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瑜的幼儿养育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吴娟瑜的幼儿养育学-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心的司机按了按喇叭,还是不见前面的车辆让开,好不容易绿灯亮了,出租车快速地向台大医院急诊室奔窜。
  平时我是镇定自若的人,可是在不明情况、护孙心切的紧急情况下,我也变得六神无主、紧张冲动。就当我抱着皮皮快速跑进急诊室时,一位有经验的护士立刻大声地对我说:“这是热痉挛,马上就会好。”
  这位护士小姐看来年轻,见怪不怪的她很肯定地对我说:“这是良性发作,你可以放心。”
  全家一起来关心
  当我把皮皮放到床上,已得到通知的皮爸、皮妈、皮爷都在赶来的路上,医师也来检查,这时皮皮逐渐苏醒,我才安了心。
  安心归安心,但看到护士小姐在皮皮细小的手掌上,重复地找静脉打点滴,惹得他泪眼直流;又看到他呕吐,弄脏了妈妈全身,我心里非常疼惜。
  之后,皮皮逐渐稳定。但是紧接着在反省的过程,也在和皮爸、皮妈、皮爷讨论事情发生的前后经过,我不免有着自责的情绪,怎么让皮皮发生这种事?
  不过自责于事无补,我以自己教导EQ的经验,尽快调回正面思考,我开始积极寻找什么是热痉挛的数据,以后应如何避免才是。
  皮妈从网络上找到相关信息,我才更明白,热性痉挛一般发生在六个月到五岁的孩童,高峰期约在一岁半,是发烧时合并出现的抽搐现象,而发烧的因素又有许多种……
  在急诊室待上十二个小时的观察后,皮皮可以回到家休息了,这时还不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直到一月九日在换尿布时看到了小红疹,请教医师后,才明白原来是得了“玫瑰疹”,小红疹慢慢出现在腹部、手脚,直到过了两天,小红疹渐渐消失踪影了。
  为了真正放心,医院还安排皮皮做脑波检查,当检验报告出来,医师说“放心!一切正常”时,我心里直呼感谢,也回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带养小宝宝是多么不容易的事,稍微一点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后遗症,从那天开始,皮爸、皮妈、皮爷、我,还有皮伯,大家互相提醒,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皮皮共同成长,但是生活起居的规律和卫生等各方面,大家需要更加强注意和管理。
  以我为例,我先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例如:
  一、因为四处演说,经常需要接触人群,所以注意和感冒的人保持距离,有时明说致歉,也就不失礼。
  二、回到家,我多半用免洗餐具,以确保宝宝不受感染,家中餐具也有固定消毒过程。
  三、我若有打喷嚏、喉咙痛,立刻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开面对面太靠近皮皮。
  四、我每天注重充分的休息和运动。养生不为个人,也为全家,尤其是年幼的小宝宝。
  宝宝的生活规律
  至于皮皮,从那次之后,全家就谨守让“宝宝生活规律”的重要原则。除了饮食均衡、晚上睡眠充足、适度补充水分,还有就是午睡的好习惯,我们相信当宝宝生活起居有了好习惯时,身体的抵抗力自然就会增强了。
  皮皮的这次生病,给了我们最好的警讯:小孩虽然很可爱,但也很脆弱,会考验他们的疾病很多,如肠病毒啦、肺炎啦……需要大人全神贯注地照顾,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时的疏忽,有时会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这是要谨记在心、预防在先的。
  【吴娟瑜老师的温馨叮咛】
  照顾孩子健康的3项黄金定律
  ? 抓对黄金时刻的照顾
  孩子的身体有异样到真正发病,是有它的潜伏期、有它的前期征兆的。大人要提前注意,例如发现孩子有点咳嗽,就注意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多喝温开水,或补充一些蔬果汁,增强抵抗力。由于孩子体内有自身的免疫力,有些状况
  是可以不药而愈的。若需要医治,至少也掌握了黄金时刻。
  ? 确立黄金心态的成长
  小孩生病时,大人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尽快配合医师指示来照顾孩子,同时确立黄金心态:“孩子难免生个病,这是为了建立他体内更好的免疫系统。”“生病,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大人平日有责任把自己身体保持健康,孩子的身体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 维持黄金信息的学习
  大人除了注意孩子是否打好预防针、是否有均衡的饮食、运动、休息照顾,平日,也需要从请教亲朋好友、上网查询、多阅读书报杂志上的医疗信息和出席医疗保健讲座等,多方充实正确的、如黄金般历久不变的儿童保健常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孩子的哭
不管什么类型的哭,大人一定要容许他们可以哭出来,千万不可以用威胁的口吻要他们停止哭,否则哭声虽然停止,饮泣却依然存在,对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没有帮助。需知哭泣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人在哭过以后,心灵可以慢慢沉淀,情绪也可以慢慢抚平。重要的是适时拉拔他们一下。 
  小孩子都会哭。人呱呱落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哭。
  小婴儿不会用语言来表达需求,只会用哭声、用表情、用动作来显示。因此哭是很正常的。
  小婴儿的哭,有多种意涵:有肚子饿的哭,有不舒服的哭,有生病的哭,有害怕的哭……
  一般而言,婴儿如果刚喝过奶、也刚换过尿片,却发出哭声,大人通常会认为:千万不要去抱他,以免把孩子宠坏了。
  不要放任不管
  然而,有研究显示,当婴儿哭泣时,如果爸妈完全放任不管,婴儿将逐渐对外界的互动失去信心,认为哭也没用,结果在成长过程中会变得比较退缩不安。
  所以,当婴儿发出哭声时,如果爸妈带着笑容靠过去,发出轻声细语,或者再玩勾勾小指头游戏等,婴儿会在和爸妈良好的互动中得到安全感,成长过程中会变得比较积极乐观。
  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哭声会越来越多变化:
  有受委屈的哭。
  比如说:兄弟姊妹间起争执,弱势的一方常认为受到欺凌;父母亲处理事情不公平,又不愿听他说解;被同伴欺负,不敢跟老师说,或跟老师说,老师误会他……
  有勒索式的哭。
  二○○八年三月的某一天早晨,皮弟在出租车上说:“我超喜欢我爸爸,因为他会买大玩具给我。阿公、阿妈都是买小玩具。昨天我妈妈没有买变形金刚,所以我一直哭,一直哭……”
  “为什么要用哭的呢?”我问。
  “因为用哭的比较快有玩具!”他露出慧黠的表情。
  有不想做某事的哭。
  小朋友正在兴高采烈地玩,或专注神情于荧光幕前,而大人催促着出去或做某事,小朋友不想被打断,因此哭。
  有伤心的哭。
  如生离死别。
  …………
  了解哭声代表的意义
  不管是哪一类的哭,都不要等闲视之,一定要通过了解,他们是为何而哭?这些哭声代表何种意义?然后适切而有效地作出响应。
  如果是委屈的哭,最好要小朋友暂时停止哭,让他把委屈与不平讲出来,然后大人去分辨,想办法一起把问题解决。这中间一定要公平,不可让另一位小朋友又感到委屈。
  如果是勒索式的哭,大人要先自我检讨,不要再被小朋友的泪水勒索,同时明确地告知买与不买、送与不送、送的预算等处理原则。
  很多家长把送礼物当成一种义务,不送变成不守信用,而忘了送礼应该是一种意外之喜。小孩如果对礼物期待过高,往往失望会很大;如果他没有期待,好像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一般,一个简单的玩具,他就可以很雀跃了。
  如果是小孩不想做某事的哭,我建议大人要他们做某事时,应该要先提醒,等会儿他们要停下手边的游戏,改做某事,并且给予时间的界限,并且在时限快到时,再提醒一次。有了这般提醒和心理准备,他们应该比较可以接受。
  不管什么形式、类型的哭,大人一定要容许他们可以哭出来,千万不可以用威胁的口吻要他们停止哭,否则哭声虽然停止,饮泣却依然存在,对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没有帮助。
  需知哭泣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人在哭过以后,心灵可以慢慢沉淀,情绪也可以慢慢抚平。重要的是适时拉拔他们一下。
  【吴娟瑜老师的温馨叮咛】
  当孩子哭个不停时,大人的 “两句话”对策
  ? “你可以慢慢地哭”
  当爸爸妈妈练习用心平气和的方式如此说,通常孩子会有情绪舒缓、渴望表达的意愿了。
  切忌用“你再哭哭看,你看我要不要揍你。”“哭,有什么好哭的,男生还这样哭,多丢脸啊!”“你就是爱哭,你烦不烦啊?”之类的话语,以免刺激了孩子内心的怒气或不安。'JP+3'
  “你可以慢慢地哭”,代表了爸爸妈妈准备多了解孩子的心情,孩子可以有机会从容地自由表达。
  ? “想想看,除了哭,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是快速引导孩子进入下一个阶段成长的好方法。
  因为孩子年纪小,从小习惯以“哭”来解决问题,通常大人若以喝止的方式,或不理不睬的态度处理,往往让不明就里的孩子越哭越大声。
  如果爸妈以积极思考的方式来启发孩子,甚至接着以“选择性问句”来询问,例如:“他把你的玩具抢走,那你现在一直在这里哭比较好,还是去跟他好好地讲,请他还给你比较好?”
  缺乏人生历练的孩子,有时候在大人理性和善意的引导下,就会减少不当的哭泣,而找到解决挫折感的好方法。
   。。

孩子为什么疏离了?
对一个学前的儿童来说,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往往是他的生活重心,也是他最想讨好的人,爸爸妈妈对他们疏离,自然造成他很大的遗憾,于是从生气、反抗、不合作里反射回来。
  很多年长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在吵吵闹闹中,感觉黏黏的,但一溜烟,孩子就长大了,慢慢地,不想跟你玩,从依赖转为独立;又慢慢地,他觉得你很烦了,他想要体验各种历练和挑战。
  小孩的青春期,起始因人而异,有的从十岁就开始了。英国的统计:男孩子步入青春期的平均年纪为十二岁;女孩子步入青春期的平均年纪就比较轻,为十一岁半(Teenagers; Aidan Macfarlane & Ann Mcpherson著,台湾新苗文化出版)。意思是,你可以亲密地跟儿女黏在一起的年数,只有区区个位数而已。而这段小孩子最依赖你的时间,也正是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黄金时光。
  父母是孩子的生活重心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只可惜很多父母或者忙于事业,或者忙于生计;甚至因为要缴贷款,而忙于加班或兼职,以至于常常忽略了与子女相处的时间。
  在大陆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通常有“4 + 2 + 1”的幸福模式,也就是一个独生子女,至少有4个祖字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照顾,加上爸爸、妈妈两个人赚钱养家。
  在我们家的人员互动模式则是“2 + 2 + 2”,也就是皮爷和我这个皮嬷代表了第一个“2”,皮爸、皮妈代表了第二个“2”,皮皮和皮弟则代表了第三个“2”。
  我发现尽管皮爷和我尽心尽力照顾两个孙子,然而,毕竟母子连心、父子连心,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返回到家时,那种欢跃之心、呼唤之声更为热切、更为开心。
  我很高兴皮爷和我有志一同,在照顾孙子们的过程中没有溺爱过度,或让小朋友过度依赖我们,儿子、媳妇也没有失落感;我也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和媳妇尽管工作再忙,他们仍然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和小家庭亲密气氛的营造。
  像有些家庭的爸妈,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经常是情绪最不好的时候。于是一边孩子殷勤地希望与父母亲互动,另一边爸妈却因此感到很烦躁,两边的落差太大,往往造成孩子的失落感,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们。事实上,对一个学前的儿童来说,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往往是他的生活重心,也是他最想讨好的人,爸爸妈妈对他们疏离,自然造成他很大的遗憾,于是从生气、反抗、不合作里反射回来。
  为弥补无法整天陪孩子的缺憾,我建议父母亲,尽可能地找出时间来陪他们,“很忙”常常只是借口,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忙到无法照顾自己的小孩。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必须跟孩子两地相处,也需要尽可能找出时间跟他们相处,否则你可能会盼到一个陌生的小孩,仿佛走错家门似的回到你的身边。
  这里,有位妈妈的例子值得大家深思。
  与父母疏离的孩子
  当女儿从婆家回到巧云(化名)身边时,她有许多的不解。
  女儿六岁了,生活习惯和她格格不入。做妈妈的她,常自责为何当初以事业为重,错过了亲手养育的机会,使得两人如今仿佛姑侄、姨甥,而不是母女般的亲密。
  当妈妈向我提出疑惑时,她说:“为什么女儿就是天天躲着我?”
  妈妈曾经尝试补偿女儿,想对女儿好一点,可是毕竟女儿还是小孩子,她不懂得要把握机会,甚至臭脸相向。一次、两次之后,妈妈看不到好的响应,心冷了,也就算了。
  “如果从小亲自带大,她熟悉你身体的味道,适应你的情绪反应,也知道家里的生活规矩,大家相处起来,自然配合度高、亲密感够;如今,一切要从头来,难怪需要时间和方法来磨合。”我这样告诉她。
  经过这样提醒后,妈妈终于明了女儿不是故意的,只因童年的疏离而不知如何和妈妈亲密。
  从疏离到亲密
  很多研究均显示:与父母疏离的孩子,社交能力较差,产生的问题也越多,例如急躁和暴力倾向等等。这种现象,相信不是那些疏于照顾的父母们所乐意见到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人家常说:不怕慢,只怕站。就从今天开始,每天腾出一段时间,亲密地跟孩子相处,把自己最好的情绪和耐心留下来,和自己的宝贝亲亲,你会见到一个重拾灿烂笑容的儿童,迎着你而来。而这时,一切的疲惫,将一扫而空。
  【吴娟瑜老师的温馨叮咛】
  ? 孩子希望的亲密感,如何建立?
  ? 爸妈请蹲下来和我说话。
  ? 爸妈搂抱我的时候,请让我感到放松和被爱的感觉。
  ? 爸妈喂我吃东西的时候,请更有耐心等候我咀嚼完成。
  ? 爸妈讲故事给我听的时候,请不要哈欠连连。
  ? 爸妈听到有别人夸奖我的时候,请不要客气地否认。
  ? 爸妈若要外出,请不要一声不响地突然不见人影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孩子的隔代教养(1)
当三代之间有不一致的教养模式,受害最深的当然还是无知的孩子,因为年纪小无法分辨对错,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自省的习惯,以致从小在一边宠溺、一边严格的教养缝隙中钻漏洞,有时还成了专挑软柿子吃的小霸王。
  隔代教养的看法,尽管见仁见智,但是根据台湾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发现:'JP+3'
  职业妇女将未满三岁小孩交由祖父母照顾者占百分之六十三点三,其次是交由保姆照顾者占百分之十八点二,由自己或是先生照顾者只有百分之十四点六。其中,能自己带孩子的职业妇女,多半是自己开店或在家帮忙,可就近照顾。
  不论收入如何,职业妇女托付三岁以下幼儿的首选都是祖父母,其中,又以月收入二万元以上未满四万元者,由祖父母照顾的比率为最高,超过七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