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菊与刀-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务和对父母的孝道的思想区分开来。从七世纪开始,日本就不断吸取中国伦理道德体系,所谓的“忠”、“孝”都是来自于汉语中。但中国人并没有把这些道德看成是无条件的。相反,中国人还要求“仁”,8【8萨评:孔子曾经解释过“仁”的概念——“仁者爱人”,认为君主行仁政是他的责任。这也符合中国社会当时的状况,因为古代中国更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因此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是否“仁”就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了。这个观念被后世儒家发展为君主必须是道德典范,生生在大明朝就曾逼疯了好几个道德上不那么理想的皇上。美国人对这几个倒霉的皇帝一定十分同情,因为换到美国社会,美国总统的个人品质如何,对美国是否发展得好根本不重要。根据这个观念,如果君主不仁,则臣下另选仁君辅佐是可以原谅的。这一信条被后来许多造反者所扩展利用,以“不仁”的理由推翻君主,甚至干脆杀掉暴君。虽然,孔子实际上没有说过君主不仁就可以推翻和杀掉……但是他也没说君主不仁也要效忠到底——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孔子也很矛盾,所以干脆不说话了。】也就是英文中的“benevolence”,它是“忠”、“孝”的先决条件,是比这两个概念更高的美德,它代表了西方人所指的人们交往中所有的美好事物。父母必须具有“仁慈”。同样,统治者如果不“仁”,人民理所当然地可以起来反抗。帝王皇位的巩固、人们对文武百官的服从,全在于统治者实行“仁政”。中国的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也讲究这一美德。
  

回报万分之一的恩情(3)
日本人并不接受中国的这种伦理要求。杰出的日本学者朝河贯一在谈及中世纪中日两国对此的认识差异时写道:“在日本,这些观点显然是与天皇的绝对权威不相容的。因此,即使仅作为理论,我们也从未全盘接受过这些观点。”事实上,在日本,“仁”不属于一种美德,没有中国伦理体系中那样崇高的地位。在日语中,“仁”的发音是“jin”(但字形还是与中文中的“仁”一样)。即使是对身居高位的人来说,“行仁义”或“施仁”也不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美德。由于“仁”完全被排斥在日本的伦理道德体系之外,使它具有不属于法律范畴之内的含义,它或许是值得赞扬的行为,比如从事慈善事业以使名声远扬,以及赦免犯人,等等。这些都是职责以外的事情,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如此。9【9萨评:这是不正确的,日本官方并没有排斥“仁”的观念。实际上,日本历代天皇的名字都带有“仁”字,比如现任天皇的名字是明仁,其父为裕仁,其子为德仁。这都表明了日本天皇家族对这个观念的重视,只是日本社会并没有以这个标准约束天皇的理论而已。理由呢?日本人的观念是天皇本身就是完美的化身,“仁”如果是美德,那么天皇一定已经具有了,没有必要再提出要求。至于天皇也可能做出不仁的事情,那么怎么解释呢?也很好解释——你把天皇的行为看做不仁,肯定是你错了或者别有用心……】
  “行仁义”的另外一种意思是“做法律规定范围以外的事情”,这种行为经常被强盗们视为美德。比如在德川时代,武士们是佩带双刀的,显得十分威武,而那些无赖则只佩单刀,他们所谓的“行仁义”就是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如果歹徒要求另一个帮派进行庇护,那这个帮派为了使这个歹徒免受同伙的报复,就把他保护起来,这就是“行仁义”。在现代社会中,“行仁义”具有了更多的贬义,它只有在人们谈论处罚违法犯罪行为时才会使用这个词。正像日本媒体所披露的那样:“现在,在日本国内,地下劳工到处‘行仁义’,应该予以严惩。警方也应对此不法行为监管,打击那些在日本各地猖獗的‘仁义行为’。”这里的“行仁义”当然就是那些流氓地痞们所称为的“盗贼的荣誉”。尤其是在现代日本中,经常有一些小包工头也在“行仁义”,就像二十世纪初美国码头上的意大利籍劳工潘德恩那样,自己和一些无技能的工人订立非法劳动合同,从他们身上获得高额的利润。中国的“仁”的概念在这里已经完全走样了。10【10萨评:其实,这更像中国古代“侠”的概念。只是两国文化中对同一概念使用了不同汉字的区别而已。中国古代也强调“侠以武犯禁”,因此历代都加以沉重打击。日本的浪人就以“侠”著称,不过,从对他们的记录来看,他们的道德实在和金庸小说中的“侠”相去甚远。】日本人完全篡改并且贬低了中国价值体系中有关道德的核心内容,但是又没有增加其他内容来使“义务”成为有条件的道德规范,因而孝道在日本就成了必须履行的义务,即使对父母的不道德和不公正行为也要宽恕。只有当“孝”与对天皇的“忠”发生冲突时,人们才可以放弃孝道;但是当父母道德败坏或者他们破坏了儿女的幸福时,作为儿女也必须履行孝道的义务。11【11萨评:日本的观念对“孝”远没有和“忠”同样的地位。相反,日本的老人一旦因为健康、年龄等原因离开对家庭的主导地位,子女对其的尊敬十分有限。相反,在中国,“孝”受到甚至高于“忠”的推崇。在封建社会,即便是父母已经死了,在守孝期间如果还去为皇帝工作也会惹出大麻烦。明朝张居正就因此发生了“夺情”案。忠于一个暴君虽然可以被接受,但不会被提倡,而在父母做了坏事的时候“包容礼让父母的行为”,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直到今天,如果孩子犯罪父母去告发,可以有“大义灭亲”的美名,而如果父母犯罪孩子去告发,即便父母对社会而言罪有应得,孩子的这种行为也很难为大众接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回报万分之一的恩情(4)
有这样一部日本近代的电影:在农村饥荒时,一家父母将自己的女儿卖到了妓院。一位乡村教师为了把自己的学生赎出来,就向村民借了一些钱。没想到这笔钱被这位乡村教师的母亲偷走了。其实,这位老师的母亲并不穷,她自己经营着一家收入可观的餐馆。这位老师在知道这件事后,只能自己来接受惩罚。他的妻子后来发现了真相,于是写了一封遗书,对此事承担了全部责任,然后自己带小孩投河自尽了。事情最后被传开了,但大家对这位在这场悲剧中应负责任的母亲却不去责问。在尽完孝后,那位教师独自前往北海道,去磨炼自己的人格,以便使自己能够坚强地应付今后类似的考验。当然,这位老师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英雄。但在美国人看来,那个偷钱的母亲应该为整个悲剧负责。然而,我的日本朋友却强烈反对我这种美国式的观点。他说,孝道常常会与其他道德观发生冲突。如果片中的主人公足够聪明,他能找到一条无损面子的折中办法。但是,如果为此而谴责母亲,哪怕只是在心里谴责,这对那位教师的自尊心来讲也是不可能的。12【12萨评:没有找到这个电影的出处。应该说这种儿子为母亲担负责任的情况在中国古代更常见。在日本,这种事倒也是有的,不过,其间有着微妙的差别。中国的儿子这样做,是因为道德的要求,因为中国的道德中,即便父母错了,子女也当勇于替父母承担责任,比如在父母要被杀头的时候申请以自己代替。而日本的道德并不要求儿子对母亲有这样的义务。那么,在日本为何还会存在这种现象呢?这个电影所说的教师在日本堪称“圣人”,而下面那个例子显示了一种更加世俗的理由,不过美国人没有理解,而把它简单地归之于“孝”。这不怪她,东方的东西对一个美国人来说,能分析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了不起了。假如她还能分清中国和日本哲学的微妙区别,那她就是神仙了。】
  不论是小说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故事讲述青年人在完婚后都必须履行沉重的孝道义务。除了少数特别现代的家庭之外,人们对于父母通过媒人来为儿子选择妻子这种现象,仍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这件事情,家里而不是儿子对于这件事情的关心程度最高。这不仅涉及到金钱交易,更是因为那媳妇也将被记入家谱,生育男孩,为这个家族传递香火。通常情况下,媒人安排一次看似偶然的见面,双方的家长也都参加,但男女双方并不交谈。有时父母会为儿子安排一桩有利益关系的婚姻,女方的家庭可以获得经济收益,或者男方可以与富贵人家结亲。有时父母给自己的儿子挑一个人品好的姑娘。孝顺的儿子出于感激父母的恩情,是不会对父母的决定提出疑问的。即使是结婚之后,也要继续报答父母恩情的。特别是长子,他以后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而对家长们来说挑选儿媳妇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婆婆通常都不喜欢儿媳妇,总要挑媳妇的毛病。纵然是儿子和媳妇非常恩爱,非常愿意共同生活,婆婆也可以把媳妇赶出家们,解除他们的婚姻关系。日本的小说和个人自传都倾向于描写丈夫和妻子的苦难。当然,丈夫是为了“尽孝”而被迫结束婚姻的。
  一位比较“现代”的日本妇女现住在美国,她在东京时曾收留过一个被婆婆赶出来的年轻孕妇,她被迫离开了伤心的丈夫。当时,她疾病缠身,悲痛异常,却从未责怪自己的丈夫,她逐渐把希望都倾注到了自己即将出生的婴儿身上。可谁知孩子刚一出生,婆婆就带着自己顺从的儿子来要小孩。当然,这小孩是属于男方家庭的,可婆婆把小孩带走后,随后就送进了孤儿院。13【13萨评:这里,标示了日本不良家庭中一种典型的矛盾状态。日本的母子关系颇有些特别,由于日本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其实大多数日本母亲都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家中地位远不如丈夫,也远不如儿子。在今天的日本社会中,经济独立的儿子多半不和母亲住在一起,即便住在一起,母亲也更像是保姆而不是家长。这方面相对于中国,日本对长辈的感情是比较淡薄的,正常的日本男人在家中多唯我独尊,“孝”到如此地步难以想象。说起来也许是长期处于家庭底层的原因,日本的婆婆对儿媳妇一向比较苛刻。上面这位婆婆对儿媳的欺压甚至逼儿子休妻如果还能用发婆婆威风解释,把婴儿索回再送进孤儿院,其含义就无法这样解释了。由于日本母亲全心放在丈夫和儿子身上,一些性格软弱的日本男孩儿“恋母情节”就会特别严重。说起来日本学习了大量中国文化,“中庸”的概念却完全放弃了。日本的文化传统非死即荣之类极端的东西比较多。那么,“恋母情节”严重的结果就是日本社会乱伦案件中母子之间的占了很大比例,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无法想象的。说的婆婆将孙子遗弃,实在是让常人不理解,因为这毕竟是她儿子的骨肉。然而,如果换一下理解的方法,设想这个母亲和儿子还有另一种微妙的感情的话,一切的解释就顺理成章了!这在日本是一个完全可以解释通的理由。这,和“孝”可就没有半点关系了。】
  

回报万分之一的恩情(5)
上述的这些例子涉及到了孝道,都必须偿还父母的恩情。而在美国,这些都会被看做是外界对个人合法幸福的干涉。日本人之所以不把这看做是“外界”的干扰,是因为他们把欠恩看做是一个前提。就如同美国的故事中都是描写一个特别正直诚实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也要还清欠债一样,上面的这些故事实际反映了真正品德高尚的日本人,叙述他们赢得了自尊,并证明他们是如何坚强地来忍受种种挫折。14【14萨评:这种挫折还包括人为的种种侮辱和攻击——日本人对自尊和面子如此看重,如何能够承受这些侮辱和攻击呢?道理简单,来自于平级或者下级的侮辱或者攻击都应该遭到迎头痛击,宁可死也不能接受;然而,如果侮辱和攻击来自上级,那就是对你人生的善意考验,顶多是一种挫折,你必须用加倍的忠顺来赢得考验,提高自己的修养,否则就是“不懂情义”。】无论这种挫折表面上显得是如何的崇高,其结果都是令人怨恨的。一个值得人们注意的现象就是亚洲关于“令人憎恨之事”的谚语:在缅甸是“火灾、洪水、小偷、官吏和坏人”;而在日本却是“地震、打雷、老人(如一家之长、父亲等等)”。
  与中国所说的孝道不同,日本人在“尽孝”时,不会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的祖先,也不会包括同一祖先繁衍的庞大家族。日本人概念中的祖先只包括当代的前辈先人。墓碑上的文字每年都要更新以保持清晰,对于后人无法记得的祖先,他也就不再是后辈“尽孝”的对象了,家里的神龛上也不保留他们的灵位了。日本人重视的那些“尽孝”的对象,只限于记忆中的祖先,他们很注重现世。许多评论家都认为,和中国人比起来,日本人缺乏抽象思辨的能力和构想非现时情景的能力,15【15萨评:这能够比较好地解释日本传统上为何缺乏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小泽征尔是不是艺术家?他当然是,但是如果他生在明治维新以前,世界上大概也就没有小泽征尔了。】日本人的孝道观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他们这种观点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把“尽孝”的义务仅限于活着的人之间。
  不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孝道不仅仅指对父母和先人的尊重和服从。对于子女的照料,西方人认为这主要源于母亲的本能和父母的责任感,而东方人则认为这是在给祖先“尽孝”。日本人对这一点非常明确,他们认为:对祖先“尽孝”,就是像父母照顾自己一样照顾自己的儿女。日语中没有特指“父亲对子女的义务”的专门词汇,而这类义务全都包括在对父母及对祖父母“尽孝”之内。孝道规定了名目繁多的义务:如让一家之长抚养子女;让儿子或弟弟接受教育;监督财产的管理;保护那些需要保护的亲戚;以及其他很多类似的日常责任。日本家庭的制度化产生了种种规定,严格限制了具有这种义务的人数。按照孝道的规定,儿子死后,要由父母来收养###及其子女。同样,万一女儿丧夫,父母也要收养自己的女儿及其子女。但是,要收养丧偶的外甥女或侄女就不在“义务”之内了。如果收养,那也是在履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义务。抚养和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义务”,而若想教育自己的侄子和外甥,习惯上是把他们收养为合法的养子,否则,就不是“义务”了。
  对贫困的直系亲属所给予的援助,孝道也不要求是出于尊重和仁慈。被收留的年轻寡妇经常被称为“冷饭亲属”,因为她们吃的都是冷饭;而且,家庭中的所有人谁都可以对她呼来唤去,她必须对关于她的一切决定绝对服从。她和她的子女们只不过是穷亲戚而已。16【16萨评:假如是离婚的女子,其处境只比寡妇更糟。因为日本古代离婚并不意味着女子可以自由,只是意味着男方不再有“义务”,可是女方对男方依然有“义务”。如果前夫落魄或者找茬儿寻来,需要资助,女方则要尽力而为,要照顾前夫的生活,若还没有嫁人还需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