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帝带着晋王李治直接走了大殿高台之上。李治规规矩矩台下站好。
“恭迎陛下”群臣抱拳躬身行礼。
“哼”李大帝鼻子里一声冷哼。照理他该说声“免礼”的,但这会儿估计生气了,没说。大家只好躬身站着。
“尔等以为这是何处?”李大帝顺了顺气儿,直接站着训话:“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每人敢说话,就这么躬着
李大帝这时候才一挥手:“都站直了说话”
“谢陛下”大家伙儿站直了,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
“刚才究竟所为何事?”李大帝坐了宝座上,盯着下面看一圈,冷冷问道。
还是鸦雀无声。李大帝气头上,没人想触那个霉头。
“无忌”李大帝开始点名了。
“臣在”赵公长孙无忌上前一步,低头道。
“你说到底怎么回事”李大帝问道。
“呃……”就连老练油滑的长孙无忌都不知道该怎么讲,眼珠子一转说道:“臣年老力衰,耳力也大不如前,加上刚才打了个盹儿,没看见听见什么。失仪,失仪,还望陛下责罚。”
嘿嘿,老长孙真不愧是老江湖,这话说的,高,真高睁着眼睛说瞎话,两不得罪,自己请罚呵呵,以他的身份,李大帝能因为他打个盹儿罚他?那不是笑话嘛。
李大帝气的直接挥挥手,老长孙诚惶诚恐的退回去了。偷偷冲老长孙竖个大拇指,老长孙嘴角动动,冲我挤个眼。
“李逸”李大帝突然叫道。
一头冷汗,这么多王公大臣,叫我干嘛?
“微臣在”赶紧钻出来,低头说道。
“你说,到底何事说不清楚,廷杖伺候”李大帝啪的一拍案子。
妈呀,给命要了,这些人咋动不动就打人呢?太不文明了
“……”犹豫一下,瞄一眼李大帝,咦?老家伙眼神儿不是生气,是看好戏啊
“这个……,事情颇为不雅,微臣难以启齿。”尴尬的皱皱脸,既然李大帝要看戏,那我就演呗。
“你敢不说?”李大帝眉毛一挑。
“不敢,不敢”我急忙道:“蒙陛下圣恩,臣六月即将完婚。由于臣野路子出身,不知道该如何与公主相处,怕有失礼数。所以……所以……”吞吞吐吐,吊人胃口
“所以什么,讲”李大帝上钩了。
“所以微臣拉着薛万彻将军,让他教教娶了公主该干点儿什么”一口气说完。
“噗嗤”还不止一个人冒这个动静,是十好几个老妖精笑的龇牙咧嘴,李靖、李世绩、侯君集一脸哭笑不得的样子。薛万彻的丑事,在这儿不知道的还真没几个,连李大帝都一副闹肚子的表情。
薛万彻的脸都气抽筋了可他偏不敢说什么,咋了,他还敢再把当年杀到秦王府的事儿再提一遍?再没脑,这种犯大忌讳的事儿也不敢瞎讲不是。
“胡闹”李大帝呵斥我一句:“真要不知道该守什么礼数,朕让内府官员好好教教你下去”
“谢陛下”赶紧又缩回老妖精后面。
抬头一瞄,好几个人偷着冲我竖拇指。
“咳——万彻”李大帝清清嗓子,叫薛万彻。
“臣在”薛万彻脸还抽筋呢,低头出列。
“李逸年纪尚轻,不懂规矩。你生气是应该的。但大殿之上,总要讲个规矩,这等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难道他不懂事儿,你也不懂事儿?回去好好反思一下。”李大帝皱眉毛说道。
“……是”薛万彻一顿咬牙切齿,低头应道。说完瞪我一眼,眼光凶狠的像是要吃人
切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既然摆明了车马,划下了道道,咱还真不含糊你冲薛万彻挑挑眉毛,有什么本事就都使出来,咱接着
等薛万彻退下之后,李大帝正式宣布,廷议开始。
议题就是该不该出兵高句丽
这回热闹了大家争着发言进策,激辩之声,不绝于耳。
咱不掺和,站了一边儿看的起劲,辩论会嘛,要的就是这份儿热闹
对于这个议题,不出意外的,分成了两大派——赞成派和反对派。呃……或者说是三大派,还有一派就是像我这样的观众派。
赞成派主要是武将,李世绩老汉居然是赞成派的首领这个有点儿意外啊不过想想也就想通了,一来、老汉是坚定的大唐主义者,征高句丽对于大唐来说,其意义重大,所以纵使暂时困难,但机会难得,所以老汉不愿意放弃。二来就是我的关系了,上次一条毒计,让老汉觉得,若真成了,拖个三五年的,粮草等问题就解决了,到时征高句丽定然能胜,若趁此机会先拿到李大帝的征讨诏令,那后面一切就都能按部就班的推行。有了上面两点原因,老汉不支持才怪
反对派主要是文臣,顶替了魏征位子的谏议大夫褚遂良带领一帮文臣据理力争,毫不妥协其论点就是此时国力不济,兴兵以征高句丽,有伤国本,与国不利
观众派人数不多,以江夏王李道宗、赵公长孙无忌、卫公李靖为首,都眯着眼睛不说话。当然,人家都是大佬,要么不开口,要开口那就份量十足。所以,在事不确定之前,想让他们开口那是不可能的。
廷议从早上一直议到下午,中饭都没吃,可两帮人居然都不饿,还是精力十足,真是让我望尘莫及。
摸摸肚子,你说我招谁惹谁了,咋就要陪着饿肚子呢?
今天的算更完了,明天外勤,没空写,晚上写了明天更嘿嘿明儿见
第一百零五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一百零五章偷得浮生半日闲(两章合一)
“褚大人口口声声,国力不济,有伤国本。”李世绩估计吵了这么久也吵出火气来了,大声说道:“若我大唐只出一将,不费兵马粮草,就能取了泉盖苏文老贼首级,褚大人又如何说?”
冷场本来如同菜场般的大殿之内瞬间安静,没人讲话了
连正揉眉头的李大帝都吓一跳:“茂公,何出此言?”
正在大家聚精会神打算听听李世绩怎么会有这样神话般想法的时候,“咕——”的一声,好死不死的,居然传来肚子擂鼓的声音
这肚子擂鼓的不是别人,正是我。
“唰——”所有目光集中在了我身上。一脸正经,赶紧装做啥事儿都没有还探头四处望望,装着找发出响声的人。
结果正探头呢,“咕——”又是一声,这肚子今天跟我较上劲了
“噗嗤——”这回连一本正经站在台下的晋王李治都没忍住,捂着嘴笑了。
“李逸”李大帝拍拍桌子叫我。
“臣在”上面回话呢,下面第三次“咕——”的一声。
这次坏菜了,跟点了导火索一样,大殿里不少人的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
“呼——”长吁一口气,法不责众,俺算是逃过一劫了。
“哼”李大帝轻哼一声,挥挥手:“今日廷议到此。”顿了一顿:“卫公、赵公、梁公(房玄龄)、英公、卢公、鄂公、遂良、文本随朕来”
被点到名的都拱手点头。
李大帝大手一挥:“都散了吧”
“恭送陛下”群臣躬身行礼。
走出大殿,浑身轻松啊正准备招呼福之和宝琳一块儿回去呢,背后有人叫我:“扶风侯,慢走”
转头一看,晋王李治。
“见过晋王殿下”赶紧行礼。
“扶风侯可有空闲?”李治虽然只有十五岁,看气度还是比较沉稳的,看着我笑笑问道。
“回禀晋王,我空闲是有,但腹中饥饿啊要不您破费?”跟李治也算是生意伙伴,所以说话也轻松一点。
“哈哈哈”李治乐了:“都说扶风侯不拘小节,风趣的紧,今天倒是见识了冲你这话,本王还能不好好招待你?”大概跟我年纪相仿且比较熟悉,所以李治说话倒也开朗。
“如此,无论晋王今日有何吩咐,乐休必定奉陪。”笑呵呵的说道。唐高宗啊以后的大老板,当然得亲近亲近。
跟福之、宝琳打了声招呼,就跟李治走了。
李治如今虽有自己的晋王府,但李大帝还是时常要求他住在宫中。可见李大帝还是很喜爱他的。
李治在宫中的寝殿名悦微殿,在皇城内西南,但李治却不贪近走内城院道,而是从皇城外墙绕道而行。观其细节,倒是深的小心谨慎四字。
我也就跟后面看看,现在李治还没立太子,咱不能掺和太近,小事儿上大家哈哈乐乐,要真有什么事儿,咱能躲就躲。
一路行至悦微殿,刚行至院门,就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一身宫装的正蹲在院内看一株盛开的花朵。
“明达,你怎么不回殿休息,初春日暖风寒,要是又病了怎么办?”李治一看到小姑娘,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直接快步上前。
明达?这又是谁啊?
“哥哥,屋里太闷,就到你这里走走”小姑娘看见李治,极为开心,笑着站起来,结果站的急了,一手扶额,身形一阵摇晃。
“明达,你……还好吗?”李治一步上前就给小姑娘扶住,急切的问道。
小姑娘歇了一会儿,冲李治笑笑:“站的急了,有些头晕。现在没事了。这位是……?”小姑年指指我。
“你不是天天说要找他要面镜子?”李治笑笑说道。让赶过来的一个宫女扶住小姑娘。
“你就是那个李乐休?”小姑娘有点儿好奇的看看我。
“正是在下。”我先拱拱手行礼,然后疑惑的看看李治。
“这是我最小的妹妹,晋阳公主。”李治知道我想问什么,直接说道。
晋阳公主?我一惊,号称李大帝最喜欢的小女儿?长孙皇后最小的亲生丫头。李治的亲妹妹,跟他关系最好的小公主?十二岁病死后,让李大帝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的晋阳公主?
太荣幸了终于见到号称大唐最有凤仪,最善良的公主了。
赶紧给浑身整理整理,躬身行礼道:“臣李逸,见过晋阳公主”
可惜了,小丫头是个病美人,个头不高,瓜子小脸,下巴有点儿尖,头发略嫌稀疏,但眼睛特别明亮,高鼻梁,唇色跟脸色一样,有些苍白。
“扶风侯免礼”小丫头微微冲我点头,轻轻笑了笑,脸颊上有两个若隐若现的酒窝。
“乐休,明达自幼身体不太好,经常心悸出汗,时而头晕目眩……”李治看来有点儿急,拉着我就介绍病情。
“哥哥”小丫头不乐意了,轻轻叫了一声李治。
“明达,乐休医术高明,胸中所学,包罗万象,母后的病就是他一手治好的。”李治赶紧对李明达说道。
明白了,李治今天叫我来又是找我当医生的。无语问苍天啊,我可真没学过医科啊不过根据后世揣测,还有根据《新?旧唐书》两部史料所看,这李明达是长孙皇后生病期间所生,估计娘胎里就遗传了长孙皇后的心脏病。从她的情况来讲,应当并不严重,否则也养活不到十二岁不是。只是后续治疗方案不对路,跟当初的长孙皇后一样,都被定义成不治之症,一路补气养血,缺少必要的运动,才会造成今日之局。以小丫头的年纪只要将长孙皇后的药剂增减几味药材,再配合吃些保心丸,并辅以适量运动,当可控制病情。
对了,想到这儿,我突然想到李治貌似也有心脏病啊导致后期头痛、眼盲等并发症。要不要先提醒他一下?
“呵呵……”心里有底了就好办了,笑着看看李治:“晋王殿下,俗语云‘皇帝不差饿兵’,我这儿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您看,有啥事儿等咱们吃饱了再说行么?晋阳公主殿下怕是等您到现在,也还没吃饭呢,她这病症可是饿不起的啊”
估计没见过敢跟李治这样讲话的,李明达的眼睛都张圆了。
“哈……哈哈”李治愣了一下,结果看我眼睛一瞟李明达,立马明白我的意思了,哈哈笑着说道:“倒是我一时着急了,走,屋里说话,我这就吩咐他们准备饭食。”
别的朝代没看见过,但大唐初的王爷公主吃的也就这些东西,而且还挺朴素。两荤两素,配个汤,正好四菜一汤的标准,每人一个食盘,跟现在的快餐差不多。李治心中有事,吃了大半碗饭,李明达食量更少,只吃了小半碗。俩人的菜都没怎么动过我这儿真饿了,也没啥客气的,既然吃,那就得吃饱,一口气吃了四碗饭,连带着给面前的食盘吃了了干净。
看看停箸不食的两人,直接拱拱手,冲两人道:“晋王殿下、公主殿下,你们不吃了?”
俩人点点头。
“那就恕我失礼啦”直接过去给俩人的食盘子端过来,筷子抄着就吃了几口,边吃边冲后面的内侍叫了一声:“兄弟,帮忙再打两碗饭来碗太小,没吃饱”
李治跟李明达先是一愣
“咯咯咯”这回李明达没忍住,捂着嘴笑的开心。
李治一看妹妹笑了,心情大好,摇头笑笑,又吩咐内侍再盛两碗饭来。
都说食不言,寝不语,李治和李明达的教养那不是吹的,就这么坐着看我一路风卷残云的又吃了两碗饭,还把他们剩下的菜全部报销了。
“啪”一口气给最后一个汤碗里的汤全喝了,把碗往案子上一放满意的拍拍肚子:“嗯,饱了”
微微一笑,小丫头居然一副沉稳的模样:“都说奇人必有奇行。早就听淑姐姐(兰陵公主李淑)跟红姐姐提过,今日可算是看着了。扶风侯果然有古人豪爽之风。”
李治算是见过我的,摇头笑笑:“明达莫怪,乐休为人大气,行事不拘小节。在朋友面前一副真性情,很是招人喜欢呢。”
“晋王、公主,您两位就别夸我了。我这儿都羞臊的不行了。”赶紧摆摆手笑道:“我是饿怕了,以前穷的时候,就怕吃不饱,所以现在日子好过一点儿了,就想着吃了。呵呵,贻笑大方,贻笑大方了”
“乐休,我今日请你过来……”李治看看我正色说道。
“呵呵,晋王殿下心意,我已了然于胸。殿下放心,待我问公主殿下一些症状之后,再给殿下一个准确的答复。”我拱拱手笑道。
李治点点头,关切的看看李明达。
“公主殿下,是否从小就会时常感到胸闷、气短?”我正色看看李明达。
李明达点点头。
“是否不可剧烈运动,否则就面色青紫、手足冰凉、心口绞痛?”
李明达微微有些惊异,转头看看李治,发现李治也有些惊异。
“是”李明达点点头。
“若我所料不差,公主手足末端偶尔会有失去知觉之感,且时常有些微微的麻痹感,对否?”
“确如所言。”李明达神色间有了些期许之色:“但是我连太医都没说过,扶风侯如何得知?”
“若是不知,何谈为公主殿下诊治呢?”我笑了。
“乐休当真可治好明达?”李治惊喜的问道。
“若乐休所断不差的话,公主殿下之病,与皇后娘娘之病相同,乃先天之病。所不同处,乃公主自幼身体有些羸弱,怕是娘娘生公主时自身身体不适所致,故此公主的病发作的早些。恕乐休直言,这病断根是不可能的,但若主意日常饮食调养,控制心情,适量运动,加之按时服药,当可与常人无异”冲李治笑笑,点点头说道。
“但若如此,本王再无他求”李治很激动,兴奋的冲我一辑到地。
赶紧闪开,躲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