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江南竞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游侠传·江南竞智-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公如此安排,当然最善。但同时谋夺江夏和长沙两地,似有不妥。长沙现为原曹氏将领阿飞占据,此人能谋善战,颇有军事素养,而且帐下有水镜先生的高足徐庶等智士辅佐,非比张羡等辈,不易相欺。一旦他察觉我军真实意图,恼怒之下,定然会与刘表联手,那对我军非常不利。尤其臣观察蔡瑁此人,居心难测,听闻他与阿飞颇有默契,万一我军重压之下,被他顺水推舟,反而把江陵送给了阿飞,让我军和阿飞军先行火并,则大计休矣!〃   

  当时,包括张昭、朱治、吕范在内的众多重臣谋士对周瑜的警告都嗤之以鼻,难于苟同。   

  吕范的话最为典型:〃公瑾贤弟,我对你的文韬武略一向极为钦服,但你这番言语未免过于耸人听闻。且不说阿飞如何,单那蔡瑁,在刘表帐下已有十年之久,受尽重用,是荆州军排名第一位的大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出卖主人,把荆州的军事重地送给一个外人呢?〃   

  孙权是非常认同这个道理的,他的所有安排,都是建立在阿飞取江陵不下的基础之上。   

  事实上现在的阿飞也确实没有半分攻占江陵的实力。   

  以智取胜,那也得是交战双方实力相当,有可比性的时候才能采用的手段。   

  目前阿飞军和江陵军的实力对比,只能说是〃相差悬殊〃。   

  而阿飞,一个败逃到荆南的曹将,又有什么高深的智慧了?   

  可是,自己的安排,为什么屡屡受挫?   

  一个月前,石阳传来消息说,长沙方面新近任命了一位名叫邓芝的酃县县长,到任不到三日,就将三年来积压的所有案件全部公正处理,诛杀了当地最强横霸道的七个豪强,震慑全县。接着他播发良种,开仓赈济,极受全县百姓拥戴,自愿助他修葺城池,收拾防务。现在,经过他整顿之后的酃县,已成为长沙郡中少有的全心支持阿飞的县城。据朱然的看法,此人年纪虽然不大,但精明干练,手腕高强,阿飞选择这个时机令其赴任,其意颇为不善。   

  对朱然函中对邓芝隐藏的欣赏口气,孙权是了然于胸的。   

  惺惺相惜,毕竟,朱然也是以文治武功名传江东的少年父母官出身。   

  江东也很缺人,他和朱然的想法一样,也极想招揽这种少年英俊。   

  所以他立刻指示朱然,和对方多所接触,探明他的底细,黄金美玉,田地奴隶,只要对方提出的条件,都可以解决,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他拉拢过来,为我江东所用。   

  信发出去了,这件事却哽在孙权心里,难以释怀。   

  虽然不是件很大的事,但他已意识到,阿飞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计划。   

  这感觉实在让他很不爽。   

  难道真被公瑾一言说中?   

  自己经过许多日子策划的这项得意谋略,其实毫无意义,就这么让阿飞轻易化解了?   

  前些日子公瑾一日三信,竭力劝阻这个计划的继续实施,尤令他不快。   

  为什么你就不多替我想想如何继续实施这计划的办法,却非要强行劝阻我?   

  只是想证明你比我强么?   

  其后不久,阿飞装病,长沙郡全面增强了戒备。   

  朱然再度发来秘信,说邓芝不但忠心不二,难以说服,而且在给自己的答函中暗示,长沙已做好完全准备,随时〃欢迎〃不速之客。询问孙权,是否改变原来的作战方案?         

虹←桥书←吧←BOOK。←  

第67节:五、江东悍将(7)         

  孙权心里非常明白,暗渡陈仓之计已然不灵,若不尽快改弦更张,必然为敌所趁。事到如今,他终于无法再视而不见,坐待不理了,思量再三,又和二张、吕范等书信交流了意见,决定停止夺取长沙四郡的计划,全军合力,专攻江夏。   

  这是无奈而明智的选择。   

  但对孙权满满于胸的自信心,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兄长临终前的嘱咐又回响在耳中:〃张公持重,政务通达,乃我之师,汝当父事之,内事不决,可尽问之;公瑾奋发,临阵多谋,乃我之友,汝当兄事之,外事有疑,可尽委之。〃   

  孙权瞪着西方茫茫的江水,一双碧目中射出锐利的光芒。   

  难道带兵打仗,使间用谋,我就真的不如周瑜?   

  他忽然抬起右掌,在石垛上击了一掌。   

  兄长,对不起!   

  就算如你所言,我也自有主张。   

  〃主公。〃   

  张纮不知何时也上了箭台,声音从身后传过来。   

  孙权一愣,疾忙转回身,道:〃东部,有什么新的军情么?〃   

  张纮道:〃南昌君理遣使急报,公瑾前日暗率本部三千亲军,乘三十余艘舰船,扬帆西行而去。〃   

  孙权大惊:〃什么?〃他声音忽转严厉:〃使者何在?〃   

  张纮道:〃那使者一日赶了数百里路,精疲力竭,我已命人扶他下去休息了。〃   

  孙权哦了一声,浓眉紧皱,他对自己说:〃镇定,镇定。〃   

  想了一想,他沉声问道:〃东部,公瑾他到底要做什么?〃   

  张纮道:〃公瑾临行前留下一信,命君理转呈主公。我已带来。〃从袖中取出一函,呈给孙权。   

  孙权瞪了他一眼,心想:〃为什么不首先把信给我?〃   

  张纮低下头,心想:〃一上来就给你这封信,你看完还不得立刻就跳起来?〃   

  孙权展开那卷丝帛制的信函,迅快扫看了一遍,看到末尾,他双目一睁,双手忍不住轻微颤抖起来。   

  〃他……他居然轻军去袭江夏?〃   

  张纮抬起头,道:〃主公……〃   

  孙权双手一合,跺足道:〃南昌离江夏八百里之遥,中途要过赣水和修水,逆流而行,至少要二十余日才能到达。夏口南城守将苏飞也是久经战阵的将领,非是懦弱之辈,他如何保持隐秘,又如何能一战成功?公瑾啊,公瑾,你怎么这么糊涂!〃忽然一愣神,想起周瑜数月前的一份奏章:〃不,不对,他不是去江夏……嗯,他一定是听了那个庞统的话,去偷袭江陵了。哼,好你个周公瑾,你不但擅自行动,还欺瞒于我,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张纮道:〃主公,公瑾在信中已然提到,要请主公配合,令凌操、黄盖军开始攻击行动。是否……〃   

  孙权心中冷笑,沉吟一下,点点头:〃令凌操、黄盖立刻对江夏发起进攻。不仅如此,柴桑的吕范军也开始行动。〃   

  张纮松了口气,应道:〃是。〃正要下去办理,孙权又道:〃还有,令朱然连夜赶回南昌,协助君理率军援助公瑾,不得迟误。〃   

  张纮一愣,道:〃那朱然的石阳军怎么办?〃   

  孙权道:〃让他暂时交给庐陵太守孙辅。〃   

  张纮恭身答应,心想:〃主公对公瑾,真是爱护备至。〃   

  孙权目送张纮下去,心里暗暗想着:〃公瑾,我一定会在你之前,攻陷江夏!〃   

  又把那封信看了一遍,缓缓收入怀中。   

  他忽然抬起右掌,又在石垛上狠狠击了一掌。   

  兄长,我错了!   

  但是,我不会认输的!   

  春日照耀,却月城头。   

  再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整个城墙已成为血墙,旧血块上又沾上新鲜的血液,如条条小溪般汩汩顺着墙往下流淌着。   

  徐盛脸上又黑又脏,头发披在肩头,胡须散乱,手握一口大片砍刀,在城上走来走去,不时大声激励将士:〃弟兄们,不要忘了皖城之恨!让他们知道我却月城的厉害。〃   

  城上士兵都赤着眼,握着带血的弓,执着染红的箭,脸上带着兴奋残忍的冷笑。   

  他们都听说了,江东狗不是人,特别是那小蛮子孙权,已经发出命令:一旦破城,鸡犬不留。   

  前年(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在皖城的血腥屠杀,大多数人都是记忆犹新。那一次,皖城光是百姓,就死了上十万口。   

  而三个月前的血洗庐江之役,孙权的表现更是丑恶,可说与他的兄长不相上下,一样的残暴。   

  所以,大家根本不去理会这消息是真是假,他们只知道,他们现在面对的,是要报杀父之仇的孙氏家族。   

  他们都下定了决心:只能死拼,绝不投降。   

  所以他们虽然已经很累了,却仍然积极地抬起浸泡在血泊中的大石巨木,放置城头,准备应付吴军的再度攻击。   

  丁奉趴在垛口前,对着城下唾了一口:〃他们不就欺负咱们城里人少么,可是我甘家军难道是好惹的!〃          

虹桥书吧。  

第68节:五、江东悍将(8)         

  汉代并无武昌、汉阳和汉口等武汉三镇之类的称呼和建制,三地皆属江夏郡之沙羡(音yí姨)县,也即俗称的夏口。   

  眼下据守夏口的荆州军以黄祖军和江陵蔡中的援军为主力,分别驻扎在却月、鲁山和沙羡三城之中。   

  沙羡的治所沙羡城原在江北的涂口(今武汉金口镇),城廓二、三里,是控遏长江中游的要地,前年孙策曾在此大破黄祖,黄祖视其为不祥之地,又嫌其首当吴军,已于去年中放弃此城,将自己的主城搬至龟山之上,并建却月、鲁山二外城相护。   

  却月城在龟山以北,为夏口北城,沔水(又称汉水)从城中东去,汇入长江,守将是甘宁;鲁山城在龟山西南,背靠龟山,面向汉津(今汉阳),为夏口南城,由苏飞镇守。   

  甘宁按剑坐于城楼之前,身下,仍然是他那张极有特点的大床。   

  他冷冷瞪视江中多如蚂蚁的东吴战船,面上沉静如水,丝毫不为所动。   

  但他的胸里,却如油滚釜中,心焦如焚。   

  江东围城已有半月,但不惜人力的猛攻,却只是近几日的事情。却月城里,除了他自己的私兵千人外,另外就只有黄祖拨给他的一千步弓手,比起对面的江东大军,实力极其单薄。   

  幸好他颇知兵法,早在孙权开始全面逼近前就开始修整加固却月城。北侧瓮城再度加厚两尺,城东侧的沔口是却月城最薄弱的环节,一马平川,毫无遮挡。他不惜工本,在东门护城河外的沔水入江口处,硬是凿沉了两条巨型蒙冲为基,两船间以大铁链十余条串联稳固住,犹如两扇铁门,紧紧锁住了东城门。   

  后来的进程不出他所料,黄祖忌他之能,只给了他千名弓手,却要他在却月城抵挡近一万的东吴善战水军。   

  他心里的怒火,几乎可以把整条长江烧干。   

  江陵赶来的援军有近三万之众,黄祖却不肯再多拨一兵一卒给他,明明就是想借刀杀人,利用这次机会除了他这震主桀骜之将。   

  他实在想不通黄祖怎么会这么愚蠢。没有了我却月城,就算你龟山城人马如山,一旦被吴军断了粮道和水道,你能支持几天?   

  但他现在却只能和黄祖同进同退。   

  他很明白,若让吴军夺去却月城,龟山城、鲁山城的失守便只是指日间事。而江夏一旦落入孙权之手,孙吴声势更盛,一手可遮蔽江南,对阿飞军的威胁就会更大了。   

  长沙将可能不得不立刻面对江东无边无际的滔天巨船,再无回旋的余地。   

  握着剑鞘的左手用力地捏紧,手背上青筋如柱。   

  〃吴军攻城了,吴军攻城了!〃城垛后,一个小头目忽然惊慌失措地叫喊起来。   

  徐盛反手就给了他一耳光:〃叫你妈的头!吴狗攻城,有什么好张皇的?〃   

  丁奉探头往外看看:〃在哪里?在哪儿呢?〃   

  那小头目按着嘴巴道:〃吴……吴军从东边过来了……〃   

  徐盛和丁奉都是一惊,忙走过去,顺着东城墙往外看。   

  甘宁看着徐、丁二人脸色沉重地走过来,淡淡问道:〃是谁的旗号?〃   

  徐盛道:〃是董袭。〃   

  丁奉道:〃还有凌操。〃   

  甘宁脸色一黑,敌人首次攻击东门,居然就派出了这两名一流的悍将。   

  看来,孙权也急了。   

  他一对三角眼在徐、丁二人脸上扫了一圈,忽然道:〃听说那董袭不识水性,每逢水战却冠军履锋,轻舟先登,而且从未落败,是不是?〃   

  徐盛脸色沉凝,应道:〃正是,他号称〃旱龙〃,平生经历大小战役数十场,没有落过一次水,负过一次伤。昨日他在南城攻击苏督的亲军,双方大船对冲,他一跃而起,飞行数丈跳到对方的船上,一刀斩了苏督军的部曲大将张硕及其下属将士十余人,独自夺船而归。我军周围船舰竟然无人敢于上前与他再战,任他耀武扬威而去。〃   

  甘宁冷冷哼了一声:〃不知水战之法,却要强拈长江之锋,当真以为水性柔弱,淹不死他么?〃他慢慢站起身来,挽起战袍下沿,扎入腰带之中。   

  一头赤发在空中轻轻飘动,分外威武。   

  徐盛挺身而出,道:〃兵来将挡,他江东有悍将,难道我江夏便无勇士么?大哥且请宽坐,兄弟我去擒他。〃   

  丁奉也道:〃对,我跟二哥一起去,保证把这俩家伙都给您捉回来。〃   

  甘宁严厉的目光盯在他们的脸上,片刻之后,见二将士气甚高,毫无惧色,才满意地点头:〃多加小心。〃   

  徐盛、丁奉行了一礼,转身下城。   

  甘宁想了一想,忽然赶上几步,冲已走下城梯的徐盛、丁二人喊道:〃两位贤弟且慢。〃   

  徐、丁急忙停步,仰头道:〃大哥还有何吩咐?〃   

  〃此战之后,我当与主公、军师计议,与你二人再次结拜。〃         

虹←桥←书←吧←。←  

第69节:五、江东悍将(9)         

  徐盛和丁奉都是大喜,道:〃多谢大哥。〃   

  甘宁笑道:〃你们恐怕该改口叫我三哥了。〃   

  徐盛道:〃不管是大哥还是三哥,您永远是我们最亲的兄长。〃并拳施礼,昂然率军出城而去。   

  大江上,旌旗招展,鼓声隆隆。   

  矮敦敦壮硕硕的董袭身披软甲,手挥双刀,向着邻船的凌操喊着:〃凌破贼,且看今日谁先破那甘宁巨贼。〃   

  凌操心头火起,喝道:〃好,董扬武,今日就来比比,看谁能在万军中耀武扬威。〃   

  凌操于孙策初兴时就开始追随马后,他为人轻侠有胆气,为孙策所爱,不久就右迁破贼校尉。董袭加入孙策军稍晚,孙策见了他的勇力,也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担任自己的门下贼曹。这本来是份优差,但董袭却嫌其官名不好听,天天盼望着能当破贼校尉,所以每逢战事,就要把自己跟破贼校尉凌操比较一番。开始凌操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等打过几仗之后听到军中传言,顿时就怒了,那以后俩人开始明里暗里反复较劲,数次公开竞争战功。现在董袭已经晋升为扬武校尉,但二人的〃战仇〃却似乎越结越深,再难松解。   

  凌操对身后水手怒喝一声:〃妈妈也的,死小子们给我冲!〃   

  他和董袭乘坐的都是大舸船,最多可载百人,七十人为划船水手,三十人为冲锋战士。   

  当下凌操一声将令,大舸呼地就冲了出去。   

  他身后本部人马战船,也齐齐启动,向却月城冲去。   

  董袭嘿嘿一笑,站起身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