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家。”高力士恭谨回答,没有多说一个字。
李隆基今天的情绪特别糟糕,糟糕到一个让高力士这种绝对亲信都要小心谨慎应对的程度。
李隆基冷笑一声,“这是去求玉环来朕这里说情了?这个混账东西,就是不让朕省心。朕这方才觉得,他长了点出息,就稍稍提携他一下,结果却就开始得意忘形了……”
“东宫一个良娣,竟敢擅用皇妃仪仗,其罪当诛。”李隆基愤怒地摆了摆手道,“要不是看在窦氏老夫人的面上,朕一定废了这无耻无知的妇人。”
高力士默然不语。
张瑄可有下落?”
“回大家的话,还没有。羽林里和京兆府几乎把长安翻了一个底朝天,也没有发现张瑄的踪迹,死活不知。”
高力士试探着轻轻又道,“倒是午后杨相那边派人送来了一些奏表大家可要翻阅?”
“这个小厮啊,难道真的夭折了?朕观他也不是早亡之相……哎,可惜了!”李隆基轻叹一声,又恼火地摆手道,“朕不看了。朕不用看,也能猜得出,这些人上书肯定是要朕废除东宫、另立李琬为太子了。老东西,你给朕说说都有谁来着?”
“高仙芝,裴敦复,薛德旺董智合:另有咸宜公主、盛王……等皇子女十一人。”高力士轻轻道,眸子里却是闪过一丝疑惑。
到了这个份上,高力士虽然自问非常了解李隆基的性情但此刻也琢磨不透皇帝的真实心思了这李亨,究竟是废还是不废?似乎皇帝早有主张,又似乎拿不动主意。
“这些混账东西,一个个都长本事了,知道联合起来威胁朕了。老东西这是在逼宫啊,要挟朕呐!”李隆基冷哼着“朕倒是要看看,他们究竟还会干什么?”
高力士欲言又止。
却听皇帝又道,“老东西,汝说说看朕是不是该废李亨立李琬呐?”
高力士一怔,轻轻笑道,“这是陛下家事陛下无论如何,都理所应当老奴不敢过问。”
李隆基瞥了高力士一眼,手指着高力士突然笑了,“你这老东西,倒是狡猾。当年李林甫,也是如你这般说厂是故,朕就废了李璞,立了李亨,看如今这架势,朕难道还要走当年的老路?”
高力士心中一个激灵,心道李亨完了,皇帝已经动了废意。
李亨倒是没有遮掩,打着向杨玉环求救的幌子,就进了杨玉环的寝宫。
杨玉环本不想见他,但因为焦灼于张瑄的下落,她又不好亲自过问,于是便想通过李亨探听一下张瑄的消息。
“让太子进来吧。”
杨玉环端坐起来,神色肃然。
李亨匆匆进门,神色凄惶地拜倒在地,哀声道,“儿臣李亨,求娘娘救命!”
“太子不必如此,且起来说话。”杨玉环扫了李亨一眼,淡然道,“既然太子开门见山,那么本宫也就说几句实在话。如果陛下真要废你,本宫求情也是枉然。”
“求娘娘救命,李亨对天立誓,若李亨逃过一劫,必昭告天下,拜娘娘为好……这是儿臣的血龘书,请娘娘一观。”
李亨知道杨玉环心软,与其说一些废话,不如直截了当切入正题,哀求相告,说不定她还能怜悯一二。
接过李亨的血龘书,杨玉环看了倒是非常动容。只是她犹豫着,有心答应李亨去皇帝那里求求情,但又觉得李亨与李琬此番相争,几乎没有胜算可言,这么帮了李亨,必被李琬嫉恨上。
要知道,方才李琬进宫求见,她可是称病不见的。
见杨玉环神情犹豫不决,李亨惶急中也顾不上许多,上前跪行几步,掏出张瑄的书信来递了上去,“娘娘,儿臣这里有张瑄的书信一封。”
杨玉环闻言眼前一亮,丰腴的肩头都有了瞬间的抖颤,而冷淡的脸上也悄然浮起一丝激动的涨红。
但她很快就定了定神,若无其事地接过信函,当着李亨的面拆开看罢,沉吟良久才望着李亨轻轻道,“亨儿……你先退下吧,容本宫好好想一想。你且宽心,纵然陛下要废汝的太子之位,本宫也一定会保住你的身家性命和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高力士向李隆基躬身为礼,“大家,娘娘派人来报,说她身体不适,思念亲人,想要出宫去虢国夫人府上小住几日。”
“哦?”李隆基正在伏案批阅奏表,闻言抬头来轻轻笑了,“老东西,看来是李亨说动了玉环,玉环这是要出宫去替他争取杨国忠的支持了。不过,以朕看来,杨国忠这狗东西最是能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如今荣王气盛,他焉能弃荣王而助李亨?”
“杨国忠目前保持沉默,不过是要等待朕的态度罢了。也罢,朕就再给李亨一个机会,看看他到底还能唱出什么大戏来。传朕的口谕,贵妃身体不适,着其出宫去虢国夫人府上养病,派数名御医相随。”
“是。”高力士赶紧领命,吩咐一个小太监去杨玉、环那里宣皇帝口谕。
“李琬那边,可有异动?”李隆基推开桌案上的奏表,提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写下了斗大的四个字:中流砥柱。
高力士在侧恭声回道,“据报,荣王府正在举行饮宴,宾客无非是高仙芝、裴敦复之流。”
“杨国忠没有去?呵呵,这厮倒是越来越老奸巨猾了……”
“老东西啊,安禄山安思顺那两个胡儿有何动静?”
高力士迟疑了一下,“据说安禄山最近大宴宾客,还三次登门拜访玉真殿下,送了玉真殿下一斛明珠、百余胡姬。”
李隆基冷笑一声,顺手将毛笔扔下,拍了拍手……“长安城里是越来越热闹了,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头来兴风作浪,朕倒是要看看,朕尚在,谁敢放肆?!”
……
荣王府,灯火通明,仆从侍女往来如织。
而客厅之上,高朋满座,全部都是荣王李琬坚定不移的追随者和支持者,除了高仙芝、裴敦复、薛德旺等朝臣武将之外,皇族中人也来了不少。
李琬淡然笑着举杯朗声道,“诸位,李琬感谢诸位鼎力相助,略备薄酒不成敬意……如此,本王先干为敬!”
众人哈哈笑着一起举杯响应。
盛王李绮举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大声道,“六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咱们明日再次上书,看看父皇还有何话说?”
李琬笑着摇了摇头,“绮弟,不妥。
吾等这番联合上书,已经引起父皇不满了,若是再得寸进尺,怕是父皇会问罪于本王哟。”
“这事儿急不得,慢慢来。本王自问品德、才能都强于太子,想来,父皇会有所考虑的。”李琬淡然说着,眸子里投射龘出强烈的自信光芒。
他相信李隆基会做出英明的选择,因为他们的父皇一向都非常“英明”一之前李隆基之所以不废李亨,因为强势的皇帝需要一个傀儡储君,但如今皇帝日渐老朽,必将考虑大唐社稷的千古传承。李琬相信自己会比李亨更合适当皇帝,这一点,是皇帝私底下也认同的。
而事实上,如果不是得到了皇帝的暗示,李琬又怎能从容暗中谋划多年,而今日一朝发动。
“太子怯懦无能,徒占东宫储君之位,兼之品德不堪,实难为天下之主。”姿容秀美颌下三缕美髯的高仙芝,笑吟吟地瞥了盛王李绮一眼,又道,“殿下,臣以为,目前殿下当紧着去争取杨国忠的支持,只要杨相点头,纵然陛下有心保全太子,但最终也会改立殿下为储君。”
“是故,吾辈当此,要稳扎稳打,不可轻易冒进一殿下,臣明日去访那安禄山一趟,看看这胡儿究竟是何打算?不管如何,也得逼他表明立场!”
“如此,有劳高帅了。”李琬拱手为礼,致谢道。
高仙芝因为战卓著,在天宝名将中首屈一指,在西域威望尤其之高。文卝字百卝度贴卝吧首卝发两人结交多年,军中威信高、掌握重兵的高仙芝可谓是李琬在外最大的依靠。所以,对高仙芝,李琬一向是非常尊重的。
高仙芝慨然应允,但眼眸中却闪过一丝复杂。
他固然与李琬结交多年,可以算是荣王一派的中流砥柱。但他却并不想如此草率地参与到李琬的夺嫡争斗中来。怎奈怛罗斯之战,他在西线兵败于黑衣大食,损兵折将引发朝野非议。
他在进京之前,听闻皇帝有意撤免了他的安西四镇节度使职务,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察觉到兵权有被解的危机,高仙芝思量再三决定铤而走险,跟随荣王李琬赌一把。荣王要是起家,他的地位自然只能会更加稳固,而出于巩固自身派系力量的考虑,李琬肯定会撺掇皇帝继续增兵西域,加强高仙芝的兵权。
第093章游说杨国忠(1)
其实对于李琬的举动,高仙芝私底下也颇有微词,认为李琬行为过激、操之过急。尤其是动用他手下的西北军汉,刺杀年轻的东宫司议郎张瑄,更是太过荒唐。
但作为臣属,高仙芝既然决定支持李琬,尊李琬为主,就不能过多干涉李琬的行动,只能从旁建议。好在多数时候,李琬还是能听得进去的。
刺杀张瑄的两名军汉被人反杀,横尸现场,自然被京兆府衙门弄了去。不过,以高仙芝的影响力和荣王李琬此刻的权势,高仙芝也并不担心会暴露。况且,京兆府尹董智合,本来也是荣王一党。
荣王府的饮宴进行中,淡淡的夜幕下,在宫门入夜即将关闭之前,杨玉环的贵妃仪仗悄然出了皇城,向虢国夫人府上行去。
而此刻,在虢国夫人门口,一个身穿布衣戴着斗笠的少年缓步走来。
守门的家仆刚要斥骂,突然见这少年飘然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年轻英挺、而虢国夫人府上家仆又极其熟悉的面孔张瑄!
两个家仆吓了一跳,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张瑄遇刺的消息早已在长安城里传遍,老百姓不知情,以讹传讹早已成了张瑄遇刺身亡,如今突然见张瑄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两个家仆如何能不震惊万分?
张瑄淡然一笑,挥挥手轻轻道,“二位,本官张瑄,有要事求见虢国夫人,还望二位通报一二。”
张瑄跟虢国夫人母子的关系密切,这是长安城里人尽皆知的事情。两个家仆不敢怠慢,赶紧一边把张瑄迎进府门来,一边飞速去通报杨三姐和公子裴徽。
因为担心张瑄的安危,杨三姐正在心急如焚间,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琼喜交加,顾不上更衣,穿着内衣披着裘皮披肩就带着裴徽一路匆匆迎了出来。
明亮皎洁的月光下,见那熟悉的少年身影依旧是那么挺拔飘逸,出现在眼帘中,杨三姐心神激荡几步就跑了过来,一把抓过张瑄的手,声音竟哽咽起来,“你这撞哥儿一~~你可是吓死奴家了……”
裴徽也有些激动地迎上来,见自己母亲有些纵情失态,暗叹了一。气,撇过头去,向着面色诡异的家仆婢女挥了挥手。
围观的几个家仆婢女赶紧散去,不过却也由此证实了往日府中广为流传的一个小道消息:虢国夫人对张瑄有情。
当然,给她们一个天大的胆子,也是不敢在外边嚼舌头根子的。顶多,也就是府中婢女之间背地里互相善意地八卦一下。
“夫人,张瑄无恙,请勿挂心。”感觉到杨三姐顾不上掩饰、瞬间喷涌出来的情怀,张瑄心里暗叹,轻轻捏了捏杨三姐滑腻的手,然后后退一步。裴徽在侧,由不得他有过多的表示。
“没事就办……”杨三姐失神地望着张瑄,也慢慢回过神来,妩媚的脸色一红,“走吧,里边呆着,别站在这里了。”
“先生平安无恙,真是万幸……”裴徽上前来躬身一礼,“请先生进厅说话。”
“嗯。裴徽,吩咐下去,我在府上的消息不要让下人传扬出去。”张瑄笑着向裴徽点点头。
虢国夫人府客厅之中,灯火通亮,气氛倒是喜气洋洋。
虢国夫人皱着眉头轻轻道,“子瞻,究竟是谁这般狠毒,竟然在天子脚下、光天化日之下要置你于死地?你给奴家说实话,奴家虽是一介女流,却也豁出去一定要为你出这口恶气!”
张瑄心中一暖,无论面前这个女人如何如何被人非议,但她对自己却是一片赤诚痴情,没有掺一点水分;她或许对不住很多人,但却一定对得住自己。
“夫人……”张瑄刚唤了一声,却见杨三姐目光幽怨地瞥了过来,顿了顿,犹豫着轻轻又道,“三姐,这人是谁其实我倒也猜出了几分,只是没有证据,说也白说。这事儿我自有主张,你就不要搀和进来了。”
杨三姐也颇有几分心机,她稍加思量,就从目前的一些明里暗里的讯息中串联出一个大差不差的结果来。
她凝视着张瑄,惊道:“难道竟是荣王李琬?”
张瑄笑了笑,眸子里闪过一丝冷厉,却是没有说话。
杨三姐冷笑了一声,“是了。李琬要夺李亨的太子之位,你辅佐李亨自然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李琬又如何?奴家也不怕他!子瞻,你且在奴家这里将养身子,奴家明日一早便进宫去见贵妃娘娘,一定要为你报了这个仇!”
“三姐,此事先不急。太子如今危在旦夕……你去派人去,看看能不能把杨国忠请来。杨国忠若是不来,就说贵妃娘娘今晚要驾临你的府上,某相信,杨粤忠会来的。
张瑄轻轻说着。
杨三姐吃了一惊……“娘娘要出宫来奴家这里?一一一一一一你确定?”
“娘娘已经出宫了,估计再有盏茶的时间就会赶到。”张瑄犹豫了一下,向裴徽点头道,“裴徽,要不然烦劳你去杨国忠那里走一趟?”
裴徽一怔,但却立即点头应下,“嗯,先生,我就去一趟。”
裴徽说完转身就走。裴徽刚走不久,一个侍女就匆匆来报:“夫人贵妃娘娘驾到……”
不带任何侍女或者宫女,杨三姐和杨玉环这对姊妹花并肩说笑着一起走进厅来,挨着坐下。寒暄了几句话,杨玉环突然游目四顾,神色变幻着轻轻道,“三姐,张瑄那小厮何在,让他出来见本宫。”
杨玉环的话音刚落,张瑄就从屏风后面转出,飘然前行,在杨玉环热烈且复杂的目光注视下躬身拜了下去,“臣张瑄,拜见娘娘。”
张瑄突然冒出来,杨玉环倒也没有太吃惊。张瑄在信上已经写明他会在虢国夫人府上等候,请她无论如何想办出宫相会。
就连杨玉环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也不知曾几何时,张瑄已经在她心目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而接到张瑄的密函之后,她找了个借口匆忙出宫,一个是不忍拒绝张瑄,另一个也是担心他的安危,想要当面见一见嘱咐一番方才安心。
见他果然平安无恙,杨玉环长出了一口气,如水的双眸轻轻在他的身上“盘旋”几圈,然后探手抚了抚自己额前的发髻,柔声道,“今日,太子见过本宫了。本宫虽然答应了他,但心里却没有谱。”
“张瑄,听本宫一句劝,如若事不可为,何必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汝且安心,本宫跟陛下说一声,调你离开东宫这个是非地便是。”
张瑄摇了摇头,“娘娘,张瑄绝非是朝三暮四之徒。张瑄既然入了东字,便要殚精竭虑辅佐太子走出困糠……在这种生死关头,某绝不会背弃太子!”
“汝倒是对太子忠心耿耿啊……只是本宫担心,你坚持站在李亨身边,自身安危很难保全。本宫也猜得出来,派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