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在葛勒的立场上,他当然是希望张瑄能够篡唐称帝,若是张瑄为中原王朝之主,回纥人的日子会更好过。

    如果张瑄愿意起兵夺权,回纥肯定会竭尽全力举兵助战,这一点毫无疑问。

    张瑄淡然一笑,摇了摇头道,“安禄山叛军当前,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

    葛勒皱了皱眉,沉声道,“你到现在为止,还是跟某虚来套去。你今日就跟某家说句实话,你到底是反还是不反?”

    张瑄忍不住笑了,轻轻道,“王兄,何必说得这么难听呐?什么反不反的,在下可不是安禄山这种叛贼,祸『乱』天下注定会留下千古骂名!”

    “难道你还要继续当大唐皇帝的忠臣?别傻了,再这样下去,你迟早会……”葛勒欲言又止。

    “我一向只忠于这个国家,而并非忠于哪个皇帝。爱国不等于爱朝廷爱皇帝,这一点,恐怕王兄很难理解。”张瑄长出了一口气,“我的命运我做主,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左阻挡我前进的脚步!”

    张瑄的声音铿锵有力。

    葛勒闻言大喜,张瑄虽然从始至终没有说出一个“反”字,但意思却很明显了。他不会坐以待毙,听任皇帝宰割。而除了篡唐夺权之外,葛勒也想不出张瑄有其他的选择。

    “嘿嘿,你们汉人真是虚伪。明明是要反,还非要藏着掖着,不敢光明正大地说出来……啧啧,你倒是跟某家说说,你这不叫反,叫什么?”

    张瑄轻轻一笑,“这个反字,请恕我不能接受。我只是自保而已,我本无夺权之意,奈何人家偏生就非要拿刀子架在我的脖子上,我还能坐以待毙?不行!”

    “这不叫反,更不叫叛,而是——”张瑄目光顿时变得冷厉起来,“而是叫反击!”

    葛勒目光中闪过一丝异『色』,倒也不再继续跟张瑄较劲辩论下去,在他看来,无论什么名义,只要张瑄肯取大唐而代之就足够了。

    目前,张瑄远远比安禄山更有机会。他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军心威望,还在大唐士族和民间拥有相当高的人气和名望,又站在了一定的正义高度上,只要他举起大旗,很快就会取得天下归心。

    “既然如此,某家这就回书父汗,请父汗举回纥之力,派兵助战,助你平定天下!”

    张瑄缓缓起身,凝望着葛勒,坚定不移地摇了摇头,“王兄好意,在下心领了。纵然我要自立为帝,也不会借助外族的力量。王兄安心率兵助我平叛即可,至于皇帝——”

    “皇帝所仪仗的,无非是身边的两万人,还有李光弼的四万军马。我若是要向皇帝下手,还用不着回纥出兵。”

    葛勒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太好看,他明白张瑄始终不拿回纥人当自己人,这说明,他固然是回纥的女婿,但在他心里,回纥永远都是外族,不会真正信任。

    “也罢。不过,若是你有需要,回纥大军随时可开进灵州助战。”葛勒凝声道。

    张瑄笑着点了点头,“王兄盛情,在下谨记在心了。”

    “你准备什么时候起兵?某家也好心中有数,做好准备。”葛勒压低声音问道。

    这层窗户纸既然捅开了,葛勒说话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

    张瑄嘴角一挑,“先灭了安禄山叛军再说!我若是现在起兵,必然腹背受敌,难成大器。况且,如今还不是彻底跟皇帝翻脸的时候。既然皇帝还没有扯破脸皮,那我又何必当恶人!”

    葛勒皱皱眉,还要再劝几句,突然门外传来南霁云沉稳的声音:“大帅,建宁王李倓求见!”

    葛勒一怔,急急道,“李倓到访肯定没有什么好事,这些皇子,没一个好东西,你不要见他!”

    张瑄轻轻一笑,突然朗声道,“南八,转告建宁王,就说本帅身子不舒服,改日再去登门拜访,请他回府吧。”

    南霁云没有迟疑,立即回去转告李倓。

    李倓听说张瑄不肯相见,心里就越加沉重。他心里有一种非常不祥的预感,张瑄有彻底跟大唐朝廷决裂的念头。

    若是张瑄如安禄山一样起兵叛唐,恐怕……李倓一念及此,脸『色』骤然变得无比的苍白。

    同时,又无比的绝望。

    他本来将张瑄视为争夺储君之位的靠山和外力,可如今这个靠山都要与大唐朝廷背道而驰,他还能指望什么?

    想起张瑄之前的话,又想起方才群情鼎沸的三军将士,李倓嘴角抽搐了一下,默然转身离去。

    ……

    ……

    李倓带着几个随从走在清冷的潼关关道上,在街道拐角处,李豫面带嘲讽之『色』站在那里,淡然冷笑道,“是不是吃了闭门羹?本宫早就说了,张瑄素有反叛之心,可父皇和三弟你们总是不听!如今怎样?此刻他重权在握,若是起兵反叛与安禄山同流合污,必成朝廷大患!”

    “养虎为患,还有什么话说?!”

    “闭嘴!若不是你们在父皇耳边挑唆,父皇怎么能昏了头在这个时候夺张瑄的兵权?如果张瑄反了,也是你们『逼』的!”李倓心情非常糟糕,压低声音怒斥一声,拂袖而去。

    李豫冷笑着,望着李倓的背影,回头向站在一侧的霍长青轻轻道,“霍监军,看来,我等不能再留在潼关了。当务之急,必须要立刻禀报父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去张瑄的兵权,迟则生变!”

    霍长青犹豫了一下,见左右无人方才低低道,“楚王殿下所言甚是,我等当立即离开潼关,去灵州面见陛下!”

    “走!”李豫当机立断,立即命人牵过马匹,径自向关门处行去。

    他其实是害怕了,担心张瑄随时会反,一旦张瑄反了,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向他们下手。

    一行数人到了关门前,却见关门紧闭,有神策军的军卒把守。

    李豫脸『色』一变,知道张瑄早有防备。

    他咬了咬牙,恨恨地跺了跺脚,又扭头向回返,原路返回了。

    雷万春从一侧的关堡里闪出身形来,望着李豫和霍长青等人的仓皇背影冷笑道,“想跑?哪有那么容易!这一回,你们是跑不了了!”

    张瑄被『逼』辞官退隐的消息没有传到灵州皇帝那里,却向天下传播了开去。

    安禄山闻得消息,狂喜。立即传令进攻河东的史思明,放弃河东,进『逼』灵州。同时,安禄山还派人潜进吐蕃,散播消息,蛊『惑』吐蕃人出兵浑水『摸』鱼。

    其实史思明此刻正在河东就地休整,没有着急进攻太原。

    史思明听闻张瑄的遭遇,心里立即凉了半截。他本来得到张瑄大军陕郡大捷的消息后就准备派人南下潼关,向张瑄投诚,所谓“弃暗投明”将功折罪。

    可张瑄居然被皇帝『逼』迫着要下台,这样一来,史思明就不能不重新考虑。

    若是没有了张瑄,大唐朝廷就很难再与安禄山叛军抗衡。史思明深知这一点,原本投降的念头立即就消失一空。

    既然不再准备投降,史思明当然是立即遵从了安禄山的军令,立即起兵沿着河东的外围奔袭灵州而去。

    而吐蕃的赤柱闻报亦是觉得机会来了,下令收拾残军,纠集五万吐蕃军马向吐谷浑故地进攻。

    如此一来,吐蕃和陇朔边境狼烟再起。而这个时候,李光弼正在灵州接受皇帝的册封和赐宴,正志得意满不可一世。

    吐蕃大军来得突然和凶猛,李光弼的两宁州守军措不及防,军心大『乱』,一战即溃。

    镇守都兰的顾惜率军退守沙柳河,与杨涟合兵一处。而两宁州大半土地,又再次落入吐蕃人手里。

    赤柱率军进驻吐谷浑故地,在积石山下与唐军死战一场,唐军伤亡惨重,半数退守沙柳河,半数掩护大量移民逃回河州。

    如此一来,不仅之前夺得的吐蕃土地失陷,就连两吐谷浑故地大半也都被吐蕃人收复。

    消息传来,灵州震动,举国震动!

    直到这个时候,回纥王子葛勒才明白,张瑄这一招借刀杀人之计,真是妙不可言。

    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将皇帝李亨推到了绝路上。

第383章张瑄的预言

    灵州。

    李亨在张瑄的永宁王府纠集众臣,脸『色』无比的阴沉。

    ‘启奏陛下,吐蕃人出尔反尔,再次率兵犯我边境,两宁州守军在积石山下大败,伤亡惨重,如今半数退守沙柳河,半数逃回河州!”''

    兵部尚书公孙良有此心惊胆战地汇报着战况,不敢正视李亨那愤怒的眼眸。

    李光弼猛然拍桌案,暴怒道“怎么会这样门李光弼!”

    ‘臣在!”李小弼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出班跪拜在地。

    ‘你倒是跟朕心一说,你麾下这数万大军不是号称与吐蕃作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吗门怎么会扛不住吐蕃残兵的进攻,一战就溃!你可有话要对朕说!“李亨怒视着李光弼。

    李光弼心里那个憋杰和郁闷就不用提了。

    他怎么儿没有想到,吐蕃人会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进袭吐谷浑故地,而他手下的副将凌岚竟然挡不住吐蕃军马,不仅战败,还逃回了河州,将整个吐谷浑故地拱手让给了吐蕃人。

    ‘陛下,臣不在两宁州,不知具体战况…还请陛下放心,臣这就赶赴河州,再次整军与吐蕃人一战,如果臣夺不回失地,必战死沙场回报陛下的皇恩浩『荡』!”

    李光弼咬着牙关慨然道。

    李亨神『色』一缓,刚要说什么,突然听杨国忠冷笑一声道“陛下,平蕃郡王的四万兵马损失惨重,再次整军反攻吐蕃,以臣看来,取胜的可能『性』极低。”

    ‘当务之急,还请陛下命杨涟率军镇守沙柳河和青海一线,保住青海不失。而剩余军马,镇守河州防止吐蕃人东进即可。”

    李光弼对杨国忠的话大为不满,猛然抬头道“杨相之言,光弼不敢荀司。难道,吐谷浑故地就放弃了不成门”

    ‘丢都已经丢了,还嚷嚷什么门难道两宁州是本相丢的门”杨国忠有此不屑地扫了李光弼一眼,嘲讽道。

    李光弼暴怒,但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他涨红了脸,转头望着皇帝。

    ‘陛下,臣以为杨相之言有理。当务之急,还是以守住边防为第一要务。至于吐谷浑故地,可徐徐图之。”公孙良斟酌着词句小声道。

    ‘陛下,安禄山手下大将史思明已经率军五万绕过河东进攻灵州而来,此刻朝廷不能腹背受敌,吐蕃之事,只能暂时以防御为主了。

    ”杨国忠抱拳大声道。

    李亨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他本来以为灵州是最安全的大后方,却不料一夜之间,情势就扭转过来。吐蕃人犯边作『乱』,而叛军竟然绕过河东向灵州攻杀过来,这摆明了就是要活捉他这个大唐皇帝!

    ‘河东守军何在门这此白食朝廷俸禄的酒囊饭袋,朕要统统杖毙了他们!”李亨愤怒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

    ‘史思明的叛军现今何在门”李亨咆哮了半天,渐渐冷静下来。

    ‘陛下,距离朔方百余里。看来,叛军是要先拿下夏州,然后再进犯灵州!”公孙良作为朝廷军事主官,不得不实话实说。

    李亨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竟然快到朔方了,这么说来,若是叛军拿下夏州,再整军奔袭灵州,半月之内当可抵达!

    灵州危险了。

    李亨又想逃了。

    他噗通一声坐在龙椅上,有此无力地颤声道“速速命张瑄的大军回师勤王,回师勤王,阻挡叛军!”

    杨国忠心里冷笑,嘴上却沉声道“陛下,张瑄大军镇守潼关阻抗安禄山叛军主力,此刻怕是鞭长莫及了。”

    杨国忠有句话还没好意思说出口来“还是继续逃吧,现在看来,逃回长安,倒是安全一此。”

    李亨无语。

    公孙良这个时候犹豫了一下,又躬身施礼轻轻道“陛下,最近臣听说,张瑄病体沉重主动上表陛下请求退隐,不知是真是假…”

    公孙良这话一出口,杨国忠的脸『色』就变得很精彩。

    张瑄被皇帝『逼』迫要辞官退隐撂挑子的事儿,早已传播得沸沸扬扬,但皇帝这里却还是莫名所以。

    李亨愤怒地挥着手“胡说八道!胡说八道!速速传诏张瑄,朕不管他是真病还是假病,都不得擅离职守。若是丢了潼关,朕要他的脑袋!”

    李亨有此口不择言了,甚至爆了粗口,大失皇帝体面。

    李亨霍然起身,大声道“传朕的旨意,命杨涟率军死守陇朔边防,防御吐蕃,不得让吐蕃人进犯我疆土半步!司时号令陇朔各州军马,由张巡统率抗拒史思明叛军进犯!”

    ‘朕明日便与满朝文武南下回师长安…。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议了!”

    李亨拂袖而去。他身边的掌令太监赶紧呼喝了一嗓子‘陛下退朝!”

    ……………………………………。

    潼关。

    一直静静在府中养病的张瑄,终于还是在诸将的拜求下升堂议事了。

    听闻吐蕃攻陷吐谷浑故地,唐军惨败昔日辉煌的战果化为泡影,张瑄忍不住柏案而起,当众骂出声来。

    这个时候,已经是至德元年的年末,呼啸的西北风掠过潼关的关墙,发出巨大的声响。气温极低,严寒无比,而堂上尽管有两个火盆,但还是让人觉得站不住腿脚冰冷。

    封常清和郭7仪等大将的脸『色』都不好看。

    占领吐六浑故地曾经是陇朔大军最大的荣耀所在,可如今这份荣耀,竟然诡异地化为泡影,岂不令人嗟叹!

    李光弼竟然二,不住两宁州门刮常清觉得无法理解。

    要知道,两宁州和青芯一线有李光弼和杨涟的八万兵马,竟然…。

    封常清些人并不知道,李光弼在吐蕃人犯边之前就被皇帝召到了灵州接受册刮,远离了防卫驻地,而他手下的副将凌岚又骄傲轻敌,战术出现极大失误:而另一方面,刚刚战胜吐蕃攻占吐蕃王庭的李光弼部,心气很盛,所谓骄兵必败,大抵也不算意外。

    ‘大帅,吐蕃犯边,吐谷浑故地大小失陷,令人嗟叹。如今朝廷命杨涟死守青海一线,而安禄山叛军大将史思明又率军奔袭灵州末将得到军报,陛下已经从灵州启程,回师长安了。”

    郭子仪出班大共道。

    ‘陛下又回长安了门”张瑄忍不住嘴角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声音里蕴藏着的某种嘲讽让李豫和李倓无比的难堪。

    ‘陛下回长安也好。”张瑄轻轻一笑,‘吐蕃人进犯不必放在心上,赤柱目前没有余力犯我疆域,顶多是夺回吐谷浑故地罢了。而至于史思明,他或许能拿下夏州和朔方,但要拿下灵州,几乎不太可能!”

    ‘本帅早就防备史思明绕过河东进犯灵州了。”张瑄挥了挥手“两个月前,本帅就传书回纥可汗,请回纥可汗率军驻守灵州外围,若是史思明叛军奔袭灵州,回纥军马必出兵助战。”

    ‘灵州有张巡在,本帅放心。”

    张瑄这话一出口,郭子仪等人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灵州不仅是陇朔的中心城池,藩镇治所,还是他们这此将领的家眷聚集地。若是灵州失陷,他们的家眷和家财必然难保。

    ‘大帅英明,末将等佩服!”郭子仪抱拳朗声高呼。

    ‘史思明不足为惧。”张瑄微微一笑,‘我军的大敌还是安禄山。不过,安禄山也嚣张不了多久了。如果本帅所料不差,两个月内,安禄山必死无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