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闲-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到这些锁事都处理完了,她那相公还没纠结完呢。赫舍里氏叹了口气,“二爷,别想了,夜已经深了,你明儿还有差事呢,先睡吧,名子的事也不急于一时。”

    佟国维摆了摆手,“我就快想到了,你别催。”

    赫舍里氏让乳母抱着女儿回房吃奶睡觉去,别跟她爹耗着了。齐宛满心欢喜的等待着自己的新名子,没想到她那便宜爹都转了十八圈了还没转出来,她都盯出蚊香眼来了。

    “有了,就叫毓秀,毓者……”在齐宛快出门时,佟国维高兴的叫了出来,显摆的要把名子的含义说给媳妇儿听。赫舍里氏没好气的打断了他的话,“我的爷,别和我显摆您的学问了,说了我也听不明白,您说好就好。不过,毓秀这名儿怪好听的,我替咱闺女谢您了。”说着起身正儿八经的蹲了个安。

    佟国维一把揽住她的腰,调笑道:“二奶奶,要不小的给你解释解释……”后面的话声音越来越低,齐宛伸长了脖子,竖直了耳朵也没听见。被奶娘抱出门,也依稀听到,便宜娘闷笑的声儿。

    呜呜呜,齐宛好郁闷,她想看古代夫妻肿么**的,咋不给她机会呢?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时间轻轻的划过,一转眼,三阿哥玄烨已经回宫三个多月了,此时已经是顺治十四年的九月,盛夏已过,北京开始迈入了硕果累累的金秋。

    佟家进入九月以来,却有些忙碌和欣喜。因为家里进宫为妃的那位姑奶奶,就是九月的生日。做为后妃的娘家人,在一天和皇帝请示过后,允许母亲、嫂子和姐妹进宫贺寿。

    觉罗氏对这一天已经盼了好久,从过了七月开始,就每天数着日子过,进入九月之后,更是把要带给女儿的贺礼,看过了一遍又一遍。

    每天白天都会被额娘抱来过的齐宛,每次看着玛嬷看礼单的眼神,心里都酸酸的。养得好好的闺女,被皇帝看中了,就直接留进宫里了,一年也与娘家人见不到几次面。说起来,这清朝的选秀制度的创立者,就是顺治皇帝。齐宛撇了撇嘴,有点鄙视现在当政的那位皇帝。

    为了和自己老娘对着干,再加上清朝入关之后,蒙古不再是盟友,而是需要提防而甚于拉拢的属臣。这个时候顺治皇帝的 里,不再需要蒙妃,大清更不需要蒙女所出的下一任皇帝。虽然,他还拗不过自己的母亲,皇后即使废过一个之后,仍然是由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担任,但他可以做到不让蒙妃生下孩子,他可以给自己喜欢的女人一个堪比副后的地位。

    至于 里为他生下儿子的其他满妃,顺治自有了董鄂皇贵妃之后,再也没有把她们放在眼中过。他从未想过, 中有蒙古出身的皇太后坐阵,其他位份高、有封号的大多都是蒙妃,除了被他捧在心间的董鄂氏,其余生下孩子的满妃所受的待遇是怎么样的。她们是如何是蒙妃的白眼和讽刺中,艰难的挨过一日又一日的宫庭生活。

    顺治不知道,不代表这些满妃的家人不知道。至少,齐宛觉得自己这世的便宜奶奶和便宜爷爷决对知道。从他们提到宫中姑姑时,那凝重而心疼的表情来看,他们知道还很多、非常多。

    齐宛甚至觉得,他们家对于皇太后有那么一丝丝的怨恨存在。对现在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而屡次忤逆皇太后,保持着一种奇特的情绪。齐宛可以很肯定的说,那种情绪叫做幸灾乐祸。

    原本,以齐宛的想法,佟家应该对董鄂氏专宠于 而对董鄂家很有想法才对。可是就她这段时间以来的观察,他们家应该和董鄂家保持着一种奇特的关系,甚至并非因董鄂氏专宠而对董鄂家族存有排挤和怨恨。

    这让齐宛很奇怪,她偏着头看着玛嬷、大伯母和便宜娘,突然间福至心灵,董鄂氏就算是专宠 ,她也是满女。她的得宠,足以证明,满州贵族和蒙古贵族对于清帝 的纷争,满州贵族更胜一筹。想想也是,清朝现在是满族的天下,谁能愿意,下任皇帝身体里所含的蒙古血比满族血多。

    家里的女人平日里凑到一起,还是习惯用满语说话的。汉语也会有,只是家里人闲聊的时候用得经较多,一旦商量重要一点的事,都很自觉得用满语谈话。

    齐宛经过几个月来的强化训练,对于满语连蒙带猜的也能听懂一点。对此,她真是心酸极了,当初大学英语考四级的时候,如果有这语言环境,她还用得着学得那么辛苦么。现说,她现在学满语,以后用得着,就像满人学汉语也是因为他们用得着。可齐宛就不明白,她一中文系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去当语文老师了,教的也都是自己国家的学生,为毛也要英语考过四级。难道英语好还有助于她教学么?她自觉连汉语都没学明白呢。

    “额娘,今年给娘娘的寿礼是不是再厚上两分。”瓜尔佳氏沉吟了一会,开口问道,“听我们家大爷回来说,三阿哥如今和二阿哥一起,被养在了太 中。”

    觉罗氏抿紧了嘴唇,她何尝不想多给自己闺女拿点东西,可是……唉,不行啊。她带有几分沉痛的摇了摇头,“不用了,三阿哥养在了太 里已经够乍眼的了,咱们还是别给娘娘添乱了。”

    赫舍里氏看了看大嫂,又看看了婆婆,方才小心的问道:“额娘,大嫂,如今承乾宫的主子月份可大了,皇上还是经常缩在她那?”

    觉罗氏脸色一沉,多了几分阴郁,“宿在她那里,总比招幸别的妃子强。”言下意所指,可还是有几分不甘在里面。

    “太后她老人家就没说话儿?”赫舍里氏还是有几分好奇的,佟国维此刻还没做乾清宫的待卫呢,知道的八卦不如自家大嫂多。

    也许这种好奇,她不小心带出几分来,觉罗氏看了到好笑,“少打听主子们的事儿,这也是咱们能说的。”虽说是斥责,话里却含了笑意。

    赫舍里氏轻拍了自己的脸一下,自责道,“让你多嘴”复又笑着对觉罗氏说:“多谢额娘教导,媳妇儿下回不敢了。”

    瓜尔佳氏见状,也故作肃容,“弟妹,以后可要注意,别让额娘再抓到把柄儿,否则,可是要罚你的。”

    “哟,大嫂,只要不是您罚我,怎么着都成。”妯娌二人,似真似假的互相逗嘴。

    她们这样,觉罗氏倒笑了起来,连日来的沉闷心情也轻快了许多,“自家人,小声说说也没什么,只是可不好带到外面去。”说着,一侧头,便看到小孙女眨着大眼睛,正听得入神。她一伸手就把齐宛抱进怀里,“妞妞儿,呵呵,不对,玛嬷叫错了,咱们丫头有名儿子,叫毓秀。”

    瓜尔佳氏听了,侧头笑着对赫舍里氏道:“弟妹,二爷的学问越发的好了,看看这名儿起的,一听就是寓意深厚。”

    赫舍里氏笑着拍了她一下,“我看大嫂的学问才好呢,连寓意深厚都知道了。我那时候和二爷说,该给妞妞儿起个名儿了,省得总妞妞儿,妞妞儿的叫。这八旗人家里的女孩子,大多都是这妞儿那妞儿,人多的时候一叫起来,好多个一起答应的,都不知道喊得是谁。我们家二爷听了,就在地上一连转了十多个圈,转得我头晕。憋了半天才算憋出这么个名子,您还别说,真怪好听的。”

    瓜尔佳氏似笑非笑的掐了她一把,“你就和我显吧。”

    赫舍里氏抿嘴一笑,“大哥那才真本事,您就等我这一句呢吧”

    齐宛眨眨眼再眨眨眼,虽说她们之间的谈话,她大多都没听懂,可也觉得家里几个女人之间的气氛,分外的合谐轻松。吔,不是说古代的婆媳、妯娌之间,不斗得你死我活的,就不算一家人么?她们家肿么不是这样呢?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九月十六之日,是庶妃佟氏的生日。顺治帝特别开恩,让三阿哥玄烨去见自己额娘一面,恭贺寿辰。可他自己除了赏了点东西之外,根本就没有到场。

    玄烨自从回宫之后,已经长大成熟不少。他顶住了孝庄的冷眼打量,劳劳记住回宫之前舅舅说的话,努力讨好祖母。其时他更想讨好的人是皇阿玛,只是好多天都见不到面皇父面的玄烨,也只能先讨好皇祖母在说了。

    他明显的感觉到皇祖母好似更喜欢二哥福全一些,对他并不太亲近。可是为什么,苏嘛喇姑却说,自己刚生下来的时候,皇祖母对自己很好,主动把自己抱回慈宁宫中扶养呢?

    在宫中,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够给他答案,他只能自己慢慢的寻找。玄烨只在回宫的第二天,被恩准去见了自己亲娘一面。眼见着额娘眼中含着的惊喜的泪水,再到他走的时候,那痛苦不堪的面容都给年幼的玄烨留下了深刻的印相。

    从来都是天下最势力的地方,捧高踩底的人比比皆是。刚刚回宫的三阿哥玄烨,亲娘没有皇宠、没有势力,连见自己儿子一面都难,又怎么能护住他不受人的欺负和白眼。

    蒙古来的那些妃子,早就看给顺治帝生下儿子的几个庶妃不满了,对几个小阿哥更是挑剔得很。不过这其中也有聪明的,试探的和皇太后说,想把三阿哥认养在自己名下。

    皇太后听后,并没有立刻答应,只是推说再考虑一下,就打发了她们。

    “苏麻,你说这淑惠妃为什么想养三阿哥呢?”皇太后摸着自己长长的护甲,轻声询问自己的侍女苏麻喇姑。

    苏麻笑着给她揉着肩,“太后你慧眼如炬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淑主儿不过是眼看着自己年纪大了,身下没个阿哥,心中不安罢了。”

    “呵,苏麻说的是。”皇太后轻笑了一声,自言自语的道:“到底该不到该把三阿哥给了她呢?”

    苏麻没有多言,低眉顺目的做着手中的工作,她知道自己主子刚刚那句并不是在问她。

    “哼,要是皇帝顺着我的意思,和这些妃子多生几个孩子,我至于这么难吗?”皇太后想到顺治帝对 内蒙妃的态度就生气,“他看不上我侄女非要废后,我也同意了。他宠着那女人,非要封皇贵妃我也认了。他还想怎么样”

    “三阿哥出生的时候,我原想着养在我身边,也排解一下寂寞。谁知他宁愿信臣子也不信我这个亲额娘,硬把儿子抱给佟家养。”提到这点,皇太后就生气,她恨恨的捶了一下坐垫。

    苏麻连忙劝道:“太后,仔细手疼。三阿哥那时候不是没出花么,二阿哥不也是养在了大臣家里。”

    “哼,苏麻你不必替他说好话,他就是看我这个额娘不顺眼。”皇太后怒气未消,“他不是不想咱们蒙古人生他的孩子吗,我非把孙子养在蒙妃名下。”

    皇太后冷冷的盯着殿内的一角,大清的 向来都是咱们蒙古人的天下,下任大清皇帝必须出自科尔沁女人的肚子。

    苏麻有点着急,以她的聪慧早就看出了顺治帝对于宫中蒙妃的态度,更从这些态度中推测出了他对于蒙古的态度。如今太后本就因为皇帝重用汉臣之事不满,再加上皇帝对两任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态度,已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僵硬良久,如今再为了三阿哥的事,与皇上对上,这母子之间的关系可就更难恢复了。

    果然不出苏麻所料,顺治帝对于皇太后的提议断然拒绝,甚至还把淑惠妃的封号夺了,罚跪四个时辰,然后圈了半年,不许她出自己宫门半步。

    皇太后为此和顺治又吵了一架,顺治帝佛袖而去,足有一个月再也没登皇太后的宫门,连请安都省了。气得皇太后把气都撒在了年幼的玄烨身上,宫内的太监、嬷嬷们见皇太后不喜三阿哥,渐渐的也都态度轻慢起来。

    那些蒙古后妃更是冷言冷语,时不时的下个小绊子。而顺治皇帝此刻的全部精神都放在了已经怀孕的皇贵妃身上,对于三阿哥的处境半点不知。

    玄烨从最初的气愤、伤心,到后来的坦然自若,他把慢慢的把情绪都隐藏起来,每日除了学习,依然笑着去讨皇祖母的欢心,甚至讨好她身边最亲近嬷嬷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不但精通满蒙语言,更兼写得一手漂亮的满语文字。她被皇太后派去作福全和玄烨的蒙文老师。对于这个隐忍、聪惠的三阿哥,苏麻喇姑很是喜欢,她时常在皇太后面前说说他的好话,在皇太后迁怒之时,给他开脱一下。慢慢的,皇太后也缓和了对玄烨的厌烦情绪。

    其时,当初三阿哥玄烨刚出生时,皇太后真动了把他养在自己身边的主意。可是那年刚刚定下她娘家的女孩为下任皇后,她想着这回怎么也能生个孩子,心思就淡了。

    谁知道,新册立的皇后还是不得顺治的喜欢,眼看着顺治皇帝连敷衍一下皇后都懒,皇太后又动了心思,想着把三阿哥养在自己宫中,或者皇 内都行,没准还能替皇后带个皇子来。再则,孩子还小,正好教育。佟氏当时也算得宠,拉拢打压一下也是必要的。没想到,顺治皇帝向来和她对着干习惯了,连商量一下都没有,听信了大臣的话,直接就把儿子养在了佟家。

    这孩子从小在佟府长大,那佟国赖可是佟妃的亲爹,他们必将尽可能的对三阿哥好。在佟家得到无微不至照顾的皇子,还能和自己一条心吗?这也是皇太后在玄烨回宫之后,态度冷淡的关系。没养成三阿哥,二阿哥福全也被皇帝养在了大臣家里。不过,皇太后到是经常派苏麻喇姑去联络一下感情,虽然二阿哥没出痘,但还是被皇太后提早接回来了。

    三阿哥玄烨回宫之后,先是在阿哥所里独自生活了二个多月,尝遍了 诸人的差别待遇。而后,不知道皇太后想到了什么,又把他接到了慈宁宫,和福全一起接受苏麻喇姑的满语教育。有了苏麻明里暗里的照拂,皇太后也对玄烨态度温和了许多,这才使玄烨在 里的生活稳定了下来。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京城九月,天高云淡,轻风佛过,带走丝丝暑热,让从白山黑水间走来的满族八旗,一扫夏日的颓废,变得活跃起来。秋天是收获季节,金菊吐蕊、瓜果飘香,京城百姓的脸上也多添了几分喜悦。

    佟府的女眷们就是在这样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走进了紫禁城,去见见他们家里那个自入宫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的女儿。马车停在宫门口,宫门的侍卫合对过身份之后,便由两个小太监在前面引路。

    佟家众人微低着头,静静的跟着小太监走在青石铺成的路,只有花盆底踩在路面上,发出的轻微声响。眼看着进了景仁门,转过一面石影壁,面前现出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正殿,面阔5间,檐角安放着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

    佟妃却不在这正殿内,侧面走过游廊,来到后面。后院也正殿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两侧各建耳房。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亦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院西南角有井亭1座。

    早在进入景仁门的时候,领路的小太监就换成了景仁宫里的嬷嬷。梳着正齐两把头的嬷嬷,面无表情的引着佟家的女眷走到了门前站住,转身平淡的道:“众位夫人请稍后,老奴去禀报小主儿一声。”

    觉罗氏面上带笑,“有劳嬷嬷。”赫舍里氏悄悄的塞过去一个荷包,老嬷嬷手脚很利落,尤其是收钱的时候更利落。大约是佟家给的东西让她很满意,刻板的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

    “您们稍待。”说着,转身往殿内走去。殿门口的小宫女早就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