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亲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省长亲信-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吧?对,那时候你正在读研究生,读完了硕士读博士。”
  姜小鸾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创业,一段让人振奋而又伤感的岁月。
  要发展经济,就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投资饥渴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全国各地、各级领导干部都在招商,都想招来境外企业投资办厂,引进外资开发本地资源。你有优惠政策,我有保姆式服务,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但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世间是不存在的。每一笔外资的到位,每一个项目的落地生根,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曲折故事,看不见的辛苦汗水。市委书记张若愚御驾亲征,挂帅出马,带领姜小鸾一行大队人马到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开招商会,一路风尘仆仆,却发现效果并不明显,鲜花、笑脸、客气的寒喧后,只签了几个并没有多少操作性的意向合同。回翠湖后,张若愚虽然气势如昨,背地里情绪却有些低落。这可是张若愚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啊!由于着急上火,牙疼得滴水不进。看透张若愚心思的姜小鸾,在一天夜里独自来到张若愚的宿舍。默默地陪着张若愚坐了一会儿之后,姜小鸾说,张书记,我们翠湖对外招商,没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翠湖座落在千山万水之中,交通不方便,产业基础又薄弱,谁愿结我们这样的穷亲戚?我看,我们这样跑下去不行,不仅花不起路费钱,时间长了,老百姓也不干,会说我们满世界看风景,游山玩水闲逛悠。张若愚说,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你有什么高见?姜小鸾说,张书记,我想好了,我们不学其它地方打呼隆招商,雷声大雨点小,我们实行市级领导招商项目责任制,每个领导肩上都压上担子。这样做,既逼着大家上路干活,又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知道招商引资的艰难,少说风凉话。县处级、科股级干部,人人都给他们摊上招商引资指标。张若愚同意,认为姜小鸾的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单位有任务的办法可行。姜小鸾说,在招商方式上,我们也应该有所改进,可以采取诸如投亲靠友等一些办法。我们手里没有更优惠的政策,减免税收的权力不在市里,不能瞎承诺乱许愿,但是,我们可以用资源与外商合资,在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出让或者折价作股时,多让利给外商。这方面,我们比其它市有优势,国家政策又没有限制性规定。张若愚心里一亮,似有绝处逢生的感觉。

第一章 不寻常的故乡情结(11)
第二天,姜小鸾就把调整后的招商引资方案放到了张若愚的案头。同时,她又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线索:香港有几家公司老板对开采金矿很感兴趣。我们市的五龙金矿,前些年挖了个洞,就因为没有资金撂下了,可以以这个项目为突破口,促使五龙金矿与外商合资开发,拉抬起全市招商引资的情势。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张若愚实行了“登门招商”,亲自出马去香港五次。姜小鸾调整了战略,故意把声势造得轰轰烈烈。果然,效果出人意外,港商纷沓而至,争先恐后和招商团洽谈合作事宜。也就是在那一次,招商团和一位名叫林嘉瑞的老板签订了合同,五龙金矿项目落地上马了。回来后,为了给张若愚树立高大形象,姜小鸾有意识地散布消息,声情并茂地传播张若愚在香港不辞劳苦的招商引资经历。她说,那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林嘉瑞很忙,架子也很大,张若愚吃了几次闭门羹。有时候,老板在会议室开会,张若愚不去会客室,低三下四地候在走廊里几个小时,连她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堂堂的市委书记,一个呼风唤雨、前呼后拥的高官,为了见得上境外的老板,促成一个项目,竟然把固有的尊严和脸面都舍弃了……终于和人家见面了,约人家吃饭,硬说是到鲤鱼门吃饭热闹,其实是囊中羞涩,花不起到大饭店吃饭的钱。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那个老板,谈成了合作项目。口耳相传间,张若愚被神化了,类似 “布衣书记五顾茅庐,请香港财神入翠湖”、“富民书记凭人格魅力引来巨商”的传奇故事风蘼四面八方。张若愚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威望如日中天……
  也许真的是无人能够逾越“物极必反”、“荣极而衰”的命运法则,随着五龙金矿尾矿污染问题的加剧,曾经的丰功伟绩渐渐失去了光泽……
  近年来,要“吃没有毒的饭,喝干净的水”,成为了翠湖开发区方圆几十里老百姓的口头禅。在数度围攻市委市政府无果后,他们又推选出一批代表,常年赴省进市上访。
  “当年,为了‘肚子’、‘日子’,我们在指导思想上确实犯了饥不择食的错误。”张若愚在姜小鸾介绍完背景情况后有感而发,“现在看,自食其果啊!发展观缺少科学性,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
  “若愚省长,其实,你现在也没有必要过于自责,何况仕途人生同样没有假如。再说,那时候,为了摆脱贫困,填饱肚子,哪个地区不这样?有奶就是娘嘛,真理照样需要生存的土壤。先发展后治理,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应该客观地、历史地去检验过去。再说,当年你亲历亲为,领导我们实施的‘肚子’、‘日子’工程,确实发展了翠湖的经济,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翠湖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巨大改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姜小鸾有些激动,颇有为张若愚抱不平,为自己辨解的意味。

第一章 不寻常的故乡情结(12)
“这一问题可能……在全国带有普遍性,是那时候的指导思想留下的后遗症啊! ” 张若愚陷入深思,“当年急于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强调的是大干快上,萝卜好卖不洗泥……现在,自食其果啊!”
  “是啊,那时候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又快又好’,和现在的‘又好又快’有本质上的区别。当年,哪个地区不是强调速度第一?”姜小鸾也在反思,“现在看,过去的发展方式是过于粗放了,只追求速度,忽视了质量和效益,懵懵懂懂地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后患无穷啊!怎么样?如今,当年埋下的隐患都暴露了出来,到还债期了,代价实在太大了。”
  “小鸾,清泉,”张若愚有些动情,眼眶湿润了,“你们并不了解,这几年,以五龙金矿为重点的一些尾矿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给老百姓生产生活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我常常寝食不安,痛心自责啊!”
  李清泉被感动了。此时的张若愚完全是真情释放,没有作秀的意思。他想说几句宽慰的话,可是,又觉得不妥,说到家,自己只是一个听众而已,没有资格对张若愚这样让他敬慕的领导人物进行评判。
  “若愚,我们都算是政治人物了,执政历程中留下点儿遗憾,出现点儿差错非常正常。只要出发点正确,就问心无愧。我们是为了加快发展翠湖经济,为了老百姓的肚子鼓起来,为了老百姓的日子有起色,没有往自己的腰包里揣一分钱,对得起天地良心!”姜小鸾激动了,嗓门提高了。
  李清泉担心墙外有耳。仔细查看后,发现司机早已回到车里坚守岗位去了,胖老板夫妇也在后院洗菜淘米,忙得头不抬眼不睁,根本无暇顾及屋里的客人。
  “后患……后患无穷啊……”张若愚叹了口气,严肃地说着,又看了一眼重坐回桌边的李清泉。
  就在这时,李清泉的手机响了。接听,是省委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金方敏打来的。当年,省政府秘书长张若愚牵头搞 “关于全省社情民意的调查研究”时,在省委组织部担任副处长的金方敏也是调研组成员之一。也许是因为那次接触,金方敏和张若愚关系很好,他常常找机会到省政府来,和张若愚关起门来一谈就是几个小时。金方敏和李清泉有着调研组共事的历史,后来接触又比较多,所以很熟悉,他开门见山提出要请张若愚接电话。
  放下手机,张若愚面无表情地说:“非正式通知,中央考察组很快就要到了……对我进行考核。”
  “太好了,你终于可以扶正了,若愚,祝贺你。在我们的现行政界架构下,副职的陪衬性质是体制决定的。要想干大事儿,有大的作为,还是要当一把手。这几年副省长干的,你受的委曲太多了。现在好了,终于有了一展雄风的舞台。”姜小鸾喜形于色。

第一章 不寻常的故乡情结(13)
张若愚很平静,重复说道:“非正式通知。”
  “若愚,你的沉稳和谨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你就要担任省长的消息,传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众望所归嘛!清泉也不是外人……对吧,清泉,来,我们共同敬若愚省长一杯。若愚省长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下一步,很快就会升任省委书记,再高升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姜小鸾提议要共同敬张若愚庆功酒,李清泉赶忙张罗。当然,这山村野店是不会有什么茅台、五粮液,李清泉找来一个葫芦瓢,跑到店后的泉眼边,舀了一瓢泉水,又找来三只饭碗斟上。一饮而尽后,李清泉觉得原本应该甘甜的泉水,竟然苦涩难咽。
  姜小鸾深情地望着张若愚,坚定地说道:“若愚省长,我知道,现在是最为关键的时期,翠湖是你的家乡,又是你工作过的地方。后院稳定十分重要,不能起火添乱。稳定老百姓情绪,平息上访潮的力度还要加大,顺利渡过这段危险期,是我们市委应尽的职责,也是你老部下们忠诚的表现。你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我们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确保一方平安。”
  “谢谢……其实,我个人的进退得失并不重要,关键是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稳定工作压倒一切啊!”张若愚避开姜小鸾的目光,“不过……我想好了,一旦组织上让我接任省长,就有弥补自己在翠湖留下遗憾的机会了。我会举全省之力,把包括翠湖开发区在内的全省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好,把青山绿水交还给老百姓,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还要造福千秋万代啊!”
  李清泉使劲点了点头。他觉得张若愚的一番肺腑之言感人至深,无不为之所动。
  “小鸾,清泉,”张若愚站起身来,“我有个建议,当然,还要向王*书记汇报,与省委组织部沟通。”
  姜不鸾和李清泉屏息静听。
  “清泉在我身边已经工作多年,级别已经是副市厅级了,又是正市厅级后备干部。省委组织部早就想外放,派他到市里去任职锻炼。你们不知道,是我挡了下来。一方面是清泉优秀,走了我舍手,不舍得他离开;另一方面,怕派他到哪个市担任副书记、副市长,有人会说闲话,说是借助了我的影响。”张若愚顿了顿,拍了拍李清泉的肩膀,“我不该有这样的私心,这样下去,那可就真的耽误清泉的前途了。”
  姜小鸾眼珠转了转,脱口而出:“若愚省长,派清泉到翠湖工作吧。翠湖是你的老根据地,他来主政你还不放心?他当市长我支持他工作,当市委书记我让贤。”
  “这样吧,派清泉到翠湖来,担任市委副书记,兼任翠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张若愚打断姜小鸾的话,一锤定音。
  “若愚省长,在这样关键时刻,有我和清泉把守翠湖,安抚住上访群众,一定万无一失,你就放心吧!”姜小鸾表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忧”归故里(1)
从翠湖返回省城后的第五天,李清泉再次回到了翠湖。这一次,是省委组织部金方敏副部长送他来翠湖赴任的。按照贯例,市委副书记就任,程序可繁可简,声势可大可小。张若愚交待过金方敏副部长,李清泉空降翠湖市要低调处理。金方敏心领神会,对他来讲,处理这类敏感问题轻车熟路。行前,他给姜小鸾打过电话,婉转地暗示一二。因此,市里没有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只是由金方敏在翠湖市市委常委会上宣布了省委的决定:李清泉同志任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紧接着,姜小鸾提议,由李清泉兼任翠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李清泉也在常委会上做了表态发言,除了官话套话,如深感责任重大,一定不辱使命,向翠湖市的领导们学习,向翠湖市人民学习,要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等等外,他还表示,作为翠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自己一定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开发区的干部群众一道进行第二次创业,重振开发区雄风,再创新的辉煌。最后,他表示一定要珍惜省委、市委给予自己的这个机会和舞台,即使不在翠湖开发区留下政绩,也要留下痕迹,但是,绝不留下劣迹。其它常委也纷纷表示,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支持、配合李清泉同志的工作,为翠湖的振兴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李清泉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常委们对他的到来,心情似乎有些复杂,毕竟他是张若愚的秘书,他与张若愚不同寻常的关系,大家也肯定早有耳闻。张若愚现在派自己的嫡系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布防,绝不会是蜻蜓点水似的镀镀金那么简单,老谋深算的他这样做,一定是有更深层的考虑,肯定是基于某种谋划的战略布局。翠湖市官场突然打进了一个楔子,掺进了一粒沙子,棋盘上增添了一枚不可忽视的棋子,整个政治结构会发生哪些变化?仕途生态能够产生什么改变?权力走向可能发生怎样的变量?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分析判断利弊得失,权衡着如何应对不期而至的变故。
  会议结束后,常委们纷纷走了过来,既不失热情又恰到好处地和李清泉打着招呼,再一次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市委常委中大多数人李清泉以前认识,过去因为他是常务副省长张若愚的秘书,所以都对他客客气气的。没有想到,如今大家成为一个班子的同事。
  常委们作鸟散状,分头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金方敏和李清泉握别,他要赶回省里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见没有人在旁边,金方敏拍了拍李清泉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清泉,希望要不了多长时间,我再来宣布对你担任市委书记的新任命……,那时候,我怕资格还不够呢,市委一把手的任职,得由我们省委组织部部长亲自出马来宣布。”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忧”归故里(2)
“方敏部长,你对我的期望值可千万别太高,我这两下子你还不知道?侍侯个人,端茶递水,耍耍笔杆子还勉勉强强。我怕是连这个市委副书记都干不了,哪还敢不知天高地厚想扶正呢?”
  金方敏话里有话:“水涨船高嘛……”
  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必要的谦虚,李清泉脸红了。
  “清泉,研究你到翠湖市来任副书记的省委常委会,我列席了。有的常委提议不搞过度,让你一步到位呢……我今天把这个详细透露给你,可是违反组织原则的,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送走了金方敏,姜小鸾说:“清泉,今天下午你先休息休息。翠湖是你老家,你熟门熟路,我就不陪你了。明天上午,不行,明天上午我还有个会,中午前后吧,我送你去开发区管委会报到。今天晚上……*点钟吧,我应酬完后,请你吃个饭,老同学,现在又是同事,一个班子共事了,我这个地主怎么说也该表示表示,请你喝杯酒,联络联络感情,强化传统友谊,建立同盟关系啊!对了,我个人掏钱请你,动用公款就不纯洁了……我是指我们间的友谊。”
  “谢谢姜书记。”李清泉笑了。
  “客气什么?”姜小鸾也笑了,含意有些复杂的笑。
  “你是我的顶头上司,是市委书记,班长,一把手,我是你的部下,协助你工作的市委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