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核武皇帝-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整个帝国上下都一片紧张,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十多年了,皇帝从来没有进过国会大厦,今天忽然要进去发表演说。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想不明白。

    正因为想不明白,所以每个人都异常紧张。

    1936年10月30日的这天下午,宋皇帝很早就乘坐专车抵达国会大厦的总理休息室。国会大厦有很多休息室,而总理休息室通常是提供给总理专用,如果有其他外国领导人到帝国国会演讲,通常也会使用这个休息室,而皇帝在国会就没有专属休息室,因为在国会大厦建成的二十年间,皇帝一次都没有来过。

    按照帝国目前实施的第二宪法。皇帝有权解散国会,而国会则没有任何权利审议内廷,内廷每年的开支是多少,用多少,这些都不用国会投票表决和审议。

    当然。这么多年以来,皇帝不仅没有解散过国会,也没有同国会发生过正面的冲突。

    到了总理休息室后,因为离他演讲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宋彪就在休息室喝一杯茶,抽了根雪茄,沉静的一个人思索着很多关于新局势的变化问题。

    帝国正在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上。

    此刻就坐在国会大厦顶层的休息室里,从这里远眺着远处的风景,宋彪可以轻松的看到远处那金碧辉煌的中央宫,这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国会议员们的眼皮之下。

    时代在进步,从过去全国只有几万名选民到今天2475万选民,帝国的民主革命发展的还是很顺利的,距离真正的普选也将不再遥远。

    此时的宋彪也意识到,作为皇帝,他已经有必要更多的加强同国会的互动,跟随着新时代一起成长。

    随着国会大厦的钟声敲响,陈嘉佑中将才走进休息室,请宋彪前往国会的中央国政厅演讲,乘坐电梯回到国会大厦二楼的国政厅,宋彪手里持着几页纸的演说稿,走进大厅里就看到所有国会议员都已经肃然站立,鞠躬敬礼。

    宋彪不为所动的扫视一眼,整个国政厅里有347名国会议员,他直接任命的只有52人,其他都是民选议员,这正说明中国的民主革命在继续向前推进中。

    他走上演讲台,将演说稿件放在桌子上,微微看了一眼手上的腕表。

    沉默了片刻,他才再次抬起头看着全体国会议员。

    国政厅里庄严肃静,所有人都躬身不动,没有一个人敢于抬头看皇帝一眼,这两年间,特别是环球之旅结束后,皇帝就已经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往年热衷的全国柔术锦标赛也不再去了,社评上也很少有标注皇帝名字的文章。

    即便如此,每家每户还是会有皇帝的敬像,国民上下还是继续崇拜皇帝,万民景仰。

    他依然拥有在这个帝国之中说一不二的至高权威和声望。

    宋彪对于这样的场合和情况早已再熟悉不过,处之泰然,等他点头之后,一等内侍官陈嘉佑中将才喊一声“礼毕”,听到这样的话,所有的国会议员都一起坐下来,以那种热烈的敬慕的目光仰望着皇帝。

    宋彪重新将演说稿的开局部分再看了一眼,这才再抬头扫视一圈,淡定自若的说道:“帝国的诸位国会议员们,我们都知道国际社会的环境正在逐渐恶化,在极右翼思想和极左翼思想的冲击之下新的战争,甚至是新的世界大战仿佛离我们也不再遥远,但我在这里承诺,也要在这里要求,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无论未来是否会再次爆发世界战争,那都将无法阻止我们将中华帝国建设为一个伟大繁荣昌盛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虽然宋彪开篇的这番话并无太多新颖之处,对于在座的这些议员们而言,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一番话,大家热烈的集体鼓掌,兴奋不已,仿佛皇帝所说的一切都会成为现实。

    宋彪静静的看着大家。笑而非笑,或者说笑不出来。

    在掌声渐渐平息后,他才再问每一位国会议员道:“在诸位的心中。何等之中国才能算是伟大繁荣昌盛的帝国?回顾历史,我们在唐宋之时都是繁荣昌盛的,经济、民生、军事和政治上都是繁荣的,文化和科技上更是如此。我们现在已经明白,科技是一切繁荣的根基,教育和文化则又是科技繁荣的根基。如果没有文化,在一个文化的沙漠里是不会诞生真正的强国的。所以,经济、军事、政治、民生、文化、科技、教育七个方面的共同繁荣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繁荣昌盛的帝国,可这样的帝国还不能算是伟大。大英帝国在鼎盛时期拥有世界1/3的版图,很昌盛,但不够伟大,因为那是一个强权即是公理的没有正义的帝国。真正伟大的帝国应当是正义的。我们是一个特殊的国家,我们是一个东方国家,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和儒家精神,我们不可能和西方欧美列强一样剥削掠夺其他弱小的国家,大国之大者。不仅当大于国力,更当大于胸襟,如果没有大的胸襟,即便现在是繁荣和强大的,未来也必然会衰弱。现在,我们总是自称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我们还是不像盛唐时那样伟大,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去秉持正义,为了利益,我们苟且求生,苟求和平,这是不对的,这违背了我们的传统道德和国治精神,中国之治,不在于武,而在于德,以德治而称著天下……!”

    他就用这样的方式开启了一个时代转变的大门。

    帝国从一个世界大国向一个伟大的世界霸主转变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强大的社会推力,而这种推力通常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才能出现。

    宋彪所作的就是加快这种转变的步伐,让帝国改变自己的国策,承担更多的责任,也积极的扩展更多的权利和利益。

    过去,帝国还没有挑战英美的实力,现在则可以说是拥有了这样的实力,所以帝国能够站起来对殖民统治说不,并在这个世界上重新按照自己的规则另外建起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并使之最大程度的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宋彪从未在国会发表过任何演说,即便需要操控国会,他也会采取利用帝党和社会舆论暗中调节,这是他第一次在国会演说,为的正是要在光复革命日渐成功的今天,重新给帝国上下再次确定一个新目标,一个新方向。

    唐绍仪不曾迷茫,欧阳赓也不曾迷茫,那是因为他们都有明确的光复革命之方向,誓言要将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强国,要让中国光复为强大之国。

    顾维钧此阶段的迷茫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从上至下都处于一种经济赶超世界第一的骄傲自满,以及不知日后将如何改革,如何发展的迷茫。

    远离政治而知晓历史的宋彪,正是极少数能将现阶段的中华帝国的根源问题看清楚的人。

    光复革命发展至今应该差不多能算是成功了,但还不够,下一步应该是更伟大的光复,应该是东方文明在吸取了西方文明的精粹之后的再次光复。

    如果大家都没有新的方向,那就不妨按照皇帝的倡议继续革命,建立一个“三个中等”的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建立一个文化、教育、科技、经济、军事、政治、民生七个方面大繁荣的新帝国,建立一个建立一个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繁荣昌盛的新天朝上国,建立一个领导亚洲的强大帝国,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思想的新世界秩序,重新站在世界的顶端,以公正之领袖的视野纵览全世界。

    宋彪没有去提及西班牙内战和埃塞俄比亚的反意反侵略战争,他只要提出一个更为伟大的新纲领,所有人都会明白有些事即便看起来无利可图,帝国也应该去做。(未完待续。)

第279章 糊涂的胜利

    中国懂西方世界,但是西方世界不懂中国,即便是英美法等国也不能理解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支援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的侵略,甚至是不惜冒着和德意阵营宣战的风险。

    从193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政治风向忽然有了很大变化,首先通过国会发表声明,公开反对极左和极右主义西班牙主导内战,以及公开警告意大利停止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伴随着这样的一个声明和一次警告,中国也派遣了数十万的自由联军进入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

    1937年3月,中国在亚盟领导会议上同其他各成员国达成一致协议,亚盟成员国不得再同其他国家保持直接的军事同盟关系,以此为由,帝国总理大臣顾维钧亲自访问法国,就提前中断中法同盟关系,改签署《中法友好互助协约》一事进行讨论。

    由于中国实质上已经同苏联、德意在地区开战,同日本也处于紧张的海军竞赛中,不愿意牵涉到战争中的法国很体面的给予了理解,经过数轮到协商,双方改签《中法友好互助协约》,正式于1937年8月15日结束双方的军事同盟关系。

    至此,中国也理清楚了整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将中国的外交重心从欧美发达国家转移回亚洲、中南美洲和东非。

    当中国完成了核武器的战略研制计划,从这一年开始,整个世界的政治局势随之出现了剧烈的变化,没有多少国家能够理解中国在政策方向上的突然性变化。

    帝国派遣了超过二十万的自由联军奔赴西班牙战场,在东非战场也投入六万自由联军,组建成两个半机械化的陆军师,对意大利陆军迎头痛击。

    话说意军连西班牙内乱民兵的战斗力都不如。

    帝国中央陆军的正式介入让意大利侵略军迅速土崩瓦解。而所谓的自由联军基本都是由帝国二线的巡防军和地方退役士官组成,一部分甚至是刚从军校毕业的新生。

    1937年5月,气急败坏的意大利索性撕碎了脸面直接威胁帝国将会爆发真正的世界战争。而帝国则更不留情面的派遣正规的中央国防军进入东非,海陆空三军全部派遣精锐主力抵达。

    局势进一步恶化后,英法决定介入调停,结果遭到意大利拒绝。因为意大利已经在厄立特里亚集结了二十万的军队,从国内抽调了大约四百多架飞机和两百多辆坦克,摆出一副全面扩大战争的架势。

    帝国中央军以四个陆军师和一个空军师对峙两倍于自身的敌军。但加上协同作战的自由联军和埃塞俄比亚军,总兵力基本同意军相当。

    5月的埃塞俄比亚已经是非常炎热的地方,埃塞俄比亚和北方的苏丹,东侧的索马里不同,它是非洲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当然比不了乌干达、刚果这样的国家,可在东北非确实属于气候环境非常好的地区。可惜是水力资源的利用率太低。

    这毕竟是人类诞生的地方,它的自然环境有它的特殊性。

    刘赓云很早就知道自己可能要去埃塞俄比亚,一直都在搜集和这方面有关的资料,以及意军的军事情报,即便如此。当他来到非洲还是觉得自己对这片天地所了解的太少。

    他印象中的非洲是一片广袤无边的草原,有非洲雄狮和猎豹,还有无尽的土著,在埃塞俄比亚领军作战的期间,他抽空去了当地的一些古迹建筑才意识非洲也有悠久的古代历史。

    以他的水平要对付意军的难度并不大,而且关键并不在于他的水平,而是整个军队的水平,从这个水平进行对比,以他这几月和意军的几次规模战役中摸索的对手水准来看,这样的军队连当年的东北土匪都不如。

    他一度有点难以理解这样的军队也敢侵略其他国家?

    凭什么呀?

    他倒是能够理解这一点,现在意大利完全不是当年的罗马帝国时代了,意大利的城邦体系使得全国各地的士兵都缺乏相互的认同感,作为现代民族意识发源地的欧洲,特别是拉丁欧洲,意大利人显得过于特例,他们甚至很难凝聚出那种为了民族而死的壮烈情怀。

    这是一个精神上早已腐朽的罗马后裔。

    其实刘赓云在中苏战争之后就已经长期远离军队的第一线,一直是在东北军事学院担任院长,但这让他对于机械化战争和现代军事理论、战术、战略的变迁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而这恰恰是皇帝派他前来同意军主力会战的原因,就要在这片古老的阿克苏姆帝国的遗迹之地上,他要用一场又一场的实验性的战役来证明帝国陆军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的这个议题。

    如果有错误,他们还可以重新调整。

    虽然在军力上并不占优,但是刘赓云带来了三支精锐机械化师,分别是第十师、第十四师和第二十师,这些都是帝国早期整编师时代就已经确立的精锐部队,第十师是主力坦克装甲师,第十四师和第二十师都是常规装甲师。

    在这几个月里,通过边打边练的方式,刘赓云将十二万人的自由联军编成六个新编自由旅,但直到今天,刘赓云都没有真正将主力部队拿出来,也没有让自由联军以帝国陆军最为拿手的快速机动战术进行速战。

    和当年配合陈武担任教导长一样,学院派的刘赓云不是那种急于求成的将军,他更擅长稳稳的保持守势,静等对方露出极大的破绽,在此之前,他也不习惯过早求功心切的暴露主力。

    此外,因为全军都没有打过意军,最早和意军的接触还是在一战时期,他和部队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对手,熟悉对手,摸清楚对手的习惯。

    意军在埃塞俄比亚南北两地都拥有殖民地和港口,但因为帝国海军进驻在亚丁。扼守着整个亚丁湾,意军不敢轻易冒险,只能在北侧厄立特里亚的马萨瓦港口集结。挥师南下进入阿克苏姆,在阿克苏姆高地再次集结成四十万的陆军,陆军航空队则有两千多架战斗机和四百余架轰炸机。

    虽然只是经过几次规模大不的战役,但是意军撤退的速度很快。已经基本将整个埃塞俄比亚空了出来,只是在阿克苏姆周边进行集中防御。

    刘赓云则将自由联军的部队布置在一个叫阿比阿迪的小城布防,同意军大约保持着三十公里的距离构造防线。而主力精锐的中央军的三个机械化师和一个新编辎重旅则留在默克莱地区。

    意军在阿克苏姆一带布防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一带都是荒山地,没有道路,机械化部队快速插进的难度太大,整体地形对防守方极其有利,虽然意军的战斗素养并不强,学院派出身的刘赓云将军也不打算硬攻。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是五十七岁的老将领,打了十年的仗,当了二十年的院长,熟读《史记》的他在举手投足间更像是一位文人墨客,而非军事将官。

    对当地的地形了解清楚后。刘赓云重新制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规划,并且上报给中央军部,希望能得到批准。

    在军部批准之前,他要做则是积极进行两手准备,中央军部若是不批准,他只能硬攻,即便是硬攻也是要讲策略的,若是中央批准他的计划,他就要速攻,速攻倒是没有什么策略可言,速度足够快就行,三百公里大行军,直接切断对手港口即可,只是需要海军的配合。

    这几天,中央军部一直在不断的开会,对于刘赓云的新作战计划,支持者占多数,因为这也一贯是帝国陆军的风格,虽然帝国陆军的强度绝对够硬,但是陆军更喜欢发挥快速进攻这一点特长优势。

    陆军同意,总参谋部和海军则不是很同意,陆军作战还可以用自由联军来遮掩,连海军都杀了过去,这算什么?是不是等于彻底宣告中意开战?

    帝国中央海军的两艘航母和两艘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