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53章与天争与命抗

    建宁王李谈终归还是没有跟随张xuān去灵州。他虽然在名义上担任朝廷火器司的主官,但实际上也就是个摆设,他去灵州署理火器事务,顶多具有象征意义。

    经过李亨的“警告”和张xuān的“开导”李谈那一颗蠢蠢yù动的野心暂时平息了下来。他决定暂时留在长安,过几个月再去灵州不迟。

    李亨虽然意外,但也接受了他的请求。在李亨看来,只要李谈能够“安守本分”无论是在灵州还是在长安,都无关紧要。

    但李谈却是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决定在不久之后竟然成了他最大的机会,这大概就是宿命的安排吧。

    张xuān带着苏扈冬、李腾空、huā奴儿三女和南霁云等百余护军飞驰离开长安,在官道上奔驰了盏茶的时间,张xuān突然勒住马缰绳,停了下来。

    众人非常意外,旋耳匆忙停马,扬起一溜烟尘,旋即又消散在乍暖还寒的春风里。

    苏扈冬三女打马在一侧,疑huò地望着张xuān。

    “王爷这是”南霁云则在马上恭谨地躬身施礼,询问道。

    张xuān没有回答,而是在马上扭头回望着只能隐隐望见一丝轮廓的高大巍峨的长安城,神光闪烁。

    张xuān心里明白,他这一次离开长安,意味着他人生命运的巨大转折。而再次回到这座帝都之时,必然是安史之乱之后的事情了。这座繁华的长安城,能不能在即将到来的大风暴中得以保全,他心里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有一丝隐忧。

    毕竟,安禄山的范阳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长安城,大唐朝廷分崩离析,皇帝仓惶出逃,这是历史本来的面目。尽管张xuān已经为之做出了方方面面的努力,但以个人之力能否阻挡和逆转历史的浩dàng车轮,着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不论如何,他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要尽最大可能地为这个时代做点事情。空谈大志报国或许有些飘渺,但纵然是为了保全自己的亲人,他也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他的亲人还在长安,有他的母亲、长辈、妻子和一切需要他保护的人。为此,他不会向命运认输,他要竭尽所能以个人之力与命运抗争,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当然,为了预防不测防备万一,他还是安排好了退路。

    “希望颜真卿和张同不会让我失望。”张xuān在心里默然道,然后扭头扫了南霁云一眼,淡淡道“南八,本王问你一个问题。如果安禄山起兵叛乱,以范阳兵力而言,南下进攻中原和长安,多久可达?河南和长安,能不能守得住?”南霁云一怔,似是没有料到张xuān会问到这个问题。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朗声回道“大帅,以末将之见,范阳铁骑势不可挡,若是安禄山携大军南下,河南的颜大帅很难抵挡,顶多坚持月余。而若是河南门户洞开,叛军长驱直入,两月内必达长安城下。”“不过,长安城前有潼关门户,坚壁清野固守待援应该不成问题。

    ;百度搜索:好书123;无弹窗阅读;WWw。haoshu123。Com;阅读无广告

    ;百度搜索:云谈小说网;无弹窗阅读;WWw。;阅读无广告

    只要朝廷兵马能坚守潼关一段时日,各地勤王之师赶至,安禄山叛军必败无疑。”南霁云想了想又道。

    张xuān望着南霁云点了点头,长叹一声。

    “南八,你说得不错。颜真卿挡不住安禄山,这不能怪颜真卿没本事,而是范阳兵强马壮,非河南军马能敌。但本王却希望,颜真卿能尽最大可能地阻挡安禄山叛军的脚步,为我等勤王争取时间。”“而纵然河南失守,若是能守住潼关,长安也能保住。然而…”张xuān又是一叹,却是yù言又止,不再往下说了。

    李腾空在一旁听了半天,她打马过来柔声低低道“缰郎,既然你担心长安守不住,那为何不让……”

    张xuān挥了挥手,没让李腾空再继续说下去。

    李腾空不仅担心张xuān的家人,担心崔颖和万春,还担心自己的娘家人。

    张xuān向李腾空投过一个眼神,断然挥手道“好了,咱们继续赶路。这一路上,我们要昼夜兼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灵州。”………,………,………,………,………,………,………,……………………,

    范阳。安禄山的大都督府。帅堂。

    安禄山端坐正中,而文臣将佐则分列两班。如此气势,已经俨然有了一番小朝廷的架子。

    应该说,安禄山虽然粗野自大狂悖野心十足,但在归拢人才上还是有些本事的。十几年来,他的帐下聚集了不少奇人异士,文臣如云,猛将如雨。

    一批有才学的文臣如高尚、严庄等,将校则有史思明、安守志、李归仁……蔡希德、崔乾祐、尹子奇i武令殉、田承嗣等人。兵多将广。粮食辘重非常充沛,这大概就是安禄山起兵叛乱最大的底气了。

    安禄山环视众人,威风凛凛地摆了摆手道“众位,本王刚刚接到新皇帝昭命,新皇帝在昭命中说,要本王速速举范阳大军剿灭十州奚人,还给出了一个期限,称要是奚人叛乱不平,便要拿本王问罪!”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皱了皱眉接口道“父王,不必理睬,儿臣就不相信,他还能拿咱们怎么样!一个懦夫无能之辈而已,如今竟然也改头换面登基称帝了,可笑!”安禄山扫了情绪jī动的安庆绪一眼,又扭头望向了自己的谋士严庄。

    对于安庆绪这个儿子,安禄山其实有些不喜,觉得此子太过桀骜暴躁,不够稳重,难成大器。但安禄山也没有办法,只得重用这个儿子。他的长子安庆宗目下在长安为人质,且安庆宗向来反对安禄山谋反,xìng格更是柔弱。

    严庄是安禄山最为倚重的军师,安禄山起兵谋反的所有谋划都出自此人之手。包括这一次逼反奚人,引yòu大唐兵马进入范阳平叛,然后好围而歼之,趁机树立起反唐的大旗,也是严庄的策划。

    严庄也是安禄山身边张xuān最为耳熟能详的一个人物,虽然还未曾谋面。

    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历史上的严庄就是。

    该弑君的时候就弑君一严庄与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内shì宦官李猪儿勾结,诛杀安禄山。安庆绪登基后,任丞相,独揽大权。该背叛的时候就背叛至德二载十月二十一日,在唐军光复长安、洛阳后,严庄向唐军投降,被任命为司农卿。

    此人头脑灵活心思缜密能屈能伸,所以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就是乱世的生存法则。在此后一百五十年的唐朝历史上,从一而终的人当然不是没有,但类似严庄这样的枭雄却可以说遍地都是。

    严庄沉吟了一下,轻声一笑道“主公,臣以为,唐皇此番不过是故作姿态,恐吓主公是假,不敢派兵进驻范阳是真。主公啊,看来唐皇已经意识到,主公举义兵匡扶天下之日不远矣!”安禄山冷笑了一声“本王的心思,从老皇帝到小皇帝,他们从头至尾都很清楚。只是他们明知老子会反,也不敢拿本王怎么样一本王这数十万范阳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主公威武,天下无敌!吾等愿意追随大王夺取天下!”严庄还没有说话,安守仁等诸将早就躬身拜倒轰然唱喏拍起了熟练无比的马屁。

    严庄暗暗皱了皱眉。

    安禄山哈哈一笑“好了,诸位。本王现在担心的是,如果唐皇不上钩,我们是不是要改变策略和计划。军师啊,你意下如何?”严庄笑了笑,拱手道“主公,臣以为,起兵的时机还未成熟。

    此刻,主公当一方面放纵奚人继续攻城略地,一方面继续奏报唐皇,强烈要求唐皇派军出征!若是唐皇不动,我范阳大军亦不动。主公放心,唐皇刚刚登基为帝,如果坐视奚人叛乱坐大,这个大唐朝廷的威信就会沦丧殆尽,他会忍不住的!”

    严庄的话音一落,安庆绪有些烦躁地扬手道“不知道严军师你还要等什么时机?我等筹备了十数年之久,如今范阳粮草充足,兵强马壮,正可借春暖huā开之际纵马中原,掠取大唐江山。这样拖下去,迟早会把军心拖涣散!”

    听了安庆绪的话,有几个将领也深以为然,纷纷连声附和。

    严庄有些厌恶地暗暗扫了安庆绪一眼,眉梢一扬。

    “殿下,以范阳今日之实力,攻略中原,拿下长安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臣可以保证,我范阳大军铁蹄所至,望风披靡,当在三个月内拿下长安城!但是,主公拿下长安城不是目的,要坐稳江山,必须要将整个大唐天下纳入囊中。”

    “大唐疆域辽阔,藩镇众多。我军攻克长安易,但守住江山难。

    若是天下藩镇四面勤王,我等又该如何?弃长安退守范阳,还是深陷长安一地,遭遇大唐兵马围攻?请殿下教我!”

    严庄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将安庆绪说得哑口无言。

    安庆绪长出了一口气,沉声道“那究竟还要等到何时?”

    严庄淡淡一笑,转头望着安禄山拱手道“主公,吐蕃王子赤松德赞想必已经潜回吐蕃,而范阳派往南诏的使节应该也会在下月返回。顶多再有两月,待吐蕃和南诏那边有了动静,我军才可举起反唐义旗!”!。

第354章回灵州

    “主公,只要吐蕃牵制住陇朔和河西军马,让张xuān无力兼顾范阳,主公的大业就成了大半。而若是南诏能让剑南唐军焦头烂额,圭公的霸业指日可待!”

    “我军所忧者,不过是担心陇朔张xuān从背后插上,导致我腹背受敌。可有了吐蕃人的袭扰,张xuān为了自保,暂时无力勤王。他占领了吐谷浑故地,要想守得住,谈何容易。吐蕃人反攻,他恐怕要把陇朔的全部兵力压上进行防御。”

    严庄扬了扬手,侃侃而谈,神sè湛然。

    安禄山微笑着,安庆绪沉吟着,众将神情振奋,唯有史思明眉眼间浮dàng着一丝yīn霾。

    “只要没了张xuān这个后患,我军就可长驱直入南下,河南的颜真卿所部,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乌合之众,在我范阳铁骑面前,必会闻风丧胆!”“我军南下进占中原,先拿下洛阳。在洛阳略事休整,兵分两路,一路由洛阳继续南下,进占淮南、江南诸州,而另一路则由主公亲自率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占长安城。”“至多三月,我大军必可扫平淮奄、山南和江南诸道。然后大军回师洛阳,控制潼关,与长安大军遥相呼应,大半大唐疆土唾手可得。”“主公,李亨所依仗者,不过是陇朔的张xuān和河西的哥舒翰两人。陇朔和河西军马有吐蕃人牵制我军正好趁势西进,与吐蕃人内外夹攻,将张xuān和哥舒翰兵马歼灭在青海一线。”

    “若是灭了张xuān和哥舒翰,天下安定矣。而主公的江山也就稳固。”“请主公明鉴!”严庄朗声道,躬身拜了下去。

    安禄山哈哈大笑着,起身来亲自去扶起了严庄,赞不绝口道“军师谋划,天衣无缝神鬼莫测。本王能得军师,夺取江山有何难哉?”“主公过誉了,臣愧不敢当。”严庄恭谨回道。

    在安禄山这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胡人面前,严庄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哎,军师何必自谦。若是本王登基称帝,必册封军师为丞相,将天下政务尽数托付于军师一人!”安禄山摆了摆手,大刺刺道。

    严庄心里窃喜,跪拜在地高呼道“臣谢主隆恩!”

    像严庄这样的人,肯定也是野心家只是他没有本钱自己谋反,只能依附于安禄山这样的更大的野心家,从而借力借势,然后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权力追求。

    高尚等几个谋臣见严庄一人夺去了所有的风头,又被安禄山承诺将来封相心里要说不嫉妒是假的。只是在表面上,众人也纷纷上前来虚情假意地向严庄道喜。

    史思明站在一侧微微垂首,心里却是暗暗冷笑起来。

    自打上一次安禄山强行将史思明的儿子史健拱手送给了陇朔的张xuān,让郭子仪捆绑带走,至今生死不明:史思明便与安禄山生出了深深的嫌隙。虽然在表面上一如往常,但骨子里,史思明却是暗暗怀着仇恨的种子。

    他一直在隐忍着。如果时机成熟了,有了机会,史思明不介意在安禄山的心口窝上狠狠地捅上一刀!

    ………,………,………,………………,………,………,………,…,………,…,

    十日后,原州。

    四月的天气春暖huā开,大地复苏,天地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

    原州城外的官道上,张xuān昂然跨在马上,他的身后是苏扈冬三人和南霁云的百余护军。

    从凉州方向通往原州的道路上,一支数百人的军马正飞速行进马蹄声如雷震天,烟尘漫天。而另外一条道路上,原州城门洞开,原州刺史林奕带着本地的一干文武官员正匆匆出城迎接张xuān这个永宁王兼陇朔大帅的到来。

    过了原州就是陇朔地面属于张xuān管辖了。

    南霁云打马过来,在张xuān马后躬身道“大帅,前面似乎是张同张大将军!”

    张xuān点了点头。

    张同调任京师羽林卫大将军,与杨涟换防。杨涟已经先期赶赴青海,与张同完成了交接。

    轰然的马蹄声在前面数百米处戛然而止。

    不多时,见一身甲胄的张同率两个护军三骑奔至,在距离张xuān马头百余米处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向这边行来。

    然后躬身拜了下去“大帅,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张xuān哈哈一笑,翻身下马,亲自扶起张同朗声道“张大将军!本王返回陇朔,不想在此与大将军会面!”

    苏扈冬等人也下马。

    张同又向苏扈冬和李腾空施礼抱拳道“见过两位王妃,女军大将军!”“张大将军!”苏扈冬大大方方地还了一礼,她从军惯了,也曾经与张同打过交道,有一面之缘。

    。。李腾空就有些不太好意思了,她红了红脸,还礼之后就站在张xuān身后默然不语。

    “大将军奉召回长安任职,长安防务再于大将军一人之身,怠慢不得啊!”张xuān与张同一前一后慢慢向前行去,远远地撇开了众人。

    张同毕恭毕敬地恭谨道“大帅在信函中所言,末将谨记在心。

    请大帅放心,只要末将还有一口气,便不会放弃长安城!末将誓与长安共存亡!”

    张xuān之前对张同有赦免不杀之恩,随后又有荐拔提携之恩。而如今,张继勇倒台、张良娣被变相打入冷宫,张家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李亨之所以还愿意起用张同,无疑还是张xuān的力荐。

    张同对此心知肚明,心里感动莫名。

    在陇朔,听闻张家倒台之后,他绝望中都做好了辞官归隐的思想准备。不料张xuān还是再三向皇帝举荐,由他执掌京师羽林卫兵权。对于张同来说,这几乎是再造之恩,心里感jī涕零。

    “长安不能丢,京师不能乱。吾等将士的家眷都在长安,若是长安丢了,我军必军心涣散,无心再与安贼作战因此,本王希望大将军能殚精竭虑,无论情况如何变化,都能保住长安不失。”

    “若有不测,万不得已之下,本王也盼望大将军能率军保护满朝文武和皇帝陛下退往陇朔!”张xuān压低声音轻轻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