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杨修这样的人都不可取,但相比之下,曹操还是个能干成大事的人,杨修却不能,所以曹操比杨修还能强一些。这是罗贯中落笔这一细节所要表现的认识。
但《演义》是戏说,不是历史本身的面目。《演义》中的杨修是自己找死,而真实历史中的杨修却不该死,他是为曹植的缘故而被冤杀的,与“鸡肋”的故事更不沾边。
首先看杨修的家世。杨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袁氏世家并驾齐驱。杨修本人是神童,早慧早熟,年轻轻就出来做事,很快就被曹操收揽为相府仓曹属、主簿,相当于曹操身边的机要秘书,后来升任秘书某处的主任。
相府主簿官职不大,却非常重要,负责处理曹操身边的大小机要,事无大小,都要妥善处置。关于主簿的分量,这里举一个例子:吕布被曹操抓住,押到阶下时,被绳子绑得太紧,求曹操给放得松点,曹操说:“捆老虎不得不紧一点。”吕布说:“松一下,让我说句话再死!”曹操刚要同意,站旁边的主簿王必快步走近前来说:“吕布是高手,他的部队在附近,不能松绑。”曹操对吕布无奈地说:“我本来可以给你松一点,可是主簿不同意呀。”这个细节说明了曹操对主簿的信重。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曹操和曹植谁是“凶手”(2)
至于那些个人能力不如曹操的人物,就更依赖主簿办事了。举几个《演义》中出现的大家比较熟悉的主簿:陈琳是何进的主簿,阎象是袁术的主簿,殷观是刘备的主簿,司马朗、司马懿兄弟、贾充之父贾逵都做过曹操的主簿。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文章了得、精通世故、少年老成、深为信重的人物,除了半路被干掉或换主的,后来都做了大官。
杨修做曹操的主簿,说明两个问题。首先,曹操很认可杨修的能力和个性;同时,杨修是受到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有人说,杨修跟袁绍、袁术有亲戚,所以曹操要杀他,可是杨修死时,他老父杨彪还活得好好的,杨修的儿子杨嚣也没有受株连。曹操的儿媳妇也还曾是袁绍的儿媳妇呢。与袁氏有亲,不构成曹操杀杨修的理由,否则杨彪全家都难幸免。
杨修的工作状况如何呢?“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他的业绩非常出色。
这又说明一个问题:杨修是很懂得进退之道,很会看眼色行事的人,而绝不是《演义》中那种轻薄好卖弄的二丑形象。杨修自己有很好的家世,个人能力又出众,所以,在曹丕与曹植的嫡嗣之争中,他不必向任何一方靠拢,也可以保证将来做上大官。所以,他决不会也没有当曹丕或曹植的跟班。
曹操会因为杨修聪明而杀掉他吗?根本不会。如果杨修迟钝,曹操还不能用他呢。曹操身边并不寂寞,不是只有一个杨修走来走去。曹操身边有一大堆能人,几乎都比曹操聪明,写文章比曹操好的,对对联比曹操好的都不少,没见谁因为比他强就被杀掉的。且不说《演义》中举的“嫌门阔”“一合酥”“绝妙好辞”这些事都是野史,就算是有影儿的事情,曹操也只会因为杨修能理解领导的意图而更喜欢他,因为这些事都是典型的弄臣行为。
至于曹操梦中杀人,杨修去哭丧的事情,更加玄乎不合逻辑。毛本《三国》里,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这是明明白白揭露曹操,向领导挑衅,以杨修的水平和身份,决不会也不敢说这样的话。罗本《三国》里,杨修说得也不委婉,“君乃囊中之锥也”,一样是对曹操挑衅。这件事,跟“鸡肋”的故事一样,都在逻辑上是不可能发生的。“鸡肋”的故事更离谱:杨修是主簿,对军中法令掌握得比曹操都熟,能不知道惑乱军心是死罪么?
这样普通人都知道避免的罪过,放在杨修头上,只能说是为了情节的需要。但,如果把它当真,那是在侮辱杨修的智商。杨修真实的寿命是44岁,《演义》说他死时34岁,往小了说10岁,这样处理也正说明作者要强调杨修年少不懂事。
曹操对有才能但不懂事的人怎么处置呢?比如对徐邈。徐邈是很有能力的,而且廉洁,但也太有个性,喜欢一边办公一边喝酒。曹操把他远远派出去,到地方上做事,眼不见心不烦算了,这也是一种“人尽其才”。可见,曹操处置身边有才干的人,一直是很审慎的。
杨修长期做曹操身边的机密工作,力求滴水不漏,如果不是曹植连累害他,他是不会死的。
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之位,都首先想到了拉拢杨修。曹植是个张扬的人,事事主动,他靠近杨修的方法,是写公开信,在文学圈造势,拉杨修做笔友,力求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杨修跟他很接近。如果曹操真以为杨修与曹植那么接近的话,早就不让杨修当主簿了,还会给他时间和机会,让他越闹越大、越陷越深么?
事实上,杨修与曹丕、曹植兄弟俩都是虚与委蛇,是力求两边都不得罪的。
杨修与曹丕也有书信往来,更有一个细节说明问题:杨修曾经送给曹丕一口宝剑,是名匠王髦打造的,曹丕非常喜欢,当世子的时候常佩在身上。曹丕受禅当了皇帝以后,追念杨修,觉得很酸楚,觉得他的死很不值,感慨之余,还召来王髦,加以赏赐——如果杨修当年是为了曹植夺位而与曹丕激烈对抗,失手而败,那曹丕还能这么怀念他吗?
曹丕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曹丕少年时候曾经跟曹洪借钱,曹洪富而吝啬,不借。曹丕当皇帝之后,很快找个机会把曹洪关进监狱,要处死他,幸亏曹氏宗族上下纷纷求情,曹洪才捡了条命。曹丕对曹植、曹彰、曹熊的打击报复,也都是很残酷的。
以此看来,杨修之死似乎与二子夺嫡无关,但是杨修又确实是因为曹植而死的。
在《演义》中怎么表现的呢?书中说,杨修帮曹植准备了一些材料,叫做“答教”,其中有各种治国安民之道。曹操每问曹植一些考题,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奇怪。后来,曹丕重金行贿,把曹植手边的“答教”买来给曹操看,曹操才怒了。
这个事情很可疑。因为,当时权贵手边都有这类东西,是秘书做的,相当于现在领导干部看的学习参考材料,即使曹植需要“答教”,也犯不上劳杨修来写,杨修就是写了,也不会傻到把自己的手稿给曹植。所以,这些事情即使真发生了,也可能是构陷而已。而且,曹丕就算真地把曹植的答教弄来给曹操,曹操也不可能因此大怒,因为所有人的见识、水平都是通过学习掌握来的,难道还有先知先觉的人吗?其他更假的事情,这里不用提了。
如果是构陷,又是谁为了什么而构陷杨修呢?
史载,曹植是个诗文写得好,但“赌品”却很差的人。构陷杨修,最可能的,就是曹植本人。曹植为了争位,结交杨修,并设法堵死了杨修的退路。怎么堵呢?就是有意把杨修与自己的私下交往泄露出去。在曹植因为跋扈无礼而被曹操淘汰出世子之争以后,曹植继续主动与杨修往来,杨修也不好回绝他。这就像一个艾滋病患者,还要与别人发生毫无安全措施保护的关系,其实是心理变态、报复社会的表现。曹植被冷落以后,继续通过搞这些无意义的事情,把很多人都拖下了水。即使曹丕顺利即位,将来少了不少贤能辅佐,也会给天下人造成曹丕不如曹植的错觉。曹植正是通过这种报复,把许多贤达从曹丕身边剥离,让天下人认为曹丕无能、不容人,而暗示曹植自己才是真命天子的。
历史上,杨修被杀的真实时间是建安二十四年。那时候,曹植早已经靠边站,被逐到临淄封地待着去了。而且,杨修也不是死在与刘备争汉中时,而是被处死在曹操亲率大军的援救樊城的行军途中。关于曹操杀杨修的直接理由,曹操事后给杨彪写过一封信表示哀悼,信中的意思是:杨修违反了军纪,不守我的行军规则,我军中执法如山,不得不杀他。
理由就这么简单。
在军中借故杀人是很方便的,可以绕过司法程序。
杨修死后百日,曹操也死了。可见,曹操杀杨修,一个原因是杨修被世人认为结连曹植,曹操要帮曹丕排除可能的隐患;还有一个原因是,杨修掌握了太多曹氏准备篡权的秘密,有可能影响将来曹丕行“周武王之事”,颠覆汉朝。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
杨修临死说了一句话:“我固自以死之晚也。”他早料到自己躲不过这一劫。
孔明为什么必杀马谡(1)
——看看《失街亭》的前因后果
罗贯中在《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记载得非常详细,而且把曹真、司马懿的一次攻蜀汉不果,诸葛亮派军对峙也加以敷衍、夸张,算作了一次,这样一共凑齐为六次。《演义》记载之详,给人感觉好像诸葛亮单独统军与曹魏打了很多年仗。其实,这全部的五次大战,都集中发生在公元227年到234年之间,几乎年年作战。但蜀汉通过战争所得到的军政资源,要远远小于其发动战争所损失的资源。
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是一个关键人物,只要他一出镜,就一定要有战争戏可看了,至少也是舌战群儒或与周瑜之间的“豪门恩怨”。在刘备驾崩,蜀汉平定南中之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丞相祭起《出师表》,率领大军北伐曹魏的关陇地区,这就是《演义》中“六出祁山”的第一出。
诸葛亮这次出兵,是他独自统兵与曹魏正规军之间打的第一仗,意义十分重大:成了,可以光复汉室;败了,蜀汉恐怕很难再有光复希望。当时曹魏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蜀汉的人口和军力(不能算刚刚平定的南中“蛮夷”)只及曹魏的十分之一,因为连年用兵,青壮年人口更少。诸葛亮深知蜀汉输不起,所以,他采取了正面推进、稳扎稳打的战略,而否决了汉中守将魏延“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险招。
史载,此次战役,诸葛亮用赵云、邓芝的疑兵引开了总督魏国西路众将军的大都督曹真,利用正面进攻,击败了安西将军夏侯楙,围攻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响应,但曹真命大将张郃在街亭迎击诸葛亮的前军马谡部。张郃以逸待劳、军锋甚劲,发起反冲锋,马谡军以步军为主,抵挡不住,退到山上固守(步兵对抗骑兵,必须借助地势),正中张郃下怀。他立刻截断山上水源,于是大破马谡,致使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休整。三郡之地得而复失,叛乱者全部被清算。
诸葛亮从此次北伐中掠回了一些人口,其中包括后来的蜀汉大将姜维。
这是史料上平铺直叙的记载。
而《演义》中的描述,则将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前的小战斗均夸张为大获全胜,而街亭失守则是由于司马懿的半路杀出和马谡的指挥失误(导致失守的直接因素)。诸葛亮前面的战果宣告崩盘。
小说的意思,表面上是诸葛亮误用马谡导致功亏一篑,实际上却是说明一个道理:诸葛亮在战略上是失误的,是他出兵祁山,才导致此次战出兵失去了突然性的。所以,魏国夏侯楙败了还有曹真、郭淮,曹真、郭淮败了还有司马懿,各路大军可以源源不断上来封堵;而蜀汉这边粮道不畅,只宜速战,攻下魏国大城抢粮食,所以街亭一失,便导致完败。此外,《演义》中是马谡去守街亭,而正史上守街亭的却是曹魏一方的张郃。
下面,扑从史实角度,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战略失误究竟在哪里。
按说,这一次诸葛亮北伐,确实是利用了颠覆曹魏、复兴刘汉的一次天赐良机,不过这一良机的关键人物不是诸葛亮——
第一个关键人物:三姓叛将孟达,时为曹魏新城太守,驻扎上庸。
孟达最初是刘璋部下,后来叛变作为内应,迎刘备入川。刘备得势后,派孟达出镇蜀汉国防线中段的上庸地区,并让干儿子刘封与其共同统军,牵制孟达。关羽败亡,刘封、孟达坐视,刘备因此准备清算二人。孟达嗅觉灵敏,又领本部人马叛刘降曹(刘封回益州后被杀)。曹丕重用孟达,为其加官晋爵,让他担任新设置的新城太守,仍镇守上庸地区。
过了几年曹丕死了,魏新君曹睿不喜欢孟达。孟达于是又主动给蜀汉的诸葛亮传信,想挟其部下数万人和上庸要地“叛回”蜀汉。
上庸处在魏蜀吴三国交界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时,如果诸葛亮能够采纳魏延的计划,奇袭长安,自己带兵歼灭曹魏的关陇兵团,同时,孟达率军响应,直扑宛城、洛阳,则半壁江山将不复为曹魏所有。如果,此时东吴再趁火打劫,曹魏不亡也难。
第二个关键人物,汉中守将魏延,此人已在汉中经营多年。
魏延在汉中积极筹备北伐关中,对于曹魏在关中的虚实,掌握得十分清楚。刘备死后,蜀汉多年不兴兵,所以,曹魏的关陇防线几乎废弛,子武谷中也无兵驻守。当时,长安方面的主帅还是无能的夏侯楙。魏延的奇袭计划,是建立在这个情势之尚的,故而有很大成算。为将者,必须知己知彼。所谓知彼,不仅指敌人的虚实,还有在战争中我方必须面对的客观环境,如天时、地形、居民、物产等因素。看魏延的计划,他做到了这一点。看诸葛亮的表现,则这方面的准备一点都没有做,还要越级指挥——他的平推直进,跟曹魏打遭遇战、消耗战,使得蜀汉丧失了大量的时间。对于缺粮的蜀汉军而言,时间是最重要的作战资源。
孔明为什么必杀马谡(2)
诸葛亮过于考虑自己北伐的正义性,以为大军一出,曹魏官民很可能望风归附,加上孟达一闹,虽然是自取灭亡,但也足以令曹魏内部大乱,所以,他否决了魏延的“险招”——何况在个人关系上,魏延因为是刘备亲兵出身,是老兄弟,与代表荆州士人团队的诸葛亮向来不对付。
结果,诸葛亮既否决了魏延的计划,更毁掉了孟达带来的机会。
他与孟达有私仇。前面关于《三顾茅庐》一节中,我们知道了孟达攻占房陵时,杀了诸葛亮的姐夫、大姐全家;后来,孟达又反到曹魏去,所以,尽管诸葛亮深恨孟达,但又没法干掉这个滑头。如今,孟达自己送上门来,诸葛亮遂将计就计,安排了一手除掉孟达的毒招——
孟达跟与其辖境毗邻的魏兴太守申仪势同水火,诸葛亮便暗地派了一个叫郭模的蜀汉间谍诈降到曹魏。郭模借机会把孟达准备叛变的计划泄露给了申仪。申仪借此大做文章,要揭发孟达。孟达听说此事后,改变了原定计划,准备提前起事。当时,都督魏国荆襄前线众军的司马懿极为冷静,他知道此事后,马上给孟达写信,揭露诸葛亮的图谋,并主动表示:自己认为孟达是冤枉的。孟达接到信后,犹豫不决。此时,司马懿兼程倍道,急行军到达上庸,将孟达包围。孟达到这时还蒙在鼓里,跟诸葛亮书信交涉呢。结果,司马懿攻城,已经赶到上庸附近的蜀汉、孙吴援军坐观成败,孟达城破被杀。
复仇心重,使得诸葛亮失去了一大强援;自以为是,又使诸葛亮失去了袭取长安的宝贵战机。第一次北伐在战略上的两大失误,使得蜀汉的正面北伐作战已经处在一个必败的大背景之下。
因此,蜀汉前军到达街亭时,魏、蜀双方的胜机都已经逆转到了一个拐点:马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