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出一整套的新的构建计划后,各个团的将领和参谋官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随后的几天,新的满洲步兵师的各个团和骑兵旅都开始快速的调整编制结构,按照宋彪制定的计划分开在祝家屯周边地区进行不同的演习。
至少在这个时代里,宋彪绝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战术训练大师。
他给每个团,甚至是每个连,每个排,每个班都设计了不同的针对性演习,每个团在夜间行军、急行军、夜间格斗、小规模突袭、山地火炮掩护、火力掩护、快速工事、防御工事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侧重方向。
为此,宋彪还在祝家屯周边的山区不断设计了模拟日军的工事体系,进行准实战的分类的突击训练。
他的理论是当军队不够精锐,又想让他们从事精锐部队的工作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让他们单独从事某个领域和特殊环境中的战斗。
针对所有士兵的训练,他都设计了不同的侧重方向,对于相应的士官,他也尽可能的降低他们关于全能的要求,只专注于某几个领域的战斗指挥,并且和马尔托斯、布鲁西洛夫一起编写了多套单独的士官临时规范,分派给不同的士官。…;
军人是很简单很直接的一群人。
即便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忘记给予宋彪绝对权威的重要性,但在宋彪将整套战术训练任务分派下去,这些足够高明的将领们就知道宋彪的水平确实是很厉害的。
至于宋彪,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布鲁西洛夫,以及监军性质的萨姆索洛夫准将身边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像骑兵、炮兵的不同特性,他此前实际上也不是很了解。
想要成为一个更为全面的前线指挥官和高级统帅,他原本就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
只不过,他的学习和成长速度也更快一些。
年轻毕竟是有好处的。
在这几天里,宋彪顺道也抽空将秋山好古的事情解决了,将秋山好古送回到通化县关押,并让人通知了已经在日本满洲军担任总情报官的青木宣纯。
就在新满洲步兵师的大规模战术训练开始进入正轨的时候,宋彪终于从科尔尼洛夫那里得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好消息,为此,他决定亲自前往英达镇的临时远东军兵工厂去看一看实际情况。
5月10日的这一天下午,很多关于未来的结果就将被决定下来。
俄国远东军并没有将总指挥部放在城区内,同样也没有将临时兵工厂设在城区,这个兵工厂位于英达镇的长岭子,处于一片山地的包围中,所以更为隐秘,符合军事保密的一切条件,一些武器的秘密实验则在更远更偏僻的地方进行。
宋彪就带着屠瓦涅尔和自己的警卫连前往那里,一路上守备森严,在离长岭子只有不足一公里的地方,他就已经能看见数十座厂房般的建筑。
实际上在日俄战争开始之前,俄国在哈尔滨就开设了兵工厂,而长岭兵工厂就是哈尔滨的那家兵工厂搬迁而来,规模倒不是很庞大,毕竟是临时性质,但在设备上肯定要优于日军临时设在旅顺的兵工厂。
这家兵工厂最初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地雷和炸药包,以及照明弹这些临时生产任务,现在则集中一切努力生产宋彪提供的那种75mm口径的迫击炮。(。。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十三章 有炮无弹
宋彪最初提供的设计方案是60mm口径,但是很快,俄军的工程师们发现利用剩余的炮弹壳也可以就地生产这种迫击炮,口径的改变使得他们在实验上做了更多的努力。
因为提前得知了宋彪要来的消息,只等宋彪一行抵达工厂,科尔尼洛夫少校就笑呵呵的快步跑出自己的办公室。刚见到宋彪,他便敬了礼,迫不及待的笑道:“你来的正好啊,宋上校,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很不错的生产能力,为此专门从国内运过来六具车床,你来看看吧!”
宋彪挺高兴的,他知道科尔尼洛夫的这番话是专门指他提供设计图纸的那种迫击炮,这肯定是个好消息。
兵工厂里正是机器轰鸣的时刻,因为缺乏足够的技术工人,远东军只能是从工人出身的士兵中挑选出一批来承担生产工作,包括一些工兵。
炮架、炮身、炮弹、底火的生产分成了四个车间,最为繁忙的车间是炮弹车间,从国内的运来的车床都在这里,主要是铣床。
科尔尼洛夫少校首先找了一个成品的迫击炮给宋彪过目,炮身是很明亮的黄铜色,用三个炮弹壳加工而成,为了防止炮身在发射中破裂,一方面是减少了发射药,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多个抱箍。
宋彪仔细查看了曲射表尺,最小的调整刻度是以10米为单位,最大的极限设计距离设置在1250米,这多少让他有点怀疑,就抬头和科尔尼洛夫少校问道:“做过详细的射击试验吗?”
科尔尼洛夫少校挺有趣的笑道:“当然做过,我们在加工上是非常认真的,并且希望这种新武器可以彻底扭转局面。想想吧。上校阁下,当这些炮弹不断在一千米的范围内发射到日军的战壕里。那对日军来说简直是地狱般的下场。这么小,又是如此轻的炮身,只要生产的数量足够多,我们甚至可以在每个连都安排上两三个,那真是会让日军备受折磨。”
宋彪微微点头,既然别人已经做过了详细的射击试验,他就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毕竟将口径增加到了75mm,即便采取了较少的发射药,一千米的射击距离还是能做到的。
他大致想了想。问道:“最远能达到多远?”
科尔尼洛夫少校道:“因为发射药和炮弹初速的问题。最远只能达到一千两百米,但在我们的实验中曾经发生过抱箍断裂的现象,这不是材料的问题,而是加工工艺的问题吧,我甚至怀疑这种抱箍的价值。在此之前。我们尝试用青铜直接生产了一个更为厚实的炮身,并且用了更多的发射药提高初速,结果达到了两千五百米的神奇距离,但我认为这样的距离就已经没有必要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能有效打击战壕内部敌人的武器。”
宋彪不置可否的看了看远方,漫不经心的答道:“或许吧。”
稍加思量,他问道:“你现在已经生产了多少,有多少炮弹,后面在半个月内还能提供多少?”
科尔尼洛夫少校道:“这段时间随着工人的熟练。生产的速度很快,大约每周能够生产一百五十门。我们现在手里有两百七十门,按照参谋部的计划,其中将有五十门会优先分配给你们,每一门可以配备三十发炮弹。问题在于炮弹的生产数量远远不足。”
宋彪道:“这个数量远远不够,我要在每一个排都列装一门。所以,我至少需要两百门。”…;
科尔尼洛夫少校道:“如果时间上来得及话,只要再过两个星期就可以提供你的计划,但我建议你暂时就抽调一百零五门,因为最初的前几批在生产水平上是很粗糙的。事实上即便有炮也没有用,因为炮弹的生产进度是很糟糕的,我倒是可以在这里做点文章,想办法派给你更多的炮弹。”
宋彪笑道:“那就要多谢了。”
科尔尼洛夫少校却道:“这也是为了我自己啊。我在这里的任务已经完成,科尔尼洛夫迫击炮设计定型了,前两天,我刚和马德尼道夫大校谈过,我将在下个星期底前往你的师部报道,继续负责领导远东第一步兵团的工作,而且我有可能提升为中校,这是总司令阁下亲口答应我的事情,考虑到我的资历,以及我在黑沟台会战中的表现,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即便是晚来的提拔,我还是觉得很高兴,不是吗?”
宋彪笑呵呵的拍打着他的膀臂,道:“那真是要好好庆祝一番啊。”
他现在愈发的肯定这位科尔尼洛夫就是那个搞出二月革命的俄军最高指挥官,人啊,真是奇葩的世界,他总是觉得人的命运实在是太神奇了,他怎么看都不觉得这样的人能够担任俄军最高指挥官。
或许只能说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的,就像格鲁西这样极度平庸之辈也能成为法军元帅,并且导致了滑铁卢溃败一样,科尔尼洛夫何尝不是一个并无才能的人,却在不合适的时机里掌握了军事大权,结果又在苏俄卫队的攻击中轻易溃败,根本没有展现出一个军事统帅所应该具备任何才能。
当然对中国而言,这样的人能够成为俄军统帅才是值得高兴的事,如果像马尔托斯中校那种聪明人成了统帅,那可是真正的麻烦事呢。
以马尔托斯中校的才能而言,即便宋彪具有很多特别的优势,他也不觉得自己就有把握在一个集团军规模的会战中,可以击败马尔托斯。
这个世界总是有天才,特别是军事上的天才,只是有些天才出生在一个合适的国家,有些则出生在一个最坑爹的国家。
好在马尔托斯是个波兰人,根本不可能在俄军被提拔上去,这简直是太幸运了。
虽然只是短暂的相处了几天时间,此时的宋彪已经下定决心,这个马尔托斯中校才是他真正想要从俄军挖走的人才,其他如邓尼金、科尔尼洛夫、萨姆索洛夫、马德尼道夫、谢叶尼斯基之流……真的也就一般化,甚至有点不配晋升到这种水平,布鲁西洛夫则纯属矮个子里拔出来高个子。
只是一场辩论会,宋彪就能看出被俄国人鼓吹的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将军的实际水平也不过如此,这还是俄官学校的校长,首先在理论上就不具备高于其他将领一等的水平,而俄军各级别将领的整体素养就可见一斑了。
单独谈士兵,俄国士兵也绝大多数都是文盲,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唯一的特长就是粗旷和勇敢,头脑简单,容易服从指挥。
像宋彪最早接触到的那个托诺科夫少尉,那个宁肯留在八里川巡防队当教官也不回俄军效力的人,实际上还真是少数,最富戏剧性的还是这位少尉也属于贵族出身,只是属于那种微微有点没落的小贵族阶层,接受过完整的教育,毕业于喀山步兵士官学校。…;
靠农民打仗,士官贪生怕死,将领水平低下,这就是沙俄帝国的军队。
越是了解俄军,宋彪就越不觉得俄军有什么好怕的,可耻的是这样的国家居然能够扩张到如此辽阔的地步,真是太他妈的难以解释了。
凭什么啊?
宋彪真心不懂了,如果真的要给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此国极端擅长欺软怕硬,逮到一个比他弱的就往死里敲诈。
宋彪对俄军的这个临时兵工厂很是感兴趣,他隐约觉得自己说不定能在战后将它给搞下来,所以就愈发有兴致的在这里参观一遍,甚至亲自上阵操作了一次铣床。
不出他的所料,该车床是地道的法国货,设计的非常精巧,颇有独到之处,就是操作起来还挺麻烦的。
蒸汽机时代的机床实际上比电动机时代更讨厌,更粗笨,因为动力系统本身就有巨大的振动性,如何消除这种振动是这个时代的工程师们最头疼的事,直到橡胶传输带的出现。
宋彪操作了这架法国车床之后的感觉就是特别省力气,不知道是不是法国人都没有力量感,整体的操作比较轻巧,但是很繁琐,操作步骤和程序实在是太多。
他个人感觉完全没有这些必要,包括夹具和车刀螺杆都可以重新改进,具体要如何改进,对不起……那真是本世纪的学霸范畴,根本不是他这个二流子能玩得转的。
宋彪估计的话,就算他现在立刻成了中国的统治者,追赶车床工业发展也基本得是十年后的事情,那还得是从基础慢慢摸索十年的结果,完全追赶上的话,至少得要三十年。
临时兵工厂也有两个小的冶金炉,主要是将旧废铁和旧铜重新熔炼锻造,不属于真正的钢铁厂,但这两个小冶金炉对宋彪都很有吸引力。
他是越看越喜欢,下定决定要将这个小工厂保留下来。
在长岭兵工厂参观一番后,宋彪听从了科尔尼洛夫少校的建议,先按照远东军参谋部的分配计划领取一百二十五门迫击炮,运回祝家屯,在每个步兵连都单独抽调出一个班,作为单独的支援班,列装两门迫击炮。
虽然迫击炮的数量还不足,可就得先按照这个规模编设,挑选一部分素质较高的俄军士兵进行专业训练。(。。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十四章 多一技防身
在1905年5月份的第二星期结束前,除了杨铁生的满洲第4步兵团外,薛长庆、胡大林、张亚虎、陈武等人的部队都陆续抵达,科尔尼洛夫的远东第1步兵团同期抵达。
至此,宋彪在祝家屯、瓦子沟、佟家峪、富家屯、沙地沟一带聚集了八个步兵团、一个运输团、两个工兵团、一个骑兵旅、一个炮兵团,总兵力达到了4。3万人。
在炮兵团的编制上,宋彪还采取的更为宽松的人员配备,确保自己在缴获日军火炮之后,可以立刻组建新的炮兵部队。薛长庆运输团和胡大林工兵团的编制规模都要远大于正常的运输团、工兵团标准,特别是运输团的实际规模相当于一个步兵旅。
随着人员的足够充裕和情况的不断变化,宋彪只能做出一些新的调整。
在给各部重新了详细的分类训练计划表和规范后,宋彪将大伙儿都召集到自己的作战会议室里,区别于俄军将领们单独召开一个小会议。
现在的满洲步兵师在规模上有点特别大了,大家都很不适应这种奇怪的变化,大战在即的紧张感,还有要和那些俄军中高级将领一起作战的压力,似乎也都让大家感到很压抑。
特别是提前几天就抵达祝家屯的蒋雁行、蔡锷等人,他们说是在日军实习过,真正踏足了宋彪的世界,还是像一群没头苍蝇,实在有负宋彪对他们的期望和他们在历史中的名望。
只能说,原来每个人都雏鸟过,或者说,其实他们也就是矮个子里拔高的。水平和见识不过如此。
蒋方震的运气要好一些,他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和真实的宋彪之世界。总之,这个世界极度之精彩,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他每天所要学习的新东西都要超过此前一年在日本士官学校所学的东西。
如果他精通俄文,他实际上能学到的东西会更多。
真正的部下们都到齐了,宋彪还是很高兴的,等每个人都直挺挺的坐下来之后,他轻轻挠着额头的在心思寻思片刻,这才抬头再看大家一眼,特别是稍微留意的多看了蔡锷和蒋雁行一眼。道:“大家来的还是有点慢了。俄军这边的专项训练已经进行了十天,成绩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确保作战水平,我们甚至淘汰了一批劣质士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这虽然是俄国人的战争,我们就是来找个机会杀小日本。可我如愿以偿的成了前线总指挥,你们得多给我点支持啊。特别是考虑咱们这边多是新兵,我给你们安排的训练日程就更为紧密。我希望大家能够不折不扣的完成。”
张亚虎是很有信心的,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师座放心,我部一定竭尽所能,绝对不会比俄军差的,因为师座有战利品的分配权,只要咱们打的好,好东西都是咱们的!”
宋彪笑了一声。毕竟是打过黑沟台的老部下,心有灵犀一点通。
人的进步是很明显的。
宋彪就觉得张亚虎的进步是非常神速的,半年前,这人还是个马夫,出去买个大米都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