神问褂,要医要药的人会带多少银子来!那还愁什么百业不兴.这百业一兴,分润衙门点滴也食用不尽啊!象这样掰着指头过日子老爷您也难啦。

  秋知县笑笑:那本官在这场戏中演个什么龙套呢?

  那钱树庵就敛容谦谨地说:老爷言重,此时郑丘之流正在关键时分,其一方面收敛钱财,一方面不胆大肆张扬,恐惊动官府。都知道老爷一向是“不语怪力乱神”的。搞不好问他个妖言惑众,这可轻可重的罪名,他就兜不转了。我看那郑丘也不过市井混混一类,聪明灵动,但还上不得台面,李二这着棋好是极好,但也只能下到这一步。用来哄哄愚夫愚妇还成,稍明白些的就漏洞百出。昨儿个前街詹秀才之乎者也地当街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郑丘也唯有抱头鼠窜一途。照这样成不了气候,到底一个野狐禅,终难逃轮回,我有一法可度其苦厄。

  秋知县微哂:看不出,老兄还是通人啦。

  那汪师爷和一众人等就拿出掏心窝子的态度,极诚恳地表白:老爷见笑,您还得原谅小人等卑屑才是。我等服侍老爷有年,私心是极佩服老爷的为人,但宦海风涛,常令人不寒而凛,有些话想禀明老爷,又不知当讲不当讲。

  秋少雨知这是到了要紧份上,也就正襟危坐,端容说:唉,你我虽说名分上下,背地又何尝不把诸公当兄弟看呢,有话直说,方见情分。

  那谭懋林就说:当朝制度,任官不过三年,三年后,倘政绩不佳,朝中又无亲故帮衬用力,再放则难。所以为官者,大抵抓紧时间,俗语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说,皆因不抓住三年机会集资作宦海之游,巩怕一辈子再无机会。

  观方今天下,法纪废弛,巧言令舌,顺事成事者多,别开畦径,造事成事的人也不少,况且盛世人人为公,末世人人为私,只此一变,则人心径庭。倘处末世,还一味恪守儒家礼防,则祸不旋踵,秧及妻儿!

  钱树庵详为剖析:官场中大抵互通有无,相互提携,标榜,故其宜也,如孤标遗世,鹤立鸡群,群鸡侧目,亡无日也!今日之事,也是为老爷市同流之谋,倘老爷任内出了“神仙”,其祥瑞压倒什么“九叶灵芝”,“河出洛书”“黄龙显影”“莲生五子”之类,仅止求神诊病一途就大有可为。同朝上下亲戚朋友,老婆大姨谁没个贵恙缠身的,如能庄严宝刹,抬高郑丘之流的身价,等闲人靠都靠不拢身,则必碾转相求于你,实则不耗一文而人情做足,筹足交往之资,以作交换提携之术。郑丘感恩,造些势让老爷连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秋少雨其实心中也明白得很,心想:这些年你几个口中也淡得出乌,还不是想搅昏水捞上一把。不过他认为钱说也有道理。他其实迂而不腐,只不过不善谀词,苦无机会而已。这“造势成势”一句,倒把他心里点得雪亮。

  当夜他在后衙宴请了三位师爷,略略过问了些步骤作法,自已又衡量了些利弊,觉得万不得已时也不至惹火烧身,叮嘱在外万不可提及他的名字。

  于是就由树庵牵头,汪师爷,懋林辅弼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