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点,部分军官指出我们应该尽快发动对日作战,争取早日登陆台湾打日本一个措手不及,我想在座诸位心中也曾有过类似想法。众所周知我国正和日本就台湾问题展开多轮次的外交谈判,并且我军刚刚经历完解放战争继续休整,贸然发起登陆台湾的解放作战,先不说如何调集部队完美登上宝岛,也不谈日军会不会和我们展开陆海决战,光是维持我军庞大的后勤就足够我们头疼。战争需要准备时间,日本同样如此……”
“可我们不能等日本做好周全准备之后再登陆作战吧?我军展开大规模的休整,日本也会做好调集部队、增强台湾防御等准备,尤其是日本海军主力将得以集结,台湾防御军力将大大提升。时间越往后,就越有利于日军!!”陈绍宽憋了一肚子话,一口气全说出来之后心里畅快多了,也不管周围的人怎么看他,直管大喝几口水再说。
陈绍宽的话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第四军军长邓拉本的同意,照说第四军并未经历解放战争,是一支现成的作战力量。目前台湾地区的日军仅仅一个装备极其落后的旅团,完全有可能在日本海军主力赶来之前完成登陆作战,一个再等十年都是精锐的集团军足以消灭盘踞在台湾的日军力量。就算海军什么都没捞到,况且空中优势还能完全掌握在共和国手里,不存在物资补给可能被切断的情况,并且台湾地区多年来一直在反抗日军统治,人民军过去之后依靠群众基础完全能够击败任何妄想收回台湾的日本本土派遣军……
当然,有这样想法的还有不少人,第三集团军军长穆达就是其中一个。第三集团军是重点打造的山地作战王牌军,台湾地形复杂很适合第三军这样的部队,不管是处于战略目的也好,锻炼部队也罢,都应该让一直没捞到战事的第三军上台亮相,不管参谋部把台湾战争弄成偷袭还是强攻,理应如此。
“或许,我们的军队尤其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军官已经有了骄傲轻敌的情绪。在诸位看来,甚至在我们很大一部分军事干部包括战士开来,我们的军队不看平时训练成绩,就单看军事装备都足以号称世界第一。日军有啥?他们凭什么和我们比?是用打一发子弹就得拉一次枪栓上膛的三八大盖和能够连续发射、点射的一八式自动步枪?还是用欧战时候就老的掉牙跟不上时代的野战速射炮和我们的自行榴弹炮比较?”庄家明目光再次扫了一遍在座的诸多将军们,肩膀上的金星那是金光闪闪,骨子里的傲气也差不了多少。;
共和国陆军将领们看不起日军是有道理的,就拿日军常设师团也就是其所谓的甲种部队,当然也是共和国陆军中正规野战部队,即最强悍部队的意思。其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其实分别对应的是师、旅、团、营、连、排。以一个装备日军现代化武器的甲种精锐师团为例,下辖有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步兵旅团近八千人。每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近四千余人。步兵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约一千余人。而步兵大队则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中队,每个步兵中队二百五十余人。当然,中队之下便下辖了三个小队,每个小队约七十来人。
另外,师团还有一个直属的一千余人骑兵联队、两千余人的炮兵联队、一千五百余人的工兵联队以及近三千人的辎重兵联队,加上它的各有几百人的通信队、卫生队和一百多人的野战医院,也就是说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在2.4万人左右。其真正军事装备中,战马数千匹、步枪和骑枪一万余枝、掷弹筒一百四十多个、轻机枪近三百挺、重机枪五十余挺、山炮十六门左右、野炮近四十门。
因此,日军的一个师团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故这种师团又被它们称为甲种师团,往往三个师团便组成一个集团军,当然日本人都直接称为第几军,最高统帅军衔是中将。如果三个军加上一定的直属部队,便可构成其方面军,统帅军衔是大将。当然,这些都是战时日本会采取的措施,平时各个师团是独立存在于各地的,征兵、驻训等都在其本地,因此各个师团都有其地方名称,比如第一师团长期驻守东京地区,全部士兵、中下级军官都为本地人,因此有着东京师团之称。而来自民风顽劣的熊本第六师团,则又称之为熊本师团……
看日军编制,其实说不出太大的问题,除了其部队是驮马化和陆军的摩托化、机械化差距较大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和问题。双方同样是训练有素的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就在于哪一方能够有更好的武器、有更完善的后勤补给,尤其是在武器装备上,问题一下就很明显了。
第二卷 中国崛起 第三十五章 海陆空(续)
中日两国的军队在训练方式、部队编制、兵役制度等都不一样,而且人民军和日军之间还从交手,对于彼此的了解都很少。.战斗力无从判别孰高孰低,只能看各自的装备了。
首先,在单兵装备之手枪方面,日军装备的手枪是南部十四式手枪,而共和国陆军装备的是一八式手枪。南部十四式手枪由日本名古屋兵工厂制造,口径八毫米、弹容八发,1925年成为日军制式装备,然而只限于将校级别军官,俗称“王八盒子”。
反观共和国陆军方面,一八式手枪是由原人民军后勤装备部牵头研发,数十位军工人才进行武器设计与研发,并经历上千次苛刻实验之后于1918年正式成为人民军制式装备,首次大规模装备是给自治政府运动会特勤安保部队装备,并在之后推广至全军,目前陆军六大集团军上至将军下至单兵都装备有该枪,一八式手枪采用双排供弹、枪管短后坐式原理、回转闭锁机构,射击精度高、破坏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好,它的大规模列装曾导致军队内部就是否进行格斗、拼刺刀等训练的争论,不过最终以加强枪械射击和单兵格斗能力并重结束争论。强大的单兵火力是避免伤亡的有效手段,当然也是日后和共和**队交锋对手的噩梦,尤其是酷爱拼刺刀的日本军队。
单兵装备之步枪上,日军骑兵装备四四式骑枪,步兵装备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是日军非常重要的单兵武器装备。三八式步枪改进于日俄战争中备受诟病的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枪,1905年正式定型生产之后曾向中国销售部分枪支,该枪主要特点是枪身较长、后坐力较小、子弹飞行稳定,因而该枪特别适用于身材矮小的倭人用于拼刺刀和精准射击,但由于子弹威力不足,除非命中重要部位,否则一穿一个眼不容易让伤兵罹难。其装备的掷弹筒威力倒是不小,不过就是数量太少……
反观共和国陆军方面,其主要装备是一八式折叠枪托式自动步枪,这是张宇的一个杰作,当然其真实剽窃对象是另一个时空的“八一式”自动步枪。该步枪采用成熟的工业冲压工艺,枪口加装膛口装置下方有通条和刺刀的卡槽,后端装有发射四十毫米枪榴弹的卡圈。每分钟近百发的战斗射速、四百米的有效射程、可发射三百米内枪榴弹(弥补手榴弹与轻型迫击炮火力空白)、弹头杀伤力巨大,该枪是不折不扣的战争利器,与一八式班用轻机枪一道构成了共和国陆军的步兵班强大火力。
另外,日军步兵装备中最为重要的轻重机枪,分别是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机枪)和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后者是三八式重机枪的后续发展型号,射击精度非常准确,高平射击转换速度快,六点五毫米的口径却有着不俗的威力,四千米的最大射程和一百余斤的重量都是其深受日军喜爱的优点。但是同样是六点五毫米口径的歪把子轻机枪便没有如此好的待遇,其环境适应能力差、携带困难、射击连续性差等特点虽然不能降低它在日军中的地位,却极大的提高了持枪人的伤亡率……
而共和国陆军则与日军不一样,首先是在军工设计思想上就很有很大迥异。日军的武器研发大多是依照欧洲大战所得到的启发,并且其军事思想侧重于战术而非战略,军工基础又与设计思想相不符合,所以其武器装备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其真实需求,但却又不能有太多讲究。
不过,共和国陆军是以原自治政府所辖人民军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欧洲大战期间人民军军事工业对欧洲出口大量武器装备和弹药,锻炼出一大批成熟军工人才和设计思想,加上张宇的合理引导,因此更加注重武器的实用化和系列化,无论是手枪、自动步枪、狙击步枪、轻机枪(班用)、重机枪、反器材步枪等等,所有的枪械都在追求系列化的同时注重战场适应能力即武器的通用性,因此曾在欧洲战场赢得了通用机枪的另类美名。
之所以是美名,是因为所有的枪械零部件都是标准化生产,步枪和机枪之间零部件通用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不小心掉进泥潭里、被灌进了沙子等等都能很快打响,而通用的真正美名也就是说被损坏的枪支就是现成枪械修理原材料的来源,别管是不是在恶劣的战场修理。;
两军之间存在更大差距的是炮兵火力上,日军普遍装备37毫米速射炮、70毫米步兵炮、75毫米山炮和75毫米野炮,装备少量的120毫米榴弹炮、100毫米加农炮、150毫米加农炮、150毫米榴弹炮。从炮兵装备来看,许许多多的火炮都是欧洲大战期间被证明没有多大实战效果的,尤其是山炮更是因威力、射程等方面的不足,战争不久之后便被各交战国舍弃,即便野战速射炮也只能依靠其可观的射速在军队中“苟延残喘”。
真正在欧洲大战中发挥威力的是大量的前线步兵轻重迫击炮,还有就是炮兵部队的大口径加农炮和榴弹炮。大规模列装的105和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威力巨大的152毫米榴弹炮、155毫米加榴炮、152毫米加农炮、203和305毫米榴弹炮等在各个交战**队中数目巨大,所以欧洲大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炮兵盛宴,至今不少国家仍然保留着当初自治区卖过去的火炮,依靠每年出口各种口径的弹药和必要零部件,是共和国的好些军工企业必做科目。
强大的军工企业所支持的共和国陆军就没有客气了,除了在基础战术单位装备各种口径的迫击炮之外,提高迫击炮的精度、便携性和威力成了亘古不变的探究热点,而从陆军集团军说起,集团军有军属炮兵旅、师属炮兵团、团属炮兵营(连),出于不同的部队类型而搭配不同种类的火炮,也就是说是自行化还是牵引式方面有所不同,但口径上还是基本一致的。
军属炮兵旅有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工事为主的,亦可以消灭对方作战装备等的加榴炮营,配有十二门152毫米加农炮。有远距离压制与打击敌人作用的重加榴弹炮营,每营装备十二门203毫米加榴炮。该旅还有装备射击精准并且威力强大很适于支援作战的榴弹炮团,两团即六营共七十二门155毫米榴弹炮。
师属炮兵团以三个装备122毫米榴弹炮为主的榴弹炮营,每个营有十二门榴弹炮,并且该炮兵团有少量装备于一个重榴炮营的十二门155毫米榴弹炮;团属炮兵营则以十二门105毫米榴弹炮为主,搭配装备120毫米迫击炮的直属迫击炮连、装备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直属无后坐力炮连,有些部队还在团级部队搭配战防炮连。可以说共和国陆军的炮兵火力是非常强悍的。
因此,抛开双方官兵的素质和战役战术能力。同级别部队的日军火力单位配备相比于共和国陆军相差一个级别,但加上火炮质量、威力等方面的判别,一个日军集团军的炮兵火力才能和一个正规共和国步兵师相抗衡。所以,要想打赢一个全装满员的共和国陆军集团军,日军需要在一个满员的集团军基础,即三个常设师团之上,再并加入一个装备二十四门150毫米榴弹炮的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一个装备十六门100毫米加农炮的野战重炮兵联队、数个迫击炮大队,这样才能和一个共和国的集团军相抗衡,当然再加入一个装备八门150毫米加农炮的独立重炮兵大队,再从其他部队调入相当数量的轻重机枪之后,构成一个加强版的日军集团军之后,胜算或许会稍稍增大一点。
而事实上呢,共和国陆军是世界军队中的新秀,是一支不折不扣依靠强大工业实力而武装起来的高素质现代化军队。而日军方面则是在日俄战争之后,学习西方部分军事理论而进化来的部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不敢恭维的工业基础,因此备受重视的是单兵作战素质。要真把一个共和国陆军集团军和一个加强版的日军集团军摆开来打,不考虑进日军的海军优势和共和国方面的空军优势,真正谁能更胜一筹还不得而知。
之所以要让两军抛开各自优势,那是因为日本的海军论吨位或者战力,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三。而共和国的空军,光是凭借其先人一步的航空工业便已经把日本落下得很远。
日军航空业始于仿制欧洲国家成熟机型,直到快要进入1930年为止,日本的很多飞机都还未褪去浓厚的欧洲色彩,而且数量都并不是很多。1924年川崎仿制道尼尔重型轰炸机设计制造的八七式重型轰炸机、1926年的八七式轻型轰炸机、1927年的八八式侦察机等等都是很传统的双翼机型,飞行速度慢、载量低、操控性差。即便是1928年由中岛开发设计的高置单翼九一式战斗机,那放在共和国空军基础航校的教练机面前也是落后的。;
共和国空军方面,经过十数年的努力,中国航空工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在另一个层面上,三大航空集团和发动机公司都已经基本停止了在螺旋桨飞机上的奋战,早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喷气式方面。即便是这样,依靠飞雕战斗机、飞鸟鱼雷轰炸机、飞燕俯冲式轰炸机,以及运输机、轰炸机等成熟飞机,加上一大批新型飞机,共和国空军很容易在和日军的空中争夺战中赢得胜利,空中优势丧失之后,陆地战场和海洋战场将会让日军显得非常被动,共和**队将会赢得更多的主动。
在海军方面,日本当然拥有着共和国海军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即便在华盛顿条约对国际海洋力量发展加上了一定限制,日本的海军实力也是很强大而不容忽视的。
从驱逐舰说起,日本从1919年开始发展现代化的驱逐舰,到1929年几近年末为止,日本已经发展四个级别驱逐舰,依次是峯风级、神风级、睦月级、吹雪级。其中吹雪级是日本至此为止最现代化的驱逐舰,大正十一年由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以美国为假想敌而设计制造。为了在美方处于进攻态势之下赢得主动,较大航程、较好适航性和较强鱼雷攻击能力的舰队型驱逐舰,一种有别于过去级别的新驱逐舰开始应运而生,这也是日本海军非常重视的一级驱逐舰,目标就是以质量优势密布其数量优势,吹雪级军舰陆续下水。
1928年下水的有吹雪号、白雪号、东云号、薄云号、白云号、矶波号,1929年下水的有初雪号、深雪号、丛云号、浦波号,在建的只有将在十二月末才能下水的敷波号,可以确定的是未来还有多艘该系列驱逐舰陆续建成服役。所以说,不看日本原有三个级别的驱逐舰,光是吹雪级现役舰艇就不少。
在巡洋舰方面,日本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