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读论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门外读论语-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孔子无疑是勇者,他流亡期间多次遇险,大无畏地面对。前495年,孔子由卫国前往陈国途中经过匡邑,受到不明真相的当地人的围困,弟子们很着急,孔子说:上天还没有使斯文沦丧,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三年后,孔子途径宋国,司马桓颓想加害于孔子,弟子们催老师快离开,孔子说:天生德于我,桓颓能把我怎么样呢?

  古言古服的孔子,仁智勇三位一体。穿中山装的孙文,仁智勇三位一体,此君为了驱逐鞑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勇,寿终正寝是智,创建民国是仁。穿西装的罗斯福,仁智勇三位一体。与倭寇、德国、意大利三线作战是大勇;指点太平洋舰队对付倭寇的倭风自杀飞机,你讨厌黄蜂乱蜇,就应该灭了它的蜂巢,大智;力挺租借法案实施,帮助各国抗击邪恶轴心是大仁,记不得哪本书描写罗斯福在盟国会议上,象个慈祥的大叔,是啊,山姆大叔又不是我亲爸,我竟然就这么感激他,没有他,我们都被倭寇圈进去了,仿照论语该这样说:“微罗斯,吾其哈伊死啦的。”

14、先礼后兵的战

  子之所慎:斋、战、疾。()

  作战事关国家安排、人民生死,所以要取慎重态度,后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范围上不能打内战,鲁国权臣季氏要*附庸国颛臾,孔子强烈反对,说既来之,则安之,大动干戈于邦内是缺德,会祸起萧墙,会导致国家分崩离析(,前面的成语出自该章)。程序上要合法,“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否则是军阀行为。外交上要师出有名,就是要有正义之名,出正义之师,打正义之仗。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不是从程序上评论的。

  孔子是主张先礼后兵的,即首先要教化民众,然后才能谈到打仗。孔子说:“用未经训练的民众去作战,这叫做抛弃他们。”(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那是,当炮灰嘛,怎么算得上爱惜民众呢,比如慈禧太后怂恿义和团进攻八国联军。对士兵负责的做法,是要让善人教育民众七年才可以派他们上战场(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戴绿帽子的卫灵公(他的夫人南子*,见第33章《约之以礼的色》),是不懂孔子那套理论的,贸然向孔子询问军阵知识,这本不是孔子的强项,而且失礼,孔子说:“礼仪方面的事,我就曾经听说过;军旅方面的事,我没有学过。”次日就灰溜溜地离开了卫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也有可能是卫灵公绕弯子下逐客令。

  齐国国君简公被臣属陈成子谋害了,孔子请求鲁哀公*陈恒的弑君之罪(),如果鲁哀公同意,那得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以天子的名义授权之后才能动武,如果不能取得多数国家的支持,也许只好联合晋国或者楚国,以联军的名义杀将过去。不过这次鲁哀公没有同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三桓建议不要干涉别国内政。

  似乎鲁国是热爱和平之邦,不愿意兴师动武。大夫臧孙纥因受到他人陷害,打算出奔他国,在离去之前,回到自己的封地,要求鲁国为他确立封爵继承人,摆出了一副若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要据封地进行反抗的架势,他的请求因此得到了准许,避免了一场战争(见《左传》)。孔子认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要挟国君(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吾不信也),但国内的事情,既能和平解决,又不违反原则,鲁国执政者至少还是从善如流。孔子也说过臧孙纥是智者(若臧武仲之知),而且从臧孙纥死后的谥号“武”来看,国君对他评价很好,武是刚强直理、克定祸乱的意思(《史记正义&;#8226;谥法解》)。

  在我看来,臧武仲为了后代而下一招险棋,可敬;而不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战的表现是动干戈,死伤无数,战争的极端后果是灭门灭国。灭门灭族,意味着那一宗族的祭祀断,香火灭,这是伤天害理的事。灭国,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成为遗民,他们没有归属感,同时意味着又几支贵族的灭失,要知道,在列国时代,贵族是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灭一国,等于灭一国贵族,灭一国文化。世间有多少文化来让人灭绝?周武王的政策是:复兴灭亡的国家,承续断绝的世族(兴灭国,继绝世)。称得上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夏朝被灭,但遗民分封在杞,杞国人爱惜天下,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可以作证;商朝被灭,遗民分封在宋,孔子就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的哥哥的后代,设想一下,周武王把商纣王的九族灭了,还会有后来的孔子吗?相比帝国时代那些皇帝们动不动就屠城,满门抄斩,实在是丧心病狂,丧尽天良,令人发指。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片桑叶引发一场战争,是吴楚卑梁之战。春秋时候楚国的边境村庄卑梁和吴国的边境村庄钟离接壤,因为两个小女孩采桑叶时做游戏转而发生争执,冲突失控地升级:钟离女子伤了卑梁女子,卑梁女子的家长找钟离人讨道理,钟离人应之不恭,卑梁人怒杀钟离人,钟离邑人屠了卑梁一家人,卑梁公屠了钟离全村人,吴王夷昧大怒,举兵杀了卑梁全邑人,又派公子光率大军*楚国,在鸡父获胜,继而破楚国都城,连楚平王的夫人都被俘虏了。(吕氏春秋&;#8226;察微)

  为了子孙后代,慎战!

15、战战兢兢的疾

  疾病会损害身体,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伤了是为不孝。曾子患了重病,召唤门下的弟子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掀开被子看看我的手,还完整吧。《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生们,从今往后,我才知道免于灾祸了!”(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所以现在的人说,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

  孔子说:“父母总是放心不下子女的健康。”(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放心不下的东西,自己就更应该慎重才是,流行那句“酒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只对了一半,身体还是父母给的;至于那句“宁愿伤身体,不愿伤感情”是浑蛋。

  有病就要治,怎么治病是医学,也是哲学。有次孔子重病,子路请求向天地神祗祈祷,被孔子劝阻了(参见第24章《敬而远之的神》)。汉朝时候江西南康一个叫杜兰香的妇人就说过,吃药自然可以治好病,过多去求神拜佛没益处(“祷祀何如?”曰:“消魔自可愈疾,淫祀无益。”——原文见《搜神记》第一卷),消魔就是药,如果理解成消除心中的魔障也未尝不可,合于心理学,反正“淫祀无益”的见解与孔子是一致的。当然用药要慎重,季康子馈赠药物,孔子拜谢后接受,说:“我不了解药性,不敢尝。”(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病治不好了怎么办呢,比如绝症?孔子能够达观对待,孔门十哲之一的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看望他,说:“去吧,是命啊!这样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现今科技发达,医学也跟着进步,给人以无限的希冀,不法商家就是利用了人这种心态,大行其骗道,包治百病呀,一针注射,永不复发呀。科技还没到顶峰呢,医学怎么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呢。去吧,是命啊,不要为了苟延残喘几个月,弄得倾家荡产,遗害亲属后代邻里乡党。

16、命中注定的生死

  有生必有死,孔子说“自古皆有死”,()子夏说“死生有命”()。无论如何,生在前,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要珍惜生,“爱之欲其生”。

  管仲,孔子指责过他不知礼(),但没有指责他不尽忠而死。管仲的主人公子纠跟哥哥小白争王位被杀,管仲非但没有去殉葬,反而辅佐齐桓公(小白)称霸诸侯,深得孔子赞赏,说:“他难道会象匹夫匹妇那样恪守小节,在山沟里自杀而不为人知吗?”(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生的价值大于死,就不要想去死。孔子在匡邑遇险,颜回掉队了,重逢时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回说:“老师在,我怎么敢死呢?”

  将死的时候会留恋生,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还是对生的依依不舍、流连忘返。当生命于己于人都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就要从容赴死,孔子骂原壤:“小时候没礼貌,长大了没作为,老了还不去死,真是祸害!”(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门弟子公西华说: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又次之,迫生为下(《吕氏春秋》)。全生就是完美人生,亏生是悲惨人生,死指玉碎,迫生是屈辱人生。屈辱人生不如死,它跟苟且偷生不一样。苟且偷生是夹缝中求生,活得暗淡悲惨,是亏生。屈辱人生是违反作为人的生存原则,辱莫大于不义,完美人生(全生)是忠信礼义孝悌廉耻,屈辱人生(迫生)是不忠、非礼、缺孝、少悌、背信、弃义、寡廉、鲜耻。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有的人轻于鸿毛,有的人重于泰山。要死得有意义,孔子说君子担忧死而无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所以不惜“守死善道”()、“杀身成仁”()、“蹈仁而死”(),“死而无悔”()、“死而后已”()。

  一个人死,其他人照样生,太阳照样升起。为死人送行的场面,取决于他生前的表现。嫦娥的老公,羿,神箭手,不得好死,因为生前不恤民众;寒捉的儿子,浇,能旱地行舟,不得好死,因为他生前叛乱()。好学的颜回短命而死,孔子哭得很悲伤(子哭之恸),“啊!是上天惩罚我,是上天惩罚我!”(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孔子也曾自摆乌龙,有一次上课的时候,看见子路刚强英武状貌,笑着说:“象由那样,是不得好死的样子。”后来子路死时,果然被人砍成肉酱。乌鸦嘴,乌龙球。

  对于自己的死,孔子淡看,说我纵然得不到大葬,也不会死在路上(参见第19章《致哀而止的丧》)。子贡对孔子的生死评价很精辟: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17、等而下之的民

  周王所重:民、食、丧、祭()。

  民的概念没有后来的“人民”宽泛,《论语》里的“人”与“民”是不同的群体。民指士人以下阶层的民众(不包括奴隶),人指士人以上阶层的人。《论语》中有几个地方很清晰的区分了二者。子路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民指民众,人指士人。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很明显地分开了,人指士人,民指民众。又说治理中等诸侯国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爱护士人,差使民众。子路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修己以敬”,有余力再“修己以安人”,再有余力则“修己以安百姓”(),很显然,人指士人,百姓指民众(奴隶不拥有姓,不算百姓之列)。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招徕并安顿的人指的也是士人精英阶层,而庶民()才是群众。

  孔子对民众很重视,但重视的目的是维护食物链的秩序,用人类的话来说是保护生态平衡。在食物链里头,草木不重视阳光雨露是石头,草食动物不重视植物是傻瓜,肉食动物不重视草食动物是蠢驴,劳心者不重视劳力者是豺狼。

  在前面第11章《登峰造极的仁》里指出,孔子的爱人并不是要爱一切人,它不包括民众。孔子对民的态度是“使”的态度,即支配、差使、役使。季康子说“使民敬,忠以劝”(),宰我说“使民战栗”(),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又说“使民如承大祭”(),还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也”,都是一个“使”字。孔子说“务民之义”,子夏说君子“劳其民”,也还是驱使,使用。至于子贡说“博施于民”,孔子说“民到于今受其赐”,那仅仅是施舍、恩惠,目的还是要“民服”(),“民信”(),要“民德归厚”(),要“天下之民归心”()。孔子说“富之,教之”(),子产“养民也惠”(),是放牧的态度,赶去吃草,喂饱了,养肥了,圈牢了,不要乱跑了,到时候挤奶、剪毛、交易、牺牲、烹调都可以,所以勿弃民(),以免自损财富。汉朝的地方长官就叫做“牧”,深刻地领会到了古人的微言大义,同时他们也应该理解到了孔子说的役使民众要有节制,即“使民以时”,按时令来差使民众,春耕夏种秋收的时候不要耽误了民众的农活,冬天才征集起来修水库、受教育、军训。

  孔子对古民或者叫先民还有些敬重,说那时的狂是不拘小节,矜持是方正峭厉,愚昧也正直;但民风不古了,现在民众的狂是*无礼,矜持是蛮横胡闹,愚昧却弄虚作假。(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最绝的一句是: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了(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里有必要说清楚《论语》里小人的意思。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铿铿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固执的小人,但也算差一点的士人了,还有更差的呢,名曰“斗筲之人”。孔门中,经常替孔子开车的樊迟,有一次被老师评价为小人,是因为他竟然向博士后请教种田种菜的事。

  小人也是人,只是德行悟性比君子差一些,再等而次之,地位也比民高一格。可见,民是封建社会的最底层了。

18、得寸进尺的食

  周王所重:民、食、丧、祭()。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不见于论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是后来的成语。

  人饥而求食。人民怕挨饿,国家怕饥谨。孔子师徒流亡期间“在陈绝粮”,尽管夫子说“君子固穷”(),但还是给了墨子一些非儒的资料。多少有点吃的就好,生存第一。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有时“发愤忘食”(),甚至“终日不食”(),我是相信的,经历过饥荒的人特别能挨饿。

  进一步食而求饱,但不讲究质量。为政者让民众“足食”()是政绩的基础要求。君子是不会“耻恶衣恶食”的(),颜回用竹筒子盛饭,用瓢喝水(一箪食,一瓢饮);孔子自己“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大禹“菲饮食”而重祭祀,毫无怨言;常人守孝期间也要吃粗粮,否则象宰我那样“食夫稻”()会挨骂的。所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真是难以教诲啊。

  再进一步食饱而求好。鲁迅曾经推测孔子经过十三年的流亡生活,积饿成胃病,所以吃得更讲究(《南腔北调集》),平民求学要送腊肉(),官员求见送乳猪(归孔子豚),学生们朗诵老师的“吃”字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放久了变味、鱼臭肉烂,不吃;颜色坏,不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