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溢价,运输是经商的重要步骤,然而当今天子似乎格外热衷于商业强国这项国策。皇帝带头支持经商,手笔之大自然不一般。
水运不再局限于行走在川流之上,而是将海外的生意也渐渐揽入怀中。陆路输送也不再有远近限制,如有需要,路程可逾越千里外。即便是通过陆运将北国的特产运到昭国南方,让昭国民众可得以享用,也是做得到的。
不过说到海运的大船制造技术,目前还是工部特别保密的项目。另外,在前周皇朝,律法中是有明确规定,对平民养马的数量做出很大限制,这一条例在昭立后也大部分保留下来。
除了大型商业协会档案在册,并且每年为独立养马缴纳了除税赋外单独一份的费用,因而可以自行安排马匹外,中小商户所用的马匹超过一定数量时,就必须租用官方提供的马匹。而这类马的身上都有一种标志性烙印,算是皇帝在给予各类新兴小商家发展空间的同时,施加的一种管束力。
京都因为外城北的白芦泊修成驯马场,使用军事手段驯练出的商马,每年还会定时整编集训一次,京都顺势成为官马供给地中质量最高的都城,连周围城郡里某些产业渐渐扩张的小商业协会也愿意跑来京都办理租马手续。…
不过,这个项目中其实还隐藏有皇帝的一个深谋远虑。尽管没人明着说,但亲身参与白芦泊驯马工作的军遣驯马师已经有所体会,或许将来某日战事起,商家的载货马会成为预备役军马,随时受朝廷征用!
关于这一点推敲究竟准不准确,没人验证过,但大家有目共睹的是,白芦泊大围堤不再是安顺年景里的田中摆设,而是成为一条跑马道。全长十九里的泊堤跑道宽可容十马并行,跑道虽然是环形,但从局部来看,环形程度并不明显,仿佛是直道。在这里驯马,场地宽阔,也借用了芦泊的地理条件,不会占田扰民。
除此之外,此地还有一个对养马事业来说极为良好的天然因素,那就是芦泊周围的芦苇。在盛春时节嫩芦苇叶最丰富、生长最快的时候,来这里接受训练的马得以每天吃到青草,并且不论中途还有哪些商户送马过来受驯,也不用担心草料问题。
这是一项重大的开销节省,芦泊不但供给驯马所需的场地,还提供大量免费的优质草料,驯马期间的强驯环节,日常也的确需要受驯的马有丰富且质量高的‘伙食’。
补充一条就是,驯马队队员也不用太操心受驯的马所排泄的马粪如何处理了,自有在春季,每天都会不停歇的来芦泊挖肥土的村民挑走丰田去了。芦泊有驯马队驻守的事传出后,四周的乡民渐渐熟知了,每年春上也不再只是跑到泊里一通乱挖,而是直接到驯马队员指引的地方挑肥去了。
坐在卜羽从库房取出的马车上,由马车载着三人慢慢行走在跑马道上。
作为跑马道的地基,这条环泊大堤实际高出地面两丈有余,宛如连绵一排的小山丘。行于这样的跑马道上,周围的风景可以俯视到比较远的地方,视野一片开阔。
~
PS:
关于皇帝控制马匹,相当于管控交通运输。
另外,皇帝之所以搞商业强国,是有他自己发现的一个原因,我暂且不说,只说扩展商业,必须抓紧运输。从经商赚钱角度来看,运输业必须快捷发达,但是运输业太发达,容易形成造反萌芽。
皇帝必须将这种萌芽捏死、或者控制在萌芽状态,以便想捏死时就能轻松捏死。
(以上废话不记费)
~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403)、另有一人在水中
(404)、卜老大人的愤怒
~
上车之前已经说好了,此行是要带杨陈参观驯马场全景,所以马车一路缓行,卜羽就一边担起了解说的事务。 从白芦泊的启始到建成、再到马场的用途,卜羽讲得很全面,但又有些混乱。
卜羽大抵算是个愿意慷慨畅谈的人,但他又实在缺乏点演说的天赋。他所说的这些,或多或少已经流传到市井间,是附近民众已经有所了解的聊资,可尽管如此,杨陈还是听得有些混淆了。
其实比起这些一知半解的内容,杨陈更想与卜羽交流的是驾车之术,例如刚才他是怎么做到双脚踩在那块被奔马拉得飞驰的光板上,人却能像钉在板上一样不被甩下去。
可是见卜羽讲驯马场的事正起劲,杨陈跟他又还不太熟,不知道合不合适在这时打断他。
刚才那辆马车因为被卜羽斩断绳套,所以就甩到一旁去了,没有使用。此时他们三人乘坐的马车又与寻常马车比较接近了,杨陈想自行观察车中玄机,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能进到这儿来,已是不易,那便当作一次游赏之行吧!尽管杨陈心里还有着一丝遗憾,但他最终还是选择让自己沉下心来,不再去想刚才期盼的那个问题,专心的伴随卜羽那有些凌乱的述说逻辑,看着白芦泊周遭的风景。
不过说实在的,真正到达跑马道上面,就会发现,这上头其实没什么新奇东西,就是平整的一片。
相比而言,道外的风景倒是非常丰富。而对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杨陈来说,那应该还算是一种挺壮观的画面。
缓缓行至跑马道半圈时,太阳已沉至天西,然而天色却没有暗下去。西边的天空像被火烧着一样,碳球一样的夕阳烤红了半天的云彩。
这个景象入眼,卜羽似乎是受了影响而情绪浮动,没有再继续对杨陈介绍驯马场的事,而是微微屏住了呼吸。
杨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望着天边,他亦忍不住发出一声无言感叹。
王哲则若有所思的道:“天边一片红霞,娃娃吵要回家,询母何不炊食?回答米贵人乏。”
王哲所念的是一首乡村间流传的童谣。这段童谣如今已不怎么传唱了,因为现在的京都已经没多少‘不炊食’的农妇了。如果再常唱这首童谣。会被人鄙视为是在为懒惰找借口。
但是,在这首童谣盛行的那些年,许多城镇真的是‘米贵人乏’。许多人辛苦一天。辛苦一年,都挣不足一天一年全家人生活用的柴米。农民从早到晚在田地里劳作,也常常指望不上晚上还能吃顿饭,一天能吃两顿饭就差不多了。
这首童谣在那段岁月里盛行的时候,除了有催饭的意思。还自然传递出一份当时百姓普贫的信息。而现在王哲将其念出,则是很纯粹的在表达自己寻觅晚饭的意图了。
忽闻此童谣,卜羽先是愣了愣神,很快他就明白过来,接着就是大笑一声,戏谑道:“娃儿不吵。晚饭会有的,我这就带你去食。”
坐在王哲身边的杨陈闻言忍不住“噗”一声笑了起来。
王哲则二话不说,直接瞅准了卜羽的小腿。粗鲁的就是一脚踹出。要不是卜羽早已习惯在车上猛颠,身形对平衡的把握十分敏捷,恐怕他真会被这一脚直接踹下车去。
不过,经王哲一提,其他两人也真有些觉得饿了。三人笑闹着驱马下堤。就准备向驻防营地行去。然而才行到半道上,营地那边一个驻守的小兵看见了驾车的卜羽。先是身形一震,旋即就狂奔而来。…
卜羽刚一看清那小兵的脸孔,他自己的脸色也是倏地一沉,低声自语一句:“糟…难道是爹回来了?”
他那极为不好的预感不幸言中,果然就见那小兵还没跑近就急冲冲喊道:“二少、二少,您快跑吧!卜大人回来了!”
“你小声点,想让我被抓个现行么?”卜羽已经跳下了车,瞪着那小兵又叫道:“你怎么不提前跑来告诉我一声?”
“小的不知道您在哪里啊!”那小兵擦了把汗,又道:“卜大人刚到,我正准备去找您,可是您恰好在这时候……唉!二少,您还是快跑吧!不然小的怕是也要遭殃大了。”
“好、好,我马上走,你也快回去,别让我爹看见了,免得他怀疑到我。”打发那小兵走了,卜羽转身回到车上,急的直搓手,问向王哲:“怎么办?我爹突然回来了!”
“慌什么,你刚才那股无所畏惧的精神这么快就吓没了?”王哲的微笑里满是淡定,大有坐看卜家上演家法演示之嫌。
“刚才是我不对,不该逞口舌之快,占你便宜。”卜羽着实慌了,管不了什么辈分的嘴乱,已经开始朝王哲作揖告饶,“王兄,王大哥,快出个主意吧!”
王哲长叹一声,然后说道:“先载我们找个地方躲一躲吧,至少不能当面被卜大人看见,我今天可是带了朋友来这儿,正面撞见可就有些说不清楚了。”
“你说得对。”卜羽连连点头,没有多想分毫,急忙一扯缰绳,调车就往回走。
就在这时,背后忽然传来一个微微有些沙哑的中年男人的声音,他在咆哮:“卜羽……你个混球!你尽管跑,看老夫明天如何打断你的腿!”
听见这声音,卜羽身躯一震,却是发狂的挥鞭奔逃去也。
杨陈是第一次见着这种状况,并且自己还正参与其中,他忍不住要回头去看一眼,却被王哲横臂拦住,接着就听王哲说道:“别看!如果让卜大人看见你的脸,以后可就麻烦了,但如果他只是看见我们的背影的话,我会帮卜羽扯谎敷衍过去的。”
杨陈闻言犹豫又疑惑,忍不住问道:“但那位卜大人似乎非常愤怒,既然已经被发现了,卜公子为何不回去认个错呢?”
王哲微笑着道:“卜大人就是因为愤怒总会全写在脸上,所以卜羽才能闯过卜家这么多年的家法伺候。这个时刻,卜羽更是不能回头,就是要错开卜大人怒火的顶峰。待明天他再回去,或许卜大人不但不会打断儿子的腿,更有可能根本就懒得再提动家法的事。”
“噢……”杨陈恍然点点头,似有所悟。
……
离开荷池边之后,阮洛就使人去叫了郎中,却是要为那个名叫白桃的丫鬟诊看。
勉强能算久病成医吧!在泊郡居住的那三年,他常常与负责指导疗养他的身体的那位乡医易温潜闲聊,偶尔便会聊到诊病施药。乡医的医技虽然称不上顶尖高人,但在医治领域几乎没有特别划分,这可能是因为乡下医员少,作为乡医,各方面医法都要涉及一点的缘故吧!总之三年的口头闲聊积累下来,致使阮洛这个外道人对筋骨劳损方面的伤病也略有了解。
在叫白桃用那被撞压了的手臂做了几个动作后,见她禁不住皱起眉,却抿紧了嘴唇忍着不出声,于是后来在白桃的连声阻止下,阮洛还是坚决叫仆人请来郎中诊看。…
诊断的结果尚算良好,骨头没事,但小臂肿起了一块,肌肤内里仍是存在挫伤的。郎中开出一张药帖,并留下了一个小瓶子。内服汤药活血通络,小瓶子里装的则是一种药油,涂抹在皮肤上可以祛淤消肿。
莫叶刚刚换下那件袖子被扯掉一边的衣服,就立即回来,帮白桃涂药油。涂着涂着,她只觉心里的歉疚愈发重了。
差点落水的事,说到底是她的失误。没想到刚移居新地,就惹出了这么大的岔子,她一时只觉得无地自容,并对今后在这里生活下去的信心产生了一丝动摇。
阮洛付了医资,同时吩咐那个送郎中回医馆的家丁细心些把药带回来,再等他转身回到屋中时,就看见了莫叶满眼的歉意。
“莫叶,你无需把责任全怪责在自己身上,在此事上,我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阮洛开口,像称呼白桃那样称呼了莫叶的全名,语态温和平顺,似乎已经习惯如此。
顿了顿,他又道:“我应该先喊你一声,不该等到离得极近时,才忽然出声。”
听到阮洛所说话语,莫叶想到今后自己还担负有‘照顾’阮洛的责任,却在第一天住到这里时,就差点把阮洛拉下水,她心里更乱了。
“我……”莫叶不自觉的口齿打结起来,“是我不该去水边玩。”
“既然荷池修在了宅院里面,当然就是修给人玩赏的,你说的这个理由不是担责任的重点。”阮洛很快摇头否定了莫叶的话。
想到刚才在离开荷池边,三人唏嘘不已时相互间了解到的一个问题,他不禁叹了口气,又说道:“我们三个人水性都不佳,以后要多加小心了。”
“是。”
屋中两女皆应了一声,心绪微戚。
这个家今后就是自己做主了,阮洛一念至此,不禁思考起家宅中存在溺水隐患的对措。但在思酌片刻后,他仍没有什么头绪,只能暂时将此事置下。
一念灭继而一念起,他看向白桃,道:“今天幸亏有白桃帮衬了一把,却拖累你因此受伤,实在对不住。”
~
~
(405)、北门有堵
~
白桃不敢邀功,微低着眉轻声道:“为家主效劳,是婢子的本分。 如逢您有所需求,婢子必当竭力而为。”
莫叶在旁听到此言,不由得想起在来这儿之前,王哲解释过的一些事。
这宋家的老主人似乎是年轻时太在意生意上的事,因而忽略了一些自己的家务事。家业做大后,人整天如泡在了生意里一样,愈发抽不开时间料理这些。
而这宋老爷偏偏又是个不肯凑活的脾性,如此一拖再拖,年近四十的人,家里正室妻主还缺着,妾室就更是没影的事了。
前月,宋老爷不幸猝死于商旅途中,名下产业无所寄望,最后只能依照例律,转到了他唯一的外甥阮洛名下。
阮洛刚刚接手宋老爷的产业,一应手续尚且没有完全办妥,白桃在这个时候就开始称他为家主,虽然这是今后必然会成的称谓,但此时称呼出口,总还是显得有些欠妥。
而莫叶早有所料,这位阮公子似乎不太习惯某些主仆讲究。
果不其然,阮洛被白桃一路这么称呼过来,此时有些忍不住了,便温言道:“白桃,以后你就与莫叶一样,称我一声阮大哥即可。”
莫叶心里忽然起了一个念头:也许直到以后阮洛完全继承宋老爷的产业,也未必会习惯用‘家主’这个称谓。
阮洛的话音刚落,白桃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微垂着的头忽然抬起了一分,下意识摇了摇头,道:“不……”
她才刚说了一个不字,阮洛突然重重打了一个喷嚏,将她后面的话也打断了。
阮洛揉了揉鼻子,有些显出孩子气。
“我还是到别处待一会儿吧。”目光不留痕迹地在桌上那瓶拔了瓶塞的药油上掠过。他摇摇头,嗓音变得有些朦胧,不知是不是因为那一个喷嚏的缘故。
拾步而出,在刚走到门旁时,他又转过身来,对屋里两女叮嘱道:“这几天白桃就别做事了,好好休息。另外,莫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白桃请教,也可用这几天的时间着手熟悉一下。”
莫叶明白阮洛话里的意思。闻言即认真点了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